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皇兄何故造反? | 月麒麟   作者:月麒麟  書名:皇兄何故造反?  更新時間:2021-09-03
 
不多時,隨著內侍們的傳喚,文華殿外出現了一群身著緋袍的年輕勛臣。

這些人胸前個個繡著麒麟,白澤,象征著自己的身份,看起來華貴非常。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祁鈺望著底下,這幾乎占了京城勛貴近半的隊伍,再一次認識到了土木之變,給大明的勛貴武臣帶來了多么沉重的打擊。

大明的勛貴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早朝是議事的場合,所以沒有差事的勛貴,如非特許,一般是不上早朝的。

至于常朝的時候,他們雖然都到場,但是常朝的人太多,也看不出來什么。

但是這一次,這么多的勛貴一次性在早朝的場合當中出現,沖擊感就顯得格外強烈。

土木之役對于文臣的打擊同樣嚴重,整個朝廷中樞當中,重臣的年紀平均下降了五到七歲。

但是即便如此,除了掌道御史和六科給事中之外,朱祁鈺每天在早朝上見到的,也基本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大人。

有那么幾個四十歲的,也是兩個巴掌數的過來,三十歲的基本沒有。

但是反觀勛貴這邊。

放眼望去,底下跪著的十幾個勛臣里面。

要么是像任禮和陳懋這樣已經年逾六旬的老臣,要么就是剛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真正處于四五十歲的鼎盛期的勛貴,也就那么兩三個,還是出了名的紈绔子弟。

甚至于,這些人當中,還有像新任的英國公張懋這樣,連成年都沒有的勛貴。

作為大明武臣的頂層力量,勛貴的斷代實在有些嚴重,怪不得會被文臣步步緊逼。

當然,中層的武臣還是有很多的,但是往往在涉及到文武相爭的時候,這些人是說不上話的。

暫且將這些念頭放在腦后,朱祁鈺道。

“免禮吧,你們這么多的公,侯,伯大臣,聚眾宮外,敲擊登聞鼓,這是,在向朕和朝廷示威嗎?”

在場的不少勛貴,都是因為父輩戰死土木,所以剛剛襲爵沒有多久的年輕人,殿前奏對的經歷更是少之又少。

剛剛從地上站起來,聽見天子威嚴的聲音從高高的御階上傳下來,一副質問的口氣,立刻有些六神無主,差點又跪了下來。

所幸這個時候,寧遠侯任禮站了出來,道。

“陛下容稟,臣等斷無不敬朝廷之心,今日聚集登聞鼓前,實則是出于義憤。”

“錦衣衛擅自抓捕使團多日,既無任何說法,又不肯讓家屬探視,今朝野上下流言四起,以致動蕩,臣等心中惴惴,生恐錦衣衛肆虐無端,有損陛下圣明。”

“故此,臣等特在殿外求見,懇請陛下懲處錦衣衛一干人等,至于登聞鼓一事,不過適逢其會,并非示威,請陛下明鑒。”

這一下,勛貴們才算是找到了主心骨,紛紛點頭附和。

接著,寧陽伯陳懋也上前道。

“陛下,任侯所言甚是,錦衣衛打著陛下的旗號,擅抓朝廷大臣,時至今日,連罪名都含糊其辭。”

“使團正使許彬為正二品右都御史,副使張軏為從一品都督同知,此等重臣,錦衣衛亦敢不宣而捕。”

“長此以往,廷臣豈非人人自危,錦衣衛依仗權勢,肆意妄為,敗壞陛下名聲,與王振何異?”

“臣等身為國家勛臣,不敢坐視此等賊子肆虐朝堂,故今日聚集宮外請見,實是為了社稷著想,請陛下明鑒。”

看著底下義正言辭的兩個人,朱祁鈺往前壓了壓,開口問道。

“如此說來,諸位今日聚集宮外,和英國公敲響登聞鼓一事,并無關聯,只是巧合而已?”

任禮和陳懋對視一眼,兩人本能的覺得這句話里面有坑。

想了想,陳懋悄悄的后撤了半步,示意任禮出言。

看到對方的動作,任侯爺暗罵一聲老狐貍,但是事已至此,陳懋能夠暫退,他卻不能。

這個當口,這么多英國公府一系的勛貴在看著,張輗更是就站在旁邊。

他既然想要博取這些人的信任,就后退不得。

硬著頭皮,任禮斟酌著詞句,道。

“回陛下,臣等和英國公等人的確是適逢其會,但是并不能說是毫無關聯,畢竟,臣等要彈劾的是使團一案,英國公等人也是為了替都督同知張軏鳴冤。”

“雖是巧合,但卻是為同一事,由此亦可看出,朝廷上下,對于錦衣衛行徑的不滿,并非臣等獨有。”

這話說的含含糊糊,充滿了試探之意。

朱祁鈺坐在上首,卻不肯放過他,繼續追問道。

“所以,任侯的意思是,你們此行和英國公敲響登聞鼓鳴冤并無關系,只是為了勸諫于朕,彈劾錦衣衛,可對?”

任禮一時沒想明白,天子糾結這個,到底有什么意義。

但是朝堂奏對,天子垂問不答便是失儀,因此,他只是短暫的猶豫后,便點頭道:“陛下英明!”

說完話,任禮朝著上首偷瞄了一眼,明顯看到天子的臉色一沉,但是聲音仍舊平靜,對著其他的勛貴問道。

“你們,也都是跟著寧遠侯一起,過來勸諫于朕的,對嗎?”

這些年輕勛貴們,來之前就得了囑咐,盡量配合任禮,于是,猶豫了片刻,也各自點了點頭。

“放肆!”

“砰”的一聲,眾臣循聲望去,之間天子重重的拍在御案上,面色鐵青,聲音震怒。

于是,殿中一眾大臣無論文武,紛紛跪倒在地,道:“陛下息怒。”

片刻的沉寂,御階上傳來一陣翻找文書的聲音,緊接著,一份本章被隔空丟到了任禮的面前。

接著,天子滿含怒意的聲音響起。

“寧遠侯,瞧清楚了,這是你昨日剛遞上來的請假奏疏,你要彈劾錦衣衛,朕不攔你,但是你一不將奏本遞到通政司,二不在早朝上直言進諫,還敢開口說是為社稷朝廷?”

“朕倒要問問你,是錦衣衛攔下你彈劾的奏本不讓你上奏,還是你沒有法子見到朕,以致于讓你糾結十余家勛臣,聚集宮外,趁早朝之時鼓噪鬧事,求見御前?”

任禮跪在地上,頭上忍不住滲出一絲冷汗。

他終于明白天子為什么揪著那個問題不放了。

如果說,他們是跟著英國公一同來為使團擊鼓鳴冤的,那么勉強還能夠解釋為遵循規矩辦事。

畢竟,登聞鼓制度也是寫進大明律里頭的。

勛貴們傳承了這么多年,大家多多少少都能扯得上一點點的親戚關系,說是一起來為張軏鳴冤,哪怕很荒謬,但也總歸算個理由。

但如果他們不是來擊登聞鼓,而是來進諫的,那可就有問題了。

朝廷自有言路。

大臣要進諫,可以寫奏本送通政司,也可以在早朝上直接提出來,但是絕沒有一大堆人,集體在宮外進諫的說法。

這是不合規矩的。

一般來說,文臣這么干有個專有名詞,叫叩闕,至于勛貴武將,呃,還沒有過先例。

事實上,任禮也沒往這方面想,雖然說他一再否認,但是無論是他自己覺得,還是在外人看來。

他們這些人過來,其實就是跟著英國公過來敲登聞鼓,壯聲勢的。

只不過驀然被天子這么一問,沒敢直接認下來而已。

卻不曾想,否認的后果更加嚴重。

“來人!”

就在任禮想著該如何解釋的時候,天子已然再度開口。

于是,短短的片刻之間,殿外涌進來數十名身配儀刀的錦衣衛和大漢將軍,將整個文華殿塞的滿滿當當。

“寧遠侯任禮,無故不朝,糾結聚眾,脅迫朝廷,甚失朕望,拉出殿外,杖責五十,其余隨附者,不經言路,胡亂進諫,鼓噪鬧事,俱杖三十。”

緊接著,在眾人驚愕的目光當中,天子神色冰冷,側了側身,對著一旁的成敬,道。

“成敬,去將舒良召來,讓他來監刑!”

在場的大臣們吞了吞口水,望著任禮等人的目光,頓時帶上了幾分憐憫……

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