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第233章:征伐滿者伯夷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要做明世祖 | 搬磚呢別鬧   作者:搬磚呢別鬧  書名:我要做明世祖  更新時間:2021-08-14
 
“我是溝通兩國的使臣,既然大明皇帝要給我國蘇丹帶話,我必然認真的傳達!”

哈撒又是撫胸說道。

當年朱太宗的閱兵,曾經讓副使蓋蘇耶丁在回憶錄里坦言:“我不得不承認,帖木兒大帝死在東征的路上是一件幸運的事情,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

而這是帖木兒帝國鼎盛期的臣子對大明的評價。

現在的帖木兒比起最初,已經遠遠不及,領土縮小,內部分裂勢力嚴重,要不是君主卜塞因足夠有能力,也把控不住這場面。

哈撒見證的這次狩獵雖然短暫且小規模,但展示出的風采卻和太宗時代非常相同——

軍容整齊,步調如一。

火器先進,士卒兇悍。

如果這樣的隊伍,大明還擁有很多,那正如朱見濟所言,帖木兒錯過這次機會后,可能就無法染指西域了。

不過事關重大,他這次出使的主要目的還是和明朝約定好“海上朝貢”和日后兩國商貿等事宜。

約戰出兵,并不在他的權利范圍內。

“朕不著急,時間還有的是呢!”朱見濟笑笑。

從大明返回帖木兒,再謀劃好怎么行動,怎么分潤利益……都是需要時間的。

要真動起來,估計還得等兩年。

他完全等得起。

“陛下,若是真出征西域,那估計又是一大筆開銷吧!”

跟著朱見濟結束狩獵,張懋這個新進妹夫湊過來跟皇帝說道。

他最近結了婚,倒是勤家持家了起來,注意算賬了。

而且西域對于中國來說,的確失去的太久,現在已經成了別人的樣子,不再熟悉。

如此,征討起來的難度估計比當年打蒙古還難一些。

戰線太長了!

環境也陌生!

“錢的事你們不用管,你給我打好仗就行了!”朱見濟把人給推開,“固安可是說過了,她喜歡大英雄。”

“你要是打不了勝仗,成了狗熊,到時候可別怪我把固安接回來,重新找駙馬。”

張懋聞言,頓時一臉肅然,“這是不可能的!”

“那還不快滾!”朱見濟讓他趕緊走開。

有后發優勢,朱見濟才不會打沒把握的仗。

畢竟想打架卻不給軍隊發錢,后世的崇禎帝跟君士坦丁十一世已經用命驗證了結果。

要不然,朱見濟怎么會總強調做好預算呢?

這些年來海貿日盛,朝廷收上來的關稅越來越多,曾經嗶嗶“海上賺不到錢”的官僚已經消失殆盡,根本不敢再睜眼說瞎話了。

其實只要皇帝的耳目去民間轉一圈,這種鬼話也騙不到統治者。

雖然有天災流行,但生產力提高了上去,基本的糧食、賦稅也能足額的收上來。

誰讓皇帝自己就有個強大的審計組織呢?

地方上不交錢,朱見濟自會派人去收。

久而久之,地方上曾經有的偷稅漏稅,還有拖拖拉拉,不肯按時送繳稅銀入京的事兒便少了一大半。

所以朱見濟有底氣說,“打仗,他是不怕的。”

他在心里盤算著對西域下手要準備什么,今年打滿者伯夷,重設舊港宣慰司后要做的事,結果就被人告知南京方面,軒輗去世的消息。

這個犟老頭被朱見濟調任南京吏部尚書后,雖然嘴巴上一直念叨著朝廷壓榨老頭子,動不動就上疏請辭,身體卻還是誠實的給朱見濟辦好了事情。

有他在,南京官場都挺服帖清凈的。

朱見濟都習慣軒輗的作風了。

幾天前朝廷要對南洋進行征討的政令傳達南京,需要軒輗配合調度附近的水師,這老頭又發作了。

“又有事情!”

“真當老夫如拉磨的驢一般嗎?”

他對年富吐槽道,“老夫受不了了,這次一定要請辭!”

年富看他罵人挺有勁兒的,也沒多想,只當對方又來了脾氣。

要說年紀,自己還比軒輗大幾歲呢!

結果軒輗當晚就寫好了奏疏,扔給相關人員后,連衙門都不去了,直接拍拍屁股返回了老家。

以他的身份,奏疏是能走快遞,從海上傳達京師的。

正好發布動員令的人要返回北京復命,就把軒輗的辭職信給捎上,遞交給了朱見濟。

皇帝還沒有批復呢,軒輗那邊回家后洗了個澡,伸了下懶腰,就躺在床上沒了呼吸。

“這個老頭,這個老頭……”

朱見濟聽完來龍去脈,對軒輗這忽然的死訊說不出話。

這說死就死的旅行,來的也太突然了。

皇帝只能哀嘆,“讓禮部給軒老先生選個好謚號,追尊官職稱謂,再派宮里人去南京吊唁。”

老臣,

真的是越來越少了。

年富今年好像也七十歲了,身上還有個毒瘡,一直沒能治好,也是個問題。

“調湖廣巡撫白圭任南京吏部尚書……”

傷感之后,對軒輗死后的職位空缺,朱見濟做出了安排。

白圭在安撫荊楚流民一事上也有作為,平定過湖廣叛亂,性格堅毅敢為,讓他去南京管好那邊的官僚商人們,倒是方便。

雖然按照習慣,南京那邊的六部已經有養老部門的樣子了,可大明終究廣闊,東南的確發達。

沒有個中央指派的大官坐鎮東南官場,到底是不安心。

南方,廣州港。

李繼業檢查了最后一次軍需,強調了最后一次紀律,隨即揚帆而動。

上百艘艦船滿載著上萬人,從廣州出發,駛向大明的舊港宣慰司。

這是自宣德以來,大明官方的統治力量,第一次回到他久違的海外領地。

而大明水師幾十年來的首次出動,打擊目標就是此時稱霸南洋的海上大國,滿者伯夷。

雖然中國的文明、國力長期凌駕于世界之巔,使得中國人看誰都是一副“鄉下蠻夷”的樣子。

但拋去中華文明這個一出生就熠熠生輝的大奇葩,把其他的國家擺在一塊看的話,滿者伯夷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畢竟在滅了以施二姐為首的三佛齊殘余勢力后,滿者伯夷基本可以宣布,自己統一了后世的印度尼西亞范圍。

即便在這個廣闊群島之上,仍舊保留了無數的酋長,無數的部落,統治體系極為粗糙落后,就連他們的國都都比不上大明正常的州府之城……

但的確是臣服在了同一個名號之下。

所以在西方人眼里,滿者伯夷這個國家,竟然還能稱得上“帝國”。

在東南亞這么個地方,也是一方大勢力了。

只可惜,滿者伯夷動誰不好,偏偏要動大明的舊港宣慰司。

如此一來,引起高等級文明降臨,對其進行懲罰,也是自討苦吃了。

越南方面,得知大明水師出動的消息后,大驚失色,以為對方是要來打自己了。

誰讓這些年,在安南君臣的刻意放縱下,和大明的確存在了不少沖突。

好在李繼業隨后就以主將的名義,對其下了通知,說自家只是去教訓一下南洋不臣之國,讓安南別緊張。

不臣?

那更嚇人了!

安南君臣迅速的調動軍隊,加強自家的海防,對著路過的大明船隊露出警惕的眼神,暗中觀察著。

“安南那邊,不管管嗎?”

副將馬云蹭過來,對著李繼業小聲發問。

他長期在南邊工作,對于安南漁民越境捕撈和打劫海商之事,亦是不滿。

李繼業搖了搖頭,“都督府給的話,讓我們先打了滿者伯夷。殺雞儆猴之后,不管他們,他們也得怕我大明了。”

在朱見濟這個好榜樣的帶頭下,軍事上面,作為管理機構的五軍都督府也流行起了“做預算”。

每次出征最低要實現怎樣的戰略目標,最高又是如何,都得做好規劃,以免浪費兵力和糧餉。

畢竟今時不同往日。

衛所越來越少,募兵越來越多。

士卒也變得值錢了,可經不住隨意的浪費。

而且在每年正月的國家財政計劃下,軍費都是額定的。

今年開戰,若是從這次預算里省下了一些,那還能存著下次用,相當于也給五軍都督府開了個小金庫。

朱儀他們由此也摳搜起來。

不過要是打不贏,那問題就不止是錢了。

“這次出征,務必仿效當年前英國公征交趾之故事,以揚大明國威!”

以張輔來對標自己,可見李繼業在海上打了幾年海盜后,對正式建功立業的渴望有多大。

李繼業摁住腰間佩刀,雄心勃勃。

永樂之時,大明征討交趾,那戰略目標可不僅僅局限于摁住越南這片“中華千年所統之地”,還在于威懾東南以及南洋各國。

靖難之戰,給剛剛建國幾十年的大明的確帶來了不小影響,也讓才稱臣沒多久的附屬國們蠢蠢欲動。

結果交趾一戰,見證了真理后,附屬國們就安靜了,從此不敢冒犯。

奈何后面宣宗四面收縮,以至于安南獨立,大明西南又多出來一只白眼狼,連帶著南洋也不受大明控制了。

失去了交趾,就失去了南洋。

但擊敗了滿者伯夷,舊港重歸朝廷之手,安南也會跟著回來!

朱見濟和他手下的臣子們,都對此抱有十分的自信。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