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希孟的小發明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書名:大明第一臣  更新時間:2022-06-03
 
朱標抱著飯碗,大口吃肉,似乎是親手曬出來的鹽,不管什么菜,都比應天的更入味,他吃得很美,肚子都鼓起來了。

但他也沒有忘了聽大家伙聊天,怎么從吃的就扯到封狼居胥去了?

這也太遠了吧!

更何況北平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哪里還有精力去打仗啊!

不行!

絕對不行!

朱標放下了碗,認真看了看張希孟,還有爭搶的幾位大將,其中就有堂兄朱文正,朱標覺得從他下手比較合適。

“朱大都督,眼下出師遠征,合適嗎?”

朱文正一愣,稍微沉吟,就道:“殿下,打仗沒有什么是絕對合適的,關鍵就是看看天時地利人和,知己知彼,有七成把握,就可以開戰。”

朱標低垂著,又想了想,這才道:“我是覺得百姓太苦了,為什么不能等恢復了元氣,再出兵不遲?”

這時候李文忠竟然開口了,“殿下,出擊元軍,跟恢復元氣,算不得沖突,也可以相輔相成。”

朱標怔住,“怎么說?”

此刻文武都湊在一起,張希孟笑了,“既然殿下發問了,咱們就討論一下……就讓李文忠,朱文正,還有藍玉,你們三個主要分析,然后越國公,宋學士,伯溫先生,你們幫忙拾遺補缺。”

幾個人紛紛點頭,大家伙圍坐在一起,也不似宮里那般講究,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打斷。

朱標還是第一次參加這種討論,但他很快就被熱鬧的氣氛吸引了。

首先是態勢分析,這點李文忠做得就很好。

當下元軍還有遼東和山西兩個重兵集團。

面對山西方向,徐達和常遇春已經分兵疾進,而在另一邊,馮國用也已經殺到了狄道……有這三位在,足夠對王保保進行標本兼治了。

可事情卻也不是這么簡單,或者說就算元廷徹底完蛋了,后面還有許多麻煩在等著大明朝。

元廷統御天下一百年,再往前追朔,金朝,遼朝……或者再干脆點說,由于宋朝沒能一統天下,長期南北朝對峙。

有太多的漢人,被掠到了草原上。

元朝就更厲害了,他們還從西域等地,弄來了許多色目人。

原本像上都開平城這種規模的城市,草原根本不存在,而現在草原上卻足有好幾座。

保守估計,在草原上,現在有幾百萬人。

由于失去了元廷的錢糧供養,他們生存非常艱難,為了活命,必定會拼盡全力,南下搶掠。

李文忠總結道:“我們只有大半年的時間準備……其一,必須把烽火臺建起來,遇到了敵襲,能夠果斷出擊。其二,要把軍民百姓安排好,軍屯需要建立起來,民兵要練起來。至于這第三條,就是抓緊機會,主動出擊,盡量驅逐各部,清理元廷殘余勢力。把他們趕得越遠越好,另外一些漢人,愿意回歸,我們要想辦法安頓好,削弱北元的力量。”

李文忠的這番分析,堪稱鞭辟入里,讓人嘆服。

主動出擊,同修烽火臺一樣,都是保護自己。

眼下的大明還沒有選擇打不打仗的權力,做得一切,都只是為了生存而已。既然如此,就算要承受很大的代價,也不能不出兵。

而朱文正接下來道:“雖說要打,但怎么打,也是很講究的。幾萬,十幾萬,大軍出塞,浩浩蕩蕩,這根本不行!一來人馬龐大,耗損太大,二來動作遲緩,還沒等趕上,敵人就遠遁千里,逃之夭夭了。所以我們只能派遣幾千人的精兵,攜帶足夠的武器糧食,果斷出擊,抓住機會,痛打一切敵人!”

朱文正說到了這里,就把目光放在了張希孟弄出來的調料上面,眼睛里冒光……只有在軍前征戰多年的人,才會知道這點小東西的價值。

蒙古騎兵橫掃世界的時候,他們吃苦耐勞,驍勇善戰,四處搶掠,就食敵人自不必說,另外他們會曬牛肉干,這種牛肉干,硬如木材,鹽分也足,很咸很咸,味道肯定談不上多好,但能果腹,而且不易腐爛。

每逢打仗的時候,就把肉干放進羊尿泡里面保存,餓了就啃幾條,渴了就喝馬奶。所以他們才能四處征戰,橫行無忌,如疾風驟雨,無可阻擋。

中原這邊,沒法像蒙古人這樣作戰,不過歷朝歷代,在軍糧的探索上面,耗費了更大的功夫。

軍糧需要耐儲存,方便攜帶,還能飽腹。

生鮮蔬菜就不要想了,軍中通常攜帶粟米,豆類,稻谷,作為主糧。

再有就是鹽巴,好的有些醬,差的就只能用醋布這種要命的玩意。說多了都惡心,真不知道以前的將士是怎么挨過來的。

張希孟在軍中推行了很多改革,其中軍糧就是最重要的一項。

干菜,梅菜,豬油,臘肉,豆子,果干,甚至還包括一點茶葉,嶺南產的紅糖……就是張希孟憑著一己之力,把軍糧提高到了普通家庭吃飯的地步。

等于是從十八層地獄,拉到了地面上。

要不怎么說將士們格外尊重張相公呢!

真是好人啊!

不過很顯然接下來要向草原發起攻擊,人煙稀少,民夫跟不上,干菜,臘肉,豬油,甚至是米糧稻谷,都不合適了。

張希孟聽說有一種軍糧,是把米煮熟,然后曬干,再煮再曬……反復十次,剩下來的東西弄碎,裝進口袋,就能作為軍糧了。

十石稻谷,往往只剩下一石軍糧。

張希孟聽著都搖頭,經過這番折騰,就算還能吃,也不過只有一點熱量罷了,什么營養都談不上了。

張希孟覺得要想方便攜帶,可以伴隨士兵,長途奔襲。最好的東西,還是類似鍋盔這種大餅,或者是炒面。

大餅之中,可以混入一些曬干的紫菜海帶,提前碾碎了,然后用豬油制作油酥,一起混入面里。

不用烙餅,而是用鐵爐烤制,可以保存時間更長。

吃的時候,配上熬制的蠔油,涂在餅上。

蠔油用瓷瓶保存,時間還是很長的。

如果沒有蠔油,或者擔心變質,沒法攜帶。就用調制的味精粉……也就是貝類,螺類,海腸,這些東西,曬干碾成的粉,這里面還可以加入食鹽,海藻、海帶的碎屑。

吃的時候,用點水溶解就行了,如果有鍋,放些干凈的水,煮一鍋湯,那就更好了,還能吃點熱乎的。

干凈的水?

沒有怎么辦?

容易啊!

張希孟鼓搗過濾鹽水的那套工具,稍微改造一下就行,用礫石、粗砂、細沙,再加上些木炭,就能制造一個過濾桶。

針對不同程度的臟水,進行不同次數的過濾,差不多就能得到可以喝的清水!

但張希孟把這一套東西擺在大家伙面前的時候,所有人都沉默了。

包括劉伯溫和宋廉,誰要是還敢說張相公不務正業,那腦子純粹是壞了,更有可能是良心壞了,也可能是二者兼有!

原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還真能成為戰場利器,克敵制勝,無往不利!

藍玉最是興奮,他一手抓著蠔油瓶,一手抓著過濾桶,臉上樂開了花。

“有了這個,封狼居胥就更有把握了!只怕當年霍去病也沒有咱們裝備齊全!”

確實,有張希孟在,大明的后勤水平提升太大了。

眼下這幾樣東西,更是能作為明軍直搗大漠的標配神器。

“張相用心良苦,是我們膚淺,真是慚愧!”宋廉連連躬身。

“別給我臉上貼金,說實話,我也用不著。”張希孟笑容真誠,沒錯,他真不需要這么刷聲望了。

“我弄這些東西,確實是為了曬鹽,也是為了菜肴更加美味,主要還是落在百姓日用上面。至于對軍務的幫助,那是次要的。如果非要說點什么,這就叫軍民一體,觸類旁通!”

張希孟再一次語重心長道:“這也是我非常看重技術創新進步的原因。咱們不說別的,賈參政那邊,用來治理水患的龍骨水車,弄到咱們這邊,能不能用來提起海水?”

劉伯溫眉頭挑起,感嘆點頭,“確實,那個水車能省很多人力。”

張希孟又道:“如果這些東西有用,能幫著咱們克敵制勝,建立功勛,封狼居胥!是不是文人又多了詩詞文章?又能記錄歷史。所以說軍民能放在一起,文武也能密切合作。過去很長時間,文官都太執著于壓制防范武人,是時候換個思路了。”

張希孟語重心長道,這話更是給朱標說的,這位太子殿下若有所思,來北平時間不長,可所見所聞,處理事情的方式,都讓他耳目一新。

一點海蠣粉,就讓菜肴變得鮮美無比,這點神奇的東西,還能幫助大軍遠征,解決士兵吃飯的大事!

你說神奇不神奇!

朱標覺得每天都有新鮮的東西可以寫,文思如泉涌了。

朱文正、李文忠,藍玉,他們全都在籌劃著,建立堪比霍驃騎的功勛,哪個男兒能受得了這種誘惑?

他們很快也都遇到了和霍驃騎一樣的問題。

茫茫草原,一望無際的大漠……要怎么尋找道路,如何準確掏到對方的老巢……霍去病真正厲害的不是戰場多么所向無敵,雖然他也很能打!

霍去病最強的是每次出戰,都能準確找到敵人老巢,一打一個準,釣魚老永不空軍。

與他相反,就是李廣次次迷路,永遠都趕不上關鍵的大戰。

他壓根就不是難封不難封的問題,是他的功勞根本不夠封侯!

該怎么辦吧?

咱們也需要向導啊!

去哪兒找?

李文忠去找胡商,朱文正去找了關鐸的紅巾軍舊部,至于藍玉,他最直接,來到了功德營。

“我想叫十個向導,你去問問吧!”

也先帖木兒答應,去了不多時,等他再回來,一口氣帶來了一百多人……大家伙的積極性超出了藍玉的估計。

他往人群中掃了一眼,突然目光頓住了,下巴都要掉了。

鐵鍋!

你怎么在這里面?

你是大元皇帝啊!

我們是去滅亡大元殘部,是去追殺你的子民部下,你知道不?

“那個藍將軍,一直到和林,我都熟悉,保證比他們強多了,你就帶我去吧!我也想出去透透風!”鐵鍋近乎哀求道。

------題外話------

推薦朋友的新書,很有趣的創意,值得一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