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朝  第一百零九章 北征——木蘭皆紅玉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宣德朝 | 涉江采木蘭   作者:涉江采木蘭  書名:宣德朝  更新時間:2024-01-22
 
李蕙玉看著眼前密密麻麻一片的巴林部騎兵,心中就有些驚慌。

“看樣子這批復仇部隊,至少三千打底啊。咱們身邊就這一千五百人,能不能頂住還是個事兒呢。”

如果朱瞻基還清醒著,賀連成絕對沒有一點擔憂。一比二的比例完全不算個事,永樂朝現在的軍事實力已經有了當年一漢敵五胡的氣勢了。但是由于朱瞻基的昏迷,賀連成不確定軍隊士氣是否穩定又是否足以擊敗巴林部的騎兵。

李蕙玉看著身邊睡的香甜的朱瞻基,橫下一條心來甩了甩手中滿是鮮血的馬刀喊到“眾將士們應該不用本官多言,保護太孫殿下跟著本官進攻!”

李蕙玉充分學習了朱瞻基在戰場的瘋狂,策馬橫刀直接向巴林部騎兵的戰陣當中沖了過去。

手起刀落,李蕙玉一刀就看翻一個巴林部的裨將。

可巴林部騎兵這回沒有退卻,反而是瘋了一般的朝明軍進行反撲。

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李蕙玉惡狠狠的盯著眼前的巴林部平章,縱馬向前就跟他戰成一團。

而李蕙玉身后的明軍騎兵,也毫不畏懼的與人數二倍于己的巴林部騎兵浴血鏖戰。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李蕙玉與明軍騎兵們,為了保護朱瞻基都迸發出十二分的戰斗力。

而巴林部的騎兵也都是巴林部那顏畢哈溫的親信,世受巴林部那顏畢哈溫一家恩德的他們也沒有畏懼而是繼續與戰斗力遠高于他們的明軍戰斗。

賀連成是個小人,但是他又是個忠于朱瞻基的小人。

“兄弟們,今天就是把性命給交代在這里也不能讓太孫殿下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賀連成眼見天色漆黑,旁邊的明軍與瓦剌部騎兵都沒有人注意到他們且趕來增援。于是乎賀連成便咬著牙,鼓足了勇氣沖進巴林部的戰陣當中左劈右砍給李蕙玉贏得了單挑那巴林部平章的機會。

“好機會!”李蕙玉抓住巴林部騎兵戰陣動搖的一瞬間,與拿巴林部的平章拉開距離且反手彎弓搭箭用精準的箭術射中了那巴林部平章的小腹。

“不行,這天色根本就看不清啊。”

李蕙玉無奈之下只能收起弓箭,回身與那巴林部的平章準備近身戰。

可是那巴林部的平章卻拋下李蕙玉不管,直奔朱瞻基而去。

朱瞻基身邊的陳天正與趙然慌了,連忙呼喊支援前來幫忙。

葉留宗聞言直接飛撲過去,準備將那巴林部平章給拉下戰馬。

可是由于戰馬的速度太快,巨大的沖擊力將葉留宗給撞翻了出去。好在戰馬沒有完全放開的跑起來而且葉留宗帶著圓盾與步兵重甲,這才讓葉留宗只是斷了兩根肋骨而已。

鄧云抓住這個機會,用套索直接把那巴林部平章從馬背上給套了下來。

李蕙玉見狀直接飛馬趕來,一刀砍在那巴林部平章的身上。

鄧云見狀以為暫時安全,便暗自放松了下來。

不過那巴林部平章卻強撐著一口氣,割斷了套索后居然直奔朱瞻基沖了過去。

李蕙玉大驚失色,連忙加快了腳步搶在那巴林部平章的前面擋住了他。

一刀。

刺入了李蕙玉的腹部。

李蕙玉忍著疼痛,抓住那巴林部平章的胳膊控制住他而后反手一刀將其斬殺。

“快拿金瘡藥來給李典正止血!”

鄧云與陳天正一個按住李蕙玉的刀口將刀拔出,一個取來金瘡藥就要給李蕙玉止血。

李蕙玉咬著牙起身,推開陳天正拿起一根燒紅的木棍對準她腹部的傷口就按了下去。

李蕙玉額頭上流下了大量的汗水,將她的頭發浸濕。

“金瘡藥給本官!”

李蕙玉接過陳天正手里的金瘡藥,涂在傷口處又簡單的包扎了一下便又起身準備繼續戰斗了。

“還好,這血是止住了。”

陳天正也有些后怕,這李蕙玉一旦出事了朱瞻基非要殺了他們不可。

“趕緊去給葉留宗接骨,他肋骨肯定是斷了好幾根!”

李蕙玉沒工夫去管葉留宗的事情,她叫人將朱瞻基放在馬背上而后翻身上馬帶著朱瞻基向后面的高純第五衛靠攏過去。

好在此時瓦剌部的騎兵算是擊敗了那些喀爾喀蒙古亂軍,數千瓦剌部精銳一擁而上幫助明軍作戰。本來明軍就可以壓著巴林部騎兵打,這回有了援軍更是如虎添翼一般的在巴林部騎兵中左右劈砍。

“趙然!你跟陳天正保護好郎君,等高純將軍來了就讓他結陣!”

李蕙玉把朱瞻基交給了高純帶領,而后又帶著鄧云回去清剿那支巴林部騎兵了。

“李典正為何還要回去,這戰事明明已經可以結束了!”

鄧云有些不理解李蕙玉的做法,按理說受傷的李蕙玉應該待在后方休息才是。

“那支巴林部騎兵在喀爾喀蒙古大潰退的時候還敢前來反擊,這就證明了他們乃是巴林部那顏畢哈溫的絕對親信。就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或者日本國武士們一樣,君辱臣死、君死臣仇。如果此番不能消滅他們,那將會遺禍百年。

他們對大明帝國沒有一點和解的可能,絕對不可以放過他們!”

李蕙玉說完就從馬背上抽出一支長槍,揮舞著槍花掠過萬軍叢中收割著敵軍。

此戰李蕙玉身中三刀六箭,不過在她的率領之下一千五百明軍斬殺喀爾喀蒙古叛軍四千八百余人。追亡逐北三十余里甚至追上了阿岱汗的科爾沁怯薛軍,混戰中李蕙玉斬殺阿岱汗的太子阿合臺。

而除了賀連成與高純的部隊在保護朱瞻基以外,剩下的明軍與瓦剌部騎兵都被李蕙玉帶領著將阿岱汗堵在了布爾干大營三十里外的汗泰布日格山下。

而且張輔等明軍將領,在看見李蕙玉的瘋狂之后居然都聽從李蕙玉的命令。尤其是在李蕙玉斬殺了阿合臺之后,張輔和徐景昌這兩個勛貴子弟居然屁都沒敢放就完完全全的把軍隊交給了李蕙玉去統領。

好在李蕙玉想起了朱瞻基借刀殺人的計劃,才以軍隊需要休整為名停止了進攻。

硝煙散去,天亮了。

經過一晚上的血戰喀爾喀蒙古全軍潰散跟著阿岱汗在汗泰布日格山下扎營,而明軍與瓦剌部的聯軍也是精疲力盡需要休整。

奔襲了數天有在風雪當中進行夜襲,這本身就是個耗費體力的事情。

明軍軍士們也跟朱瞻基一樣,身體在昏迷的邊緣徘徊。

也就是朱瞻基還是養尊處優了一點,身體素質比之明軍軍士們稍差了一些才直接昏迷了過去。

而朱瞻基一醒來看著臉色煞白的李蕙玉,立馬就怒氣沖沖的問道“蕙玉這是怎么回事,誰把你給傷成這個樣子的?”

朱瞻基看著李蕙玉身上的紗布,神色中充滿了怒氣。

而李蕙玉看著朱瞻基眼神當中的心疼之情,也是一邊小女兒態的哭訴道“郎君你可算是醒了,你知不知道妾有多擔心你啊!”

“蕙玉你別哭啊,告訴我是誰把你給傷成這個樣子的?”

“郎君你昨晚昏迷之后,妾就帶著身邊的軍隊與那巴林部叛軍交戰。在剿滅了巴林部的叛軍之后妾又帶著大軍一路追殺敵軍三十里,不光是斬殺了阿岱汗的太子阿合臺還成功的把喀爾喀蒙古剩下的幾萬人都堵在了汗泰布日格山下了。

此戰我軍斬殺一萬六千,生俘敵軍八千四百、牧民七萬三千。斬殺那顏一人、國相八人、平章十七人、都督二十一人,繳獲牛羊馬匹共計十七萬六千!”

朱瞻基驚呆了,這李蕙玉不光是完成了他的一階段布置還超額的完成了任務。

“阿岱汗身邊大概還有三萬多人,只不過因為他們的部眾不是離散就是被俘虜了根本就沒有戰斗意志了。而且根據俘虜的說法,整個喀爾喀七部全都躲在布爾干大營過冬。也就是說大營內可是有整整二十萬蒙古人呢,只不過因為他們都沒想過秋冬時節會有軍隊敢來偷襲他們便放松警惕。

郎君你敢想象二十萬人馬的大營,巡邏部隊只有區區一千人。而且還是每天只巡邏兩次,咱們偷襲的時候晚班巡邏隊正準備回去睡覺呢。”

“我說怎地這偷襲會如此的順利,居然能夠直搗阿岱汗的汗帳之地。要不然阿岱汗跑的快,導致他的部下群龍無首也不能讓咱們如此輕松的取勝啊!”

中原對于北方草原,自古以來有三個流派。

第一個是蒙恬流派,就是穩扎穩打以后勤的優勢取勝。

其代表人物就是李廣、皇甫嵩,以戰車等高科技武器穩重的與敵軍對攻。

第二個是衛青流派,就是以大軍團打運動戰但是也要以后勤為基礎的前提之下完成。

其代表人物就是竇憲、王孝杰,一邊以機動作戰為主要方式但是要帶著一批牛羊糧草作戰。

第三個流派是霍去病流派,只帶著輕騎兵或者雇傭軍輕裝簡從。每次出戰部隊都不超過幾萬人,但每一個都是精銳之士。在草原之上也完全不管后勤,用以戰養戰的方式去四處偷襲。

其代表人物就是李靖、藍玉,每次打仗就是直搗黃龍斬殺或者擊潰敵軍首領的直屬部隊。

這個年代的戰爭,如果指揮官的部隊被擊潰了那其余部隊也就不用再打了。不管還剩下多少人,也只是被逐個擊破的目標。除非其余的部隊當中,有一個資歷、能力都特別強悍的沙場老將臨時整頓起部隊才能把仗繼續打下去。

朱棣是典型的衛青流派,雖說深受藍玉的影響但是朱棣本人的作戰風格還是更傾向于徐達。

而朱瞻基就典型的霍去病、常遇春的流派了,輕裝簡行千里奔襲直取龍庭。

“對了,第一衛的將士在打仗外等著郎君你的處罰呢。”

“處罰?打了勝仗有什么可處罰的?

莫非是他們觸犯了軍規,侮辱了婦女擅殺了平民?”

“沒有,當時在郎君昏迷之后不是有一股子三千人左右的巴林部騎兵殺了回來么。不過第一衛大部分的軍士們都被沖散了,留在郎君身邊的不過一千五百人。這險些導致郎君遇到危險,所以說他們才在帳外請罪的。”

朱瞻基聞言立馬出去,一下子就看見全部的第一衛軍士們跪在地上等著他的處罰。

“爾等失職,導致孤險些為敵軍所害自然是有罪的。

不過導致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孤一意孤行冒著風雪長途跋涉卻不考慮你們的體力是否恢復過來。如果說有罪,孤的罪可比你們的大!

你們擅離職守導致主帥遇險,每人處十軍棍。再罰你們這次戰爭的所有賞錢,而且每個人都關三天的禁閉!

孤剛愎自用,沒有考慮全局就胡亂做出決策處十軍棍!”

朱瞻基說完便脫下上衣,叫人拿來板凳之后就趴了上去跟張輔喊到“張輔!叫你們第二衛的人過來,給孤與第一衛執行軍棍處罰!”

張輔聞言也不敢怠慢,他知道這種方面朱瞻基可是說一不二的。

第二衛打第一衛,到底還是手下留情了。

張輔與徐景昌打朱瞻基,更是不可能下狠手。

朱瞻基起身穿好衣服,便轉過身來繼續說道“剩下的處罰就先記著,此番如果你們能夠再立下戰功孤就免了那些處罰順便向陛下為你們請功!”

“卑職領命!”

第一衛的全部軍士都是傲然挺立,赤裸著上身站在雪地當中不光沒一個人亂動還能以非常高昂的精氣神喊著整齊的口號。

“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有心者可以發現了,現在朱瞻基的親軍都不怎么喊“吾皇陛下萬歲”這種話了。本來所有的明軍按照規定,在喊口號的時候都是遵循著“皇帝陛下——大明帝國——部隊主官”這樣順序來喊的。不管朱棣在不在,一句“吾皇陛下萬歲”是不可以省略的。

但是現在朱瞻基的親軍,當著朱棣的面上還能遵循一下口號的順序。但是朱瞻基自己領軍的時候,就只喊“太孫殿下千歲”而不喊別的口號了。

最離譜的是,這種行為是全軍潛移默化自己決定的。

“穿好衣服,孤命人把繳獲的牛羊分發給全軍飽餐一頓再睡個好覺。明日開始,對阿岱汗的軍隊展開進攻!”

馬哈木驚呆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