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847章 當面催更

類別: 都市 | 娛樂明星 | 1980我的文藝時代   作者:坐望敬亭  書名:1980我的文藝時代  更新時間:2023-12-13
 
榕樹下的模式注定了它們只能成為小而美的網站,但這并不影響它未來可能在國內網絡文學領域產生的影響力。特別是在網絡文學蠻荒發展的階段,榕樹下幾乎是一家獨大。

第二次融資過后,國文社已經成為榕樹下名副其實的大股東,但林為民并沒有直接干預朱威廉的管理。

榕樹下如今依舊在高速發展之中,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盈利不是問題,只要增長沒有停止,虧損就是可以接受的。

小暑過后,國文集團的總部大廈建設開始動工了。

去年冬,國文集團趕在年前與燕京市政府簽訂了合同,花費3.6個億拿下了東三環南、建國門外的這塊12.8萬平的地皮。

又經過近四個月的時間,地塊的拆遷工作在五月份完成。六月份,燕京方面正式向國文集團交地。

早在三月份,國文集團總部大廈建設工程項目就已經立項,前期的一系列手續和招標工作也都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關于整個地塊的總體規劃和建筑設計,為此在林為民的一力堅持下,國文集團不惜重金召集了國內外眾多知名建筑事務所參與競標。

最終在十五個設計方案中挑選了來自英國的建筑師扎哈·哈迪德的設計方案。

扎哈·哈迪德是伊拉克裔英國建筑師,早在八十年代便在香江舉辦的國際建筑競賽上一舉成名,她的設計一直以“解構主義”為世人所推崇,但也因為這種先鋒大膽的設計風格,她的作品一度被業界批評難以建設并且缺少實用性。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才逐漸被世人所接受。

在現在這個時候,她在國際建筑界雖然有些名聲,但還不是那個享譽世界的建筑大師。

她為國文集團設計的總部大廈十分具有特色,整體由三座塔樓組成,最低65米,最高達到了95米,三座大樓外觀以圓弧形造型為主,使用靈動的線條勾勒出動態優雅的建筑曲線,形成三座相互交織的山巒,遠遠望去,仿佛是掩映的群山,非常具有藝術氣息,充滿了未來感。

三座大樓占地面積超過2.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高達25萬平方米。配合上周邊超過3萬平方米的公共公園,景觀與建筑完全融合為一體,遠比一般的寫字樓建筑更加生動,也更貼近自然。

三座大樓當中除了其中一座主樓是國文社的未來的辦公地點,其余的都將以租售為主,成為國文集團的搖錢樹。

除了三座總部大樓,國文集團的總部地塊仍有7萬平方米未利用。剩余的這些地皮將分做兩期,開發公寓、小型辦公樓以及配套設施,這些在扎哈·哈迪德的設計方案上已經有充分的體現。

未來整個地塊的總建筑面積將超過60萬平方米,按照20年后燕京的房價,國文集團的總部大廈價值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為國文集團帶來巨大的利益。

一期三座總部大樓投資4個億,建設周期超過27個月,對于國文集團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參加完開工儀式,林為民收到了羅杰·斯特勞斯的郵件,《李建國》在米國的譯審編校工作已經進行了兩個月,將會在這個月下旬登陸米國各大書店。

花了幾分鐘時間給老頭兒回了封郵件,林為民看了看時間,準備去吃個午飯,結果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林為民接起電話,聽對面說了幾句,表情微微詫異。

“有空有空。”

“不過應該我去拜訪您才對,怎么能勞您跑一趟?”

“那好,我就恭候您大駕光臨。”

掛斷了電話,林為民神色怪異,思想了片刻之后,便不再考慮這件事,還是吃飯要緊。

翌日上午,林為民站在國文社大樓門口,似乎是在等人。

一輛黑色汽車駛入國文社院里,年過古稀的老人家拄著拐杖下車。

“啟功先生,又見面了。”林為民上前笑著問好。

啟功與林為民握了握手“好久不見,為民同志。”

去年九月,全國Z協辦公廳、民政部、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聯合舉行“同舟共濟、重建家園”的義演晚會,林為民和啟功都參加了。

林為民將啟功請進了辦公室,上了茶,寒暄一番過后,沒用林為民詢問,啟功開口說明了來意。

昨天的電話就是啟功打來的,老同志在電話里只說了今天要來拜訪林為民,沒有說具體原由,林為民在電話里也不好追問。

今天老同志來了,目的也清楚了。

啟功此行的目的是為了邀請林為民加入國家文史研究館。

國家文史研究館,光聽名字就知道來頭肯定不小。最初是第一代領導人親自倡議設立的,后于1951年正式成立,歸當時的政務院、現在的國務院管理,是政府為了團結和安排耆年碩學之士、社會名流和專家學者而設立的榮譽性文史研究機構。

這個研究館它具體有多牛呢?

它的前幾任館長分別是符定一、章士釗、楊東莼、葉圣陶、蕭乾,而第六任館長正是今天來拜訪林為民的啟功。

說起副館長和館員,知名的就更多了。

齊白石、張恨水、陳寅恪、朱家溍、王世襄……

林為民的老熟人之一王蒙,當過尚書級別的干部,在文學界地位也不低,到了里面也只能算個小輩兒。

通俗點理解的話,入選了國家文史研究館相當于成為文史版的兩院院士,而且所有國家文史研究館館員均是由歷任首相親自聘任。

簡而言之,國家文史研究館成立四十余年,在館人員無一不是德、才、望兼備的耆年碩學之士。

耆年碩學嘛,你首先得滿足兩個要求,一是年紀要足夠大,二是學問要足夠深。

學問有多深,這個沒有量化標準,但年紀這個有官方統計,館里館員平均年齡79歲。

林為民自然是知道國家文史研究館的名頭的,只是他沒想到啟功今天來是為了這件事。

“我這年齡進去歲數是不是小了點?”林為民問道。

啟功笑呵呵的說道:“沒事沒事。今年館里納新,要的就是年輕人。不光有你,還有霍達。”

霍達就是寫《穆斯林的葬禮》的作家,和林為民同樣都獲過雁冰文學獎。

林為民聞言心里一陣無語,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霍達都退休了,你管這叫年輕人?

林為民覺得以自己的年齡,進了館里怎么著也能把文史館的平均年齡拉低個一兩歲。

這么一想,他頓感自己肩上任務艱巨。

“先生,我平時工作比較忙……”林為民又說道。

“伱以為我們這些老頭子就有時間了?你放心吧,文史館是榮養文人的地方,等閑沒有俗務。偶爾有俗務,機關的小年輕就代勞了。要是真有大事,你這個歲數……”

啟功瞥了林為民一眼,“也不大派得上用場。”

感受到一股深深的年齡歧視,林為民心中暗自腹誹,你們怕是不知道我林某人是靠著什么起家的。

“說的直白點,就是來掛個名。館里的那點津貼你肯定是看不上的,不過勉強算是個榮譽。這次館里納新,你可是朱相親自點名的。”

原來如此,林為民還納悶兒文史館怎么想起自己來了。

他倒不是對自己的實力不自信,主要是他硬件條件差的有點多,他今年才剛滿四十啊,還是虛歲。

“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辭了。”林為民說道。

啟功滿意的笑著說道:“好。有你這位享譽中外的大作家加入,文史館的力量又壯大了。”

林為民玩笑道:“我對文史館最大的貢獻難道不該是拉低了平均年齡嗎?”

啟功聞言哈哈大笑,“不錯,不錯!”

半個月之后林為民被請到了中南的海紫光的閣。今天,國家文史研究館的聘書頒發儀式將在這里舉行。

上午9點,有一位重量級領導宣讀國務院的聘任通知,在熱烈的掌聲中,朱相向新聘任的國家文史研究館頒發聘書,今天與林為民一同受聘的還有3位文史館館員和5位國務院參事。

這一屆文史館聘任儀式創下了一個記錄,那就是新任館員的年齡。

四位新任館員平均年齡僅有66歲,其中更是有林為民這位年僅39周歲年輕館員,成為國家文史研究館自創立以來年紀最小的館員。

聘書頒發儀式過后,朱相主持了在小禮堂召開的座談會。

兩個小時的座談會一晃而過,用餐路上,朱相與眾多館員、參事走在一起。

一群最低也是花甲之年的白頭翁中,一頭黑發、面相年輕的林為民分外扎眼。

朱相玩笑道:“文史館來了個年輕人呦!”

王蒙今天也在,朱相的這句話化用的是他的成名作《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在場眾人聞言哈哈笑了起來。

吃飯的時候朱相讓林為民坐在他的旁邊,這份特殊待遇讓眾人羨慕不已。

朱相笑瞇瞇的問道:“今天感覺怎么樣?”

“好啊,進了文史館,祖墳冒青煙了。”

朱相品味著他的話,問道:“你這話可不像好話。”

“您不能這么誤會我,我這話可是發自肺腑的。”

今年春晚上,趙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剛剛上演,白云一句“發自肺腑的?我十分想見趙忠祥!”火遍全國,“發自肺腑”這四個字已經被玩壞了。

“難怪東北出了個小品王,你們的方言確實自帶特色。”

林為民開起了玩笑,“領導您可真會開玩笑,我來燕京都快二十年了,也妹有口音啊!”

周圍人聽著兩人的對話忍俊不禁,朱相也笑了起來。

“行了,你就別耍寶了,我又不是跟你興師問罪。”

林為民臉上露出幾分狡黠的笑容。

正在這時,朱相問道:“不過你那下部動筆了沒有?”

林為民一臉為難道:“工作忙啊!還沒動筆,不過也快了。”

“快了是多久?”朱相追問道。

“明年吧!”林為民艱難的說道。

當面催更完朱相滿意的點點頭,“還是要抓緊時間啊,不要辜負了讀者們的喜愛。”

“是是是。”林為民一個勁點頭。

周圍的老同志們看著這個場景,心中艷羨不已。

領導人當面催稿,這個待遇放眼國內文壇也是絕無僅有了。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