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暮,裴矩的府邸燈火通明。
自從卸下唐朝禮部尚書后,裴矩便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很少有人聽到他的消息。
裴矩確實入下了一切,不過畢竟是在宦海浮沉大半輩子的人,不可能不關注天下大勢,他已年邁,可精神矍鑠,智力和思維能力遠比一些所謂的相國好。要是李淵讓他為相,他完全能夠勝任繁瑣事務。然而,哪怕是子承父業的大一統王朝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之說,更何況他是隋朝武帝的臣子,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說,李淵不可能任他為政事堂國相,不過在他辭去禮部尚書之后,李淵也想挽留這位經驗豐富的老人,在他身邊出謀劃策。
但裴矩卻以精力不濟為由,毫不留戀的退得徹底,一方面是裴矩看不好李唐王朝,不愿與李氏有太多糾葛,免得李淵失敗之后,自己的子孫也受到楊侗的清洗;另一方面,裴矩決定把余生精力從天下轉向家族,為他這一支裴氏布下百年大局。
裴矩認為天下大勢在隋朝,楊侗重新統一為時不遠了,而因為這十多年的戰亂,舊有世家門閥、舊有勢力都會遭到致命打擊,沒有這些龐大的政治勢力掣肘,楊侗的一切政策都會順延下去,強勢的皇帝加上天下百姓的支持,任何人都反對不了科舉取士的用人之法,九品中正制將會隨著李唐王朝的覆滅成為歷史。
科舉制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個天大的機遇,獲得這種機遇的辦法就是才華出眾,而裴氏子弟不但要人才輩出,還要明白上位者的一切治國方略,這樣才能與皇帝志同道合、齊頭并進,不用擔心被上位者拋棄,慢慢地就能帶出更多子弟,一步步的占據朝廷各級職位。
裴矩的幾個兒子都比較平庸,又因為身在唐朝為官,不可能在即將統一的大隋王朝獲得任何一個職位,已經沒有培養的價值,所以他將希望和心血全部傾注在孫輩身上。
此時,他正在一間密室內和五名年長的孫子探討時局,“皇帝是天下間最為善變的人,要想了解他的心思,不僅要聽他說什么,還要看他在做什么,只要知道他這么做的利益所在,就能判斷出他下一步棋。圣武帝去年有滅唐之機,但他卻沒有趁勝追擊,也沒有占領襄陽等郡。所以他今年的第一個目標明顯不是李唐,而是李密,統一中原、統一南方才會把目標放到李唐身上,只可惜朝中文武都被隋軍營造出來的赫赫聲勢嚇壞了,沒有把去年之事納入全局來考慮,要是明白圣武帝的意圖所在,就不會這么被動了。”
“祖父。”
長孫裴弘行了一禮,他是裴宣機的長子,今年二十四歲,也是裴矩重點培養的人,只聽他說道:“圣上去年在東征之中損耗了太多兵力,我覺得圣武帝當初完全可以趁勝追擊,占據兵力空虛的舂陵、襄陽、夷陵、西城、房陵等郡,逼迫李唐王朝退入巴蜀。到時候,他只需派一支軍隊堵住夷陵,就能讓唐軍無法出蜀,這樣也不至于像今天這般,既要對付李密,還要糜費無數的募集大軍防御李唐,他這么做不但不果斷,還耗費無數財物,當初沒有一戰到底,似乎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大麻煩。”
裴矩問道:“我問你,是荊襄好打,還是巴蜀好打?”
“自然是荊襄……”裴弘說到這里,頓時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圣武帝之所以忽然收后,是希望李唐王朝把所有戰爭潛力引到荊襄,然后再把李唐王朝和所有軍隊殲滅于荊襄,如此一來,易守難攻的巴蜀幾乎不戰而定。”
“不錯。”
裴矩笑著點頭,“這些大戰略對你們現在來說并不重要,對你們重要的是東征失敗之后,李唐王朝權力格局的變化。你們認真想想,當圣上退回襄陽,朝中發生了什么變化?”
裴弘思索片刻,說道:“圣上退回襄陽以后,首先是把晉王的嫡系將領散于各處,脫離晉王自成一體。其次,是對政事堂和三省六部主官進行調整,把宗親和外戚用在軍、財、民這些與國家息息相關的職位之上。”
“說得不錯,那圣上為何要這樣做呢?”裴矩一步步地誘導著長孫思路。
“我認為圣上是在平衡權力,之前的要職大多由關隴貴族把持,但隨著隋軍放出與天下世家和解的風聲之后,關隴貴族蠢蠢欲動,而關隴貴族反過西魏、反過周、反過隋,還有弒主慣例,圣上眼見大唐王朝局勢不妙,生怕關隴貴族再次反唐,所以就把親信納入權力格局中來,然而官職有限,這就需要有大很多人讓位,打擊聲勢浩大的獨孤派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在祖父悉心教導下,裴弘窺到了一點權力變局路徑,思路也變得清晰了起來。
裴矩對長孫的清晰感到十分滿意,又問道:“獨孤氏隨著獨孤整、獨孤懷恩之死,朝中已經沒有說得上話的人了,竇軌趁機拉攏了很多獨孤派的家族,獨孤氏除了和元氏、趙氏關系依舊,幾乎被孤立了,你覺得圣上下一步落子于何處?”
“下一步?”裴弘皺眉苦思。
就在這時,裴弘的弟弟裴緒說道:“祖父、兄長,我認為圣上下一步要對付的是獨孤氏。”
裴弘頓時恍然大悟,追問道:“你的依據是什么?”
“元日朝會的時候,圣上正式頒布軍功土地制,凡是立下軍功將都將獲得土地賞賜,但是滅佛之所得土地遠遠不夠。”說到這里,裴緒話題一轉:“而關隴貴族現在雖然弱勢了,但也不過是相對從前的權傾天下而已,以前的關隴貴族得益他們手中的赫赫權勢,在天下各地巧取豪奪,導致土地、商業遍布天下。隋文帝立國之后,對他們加以限制,使關隴貴族的無度擴張得到遏制,武帝則是從關隴貴族龐大的田產入手,找出了很多罪證,迫使他們用不法所得田產換取武帝寬恕。到了亂世之始,關隴貴族便縮回關隴老巢,雖然關隴丟失了,可他們在巴蜀依然強大的勢力和財富,良田大多為關隴貴族所有,各種賺錢的生意也被他們壟斷。獨孤氏在巴蜀擁有田產無數,而這些,正是圣上之所需。”
裴矩捋須而笑,孫子相互探討正是他之所樂見,而且他們方向正確,探討的內容也越來越接近本質了。
剛說到這里,門外傳來裴宣機的稟報:“父親,裴相國緊急求見。”
“他來干嘛?”裴矩聞言皺眉,語聲之中充滿了濃濃的厭惡的意味。
裴相國,自然就是裴寂了。他和裴矩、裴蘊是同輩,但此人權利心實在太重了,為了權利可以不計一切后果,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這種瘋狂的賭徒素來不為穩健的裴矩、裴蘊所喜,兩人同為隋朝相國之時,生怕裴氏毀在此人之手,都沒認真提攜過,所以才一直當個無所事事的晉陽宮監。后來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裴矩和裴蘊的猜想,裴寂在形勢不明之時,便一直鼓動李淵造反。
當初的裴氏家主是出自嫡系的裴矩,可裴寂這個庶出成了李唐的開國功臣之后,便利用李淵的親厚,奪取了家主之位,并且一直背著裴矩在李淵面前說他的壞話,自此以后,裴矩就和他斷絕往來,認真的經營著自己這一脈。不曾想,這家伙忽然在夜間造訪,這讓裴矩的好心情一下子全部消失了。
“好像和遷都之事有關。”門外的裴宣機也知道父親和裴寂的矛盾,迅速道:“父親若是不便,我這就把他打發走。”
裴矩沉思片刻,便說道:“讓他在外書房等候。”
見肯定是要見,裴寂畢竟是李唐王朝的相國,而且很有可能是李淵叫他來找自己,關鍵是他在李唐王朝失勢了,無法獲得第一手資料,也想從裴寂這里獲得一些自己所不知的信息來支撐自己的分析。
裴矩換了件衣服,不慌不忙的來到外書房,門沒有關,可以見到裴寂坐在那里低頭沉思,神情十分凝重。于是輕咳一聲,走進了房間,呵呵笑的拱手道:“讓裴相國久等了,罪過罪過。”
“兄長客氣了。”
裴寂連忙起身還禮,哪怕他是李唐相國,哪怕裴矩已經無官無職,哪怕他在背后再怎么算計裴矩,但是直面裴矩的時候,長年積累下來的敬畏感,仍舊不由自主的噴涌而出,顯得十分卑微。
他之所以連夜登門,確實是為了遷都之事而來,不過不是李淵的意思,而是他自己的。
李淵以前最信任的人是裴寂和劉文靜,由于裴寂善于察顏觀色,而劉文靜書生意氣重,得罪人尤自不覺,所以李淵更加倚重裴寂,不過裴寂是并州戰役失敗的罪魁禍首,不但間接的害死了李德良,還導致并州淪陷,再加上他和劉文靜無理也要爭三分,搞到現在,兩人都被李淵厭惡、嫌棄,慢慢疏遠,而陳叔達和蕭瑀則是成了得利的漁翁。
劉文靜熟知兵事、大局觀強,善于謀劃龐大的戰局,一直以來就是李淵不可或缺的人物,再加上劉文靜經過這幾年的歷練也圓滑了很多,所以李淵在重視陳叔達和蕭瑀并沒有疏遠和冷落劉文靜。而裴寂內斗內行、外戰外行,又有并州之失,已經不再為李淵所重,名義上是相國,實則已經遠離中樞。
裴寂不知李淵巡視巴蜀是真的巡視,還是遷都,想聽聽裴矩的意見,他輕輕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盞后問道:“兄長聽到圣上將要巡視巴蜀的消息了嗎?”
“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我自然也聽說了。”裴矩笑了笑,說道:“皇帝出巡自古以來就是頭等大事,坊里都在說圣上出巡著實遷都前奏,不過到底是不是我就不知道了。”
裴寂沉吟道:“我聽說李密死了。”
“此言當真?”這個消息讓裴矩感到震驚無比,“這也未免太快了吧?”
裴寂苦笑道:“楊侗跨海南下,襲擊了李密的大后方,奪取了江都,然后輕松的打了幾場,李密就完了。”
裴矩點了點頭,李密的死了,隋朝下一步自然就是攻打李唐,李淵生怕自己打不過,所以用巡視巴蜀為名逃跑,一旦到了巴蜀,就不會回襄陽了。
這道理就跟楊廣南巡江都一模一樣,楊廣聰明之處在于沒有提過要遷都,再加上他常年在天下各處奔走,所以他提出南巡江都的時候,阻力極小,臣子們即使反對也只是希望他坐鎮在洛陽,指揮大軍平叛,增加朝廷的信心,可楊廣去了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而有了楊廣南巡為例,以及李密滅亡的消息為證,裴矩一下子就看穿了李淵巡視的真實動機,問道:“朝廷官員是什么反應?”
裴寂微微一嘆,“李密敗亡的消息尚處于保密之中,這消息僅止于政事堂,襄陽九成九的人都不知道李密之事,當圣上把巡視的消息放出來以后,朝中自然是反對聲一片,背后就是關隴貴族在推動,還搞出了一個反對的薄子,很多人都在上面簽名了。”
“李密敗亡,隋唐之戰迫在眉睫,襄陽已經淪為戰爭前沿,朝廷在此很不安全,圣上恐怕有遷都之想,正所謂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遷都確確實實是明智的選擇,你覺得呢?”裴矩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問道。
“此時此刻遷都確實很有必要!”裴寂點了點頭,又說道:“只是我想不通的是,要是把李密敗亡的消息說出來,很多人也知道隋唐之戰即將爆發,反對之聲至少因此少去一半以上,為何要在李密敗亡的消息傳到襄陽之前,先一步放出巡視之風。我是怎么也想不通,還請兄長指點。”
裴矩聽了這么久,終于知道裴寂已經被李淵踢出李唐核心了,若不然,他也不會疑神疑鬼,而是直接從李淵嘴里得到明確的答案了,他忽然覺得裴寂這家伙可以讓自己得到很多不知的信息,便決定幫他一把,只要幫他分析透了,那么以后也會將一些密聞拿來分享,于是說道:“如果我沒猜錯,這次圣上是要把反對者一網打盡,在李密敗亡之前放出巡視巴蜀之風,就是要引出那些與朝廷不同心的人。你看吧,李密敗亡的消息肯定會繼續隱瞞到隱瞞不了的時候才公布,這一次反對巡視的人,恐怕誰都逃不掉。”
裴寂臉色全白了,裴矩何等厲害的人物,他一下子就看出了裴寂的不安,問道,“難道你也在反對薄上簽字了?”
裴寂搖了搖頭:“我沒有弄懂圣上真實用意,自然不會草率簽名,只是我看到發動人是于筠,后面的名字足足有一百多個,這份陣容強大的名單除了竇氏以外,囊括絕大多數關隴家主,還有很多關東士族出身的官吏。”
“這些人完了,必死無疑。”裴矩斷定道。
“這么多人,圣上會下得了手嗎?”
裴矩掃了裴寂一眼,他發現裴寂認識李淵這么多年,根本看不透李淵的本性,更不懂一個將亡皇帝的瘋狂之處,接著又說道:“政權面臨重大危機時,上位者的的猜忌之心往往會越演越烈,這是自古難破的規則,英明神武的漢武帝不例外、窮奢極欲的高緯不例外,隋武帝也不例外。在李唐王朝危機日益深重的今天,因為隋朝一紙和解令,關隴貴族已經有了新的出路,已經沒有多少人愿和李唐共存亡了。這些人極有可能和楊侗里應外合,把荊襄巴蜀獻給楊侗,就像當年他們背叛大隋,將關中獻給圣上一樣,與大唐江山相比,這些人算個什么東西?”
“小弟明白了。”裴寂這下子是心服口服,他是真的沒想到這件簡單的事情背后還有這種天大的秘密,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和裴矩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人家只憑只言片語就猜到了根本,而自己卻想破腦袋也弄不明白。
裴矩不再多說什么,他不太相信裴寂,所以沒有把李淵圖謀獨孤氏的田產說出來,要是裴寂告訴李淵,自己就倒霉了。而之前所言,其實只要是明智的旁觀者,都能看出一二,所以他并不擔心什么,而且他相信裴寂不會蠢到去壞李淵大計,以裴寂的為人,恐怕還會利用自己之言,趁機推波助瀾,從中撈取一部分功勞。
與此同時,天空下起了大暴雨,李世民在千余名騎兵護衛下,從夷陵奔向襄陽,他經過一天的長途奔襲,已過襄陽義清縣,燈光通明的襄陽城遙遙可見。
他設在南郡的情報點傳回李密滅亡的消息,李世民感到無比吃驚,擔心隋唐大戰緊跟而來,于是冒雨回京與父皇商量對策,大雨把他全身淋透,但他根本不在乎,多年的軍事生涯,令他有一個健康體魄,大雨反而能夠讓他更加清醒。
便在這時,李世民只感到眉心突然一跳,心中警兆驀然升起,作為出類拔萃的神箭手,這種感覺他再熟悉不過了,沒有絲毫猶豫就地一滾。
“噗噗噗噗噗”
一連五支弩箭射在了他的戰馬身上,戰馬轟然倒地,口吐白沫而死。
“有毒。”
李世民嚇出一身冷汗,大聲道:“有刺客,大家小心。”
幾乎就在下令的同時,官道兩旁的灌木叢中,出現了數十道人影,這些人也不說話,各自舉起手中弩具對準李世民的方位便是一輪射擊。
也幸虧李世民退得快,這些人手中所持的弩具不但是軍中專用的二石大黃弩,箭矢淬有劇毒,反對稍慢些,恐怕如同那匹戰馬一般,中毒身亡了。
也有此時,百余名蒙面人沖上官道,他們二話不說,用手中的武器對李世民所在之處發起了猛攻。
李世民反應迅速,從死馬身上取下弓箭,也不細看,便張弓搭箭,拉弦如滿月,三箭齊發,三支箭矢閃電般射向速度最快、離自己最近的蒙面人,對方大概也沒想到李世民這個時候都能如此冷靜,更不想李世民反應得這么快,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李世民射中三人,慘叫著倒在地上。
“吹響號!”
李世民連張三次弓,射倒九人之后,感覺已經反應不及了,便將弓箭一扔,反手拔出腰間定唐刀,定唐刀或許不如湛盧、龍淵、干將、莫邪那般有名,卻也鋒利無比,李世民只是橫刀一掃,便將近身的五把橫刀盡數削斷,但這些人顯然經過特殊訓練,不等李世民反擊殺人,便有另外五人迅速跟進,對著李世民也是一刺。
李世民側身閃過,一抹森然幽幽光華一閃,一名刺客腦門兒直接被一刀劈開。
重為親衛統領的翟長孫見機從腰間摘下號角,鼓足腮幫吹起來,這是李世民麾下赤甲軍集結的號角,赤甲軍在朱陽關一戰覆滅之后,李世民重新從軍中、民間挑選出勇悍之士,日夜訓練,而翟長孫鑒于赤甲軍之滅,不但加大了訓練量,還從古籍之中尋找到了刺殺之術,日夜訓練之下,赤甲軍雖然還沒有成型,但也個具備了一定的水準。他們聽到號角聲,便會立刻殺了過來。
翟長孫吹完號角,將長槍一抖,與李世民合力殺敵,兩人一長一短,失去戰馬的李世民主守,翟長孫主攻,兩人合力之下,數十名訓練有素的刺客無法近身。
可是這一段道上的赤甲軍卻遭了殃,他們被手持強弩的刺客紛紛獵殺,一聲不吭就倒地不起。但是赤甲軍畢竟人多,而刺客的弩填裝速度慢,他們眼看著赤甲軍紛紛涌來,卻遲遲無法拿下李世民,為首一名刺客吹起一聲口哨,一群刺客便要撤退。
“放箭!”翟長孫眼見對方此刻要退,哪里肯罷手,厲喝一聲,赤甲軍便迅速摘下弩具,對著想要退走的刺客便是一陣齊射,頃刻間便倒下一半,剩下的倉惶退走。
“逢林莫入,窮寇莫追,別中了賊人的計。”李世民揮手止住想要追擊的翟長孫,下令道:“各司其職!”
“喏!”翟長孫應了一聲,命人加強戒備,副統領田留安仔細看了幾個沒有被擊中要害的刺客,扭頭看向李世民道:“殿下,這些刺客也都吞毒自盡了。”
“不用理會了,回襄陽要緊。”李世民擺了擺手道:“讓人叫地方官員來處理這些尸體。”
“殿下知道主使是誰嗎?”翟長孫看向李世民道。
李世民稍微沉吟了一下,搖頭道:“這時候想我皇族死絕的人實在太多,我也不知是何人所為。”
“會不會是楊侗派人所為?”翟長孫問道。
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能是楊侗,他是一個講規則的人。”
翟長覺得殿下犯了失心瘋,要是楊侗講規則的話,那他翟長孫就是圣人了,失聲道:“楊侗講規則?那李密當初的遭遇又是怎么回事?”
“當年李密讓裴世清拿楊倓的王妃與王世充聯姻,目的是禍水東引,企圖引發隋鄭之戰。這種行為是對隋朝皇族最大的侮辱,也壞了戰爭法則,這才引起楊侗恐怖的報復,之后,他再也沒有發動如此規模的刺殺。”李世民凝重道:“他在戰場上無所不用其極,但始終謹守禍不及家小的規則,不然也不會輕易將皇族家眷歸還了。”
楊侗火攻大興宮的時候,差點把李淵給逮住了,但李淵盡管逃掉,可是宮中的皇妃、皇子皇女被抓了個干凈,最后花重金才贖了回來,這雖是李氏皇族之恥,但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楊侗在事上很地道。
翟長孫心知事關皇族尊嚴,便唯唯諾諾的不再多說。
“回京吧。”李世民接過一名士兵送來的戰馬,縱向上馬,在赤甲軍團團護衛下,往襄陽城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