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妖師  九十三:應對

類別: 仙俠 | 古典仙俠 | 畫妖師 | 小鴿哥   作者:小鴿哥  書名:畫妖師  更新時間:2022-02-16
 
緝妖吏名叫劉天水,在神咤司待了兩年。他雖未參加神女橋與烏山的案子,也聽過李蟬的名字。這左道之士被青雀宮逐下來,又連立兩功,還在半日坊聲名鵲起,經歷不可謂不傳奇。

這玄都城里,會左道旁門術法的人不少,便連劉天水,也偷學了一手“麻姑仙術”,治療麻子、粉刺,效果奇佳,在柳陌花衢里無往不利,省下不少嫖資。但從沒一個左道妖人,能像李蟬這般,敢在市井里明目張膽經營店鋪。孫司丞和郭都尉對此分明知情,卻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不去管。

放在平日,劉天水自然不敢多管這個閑事,但這次情況大有不同。西都府只管得到州府六曹,府尹發下一道驅魔令,除六曹外,還同時調動了折沖府與神咤司。顯然那驅魔令背后的人,比西都府尹與神咤司司丞都大得多。

劉天水身為神咤司緝妖吏,負責巡查半日坊。但凡半日坊有一個豢養妖魔的,那坊魁只需受六十臀杖,緝妖吏卻要受六十脊杖。臀杖至多打爛屁股,脊杖卻能把人打廢。縱使劉天水習練外功十余年,筋骨如鐵,也不敢拿后半生做賭注。畢竟司里傳言,這位左道從牢里出來時,那牢壁上是畫滿了魑魅魍魎。

劉天水看了李蟬一眼,這廝雖生了一副好皮囊,但怎么看都透著一股邪乎勁兒。他不敢怠慢,四處嗅探,打開碗柜,柜里只有幾個粗瓷碗盤,兩個吃剩的炊餅。他打開蒸屜,戳灶眼,忽然看向西墻上的神龕,走過去從灶君畫像下的陶爐里捻出一些香灰,終于稍微松了口氣。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大庸國祭祀之事等級分明。天子有七祀,庶人只有一祀。平民家宅中,要么祭祀戶神,要么祭祀灶神,只許祭祀一神,不可僭越。

家中祭祀灶神,能燃薪、防火,亦能防范邪祟。這香灰仍新,眼看就是晨間祭祀的痕跡。

灶神庇佑家宅,防范邪祟,在左道妖人眼里卻是個障礙。此宅既然正常祭祀灶君,豢養妖魔嫌疑便少了許多。

但仲龍玉神符靈應之下,卻隱約有一股怪味縈繞鼻端。劉天水閉上眼,循著味道走向庖屋東南角的水缸,一把揭開缸蓋。刺鼻酸臭味沖出來,經仲龍玉神符加持,更加猛烈。劉天水仿佛天靈蓋被鐵錘砸了一下,轟一下,頭暈目眩,噔噔后退數十步,直退出院子,背抵西墻,才回過神來,大口喘氣。

另外幾人反應過來,扶住劉天水,劉天水喘過幾口氣,鼻端卻似乎還能嗅到那味道,他干嘔幾聲,連連擺手,腳步不停地沖出洗墨居,心頭大罵。水缸里放剩菜的人不少,但鮮有放到餿了都不肯丟的。他捏住鼻根,對著街上的微涼東風喘過好一陣氣,感覺好了一些,回頭去看洗墨居,卻不肯再邁回去一步。

坊魁等人愣愣看著掃晴娘從那水缸里提出一個木桶,桶里疊了幾盤不知放了多少天的菜肴,她匆匆到后門外把菜倒了,提桶回來,歉意道:“前些天吃剩的菜,覺得可惜了,便放到桶里,用冷水鎮著。誰知前兩天還好好的,放過這半天,就餿成了這樣,諸位見笑……”

“哪里的話,分明是持家有方,持家有方啊。”坊魁面帶笑容,心里卻暗道這女子生得美貌,卻著實摳門了些。洗墨居日前至少賺了數百兩,卻只讓男主人吃幾日前的剩菜。他偷偷看李蟬一眼,頓覺內心平衡了許多。

洗墨居既已搜查完,坊魁帶人離開。木桶自個跑到水溝邊,水瓢飛動,將殘余的泔水沖刷干凈。

徐達自梁上躍下,肥碩身軀死死壓住水缸蓋,叫道:“枉本君拔擢你為鎮水大將,你卻連一絲妖氣都遮掩不下!念在你初凝妖身的份上,本君便只罰你銅子三枚,下不為例!你可認罰?”

水缸蓋被壓得不能動彈,卻絲毫不屈,“我已投入狐仙娘娘麾下,雪獅兒君怕是管的太寬了!”

隨著淡淡的蜃氣,紅藥在廚間現身,捻起一抹香灰,同時也把那用泔水破鼻神的法子記在心里。跑到掃晴娘身邊,仰頭問:“姐姐也多教教我這些東西吧。”

掃晴娘把白瓷碗放進柜子,微微一笑,“縱不祭祀灶君,也要做出樣子。這個你已經知道,別的也沒多少要留心注意的。便在平時,稍微留意外頭的泔水桶,免得引起拾糞的懷疑。偶爾跟鄰里打些交道,不至于顯得孤僻。城隍廟雖去不得,也要裝著求幾道靈應法,看起來合群便好。”

枇杷樹下,聶空空坐在石桌上,雙腳懸空,看著這一幕發愣。以前還覺得,阿叔跟晴娘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如今才知道,這里比哪兒都要熱鬧。李蟬從聶空空身邊經過,走向書房,聶空空見狀,也跳下石桌,跟在李蟬背后。

李蟬回頭看聶空空一眼,見她又忍不住瞥頭去看掃晴娘。他進了書房,取出那小廝送來的魚函,“往年在玄都生活,向來是掃晴娘調理家事。那時候,這些家伙剛到玄都,還沒適應過來,好在是被晴娘管住了,只搬過兩次家。便是在搬家的時候,我認識了聶三郎。”

聶空空靜靜聽著,點頭嗯一聲。也許是近來發生的事已經太多,再多知道一些事,譬如阿叔竟是個驅使妖鬼的左道,亦或晴娘竟是非人之類,也不至于過于震驚。

李蟬拆開魚函,函中那冊嶄新的曲譜,正是離開禮泉寺時,徐應秋拿走的。他翻開曲譜,就算徐應秋不肯卷入顧九娘的事,也該留下一些字句。甫一翻開,卻眉毛一挑。工尺符間,本是兩指寬的空當,因徐應秋不識五旦七聲,李蟬于是標注了平仄,空當只剩一指。

不過半日過去,這曲譜到徐應秋手里走過一遭,再被小廝送回來,這一指之間,已滿滿當當的,被填上詞句。看請瀏覽m.shuhaiwu/wapbook/72078.html,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