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四百八十章 山下骨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作者:張九文  書名: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更新時間:2024-11-24
 
隨機推薦:

聽著父親的教導,一家人用罷了飯食,就有晉王府的人來報。

狄仁杰擱下筷子又道:“孩兒去看看晉王。”

狄知遜頷首道:“去吧。”

夫妻倆坐在飯桌邊,低聲講著話。

狄母道:“懷英這孩子就是心思太重了。”

狄知遜應了一聲,“嗯。”

狄母瞧著只顧著吃的丈夫,心說這個家好在有我。

晉王府,狄仁杰走入府邸內,就看到正在畫著圖紙的晉王與紀王。

跟著仆從走上前,狄仁杰看了片刻圖紙,圖紙上點劃線很密集,好奇道:“這是什么圖紙?”

李治這才擱下手中的炭筆,道:“正好有事要問你。”

狄仁杰接過仆從遞來的葡萄,一邊吃著道:“晉王殿下請講。”

三人一邊吃著葡萄,一邊說著張柬之的近況。

狄仁杰解釋道:“他與裴炎走得很近。”

李治了然道:“就知道他張柬之背后定有高人指點,原來是裴炎。”

關中正是葡萄豐收的季節,狄仁杰看著一筐筐的葡萄運入王府,疑惑道:“這都是陛下所賜?”

李慎解釋道:“皇兄將涇陽的果園賜給我們了,就是以前涇陽最先種出葡萄的地方,現在那里成了一片果園,其實說是果園也是司農寺試種作物的地方。”

狄仁杰吃著葡萄點頭。

此刻,遠在遼東以南,新羅的海岸邊,唐軍將領劉伯英帶著一千兵馬正在等在這里,一場臺風剛過去的第五天,陽光終于破開了烏云,照在了這片海岸。

海水不斷拍打著海岸,劉伯英看著遠方而來的船只,這里是新羅的東南海岸,在高句麗人與新羅人的典籍記載中這里又叫東萊,在這里還有一座釜狀的山,也有人用那座山的模樣稱呼這里。

待對方的船只到了近前,劉伯英見到了下船的金春秋。

不論是在倭人地界,還是在這里,也不論他做的是多臟多累的活,他身上的官服總是整潔的。

金春秋一手扶著官帽下了船,行禮道:“見過劉將軍。”

如今的金春秋已是新羅王,他依舊穿著新羅大臣的衣裳。

劉伯英當年在劍南道任職,是貞觀時期的巂州都督,現在被調任遼東,最近還有些水土不服,吃住都不太習慣,見人到了眼前,道:“你都是新羅王了,應該穿新羅王該有的衣服。”

金春秋帶著笑臉道:“我的新羅王是天可汗封的,我就是天可汗的臣子,新羅的子民也都是天可汗的臣子,豈敢。”

平日里,金春秋一直在倭人地界,偶爾也會來新羅走動,可如今新羅的諸多事都是劉伯英在處置。

這個貧瘠的新羅還不如遼東新建的四郡來的富裕。

劉伯英知道這人的心思,無非就是想要前往大唐,等他讓人將貨物運了上來,笑道:“這都是天可汗賜給你的。”

金春秋向著長安城方向朝拜,高呼道:“謝天可汗。”

也不知道他朝拜的方向對不對,倒是很恭敬的姿態,劉伯英笑著道:“你做得很好,天可汗當然會賞賜你。”

金春秋從一車賞賜中見到了不少綢緞,還有幾個晶瑩剔透的琉璃碗,一件衣裳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從一箱子的綢緞中找到了一件官服,這是大唐朝中三品官吏的官服。

見他困惑地目光看來,劉伯英解釋道:“陛下還不能給你官職,先將官服給你了。”

金春秋抱著官服一時間竟然哭了。

劉伯英也明白,金春秋的夢想不是當什么新羅王,而是想要成為唐人,高句麗亡了,百濟也亡了。

他的夢想就只剩下了成為唐人,帶著他的功績在長安城安享富貴。

可能這人心底里生出過好幾次反叛的心思,如果他真的反叛大唐了,他就只能在海外的孤島上整日吃咸魚度日了,便再也得不到他的榮華富貴。

金春秋哭紅了眼,好久才平靜下來,行禮道:“我失態了。”

劉伯英繼續道:“你還要回那里去嗎?”

金春秋回道:“是的,天可汗封我新羅王,我需要為天可汗做更多的事,為天可汗將事做完。”

劉伯英又道:“我也想回中原了,但愿你能早些將事做好,我們一起回去。”

“喏。”

金春秋再一次坐上了向東而去的船。

劉伯英站在海岸邊送別,眼神陰翳。

“將軍,這個金春秋一旦有反叛之心,一定要將其殺之。”

“老夫知曉。”劉伯英用海水洗了洗手,沉聲道:“先回遼東,安排幾個渡海的好手,去倭人的地界探一探。”

“喏。”

乾慶七年九月,新羅的海船往來依舊頻繁。

這天,一份關于倭人地界的記述奏疏從遼東離開,正在送往關中。

直到乾慶七年的十一月,老太公高士廉也過世了,李承乾親自為舅爺撰寫了碑文,追贈太尉,謚號文獻,葬昭陵。

今年年初時,老太爺過世了,今年冬季老太公也過世了。

雪花飄灑在長安城內,許國公的宅邸內,李承乾刻好了碑文,低聲吩咐道:“將舅爺的靈位,送入宗廟。”

李崇義行禮道:“喏。”

對皇帝來說這是最沉重的一年,兩位對陛下最重要的老人家過世。

李承乾用手拂過碑文,低聲道:“舅爺啊,孫兒知道你早就想入土了,孫兒說到做到,親自撰寫的碑文,還望老人家不要嫌棄。”

言罷,李承乾拿起一碗舅爺生平最愛的蜀酒,澆在了碑文上。

而后轉身看向跪在靈位前的舅舅,還有母后跪在靈位前穿戴孝服,父皇坐在門外,沉默不言。

當風吹過時,父皇發髻中有些許白發落下。

李承乾在父皇身邊坐下。

李世民道:“照禮制說,你是不該來的。”

李承乾道:“舅爺生前與兒臣有過約定,兒臣一定要來為舅爺送行,親手為他撰寫碑文。”

李世民緩緩道:“你現在坐在皇位上,他老人家應該也能含笑了。”

抬頭看見雪花落下,李承乾道:“兒臣想將這里留下來,保持原樣。”

“嗯。”李世民拍了拍他的后背,道:“你還要處置國事,這里的事就交給朕與你母后。”

李承乾牽著兒子於菟與女兒靈鵲的手,邁步走到宅邸外,在門外還有不少舅爺的親眷,正在哭泣著,還有的低著頭神色肅穆不語。

眾人見到皇帝出來,紛紛讓開路行禮。

李承乾邁著腳步從一個個人眼前走過,徑直去了皇宮。

大雪不住落在身上,李承乾感受著心中的空落落,爺爺走了,舅爺也走了,還記得當初舅爺與爺爺爭執的場面。

同一年,他們都走了。

一路上,兩個孩子也很安靜。

舅爺的身后事由父皇與母后處置,走入皇宮中,小鵲兒握著爹爹粗糙的大手,道:“父皇的手都破皮了。”

李承乾笑道:“無妨,你們回去吧。”

小鵲兒與於菟兄妹倆快步回了兩儀殿,李承乾看了看自己的右手,這是在給舅爺刻碑文時留下的傷口。

“陛下,兵部尚書與工部尚書請見。”

一想到還要應付國事,李承乾道:“朕在興慶殿見他們。”

“喏。”

老人家一個接著一個地離開人世,老師也有七十五高齡了,舅舅的白發也越來越多了。

好似一朝一夕間,都老了。

回到興慶殿內,李承乾坐下來喝了一口熱茶。

“陛下,人到了。”

李承乾頷首示意他們入殿。

兩位尚書走入興慶殿,于志寧與徐孝德分別遞上奏疏。

李承乾先打開了兵部的奏疏,這份奏疏是劉伯英派探子在倭人地界看到的,還有一幅畫。

褐色的紙張上,畫著一座火山,在火山下是滿地的尸骨,尸骨堆積成一片,成了一片十分凄涼的畫面,那是金春秋殺的人。

天知道他在那里究竟殺了多少人,金春秋是在鑄造一種京觀,各種的骨頭堆砌在一起,甚至沒過了人的膝蓋。

在奏疏的記錄中,言語所記錄的景象是一個不像人間的地方,一個個的村落都是空蕩蕩的,深入海島千里地不見人影,鳥獸成群,偶有尸體橫在路邊。

唯一有人的是一座座的礦山下,活著的人還在搬運著礦石。

甚至還有新羅人從南面抓來了更多的倭人,讓他們挖礦。

這個金春秋像是失控了,他做出了更慘絕人寰的行為,已快要將那里的人屠盡。

兵部尚書于志寧站在殿內,沒有言語。

李承乾將奏疏與這幅畫點燃,放入一個火盆中將其燃燒。

楊內侍打開了窗戶,讓風吹進來,紙張燒得更旺盛了。

于志寧想不明白陛下這么做是有何深意?

似乎是在告祭。

李承乾看著火焰吞噬著奏疏,低聲道:“兵部傳話給劉伯英,讓他命金春秋別留活口,一切事了,再行奏報。”

于志寧回道:“喏。”

李承乾拿過工部的奏疏,這是運河漕運的現狀。

徐孝德道:“陛下,如今運河建設的人有兩萬余人,分布在運河沿岸,自遼東向洛陽的人手有一萬三千人,其余人手都在南下通濟渠。”

李承乾翻看著奏疏道:“沿途一共五十個大岸口?”

“回陛下,還有百余個小岸口,疏通河道,直到如今才停工,來年繼續修整,明年夏季就可以完工。”

這個工事進度比預想的要快,再怎么說這不是征發徭役,朝中是給工錢的。

兩萬農夫需要兩萬人的口糧,相較于貞觀年間的戰爭壓力確實也不大。

這一次主要是在楊廣開鑿的大運河的基礎上,做出修整,讓河運通暢。

自貞觀年間建設關中與洛陽至今,已有二十年,關中與洛陽為此沉淀了二十年。

厚積多年的財富,需要有運輸與擴展。

至此,中原有了兩條重要的貨物流通渠道,一條是洛陽以東的運河,另一條是關中以西的河西走廊。

東西兩個方向構成了現在這個天下的經濟命脈。

在未來數年間,大唐的人口會迎來爆發式增長,更多的人口就需要更多的就業,就需要更多的生產工具,以及勞作的回報。

李承乾又道:“運河兩岸的漕運建設一定要朝中來控制,御史臺加強監管,任何想要招攬漕運民夫抗衡朝中的人,一律拿下。”

于志寧與徐孝德齊齊行禮。

李承乾又道:“提高民夫們的待遇,看管好運河流通的秩序,凡有謀私官吏,一律拿下,凡有欺凌民夫者,一律查問。”

“喏。”

乾慶初年,在嚴苛的律法之下,朝中抓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皇帝也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早在東征時,人們早就警醒到現在的朝中的變化。

就連貞觀時期與太上皇來往甚密的權貴,都不敢招搖,因他們都知道,如今的皇帝不會講以前的情面,也別想著用情面可以打動現在的皇帝。

李唐王朝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基建便是修整運河,此番動用民夫數萬人,也是乾慶一朝動用民夫最多的一次。

等徐孝德與于志寧離開之后,李承乾獨自一人站在興慶殿看著漫天的風雪。

幾個內侍知道陛下如今的情緒不高,站在后方沒有言語。

李承乾拿著茶杯喝下一口熱茶,杯中的茶水還在雪天冒著熱氣。

今年的冬天,舅爺也不用再來宮里去看望爺爺,李承乾低聲道:“多安排一些人,照看好父皇與母后。”

“陛下,皇后已安排了人手照看。”

“嗯。”

平靜地過了半月,舅爺下葬之后,父皇與母后也回來了。

寒冬的早晨,朝中休沐了,李承乾坐著車駕在英公的護送下來到關中的大營。

正值早晨,現在還很冷,李承乾見到在寒風中正在練騎射的兒子,他的雙手沒有帶著布手套,也不知他的雙手在寒風中凍得怎么樣了,這孩子還是咬牙在馬背上放出一箭。

箭矢剛出去不遠,正巧一陣風吹過,箭矢的方向就變了,落在了地上。

李績道:“陛下,是否要去看看?”

李承乾坐在馬車內,收回目光道:“去龍首原。”

馬車再一次駛動,一路來到龍首原,來到安寧村。

李承乾走下馬車,在寒風中披著大氅,望著寧靜的村子,還有一群孩子在雪中玩鬧著。

注:還有一章,兩點更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