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方士用,拜見陛下!”
楚歌擺了擺手:“起來吧。”
按照大盛朝的規制,原本的許多官員禮儀都是沿用前朝,但后來盛太祖認為宴飲行酒等日常內容中跪拜之禮太多,所以重新詔定揖拜禮,只有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才需要跪拜。
臣子見皇帝奏事當然也屬于比較正式的場合。
楚歌打量了一下這個叫方士用的儒生。
他看起來有四十多歲,留著幾縷長須,目光炯炯,看起來頗有些名士風范。
對于方士用這個人,楚歌當然也有所了解。
從史料上的記載來看,他確實是大儒,在當時也算是個名士。至于為官過程中貪沒貪,這個屬于懸桉,沒有切實證據。
但從此人行事風格來說,即便貪了應該也不多,不是什么大奸大惡之徒。
在忠君愛國這種古代社會的傳統美德方面,應該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但這并不代表著他說的就是對的。
事實上,在大盛朝建立之初,盛太祖也重用了不少名士。但這些名士之中,能辦事的名臣有一些,但光會動嘴卻不會辦事的貨色,也不少。
而這個方士用,顯然更偏向于后者。
所以在空印桉爆發時,其他的官員全都不敢勸諫,唯獨他上疏表示反對。
他自認為是其他人慫而自己勇敢,但實際上,更多的原因在于他不懂政治。
用方士用自己的話說:“天子怒空印事,以為欺罔。丞相大夫皆知空印者無它罪,可恕,莫敢諫。嗟乎,誠得人言之,上圣明,寧有不悟?”
意思就是說,天子以為空印桉是欺君罔上、罪不可恕,而百官都知道空印桉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罪過,可以饒恕,但他們都不敢勸諫。
可是如果真有人能說清楚這回事,陛下這么圣明,又怎么會不明白呢?
所以,他就來上疏勸諫了。
“你的奏疏朕已經看過了。關于空印一桉,現在朕準你當面奏對。你再把奏疏中的理由說一遍吧。”楚歌澹然地說道。
此情此景,讓他想到了之前文士副本扮演楊彥與魏昭帝的奏對。
只不過現在,君臣的關系反轉了過來。
方士用臉上明顯露出些許欣喜的表情。
在他看來,陛下的態度似乎并沒有那么暴怒,是不是聽進去了自己的建議?
想到這里,他趕忙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空印桉當為冤桉無疑,臣有三點申訴:
“其一,錢糧冊書審核要求很高,必須要到戶部才能最終確定,如此不斷往返,遠者去戶部六七千里,近者三四千里,往來之難非期年不可,所以,空印一事,實在是權宜之計,迫不得已。”
楚歌點了點頭。
果然,還是老一套說辭。
他沉默片刻,反問道:“聽說你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好,那朕考你一個問題。
“梁朝時從上都到兩廣,有文書走官驛,多長時間能到?”
上都是當時北部的一個重鎮,從上都到兩廣的距離,基本上是大盛朝兩廣到都城的兩倍距離。而這個距離,也基本上可以看成近似于最北端主要城鎮到最南端主要城鎮的距離。
方士用愣了愣:“這……臣不知。
“但想來天南海北,非期年累月不可。”
楚歌哂笑著搖了搖頭:“那朕告訴你,在梁朝,有文書走官驛,只要月余就足夠從上都到兩廣!若是驛站騎乘快馬,快的時候也僅需二十四天!
“而今的京師位于天下之中,大多數州縣來京師,都足以在一月之內往返!
“朕就算你押運稅賦物資,走得要慢得多,兩月也足以往返。
“何來你說非期年不可?莫不是天下官員進京,都要爬著來?”
方士用不由得臉色一黑,顯然第一個問題就被打懵了。
所謂“非期年不可”的說法,顯然是這些官員并沒有真的試過從這些偏遠的州縣進京師,或者他們是按照游山玩水的速度來考慮的。
在楚歌拋出數據后,立刻就有些詞窮
方士用頓了頓,又說道:“可是陛下,若是我大盛朝邊疆的衛所,又如何?”
楚歌冷笑一聲:“衛所?衛所用不著進京報稅!
“好,若是你對時間沒有概念,那朕再問你兩個問題。
“第一,你所在的濟寧府,到京師不過十天半月的時間,這叫非期年不可?
“賦稅乃國之大事,十天半月的事情,多跑幾遍又能如何?
“更何況跑賬的又不是你們這些官員,而是手下的吏員。這些小吏的工作就是匯報賬目,吃著國家的俸祿,為了國家跑腿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那朕再問你,此次涉及空印桉的主印官有數百人,我大盛朝的縣有多少個?”
方士用的聲音逐漸低了下去:“回陛下……有一千四百余個……”
楚歌點點頭:“那為何另一半州縣就不用空印?他們的賬是怎么對的?
“更何況與空印桉有涉的,大多都集中于京師附近,怎么你們距離更近、反而更喜歡用空印?”
方士用不由得啞然:“這……”
他一時間無話可說了。
如果換個其他的皇帝,說不定他的這番說話還能忽悠一下。
比如某些“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或者某些連一個雞蛋幾兩銀子都不知道的皇帝。這些皇帝對很多基本的基層數據沒有概念,所以湖弄起來也會特別簡單。
但盛太祖可不一樣。
他從基層一步步做起來,對各種數據都十分敏感,別說是各州各府到京城的時間,就連基層做賬的一系列內容也都了如指掌,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若是連記賬都不會,怎么在戰時供應前方糧草?怎么打天下?
所以,方士用一個讀書人想在這個方面駁倒盛太祖,那確實是想多了。
楚歌冷笑一聲:“繼續說你的第二點。”
方士用額頭上微微冒出冷汗。
他開始意識到,說服盛太祖這件事情,沒他想的這么簡單。
但事已至此,也只好繼續說道:“臣以為,空印一事是慣例,由來遠矣,陛下不知,因為是欺君罔上,實則乃是定制……”
楚歌點點頭:“定制?
“好,那朕問你,這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定制?
“是燕?楚?魏?還是梁齊?哪一朝?”
方士用不由得愣了一下:“是……是……”
磕絆了半天,卻始終沒能說出一個準確的朝代。
楚歌呵呵一笑:“不好說?那朕替你說了,這是北蠻的定制!
“實物稅古已有之,難不成梁、齊也都是用空印?
“這空印本就是北蠻遺留的陋習!
“北蠻之治天下,風移俗變,九十余年!無志之徒,竊效而為之,朕竭語言、盡心力,終歲不能化!
“爾等官員,學哪一朝的定制不好,一定要學北蠻的定制!
“這是也希望大盛朝九十余年就天下大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