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余煙  第六百七十九章 用意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鼎余煙 | 蟹的心   作者:蟹的心  書名:漢鼎余煙  更新時間:2021-05-01
 
《》來源:

在諸葛亮眼中,雷遠是個很特殊的年輕人。

雷遠似乎對功名利祿沒什么追求,也不像是深沉而有大志的梟雄。但他的所作所為,與常人相比,畢竟透著諸多不同。

作為武人,他深得將士之心,能征善戰;作為地方官,他安撫百姓,治理有能;作為護荊蠻校尉,他又能軟硬兼施,通過商貿渠道從中獲取巨額的利益。在這過程中,許多治軍治政的手段就連諸葛亮也暗中贊賞,甚至常覺心有戚戚。

但雷遠同時是舉眾數萬的地方豪族首領,他在荊州軍政體制之外,另有一套實力班底,公私兩便。于是他做得愈是出眾,其宗族的力量就天然地愈是強盛。而他又不好華服美色、犬馬珍玩,扎扎實實地把一切都投入到這個實力班底中去。

雖然他不斷拆分部曲,壓制自身宗族實力,然而身在中樞之人看得很清楚,被他拆分出的宗族,依然緊緊圍繞在他周圍,他的力量愈來愈不僅限在奮威將軍、宜都太守和護荊蠻校尉的職位。

他來荊州才多久?

短短四年,他的地位就幾乎趕上了關羽。其宗族毫無疑問是荊州最大的地方勢力。諸葛亮自己也很熟悉荊州士族,所以諸葛亮清楚,隨著荊楚士人大批跟從玄德公入蜀,留在荊州的這些宗族,便是十個二十個加在一起,也無法與廬江雷氏相提并論。更不消說由于樂鄉大市的利益和雷遠的政治影響,甚至有宗族已與雷氏形成了聯盟的姿態。

對雷遠來說,這是他超群出眾的眼光才干所致,但對玄德公的政權來說,這樣一個不斷增長的地方勢力,又處在荊益兩州之間的關鍵位置……并非猜忌或不信任,只不過確實到了需要稍稍引領,稍稍限制的時候了。

但玄德公是真正的仁厚之主。他很欣賞雷遠,對這年輕人從沒有絲毫惡意。當日他招引淮南豪右聯盟南下荊州的時候,就答應善待雷氏;如今雷遠立下無數功勛,他更不會減少對他的信任,更不會吝于拔擢重用。

諸葛亮也作如此想。

所以,在玄德公就任漢中王的時候,將會給雷遠一個極好的安排,從而使中樞和廬江雷氏,都能安心。

這個安排,也離不開雷遠本人的配合。為此,諸葛亮坦誠地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了書信中,遣人急送交州。諸葛亮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雷遠的人品。所以,雷遠一定能夠理解自己的用意,不會辜負中樞的信任。

當雷遠接受了這個安排,漢中王在軍事上、在地方上的后繼變動調整,也就順理成章了,由此,當玄德公進位漢中王的時候,他的每一個部下,都會在適合的位置上。

此時一葉扁舟從島嶼北側的港汊中行來,慢慢靠在堤岸旁。諸葛亮提著袍角躍上船板,回頭看見馬謖有些發愣,連忙喚他一聲。

正如諸葛亮的預料,他的親筆書簡,已經到了雷遠手里。

這時候是雷遠到達廣信城下的第三天。

第一天的中午,步騭與雷遠見面后,即交還了扣押在手中的從事范巡及其部下;到了晚間,兩人再次會面,步騭又當場傳令,使圍困廣信城的各部兵力稍稍退開,以便于城中居民出來樵采。

第二天兩人又見了一面。

因為前日里步騭的退讓態度,第二天見面的氣氛就和緩了許多。雷遠向步騭提出,要遣人進廣信城,探望蒼梧太守吳巨。步騭雖然沒有正面同意,卻也沒有反對。于是會面結束后,雷遠遣李貞往廣信城中去了一趟。

他讓李貞通報吳巨,荊州軍已經抵達,必保蒼梧無虞。

李貞入城后不久,滿城的歡呼聲如潮水般響起。

李貞在城里停留了半個時辰,出來時稟報雷遠說:廣信城中將士被圍攻旬月,已經死傷過半。吳巨比想象中的要瘦,須發也斑白了,手臂受了刀傷。此前步騭突襲士燮所部的時候,吳巨已猜測是否荊州軍南下,才迫使兩敵內訌,當晚他也試圖出兵,可惜動作慢了,未能在步騭面前占到便宜。

吳巨又嚙指出血,寫信向雷遠致謝。書信上道,吳巨望荊州之援,如赤子望父母。父母既不棄子,巨雖弱才,愿粉身以報,永不敢負。

吳巨能對外聯絡,進而使得孫劉兩家之間的氣氛寬松。當夜雷遠傳令,讓時時在漓水上巡視的荊州軍船離開了,不必刻意警戒。他就只帶了數十名扈從,在村落里駐扎著。

這一舉措堪稱大膽,若非確信步騭的談判誠意,不能如此。而步騭也很有趣,當晚遣人奉了床、席、被褥、涼帳等物來,并傳話說,請雷將軍安心歇息,不必顧慮。

到了今天,也就是第三天。

雷遠約了晚間與步騭會面,白日里無事。

對步騭的誠意,雷遠沒有一丁點的信任。他早有軍事上對應的安排,但那得看關平的手段,也非身在廣信所能遙控。于是此刻他樂得清閑,甚至還領了幾名部屬,往漓水上游的高坡踏青。

身在高處眺望,只見漓水碧綠、波光粼粼;郁水浩淼,水流滔滔。漓水對岸的白鶴山窈窕多姿,間有白鶴翱翔于松林;而往郁水方向看,同樣也是黛青色的山影連綿,在清晰干凈的陽光照耀下,山和水都顯得明麗異常。而在山水之間的碧綠平原,雖不似北方那般廣袤,卻因為氣候的關系,比宜都更多了幾分勃勃生機。

雷遠問過向導,據說,此地頗有一年兩熟的稻田,又多甘薯、甘蔗、椰子、芭蕉等特產和種種奇木異果。又因為地廣人稀、土地盡可開墾,百姓們想養活自己,其實甚是容易。數百年來漢家子民南下經營,少不了篳路藍縷的辛苦,也多有收獲的喜悅。

正在雷遠難得地沉浸于閑暇時,漓水上游數艘行船疾馳而下,送來了諸葛亮的書信。

負責送信的,依然是雷遠的老熟人宗預。宗預依然是左將軍記室書佐,與雷遠的身份差距漸漸大了,但雷遠只當他是朋友,見面相待一如往日。

一行人回到村落中,賓主落座。雷遠從宗預手中取來書信看過,隨即合攏書牘,陷入沉思。

足足一刻過去,他才微微頷首。

宗預雖不知這書信中說了什么,但知必有要事。見雷遠動了,他連忙打起精神,以為雷遠將要有所詢問。但雷遠只打開書牘,仔仔細細地再看一遍。

諸葛亮入蜀以后,據說事務愈來愈繁忙,所以諸多公務文書都由幕僚代筆。但這份書信卻是諸葛亮的親筆。

雷遠認得出諸葛亮的筆跡,看得出他寫得很鄭重,每個字都工整有力。他也看得出,諸葛亮寫得很用心,文字中蘊含的東西并無絲毫虛假。

“哈哈……”雷遠笑了起來。

“續之?”宗預問道。

雷遠取劍在手。

他左手握著劍鞘,右手握住劍柄,緩緩拔出。劍身一點點地露出來,青光粲然四射。

雷遠道:“既如此,就只能對不住步子山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