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春州,刺史府。
刺史大人名曰韓良,身后乃是韓氏家族,屬北方乙等豪門末流,如王家在南方的地位。
官場與世家自古以來縱橫交錯,同氣連枝。
韓良出自于世家,卻并無多少世家公子的秉性,自幼樂善好學,習文練武,一身修為已到破極巔峰。
乙等末流豪門,出了一位高居刺史之位的大佬,本是美事,足以光耀門楣,然大春州之地乃苦寒之地,光耀門楣不假,卻沒撈取到實惠好處。
世家官場,對于貧寒之地,素來唯恐避之不及,也因此,大春州刺史的份量,或許還抵不上云漢州一郡守份量。
韓良已走到這一步,他也無可奈何,做官做到了刺史之位,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難于上青天。
廣結善緣,積累人脈,可大春州實在是無拿得出手的東西,手中無資源,諸多事宜無法運轉。看似是位居刺史之尊,實則就是個清水衙門。
回憶過往,韓良剛登臨刺史之位,確有雄心壯志,意圖好生發展大春州,不說文運武運鼎盛,起碼也要讓大春州擺脫貧寒泥沼。
他也曾想對大春州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受到風水氣運影響,他諸多舉措只能無奈胎死腹中,發展一地,必耗費大量財力物力。
大春州財政吃緊,根本拿不出錢財來,家族那邊的意思也是讓韓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兢兢業業恪守本分即可。
改造一州之地,稍有不慎,便會落下個千古罵名。
韓良還是有些才能的,憑借一己之力,使得整個大春州民生發展漸有起色,卻也只是起色而已,再難更進一步。
故此,北方州郡中,唯獨大春州像是后娘養大的。
文運武運跟不上,誰來了也沒辦法,一己之力無法撼動乾坤。
韓良在花園里來回踱步,他身材高大氣象沉穩,心情卻不是很好。
八顧之一陳典成為伯牙郡郡守,八顧之一在韓良麾下任職本是好事,怎奈何這位八顧出自于南方,韓良搭理對方也不是,不搭理對方也不是。
若是和陳典走的近了,其余世家豪門難免會對他這位刺史大人有所看法,可若是不給陳典一些顏面,也會惹來無數口誅筆伐,人家是八顧之一,怎能讓人家坐冷板凳。
本以為陳典對伯牙郡諸多事宜束手無策時,他也就消停了,結果高志來了,北方七律之一還是讓韓良心生好感的,無論他立場如何,終究出自于北方。
比較之下,韓良更希望高志是伯牙郡郡守,那位年輕人若真想折騰出些事情,韓良不說盡力輔佐,也定然會大力照拂。
沒過多久,宇文君駕馭黑麒麟出現在伯牙郡,聲勢浩大,像是巡視自己的疆域般,人家人王令在手,韓良也只能裝作啥也沒看見。
種種事跡,逐漸讓韓良覺得大春州將成為是非之地,這與韓良的無為而治產生頗大沖突,不說令他如坐針氈,但也總覺得心里不踏實。
再過兩三年,他大致就要卸任大春州刺史之位,運氣好一點的話,回去其余大州擔任刺史,不是一把手,也能是二把手,運氣不好,便是去繁華之地,擔任郡守,無論如何,都能讓他換個官場風水。
偏偏這個時候來了幾個驚才艷艷的年輕人。
思量間,刺史侍郎來了,微鞠一躬道:“大人,陳公子求見。”
侍郎名曰黃玉民,出自于黃家,即黃醇身后的黃家,也勉強算是嫡系子弟,否則也爬不到侍郎的位置上。
陳典乃江南世家名門公子,且還是頂級豪門,大春州的官場上從未將陳典當做伯牙郡郡守,始終將其當做陳公子。
無論這位陳公子在伯牙郡任職多長時間,他終究都會離開,未來也可輕易登臨刺史之位,運氣好一點的話,尚書臺或許有他一席之地。
至于丞相高位,陳典大致是無可能,就看日后的伏城如何。
有些人的前途未來,是一眼可以看到頭的。
韓良眨巴眼眸,輕聲道:“讓陳公子進來吧。”
黃玉民微鞠一躬徐徐退下,韓良步入客堂,開始斟茶倒水,手法甚是嫻熟。上川郡與東陽郡的兩位郡守來了,也沒福分和韓良坐在一起品茶論道,陳公子自然是有這般底氣的。
良久后,陳典來了,這座刺史府也很樸素,整體大氣,然而內里樸拙,沒有一絲一毫的奢靡氣象。
黃玉民并未在這里礙事,送來陳公子后便走了。
韓良手法老道倒了一杯茶,柔聲道:“想必賢侄也適應了伯牙郡的風土人情,看賢侄神態,也沾染了些煙火氣。”
陳典微笑道:“為百姓做事,理所應當,大人說笑了。”
每一個年輕官員上臺之初,都是雄心壯志,欲大干一場青史留名,可后來多數都和老一輩一樣,要么中飽私囊,要么尸位素餐,要么大興官僚之風。
鮮有不忘初心者。
韓良柔聲問道:“賢侄見過高志了?”
陳典開門見山道:“我與高志勘察伯牙郡地勢,欲發展水利,這便是我們的規劃。”
從空間法器中取出地勢圖交由韓良大人。
陳典不卑不亢道:“考慮過風水,只改水勢,不動山勢,可能會有所影響,然而無傷大體,眼下唯一難辦之處,就是銀子,伯牙郡財政空虛,此次前來,也是希望大人可上書皇都,請求國庫撥款。”
說起來還是宇文君問國庫要錢利索些,用許還山的人頭購買黃金百萬兩,人皇立馬就給了。
韓良這位刺史雖無大功德,但也絕非昏庸無能之輩,有些虎官氣象。
仔細看了一番地勢圖,便是他自己都覺得可行,只是過程極為繁瑣,所耗費人力物力巨大。
無論是哪一個郡,若想發展,最好是從地方財政上撥款,一來是自家事自家處理,二來伯牙郡本就貧寒,因發展一郡之地,影響了其余州郡的財政計劃也不行。
再加上陳典是南人,韓良若大力照拂,其余官場中人定會看韓良不順眼,往后難免要穿一些小鞋,身后所在的韓氏家族可能也要受些莫名其妙的委屈。
韓良也有自己的苦衷與無奈,言道:“公子有所不知,請求國庫撥款有些難度,若是饑荒之年,可請求國庫撥款賑災,或是修建軍事要塞,也可請求國庫撥款,只是發展民生的話,伯牙郡若要了,其余不太富裕的州郡也會一窩蜂的請求國庫撥款。”
“官場有官場的無奈,我若是請求國庫撥款,陛下必會認為我是昏庸無能之輩,連一州之地都安頓不好,往后仕途也就無前途可言了。”
事實上韓良也沒為難陳典,大春州在他治理之下是有一些小起色的,某本功勞簿上給他記過賬的。
話已至此,陳典也無法強求,出自于世家,這些道理他都懂。
韓良卻話鋒一轉道:“我從大春州財政上給你擠出三十萬兩黃金,叔叔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