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第五十二章 兄友弟恭與養寇自重

類別: 仙俠 | 神話修真 | 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 月下打葉   作者:月下打葉  書名:小白龍的自我修養  更新時間:2020-06-17
 
人都說,作惡者俱會掉下十八層地獄,而世人皆知十八層地獄由十殿閻君管轄。十殿閻君之上有泰山府君與地藏王菩薩,卻不知十八層地獄只是一個虛數統稱。十八層地獄完全展開其中的刑罰不知凡幾。

而在地獄之中還有一重地獄是最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凡人所說的第十八層無間地獄。位于眾多大小地獄的最底層,也就是佛門弟子口中的,阿鼻地獄。

而阿鼻地獄最初只為一個人而設立,正是違逆佛祖,有害佛惡行的惡比丘提婆達多。

因為提婆達多違逆佛祖另立教團,故而被佛陀貶入阿鼻地獄,永生永世受業火焚燒之苦,時有佛侍者阿難不忍其兄長受這樣苦楚。便去問佛,何時提婆達多才得以解脫。

佛說,提婆達多未來必將洗去惡念,成就佛陀果位,提婆達多聞說之后。卻不思悔改,坐于無邊業火中酣睡,業火始不能燒灼其身。遂成無間地獄之主。

只因提婆達多,終將在未來成佛,天命在他不可阻攔,佛陀無法,遂將自己的衣缽傳人之一的地藏王菩薩派往地獄,看守提婆達多。

卻不料那提婆達多成就無間地獄之主后。即便是地藏王菩薩也無余力將其鎮壓,而地藏王菩薩見地獄如此污濁困苦。發下善心大愿,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成就幽冥教主。漸與雷音寺有分庭抗禮之勢。

那地藏王本是佛陀之位的過渡繼承人,原本應該在佛陀入滅之后,接過世尊衣缽,而后將世尊衣缽傳給彌勒。然發下這等大愿之后,他要成佛,便要放出惡比丘提婆達多。只因提婆達多在,地獄便在。

故而提婆達多不出地獄,地藏王就不能成佛,地藏王不能成佛,彌勒便不能成佛,可那彌勒與提婆達多卻還有一層關系。

最初世尊如來,將八人貶在地獄,有兩人最終皈依如來,其中便有彌勒。而提婆達多正是剩下在地獄的六人之一。

有了這層關系,那提婆達多與彌勒之間便有了多種完全不一樣的可能。為了避免這兩人過于親近并且引發佛界震蕩,世尊如來特地將彌勒留在了西天靈山,并且將那些罪大惡極之人一股腦的全部扔進了無間地獄當中。

而除了普通的罪大惡極之人之外,墮入無間地獄當中最多的,就是不敬佛祖的佛門居士,和不守戒律的僧侶。

而提婆達多雖然說是釋迦牟尼的對頭,但是他是非一般的苦修者,最注重的就是清規戒律的修行。

所以墮入無間地獄當中的人里邊,要么就是他最喜歡的人,要么就是他最討厭的人。

如同三藏方才一般是非不分忠奸不明的僧人,正是他最討厭的那一種,以提婆達多的觀念來看,這等僧人靈山雷音寺也好,無間地獄也罷,都不能收。

可是作為一個知道過去未來的大神通者,提婆達多很明白三藏最終還是進入了西天雷音,這讓提婆達多覺得十分的作嘔。

“現在的世尊如來。已經是魔了,而且是世間,最大的魔!”

對面的三尊阿羅漢,聽到了提婆達多說話之后,神色各自有異。而后手持法器缽盂走上前來,開口便道:

“提婆達多,你現在已經入了魔道了,不如趁此機會,隨我等回雷音寺,面見世尊。我等都知道你是有大神通,大修行者,只要誠心悔過。亦不失佛陀果位。”

提婆達多看著眼前的目犍連。心中冷笑,他現在已經不是靈山上的提婆達多了,可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卻還是當年的目犍連。

“目犍連,你彺為神通第一,卻不知過去未來之事,多說無益,這具白骨,我勢在必得,動手吧……”

提婆達多在無間地獄中待了無邊歲月,修成了一門神通,可以知道許多過去未來之事。自然知道了日后目犍連會轉世到南贍部洲唐國成為傅羅卜,其母因為父親兒子俱出家,對佛產生不滿惡念,不敬佛祖,毀壞佛堂,結果被打入地獄受盡折磨。

傅羅卜知道之后,竟然直接打入鬼門關中救母。放出十萬六千惡鬼冤魂,導致南贍部洲唐國境內陷入無邊亂世。

后來為了修正自己的錯誤,傅羅卜轉世黃巢,將那些惡鬼都給吃了回來,但是這一來一回的功夫,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又有多少白骨冤魂。竟然只是因為一個婦人,不滿夫與子出家,不敬佛祖。

“我佛慈悲,慈悲給誰看!”

目犍連知道今天的事情大概率已經不可能善了了,當即便祭起了法器缽盂,而后缽盂之中放出萬道金光,直直地撲向提婆達多。那提婆達多輕輕的一揮衣袖,那散發著金光的缽盂便懸浮在半空中落不下來。

“目犍連,你們三人一起來吧,單單你一人并不是我對手。”

話音未落,那目犍連卻收回了缽盂,無他,方才不過是試探而已,只是一試。便可以試探出來,光憑自己三人莫說是帶回提婆達多了,就連打得過他,也是難上加難。

而光憑自己三人賭斗的風波,那白骨尸魔便會連最后的尸骨也存不下了。那樣的話他們一幫佛門尊者在這里賭斗的意義何在?

“罷了。這白骨尸魔,神魂早已經被阿難陀度化,現在雷音,我等此行只為了要回她的骸骨。提婆達多。你雖然與世尊不睦。也不是完全不明事理,你說,事情當如何。”

在目犍連試探出提婆達多不可力敵之后。三位阿羅漢只能夠放棄就此帶回提婆達多的選項,轉而帶回白骨尸魔的骸骨。

摩柯迦葉作為佛陀弟子,自然是不會誑語的,那個白骨尸魔原本的魂魄早已經在雷音寺成為比丘了,他們本來的原意也是借著把那副骸骨帶回去的這個由頭。接觸一下提婆達多而已。不過提婆達多自然知道那副骸骨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摩柯迦葉。你我都是大修行者,難道我不知尸魔與生前魂魄并不是一般的道理么。”

稍微懂一點尸魔道的人物。都知道所有尸體成魔的東西,總而言之都是僵尸之類的產物。而其根本是借尸體生出來的新的靈智。和死者生前的一切,沒有絲毫關系。

而尸魔的靈智和三魂七魄與元神此類都不同,是不能夠進入輪回的,非修煉難最后一步,成為頂級,才能保證靈智不滅。否則的話靈智一滅那就連重頭再來的機會都沒有了。

那白骨尸魔與一般尸魔卻又有些不同。它具備解尸法神通,類似金蟬脫殼之術,若不是碰到了孫悟空。那么說不準她還能幸免于難。

不過如今的白骨夫人的靈智已經在那一棒之下灰飛煙滅了。即使提婆達多和釋迦牟尼這種級別的強者幫助,新的靈智開了,那和原來的那個靈智也不再存在任何瓜葛了。

所以真正有價值的只是這幅白骨本身,而這個東西,摩柯迦葉雖然沒有說是用來干嘛的,但是提婆達多絕對不是用來給原主人重塑身軀的。因為但凡是進了雷音寺的本寺僧侶,必過的一道坎就是凌云渡,而凌云渡的功能就是把皮囊給舍去。

而現在這幅骸骨的原主人已經進入了雷音寺。那么對于這幅骸骨的主人來說,這幅骸骨就不是什么必需品了,而得出這個結論之后,提婆達多也明白了,摩柯迦葉想要這個骸骨,目的想必和自己一樣。

“摩柯迦葉,明人不說暗話。若這幅骸骨的原主人已經入了雷音。那么這幅骸骨于原主也無甚大用了,你等西天諸佛有的是辦法幫助她重塑一個更好的身軀。你們想要的,恐怕是這具骸骨本身吧。”

畢竟這尸魔不僅學了解尸法神通,還在三百年前吸收了敖烈本人的力量,等于是和敖烈有關聯的東西。

而敖烈的化身最后勢必是要進入佛門分一杯羹的,但是佛門三千諸佛各自教化不同,一個新的,并且強大有背景的佛陀。對于現在錯綜復雜的佛門勢必是會產生不一般的影響的。

所以他才會親自到這里來一趟,當然了,這和本身時機未到不能夠把自己這些年在地府搞出來的力量不能夠輕易示人也是有關系的。

“兄長,您的意思是……不允么。”

摩柯迦葉話未說完,那阿難陀便開口神情復雜的道:

“此骨終究是她人之骨。當物歸原主。不論是世尊,還是您,都不應該將凡人之骨以做他用吧……”

在如今出現的三尊羅漢當中。阿難陀是最為復雜的一個。畢竟在未出家前,他是世尊如來的表弟,提婆達多的親弟弟,他們三人同出釋迦王族,關系非同一般,而如今。佛陀是他的老師。而他的哥哥成為了外道之一,佛陀最大的敵人中最特殊的一個。

而阿難本人在佛界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是第一個倡導男女平等的釋迦族弟子。因此他雖然直接參與佛門斗爭之中。但是這一次。他的本意就是拿回這副骸骨,扔進凌云渡之內,而這也受到了佛陀的肯定。

“賢弟,你們的佛陀,口中喊著眾生平等。但是,在我當初在雷音寺的時候,是如何待我的,你也是見在眼中的。”

一聽這話。三位阿羅漢有些沉默。因為提婆達多所說的,確實是實情。佛陀對于兩個人意外的嚴苛,一個是他的親兒子羅睺羅,而另一個就是在佛陀出家前。常常和他競爭的提婆達多。甚至都已經到了針對的程度了。

別的不說,就說金蟬子,雖然說是佛陀的第二弟子。但是論佛法修行。一萬個金蟬子也未必是提婆達多的對手。

而提婆達多在諸佛弟子當中還有一門第一,就是第一個佛陀不愿意教授神通的僧侶。而這也成為了提婆達多后來出走的根源。在提婆達多的眼里,不能公正的佛卻受到了眾生的供奉。那么他就是魔。

“提婆達多。你錯了……”

摩柯迦葉作為佛陀最為重視的弟子,沒有之一,他本人自然懂得佛陀和提婆達多之間究竟是怎么回事。

佛陀是不會錯的嗎?當然不是的。在佛界內,諸佛菩薩都會犯錯,而犯了錯之后,也會付出代價,這就是因果業報。

正因為佛陀在處理提婆達多的事情上犯了錯,才讓導致了提婆達多成為了西天佛界最棘手的敵人之一。而這是佛陀的最大業報和污點。

“世間因果業報是任何存在都無法逃脫的,這是天數,世尊自然也不例外,正因為世尊當年在你的事情上有失公允,這才有了你另立僧團之禍,這也是報應,不過你不該執迷不悟。繼續做出害佛惡行,那便是你的冤孽。”

摩柯迦葉臉上無悲無喜的樣子看著提婆達多。開口道:

“你可知當年你另立僧團之時,世尊如來為何派舍利弗和目犍連前去么,是,目犍連是神通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但重要的是,他們都曾經是外道六師其一的弟子。手底下也有二百五十僧眾。共計僧眾五百人,佛陀此舉就是為了點你。他已然能夠平等對待外道六師之弟子。更何況你提婆達多。”

聽了摩柯迦葉的話語之后,提婆達多不由得露出了一陣陣的笑聲:

“哈哈哈哈哈哈哈!摩柯迦葉。我終于明白了為何你是佛陀最器重的弟子。為什么我叛教之后。是你統帥教團了。果然,世尊如來最堅定的支持者,是你啊!”

當年釋迦摩尼成道之后,收下弟子三千余人,最終只有摩柯迦葉以區區阿羅漢果得到了釋迦摩尼付法藏傳承,佛門弟子將佛陀之位分他半座,是為付法藏初祖。不論是彌勒還是地藏,都要排在他的后頭。而作為佛陀弟子當中的最無執者,摩柯迦葉一定是最能理解釋迦摩尼的人。

“原本只要你誠心悔過,回轉靈山,那靈山三千諸佛,勢必是要多一個的,可你為何反其道而行之,竟然又去尋找富樓那。最終變成外道邪魔。”

“可笑……可笑。”

面對摩柯迦葉的質問,提婆達多臉上的笑意更盛之前。讓三位阿羅漢都覺得不解,那摩柯迦葉開口道:

“有何可笑之處。不過是你提婆達多執念太深了罷了。”

提婆達多一聽這話,當即開口道:

“是。我比不了你這個佛陀弟子當中的最無執者,我執念太深了。都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也想過要回頭。可是我回頭看到的是萬丈深淵不是岸!你們何嘗被業火焚燒終日不得解脫?沒有吧。”

說著提婆達多伸出手指輕輕的指向三位阿羅漢,口里喃喃道:

“你,你,還有你,你等佛陀弟子都說六道輪回,前生孽債。今生償還,可是,一碗孟婆湯,前生盡消。憑什么要今生償還,你們還說祖上作孽遺禍子孫。可是祖宗,父母,兄弟,俱不是轉世輪回之時可選之人,若是可選,我提婆達多也不做釋迦牟尼兄弟,畢竟這人實在是太過的……兄友弟恭了罷。”

說話間,那提婆達多腳下出現一尊巨大的黑蓮寶座,只是一揮手便將那一尊骸骨收入囊中。而三尊阿羅漢也不曾阻攔。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三人不是提婆達多的對手。為了一副白骨尸魔的骸骨打起來,太過不值得。

更何況,提婆達多也好,三位阿羅漢也罷,本來都不是為了骸骨來的。

三位羅漢為的是勸說提婆達多收手順便盡可能的將他帶回靈山。而提婆達多要這幅骸骨也僅僅是為了多一個能和敖烈勾連的通道,順便質問一下這幫杰出的佛門弟子。

白虎嶺的插曲結束之后,那孫悟空回到了花果山。發現花果山已經面目全非,當即十分訝然。見那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巖倒塌,林樹焦枯。不由得心中悲切。

那猴頭正悲切間,那芳草坡前、曼荊凹里響一聲,跳出七八個小猴,一擁上前叩頭行禮。那孫悟空一番盤問之下這才知道他走后發生了何種事情。

卻原來那孫悟空被擒拿之后四萬七千妖魔群龍無首,根本無力抗衡天兵天將。后來這山被二郎神點火,燒殺了大半。剩下的蹲在井里,鉆在澗內,藏于鐵板橋下,得了性命。及至火滅煙消,出來時,又沒花果養贍,難以存活,別處又去了一半。剩下的這一半,捱苦的住在山中,這兩年,又來了獵戶,又搶去一大半,如今只剩下一兩千的妖猴在這里。

那大圣一聽這話。火冒三丈。當即重聚了剩下的所有人馬,準備重整花果山,而正當此時,那些襲擾花果山的獵戶會聚了幾千人馬上花果山打獵。

那猴頭正在氣頭上,怎么能饒得了這個。不過使了一個飛沙走石的神通,便把這幾千人馬俱用亂石打死了。而這時那猴頭卻才好似出了胸中一口惡氣。當即鼓掌大笑。

“造化!造化!自從歸順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勸我話道: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余。真有此話!我跟著他,打殺幾個妖精,他就怪我行兇,今日來家,卻結果了這許多獵戶。”

“你們去南山下,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剝得來家洗凈血跡,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尸首,都推在那萬丈深潭里;把死倒的馬,拖將來,剝了皮,做靴穿,將肉腌著,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槍刀,與你們操演武藝;將那雜色旗號,收來我用。”

打殺了那些獵戶之后。那猴頭便喚來了一群小猴子。將以諸多事宜都吩咐了下去。而后那大圣把旗拆洗,從頭做一面雜彩花旗,上寫著“重修花果山復整水簾洞齊天大圣”十四字,豎起桿子,將旗掛于洞外。

此后逐日招魔聚獸,積草屯糧,不提和尚二字。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種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逍遙自在,樂業安居。

待那花果山一切步入正軌之后。那大圣正在操練兵馬。卻聽報有故人相見,那孫悟空心中疑惑。前去見面的時候,卻樂了。

“我還道何人竟然來此找我,卻原來是你……兄弟。你定然是早知道我有此難,故而隱藏行跡。你可真是害苦了我了……”

卻原來。來尋找猴頭的故人并不是旁人,正是在五莊觀告別猴頭的敖烈的頭陀化身。而化身一聽這話,也不惱怒。只是笑道:

“你這猴頭,好沒道理,又不是我念的緊箍咒。也不是我寫的貶書,也不是我拱火,怎么怨我了?”

那孫悟空一聽這話。知道這個兄弟定然是知道端底的,當即苦笑著搖了搖頭,開口道:

“兄弟。我苦啊。那老和尚肉眼凡胎是非不分忠奸不明,只信那呆子的瞎話,卻不信我,你又不在,若是你在,那我何至于此?”

化身一聽這話,輕輕搖了搖頭,開口笑道:

“你也說了。那老和尚肉眼凡胎,是非不分忠奸不明,你為何要信他的腦子,莫說是他了,許多有神通的,也慣以貌取人。他啊,一直以為那呆子手段與你我差不了多少,而那呆子素來與他親近,他又怕你如同五莊觀一般撞下禍來,連累與他,自然起心逐你。”

那孫悟空一聽這話。神情越發的苦澀,這些道理他又何嘗不懂,可他就是想不通那老和尚怎么敢如此涼薄。那豬頭竟這般無腦。又聽那化身道:

“如若你在那尸魔抓那老和尚之時便任由那怪把人抓住,之后再去救,那這般事端就好多了,你知道的,那老和尚與你。向來沒什么情誼。”

那猴頭一聽這話。連連搖頭,開口道:

“兄弟你這話說差了。我老孫也曾這般想過。一來這樣墮了我齊天大圣的名頭,傳出去讓人恥笑,二來那老和尚也看低了我老孫。這三來,那怪物都到面前了,不把他打殺,讓他將老和尚捉了去。那不是還得老孫出力么……若又吃了苦頭,還得抱怨,聒噪的很。”

化身一聽這話,當即一拍那猴頭的大腿開口道:

“老弟你糊涂啊。那老和尚從來便沒有將你看重,而且世尊如來定下取經之事,那老和尚就是處處蒙難步步該災,你也不是不知,他該吃多少苦,都是注定的,你生性機敏,不會連養寇自重的道理,也不明白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