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352章 機動彈道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作者:十月廿二  書名: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更新時間:2025-02-07
 
屏息凝神地欣賞了好一會兒之后,梁彥剛才從初見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震撼中緩過神來。

作為一名第二炮兵的指揮員,他自然了解過年初X51A那次“部分成功”的試飛,以及最近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的HTV2“獵鷹”。

甚至就在810旅的旅長辦公室里,還放著不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外文報道和技術資料。

就是為了保證能做到知己知彼。

結果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過頭來竟然發現在“知己”這塊出了問題。

盡管梁彥剛不懂什么特別高深的技術,但是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眼前的這個“玄鳥”驗證平臺都跟之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布的HTV2設計非常相似。

或者嚴格來說,這次應該是反過來。

HTV2和玄鳥非常相似。

畢竟前者目前還停留在概念PPT、或者最多是設計圖紙階段。

而后者的全尺寸模型已經擺在這里,并且從上級的操作來看,連試射任務都已經開始籌備了。

因此,他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句話就是——

沒想到,我國武器的開發,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但別人設計師就站在旁邊,說出這種話似乎又顯得有點沒見識。

雖說梁彥剛這會兒已經在心里承認,自己確實沒什么見識,可面子上總歸不能露怯。

于是,他把已經到嘴邊的話給吞了回去,換成另外一個更加具體問題:

“所以……東風16的動力段設計的特別短,就是為了給前面這個彈頭……好吧,這個高超音速驗證平臺,留出足夠的空間?”

整個高超音速項目直到正式裝備部隊之前都是最高級別的絕密,即便在第二炮兵內部也只有極少數人了解全部情況。

不過,既然梁彥剛人都已經到了鼎新基地,那對于這些情況也就沒什么好隱瞞的了。

“沒錯。”

刑牧春點了點頭:

“并且除了體積方面的考慮以外,滑翔式高超需要在比較短的工作時間內達到很高的初速度,所以跟常規彈道導彈的要求還不太一樣……當然更具體的內容就涉及到彈道規劃計算這些部分了,你要是想聽的話我可以……”

梁彥剛軍校畢業,對于自己的數學水平還是有點數的,聞言趕緊用一個新的問題打斷了對方:

“那東風16一款中短程彈能有那么大的體積,也是因為彈道設計的問題?”

這是他自打幾個月前第一次接裝試驗彈的時候,就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我們主要負責乘波體飛行器這部分,導彈本身是由兄弟單位負責研發的,所以我也不能特別確定。”

刑牧春首先來了個免責聲明:

“不過照理來說,如果選擇一個體積稍小的彈頭,那也可以把導彈塞進跟東風15同款的泰安TAS5450底盤上,至于你現在見到的那個樣子……是因為設計團隊力排眾議,搞了個足有4.5噸裝藥的戰斗部……”

梁彥剛之前操作的一直都是模擬彈,只有尺寸與重心分布跟實彈相同,卻并沒有更細節的內部結構,如今聽到這個數字,也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嘶——”

他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后腦:

“4.5噸……這東西如果服役,是不是我軍裝備過的最大的非核戰斗部?”

刑牧春航天出身,對于這些涉及到武器裝備發展史的問題不是很確定,顯得稍有些猶豫。

“單論當量的話,那肯定是了。”

這個時候,旁邊另一名技術人員非常篤定地回答道:

“30002型自由落體航彈的總重只有2.8噸,裝藥更是才1.5噸左右,東風16的標準彈頭一枚頂它三個……”

刑牧春有些驚訝地看了過去:

“你怎么這么清楚?”

“我在二院那邊有不少熟人……據說型號總師在最終決定設計方案的時候,雖然表面上是講為了跟咱們實現子系統通用,所以要盡可能保證導彈總長度一致,但實際純粹是為了滿足自己造個大炸彈的愿望……”

聽到這個回答,刑牧春的嘴角明顯抽動了幾下。

倒是梁彥剛有點明白這種心理。

由于陸軍和海軍在火力投送層面的局限性,第二炮兵在軍隊內部的主要競爭對手一直都是空軍。

原本,二炮靠著難以攔截和遠程點穴的優勢,毫無懸念地領先幾個身位。

但近些年來,隨著各類先進戰機和新型彈藥逐漸鋪開,局面似乎有發生逆轉的可能。

畢竟空軍在彈藥投送密度方面,還是有著難以逾越的優勢。

所以梁彥剛之前聽見“一枚東風16頂三個30002航彈”的時候,也覺得心中暗爽……

梁彥剛畢竟不是研發人員,因此關于導彈本身的交流很快結束,話題也回到了后續的試驗工作上面。

“所以……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

他謹慎地詢問道。

810旅的訓練水平毫無疑問地屬于優秀水平,但作為全軍換裝經驗最少的單位,對參與定型試驗這種事確實沒什么經驗。

刑牧春并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帶著梁彥剛走進了旁邊一扇不太起眼的小門。

此時后者才發現,這間看著像是倉庫一樣的地方,里面竟然還藏著一個設施完整的會議室。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刑牧春介紹道:

“早年間備戰的年代,空軍曾計劃在這里建造一座主體運行在地下的基地,只保留一部分跑道在上面,用來起飛強5甲,往南下的敵人頭上扔氫彈……當然后來狂飆一號完成了一個核扳機,強5甲也在中途不了了之,所以基地也修了一半就廢棄了,直到最近被我們利用起來。”

梁彥剛不太懂空軍,但也知道強5是一架航程很短的小飛機:

“就這個功能來說,基地的位置是不是有點太靠后方了?”

當年上級對于北方入侵的設想是從東北和西北兩翼穿插,而鼎新這個位置無論距離哪邊都很是有一段距離。

“那就不清楚了……或許當年的前輩們根本沒考慮返程燃料的事情。”

說話之間,刑牧春已經打開了小房間盡頭的一部大尺寸液晶顯示器。

相比于投影儀和幕布的組合,新設備的顯示效果要清晰得多。

上面是彈道參數與燃料消耗、升阻比、負載、動壓、舵偏角……等一系列指標的關系曲線。

梁彥剛過去也見過類似的數據圖,但從來沒有這么詳細過。

傳統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比較死板,在確定發射坐標和目標位置之后就完全確定,并不需要分析如此復雜的問題。

他心下一動,又想到剛才“玄鳥”飛行器后面的幾片控制舵面,有了個大膽的猜測:

“這種導彈還可以在飛行過程中變化彈道?”

然后,就看到了刑牧春帶著驚奇的眼神。

讓梁彥剛沒來由地想起上中學時,調皮搗蛋的他在某次考試中超常發揮拿下全班第一,班主任就露出了類似的目光。

那含義大概是“原來你小子也不笨啊?”

好在刑牧春只是瞄了他一眼,就重新把視線投向屏幕:

“首射的所有參數都經過我們的計算,并且在飛行器出廠之前就設置完畢,跟你們之前訓練的東風16發射過程沒有什么區別……甚至連輸入目標位置信息的過程都可以省略,只需要避開幾顆重點衛星的偵察轉移到預設坐標,然后按點火鍵就行。”

“但后續的測試都是由你們自行根據戰術需求設定彈道……這個過程有計算機軟件輔助,不過跟過去的型號相比仍然更加復雜,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預設功能越完善,武器的戰術靈活性反而越低,就像……”

說到這里,他停頓并思考了幾秒鐘:

“就像計算機的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一樣。”

這個形容對于梁彥剛來說幾乎沒什么價值,但刑牧春自己看上去非常滿意,很快又繼續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