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通濟門下一半都是秦淮河的河道,我們的車隊過不去。”
“臣提議,由臣護衛您從通濟門進京,我們的車隊由徐帥他們押送,繞道朝陽門進京。”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毛驤就突然來到他的馬車邊上稟報道。
回過神來的朱元璋,只是把頭探出車窗看了看眼前,門洞之下一半都是秦淮河河道的通濟門,然后又回頭看了看后方的車隊。
果然,門洞下方的陸路通道,僅僅只夠他的馬車通過,根本就不能讓寬大的馬拉板車通過。
不僅是馬拉板著,就連葉青送給徐妙錦和梅朵拉姆的豪華馬車,都沒有辦法從這里過去。
想到這里,朱元璋也只是點了點頭道:“就按你說的辦吧!”
很快,在毛驤的安排下,朱元璋和馬皇后所乘坐的馬車,就在鏢師打扮的錦衣衛的護送下,低調的從通濟門而入。
與此同時,毛驤也在給徐達和王保保使了個眼色之后,跟了上去。
徐達和王保保當即就會意了,毛驤這個眼神的意思。
“走,我們繞道朝陽門!”
徐達只是一聲令下,就帶領著身后的豪華馬車,以及押送倭國二皇等活的戰利品,以及金銀礦石樣品等死的戰利品,轉向朝陽門。
與此同時,王保保開始了他的安排。
而他的安排總結起來,就是‘大張旗鼓’四個字!
按理說,徐達和王保保這種,多少有點江湖氣的性情中人,雖然有著大明頂尖的身份,但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低調的。
所謂的‘官架子’,他們從來就不稀罕!
可現如今,他們的官架子,卻是一樣也不能少了!
但凡是他們從京城帶來的人,全部換上親軍甲胄,徐達和王保保也換上符合他們身份的獅虎戰甲。
兩邊的騎兵,舉著大明的‘日月’明旗,也舉著徐達和王保保專屬的將帥旗幟。
當然了,那些用帷幔遮住的那么多車,那么多箱子,也全部暴露在了馬拉板車之上。
而這些箱子上封條的字眼,也全部顯現了出來。
這些箱子上的封條只有兩種,第一種寫著東海礦業開發集團封,第二種寫著寧波特別行政府封!
一切就緒之后,他們就官架子十足的,從皇宮正東門正對的,應天府主大門朝陽門進城。
而朝陽門下的朝陽大道,在應天城的地位,等同于長安城的朱雀大道,是天子腳下的中心大道,也是整個京城最熱鬧的大道。
也就在他們進門的那一刻,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徐帥出征回來了?”
“萬萬沒想到,老夫的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大明第一元勛和天下奇男子,一起為我大明而戰,一起凱旋歸來?”
“不對,他們什么時候出征了?”
也就在眾人各種驚嘆之時,一些眼尖的百姓,當即就看到了他們押送的那么多,活得與死的戰利品。
“東海礦業開發集團和寧波特別行政府,不是葉大人的產業嗎?”
“怎么押送這么多箱子和倭奴回來?”
“問問押送的車夫和軍士們去......”
很快,他們之中個別距離近的人,就打聽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當然,這些百姓之中,也有從寧波府趕來京城辦事的客商,而且還是接過葉青他們上岸的客商。
徐達他們押送這些戰利品一路前行,而葉青和徐達以及王保保一起,征服倭國,并將琉球納入大明版圖的事跡,就在人群中傳了個遍。
而這些事跡,也注定會在這些人的口口相傳之下,火速傳遍應
天城的每一個角落!
在頭前騎著高頭大馬帶路的徐達和王保保,在看著周圍百姓的反應之后,也只是默契的用余光對視了彼此一眼,然后輕輕的點了點頭。
不錯,
這就是他們二人,包括毛驤和朱棣要的結果!
早在進城之前,他們四人就找機會,商量了這么一個進城方案,他們想用這種方式,把葉青的功勛傳遍應天城!
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他們能幫葉青的忙。
萬一他葉青送來的六百里加急奏疏,又是一道所謂的,考驗皇帝肚量的作妖奏疏的話,這些民間的傳說就能起到保命的作用。
畢竟‘天意不可違’五個字,還是管用的!
什么是天意?
除了那些玄之又玄的現象,和皇帝努力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是天意之外,這種極致的民望,也是天意!
正所謂,民意即為天意!
很快,徐達他們就經過了自己的家門,但他們卻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就押送著這些活的戰利品和死的戰利品,去戶部入庫。
戶部的官吏在看到他們之后,可以說是傾巢而出。
沒有辦法,那么多的金礦銀礦樣本,還有對應的賬本,全
部要分開保存,分開估算,這本身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量。
不僅如此,現在已經淪為階下囚的倭國二皇和倭國大臣們,也必須全部登記造冊,然后交給刑部管理。
也就是在交接這些工作之時,他們又像街上的百姓一樣,被寫著東海礦業開發集團封與寧波特別行政府封的封條所吸引。
只是這一次,卻沒有人去問這些隨行將士!
畢竟他們之中,官職稍微大一些的,也是可以進入奉天殿朝議的人,都知道事情的起因經過。
只要看著這些活的戰利品與死的戰利品,他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那便是徐達和王保保在葉青的帶領下,順利幫朱元璋報了開國之初的‘殺使辱國之仇’!
不錯,在這件事情上,徐達和王保保必定不是首功,因為他們就不是以大明元帥的身份去的,他們只是明面上告假去幫忙的!
除了以‘庶民’身份去幫忙的徐達和王保保以外,除了寧波府的那點兵馬以外,朝廷沒有出一兵一卒,沒有撥一條火銃,更沒有支持一個銅板。
說是他葉青自費為朝廷建功立業,也絕對不為過!
“這個葉大人真乃奇才啊!”
“如果他進來京城為官,我等一定要在他面前混個臉熟才是。”
“快了,先有雁門縣的治世之功,雁門防守戰的指戰之功,以及尋回傳國玉璽的千古奇功,現如今再加上寧波府的治世之功,以及征服倭國和收降琉球之功,如果再不來當京官,就是陛下理虧,我等汗顏了。”
徐達和王保保聽著這樣的聲音,只是再次滿意一笑,就果斷轉身,準備一起昂首回府喝慶功酒去。
可也就在此刻,一名長得尖嘴猴腮的戶部官員,又在一旁接著對眾人道:“我覺得,這葉大人就不一定能來當京官。”
他對面的戶部官員,直接開口道:“此話怎講?”
他只是淡淡一笑道:“你們別忘了,葉大人行為乖張,不講章法,他功勞雖然多,但罪過也很多。”
“功過相抵這四個字,用在他身上不知道多少回了!”
“如果不是功過相抵這四個字,他連去當寧波知府的機會都沒有,早就到京城與我等,抬頭不見低頭見咯!”
眾人一聽這話,也是紛紛點頭加皺眉,只覺得就這些年他們的了解來看,還真就是這么回事。
很快,他們就得出了一個較
為統一的結論,那便是他葉青這次不犯錯,就一定可以入朝為官,而且官職還不小。
可他要是再來一手功過相抵,或者過大于功,事情就不好說了。
但在他們看來,頂多就是個功過相抵,只要不罪犯欺君,就不會出現過大于功的情況!
可已經走到門口,剛準備回去喝慶功酒的徐達和王保保,在聽到這話之后,卻已經沒有了提前喝慶功酒的想法。
因為在他們看來,葉青這次還是有可能過大于功的。
想到這里,徐達和王保保又再次默契的看向御書房的方向,他們只希望先他們一步回來的,已經被朱標看過的六百里加急奏疏,不是什么言語過分的奏疏。
甚至,他們更希望葉青用六百里加急送來的奏疏,就是他們在船上看到的,葉青所寫的奏疏。
可一想到這里,徐達和王保保就再次思考了起來。
“如果,他寫的那道忠孝兩全的奏疏,被六百里加急送來了的話。”
“那他放進‘大黑鐵箱子’里的奏疏,又是什么時候寫的?”
想到這里,徐達就又想到了他和朱棣當賊之時,在房頂上看到葉青準備動筆寫奏疏,只是他當時并沒有寫出來而已。
但是,他們沒看到的時候,葉青一定是寫出來了。
現在的他,只想知道葉青在船上寫的那道,他已知內容的奏疏,和那道他確定有寫,但不知內容的奏疏,到底哪道奏疏放進了大黑鐵箱子里,哪道奏疏又被六百里加急送到了朱標的手里。
可現在他們無從得知,只有等朱元璋到了之后,才能知曉。
而他們知曉的唯一途徑,就是朱元璋看過奏疏之后的反應!
想到這里,二人便再次默契的對視一眼,然后就看向了寧波府的方向,只希望他葉青是把那道忠孝兩全的奏疏,用六百里加急先他們一步,送到朱標的手里。
可不能再寫什么欺君罔上的內容了!
當然,其實就算是寫了也沒什么,只要馬皇后能把火降下去就行!
可他們擔心的,就不是那道奏疏能把朱元璋給氣發火,他們擔心的是葉青文筆精進,直接提前把朱標給氣得發火!
要知道太子朱標發火的后果,可比皇帝朱元璋發火的后果,大得多得多!
可以說太子朱標發火的后果,就是僅次于皇后馬秀英發火的存在!
也就在二人如此思索之時,
朱元璋和馬皇后,也
已經換好衣服,來到了御書房外。
為了‘搞突襲’,他們刻意不讓人提前通知迎接!
他們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為了檢查朱標是否偷懶,甚至他們就沒想過朱標會偷懶,他們只是想給兒子一個驚喜而已。
畢竟,相比于其他的親兒子來說,他們的好大兒朱標,才是真正的‘親兒子’!
二人的眼里,朱標正在認真的批閱奏疏,而太子側妃呂氏,也在一旁幫忙研磨。
相比于太子正妃常氏,朱元璋其實并不那么待見呂氏。
但現在的他,卻準備對呂氏改觀了!
他只看見呂氏的站位,可以說是非常的懂事。
要知道可以站在旁邊幫忙研磨的人,必定是除了馬皇后和常氏,就只有信得過的常侍太監了。
不論是貴妃還是太子側妃,都絕對沒有這個資格。
現如今太子正妃常侍病臥,唯有側妃呂氏可以照看一二,但她卻沒有站在常侍該站的位置,眼睛也從來沒有往龍案上看哪怕一眼。
看到這一幕,朱元璋也還是看著這個懂事的兒媳,輕輕的點了點頭。
緊接著,二人才一起走進了御書房。
朱標起身就往朱元璋和馬皇后的身邊跑,同時笑著道:“爹娘,你們回來了?”
呂氏卻是直接行禮叩拜:“拜見父皇,拜見母后!”
朱元璋沖著朱標點了點頭后,又看向呂氏道:“老大家的也在?”
“看來,這段時間都辛苦你了。”
“回去歇著吧!”
“咱和老大,有正事要說!”
呂氏趕緊行禮一拜,就恭敬無比的退了出去。
也就在她剛離開御書房之時,她的嘴角就有了一抹不易察覺的淡笑。
不得不說,這對她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勝利。
就憑朱元璋稱呼她為‘老大家的’,就能算是一個不小的勝利!
其實,這就是呂氏的高明之處!
在她看來,急于對常氏做點什么,絕對是可能前功盡棄的下下之策。
她在確定常氏已經藥石無用,活不了兩年的情況下,不僅不會對她做點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還會盡職盡責的對她好。
不僅如此,她還會幫常氏照顧朱雄英,甚至還要爭取做一個,讓朱雄英喜歡的‘后媽’!
片刻之后,御書房之內的一家三口,也已經寒暄得差不多了。
“標兒,”
“葉青的六百里加急,你看了沒?”
朱元璋突然嚴肅的開口問道。
馬皇后的眼里,朱元璋的語氣和表情雖然都很嚴肅,但目光之中卻盡是期待之色。
可面對這個問題的朱標,目光之中就盡是失望之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