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道天下  第1176章 反將一軍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道天下 | 莊不周   作者:莊不周  書名:漢道天下  更新時間:2022-11-24
 
“甚善!”劉協隨即轉身,對楊彪、周忠說道:“司徒、司空二府抽調人手,加強對河南的上計、監察,保證朕與荀君的這個約定能夠公正公平的進行,兩年之后,不論結果如何,孰勝孰負,都要公布天下,以正視聽。”

楊彪、周忠暗自苦笑,卻不好阻攔。

他們也覺得兩年之內收入倍增是不可能的,但荀彧本人已經答應了,他們也無法可想。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未嘗不是荀彧的一個機會。作為四十上下,出任一方郡守的優秀人選,如果荀彧真能做到這一點,位列公卿是水到渠成的事。

“唯!”

劉協又轉身看著堂下的郡國守相、計吏。“眾卿不妨也試一試,看看能否讓本郡國的收入多增加一些。既然出仕,施政一方,為國求財,為民求利,就不是什么丟人的事,而是你們的職責所在。公器私用,不為百姓謀福利,卻為一己之私殫精竭慮才是可恥的,是偽君子所為,而不是真君子應有的擔當。酒來!”

周不疑立刻上前,送一杯酒。

劉協接杯在手,高高舉起。“眾卿切記,王道是干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認同此言者,請舉杯,與朕共飲。”

眾人紛紛舉杯,大聲說道:“如陛下所愿。”

陳群也舉起了酒杯,只是嘴唇動了動,卻沒發出聲音,仿佛有什么東西堵住了喉嚨似的。一旁的劉巴看得清楚,悄悄地拍了拍陳群的背。

“小子,你的機會來了。是真是偽,是虛是實,兩年后見分曉。”

陳群面色通紅,一半是羞臊,一半是激動。

正如劉巴所說,荀彧與天子立下兩年之約,對他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他能輔助荀彧,贏下這兩年之約,將來仕途必然坦蕩,沒有人敢說他只是借荀彧的關系。

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劉協張開雙臂,朗聲吟誦。

“大丈夫立世兮,當立功名!

心窺大道兮,身體踐行。

追慕前賢兮,弘其大業。

化育萬民兮,大同小康。

國強民富兮,江山永固。

長樂未央兮,大漢萬年……”

楊修挺身而出,撫掌而和,踏足而歌。“大丈夫立世兮,當立功名!

心窺大道兮,身隨圣君。

魚躍龍門兮,飛舞縱橫。

出入百家兮,唯道是從。

德撫萬民兮,威鎮四夷。

長樂未央兮,大漢萬年……”

君臣對舞,再三詠嘆。

堂上、堂下眾人見狀,情緒也激動起來,紛紛起身,翩翩起舞,齊聲相和。

樂師們見狀,再次拿起樂器,奏起了激昂歡快的音樂,為劉協、楊修等人伴奏。

荀彧站在一旁,看著劉協與楊修共舞,心情有些莫名的復雜。

比起楊修,他似乎總是慢那么一點。

楊彪站在稍遠處,不經意的搖了搖頭。他看著一旁喜不自勝的袁夫人,心中暗自慨嘆。

楊修與天子同心本是好事,只是忠孝難以兩全,父子之間的分歧在所難免。楊修剛說要為涼州發聲,又在如此情形下與天子共舞,姿態太高,只怕是有意為之。

一通舞罷,劉協歸座。

楊修意猶未盡,接著奏樂接著舞。

經過這一番折騰,氣氛雖然依舊熱鬧,各人的心情卻有些不同。

荀彧當眾直諫,不能說失敗——天子原則上接受了他的建議,只是提出了一個堪稱苛刻的條件,壓力就此轉移到了他這一邊。

如何才能在兩年內使河南的賦稅收入翻一番?他心里一點底也沒有。

只是當時逼到那個份上,他不答應也不成,現在冷靜下來,又不禁愁了起來。端起酒杯,一連喝了幾杯,直到劉巴按住了他的手。

“子初?”荀彧一怔,抬頭看看陳群的方向。“談完了?”

劉巴微微一笑。“你現在還有心思關心他?管好你自己吧。兩年翻一番,你真敢答應。”

荀彧苦笑,低聲說道:“你也看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看到了。天子馭臣如用兵,信手拈來,不露痕跡。”劉巴眉梢輕挑,露出幾分狡黠。“勝負成敗,在此一舉。文若,這是天子對你最后的考驗。若能成功,楊公之后,司徒非你莫屬。”

荀彧連忙阻止。“子初,不可妄言。”

劉巴笑笑,沒有再說,只是舉起酒杯,對荀彧致意。

荀彧也舉起了酒杯,卻不像劉巴那么有信心。他知道天子對他期望甚高,不出意外的話,官至司徒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是他更清楚,天子想要的司徒不是一個尸位素餐的司徒,甚至不是一個常規意義上的司徒,而是一個能一掃舊習,帶著大漢走上一條新路的司徒。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天子的確很著急。

他要在西征之前,看到這個司徒出現,并掌握權力,在他西征期間經營好朝政,帶著大漢走向下一個十年、二十年,實現王道。

兩年內實現河南賦稅倍增,只是一個考驗而已。

荀彧頭很大,但是他看到劉巴,又有了些許希望。

“子初,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辱。”

“嗯。”

“你可有妙計教我?”

“沒有。”

荀彧愣住了,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見劉巴如此從容,他還以為劉巴有辦法呢,沒想到劉巴回答得這么干脆。

劉巴喝了一口酒,微微一笑。“文若兄,你要是問我現成的辦法,我肯定是沒有的。但是我有一點可以肯定,天子有信心,而且他相信你也能做到。”

荀彧愣了片刻。“子初何出此言?”

劉巴放下酒杯,轉過頭,打量著荀彧。“難道你認為天子這么做,是為了折辱你不成?”

荀彧連忙搖頭。“自然不是。”想了想,又補上一句。“天子待臣下有禮,不是這樣的人。就算方才語氣激烈了些,也是我……讓他失望在先。”

想起天子方才那一句婦人之見,荀彧心里還是有些意難平。

可是仔細想想,他又覺得天子批評得對。

主婦關注量入為出,是因為有丈夫在外面辛苦,尋求收入,她毋須關心收入來源,專心管好開支就行了。身為主政一郡的大臣,只知道量入為出,不關心生產,未免有失偏頗。

虧得我還好意思在這樣的場合提出建議,還一副為天下計的慷慨模樣。

我配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