小宋騰龍  第768章 好茶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小宋騰龍 | 東風暗刻   作者:東風暗刻  書名:小宋騰龍  更新時間:2021-04-17
 
軍報顯示,第二批從山西出來的金軍本已從孟津渡過黃河意欲南下,若非康王和吳娘子恰好從南方趕到,這部金軍就該投入到汴梁的混戰中了。

那么王德和楊忻中在汴梁的局面,恐怕不會好看到哪里去。

此時探馬報告,金軍又退回了黃河對岸,山西他們已經回不去,有吳晉卿的人馬擋著山西的南大門,又怕汴梁宋軍乘勝過河尾隨而至,使他們陷入前后受敵的境地,所以,一萬多山西金軍調轉方向,頭也不回的往燕京方向逃去了。

康王料到,一旦劉平叔和曲正甫于山西得了勝勢,這批敵軍在燕京必然不敢作長久停留,可能要經海陽關返回本土。

在海陽關擋著他們的南岳吳唐卿并未帶多少人,他的壓力可想而知。

汴梁大捷之后,康王打算立刻率領劍士及兩河先遣軍過河北上,緊緊的攆在這部金軍的身后,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但汴梁危險解除,十姐趙多富拉著西岳大軍張參將的夫人紅米,同汴梁軍民們一起跑出來迎接康王和吳娘子,康王這才決定入城一夕,次日一大早發兵。

十姐見了吳芍藥的面極為親熱,吳芍藥歲數比她小可還是九嫂,吳娘子的性子很親合,自從她上次和九哥離開汴梁去金州,兩人已經有日子沒見了。

十姐同吳芍藥說到大哥的殉國時很難過,當時因為要避著馮雪梅,多富和唐古慧兒都未到城頭上去,此時她就拉著吳芍藥和康王上了城。

三架八牛弩還擺在原處,沒人發話誰也不敢移走它們。

有親歷者上前,向康王等人詳述淵圣射死撻懶那天的情形,朱娘子站的哪架弩床,淵圣和馮雪梅各站的哪架,為給鄆王三殿下報仇,三個人早早的上城調好了八牛弩等著撻懶。

敘事者說,“那天不知怎么了,撻懶好像對他要死了有預感,攻著城忽然領著人潮水似的往南跑了,過了好久返回來,還磨蹭著總也不肯進帳篷里去,淵圣很有耐心,斜寶在南崗停了那么久他都沒說動用八牛弩……后來有個人來見撻懶,撻懶才鉆進帳篷里去了。”

康王問道,“來的是什么人?”

此人說,“離的太遠了看不清楚,好像是給撻懶送信的,穿的不像金人,他在帳外給撻懶行的是宋禮。淵圣抓住難得的機會一聲令下,一排長標槍整齊的射向金帳,眼瞧著兩三座堅固的帳篷就塌了,我們還來不及高興,城下密麻麻的利箭突然就垂直落下來了!”

康王低頭細辨,這段日子汴梁下過雪,但未下過雨水,鋪著馬道的青磚縫隙里還有依稀的血跡。

大哥趙桓從韓州獲救回到臨安,上位之后做事一直轟轟烈烈,在汴梁只身走時卻輕的像一陣風,留給人們的只比當年北狩時多了這幾點血跡。

還有七哥趙栩,從韓州回來后趙栩少言少語,他并不想突出自己,即便做了監藥使行事也輕的像一陣風,走時卻轟轟烈烈。

離開淮西時王貴曾說,要是從吸引金軍離開杞縣糧道的角度看,趙栩沒必要拉著金軍跑到通許去,他是為了給臨蔡關為數不多的西岳示警。

七哥戰死在野外時,親人們誰都沒在場,不知建康有沒瞞著曹串珠這個消息。

曹串珠是趙栩的繼妃,此時住在臨安天眷大宅,聽說她每天拉著七哥搶來的那個昭儀一起到城東的地里干活,曹串珠和趙栩的感情一直很好。

趙十姐問吳娘子,“鳳英到了金州還好嗎?”

三哥臨終的唯一擔心是,朱鳳英孤身一人,在云云塵世中倚靠誰生活,大哥在危險降臨時毫不猶豫的為朱鳳英舍身,卻是為了去冥界和大嫂朱鏈有個交待。

趙多富在九哥和吳芍藥跟前有意不稱朱鳳英三嫂,要試試吳芍藥的反應。

吳芍藥立刻接話說,“三嫂她很好啊。”

她不看趙多富,又補充說,“守守府第,看看軍報,三嫂對全軍的戰報當比我和九哥更早知道……可十姐你沒去建康的打算嗎?”

趙十姐想著朱鳳英在金州的未來,吳芍藥的一句“三嫂”也就表明了她的態度,隨即把話又引到多富身上來了。

趙多富回道,“我在等高寵呢,如果他北征回來有意思要去建康的話,那我就隨著他去一次好了。”

康王和吳娘子入城,牛皋、楊忻中和王德各部、以及五萬劍士駐扎于汴梁城外,敵情肅清了,外城四門多久以來第一次徹夜未關,方便城中百姓們連夜出去勞軍。

吳唐卿帶的人不多,在海陽關的壓力驟然加大,康王次日要發兵河北。

十姐在晚宴中提到了白云寺,提到了她和唐古慧兒等人去過的寺里那間小院子,康王來的興致,立刻請十姐引他和吳芍藥、詹七娘、小艾娘子再去一次。

白云寺的住持特意吩咐拿出了好茶招待康王幾人,吳芍藥和趙十姐品了以后連聲說,“好茶”。

住持介紹說,“此茶為洪州白芽。”

康王的來意是那座小院子,不好開門見山怕引起住持的戒意,但明日便要起兵,他不免心不在焉,根本沒留意什么茶味。

吳芍藥好像有意要使這次來訪顯的隨意些,沿著住持的話題說道,“我細品著怎么這道茶很象草茶之屬,草茶一直盛于兩浙,品質以產于紹興日鑄山的為第一,不知這洪州白芽……”

住持贊道,“吳貴妃果然好見識,此茶正是草茶,自景佑年起,洪州雙井白芽即有些小名氣,至今已近百年但名不盛而已。去年金軍敗離江南,康王提倡民間降租減賦,茶業也復蘇了,人們有了制茶的心氣,對洪州白芽制作尤其精益求精,以紅紗囊裹住一二兩白芽,卻須以常茶十多斤來養,用它避邪遠勝日鑄,登第一名也就一年功夫兒。”

吳芍藥忽然有些不悅,把茶杯輕輕一放,不隨著住持往下說了。

住持說完了猛然意識到,他的長篇大論都沒毛病,開頭還贊揚了貴妃,可是最后一句話犯了吳娘子的忌諱。

這純粹是無心之失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