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錦,梅朵,你們怎么來了?”
燕王府前廳之內,徐妙云把自己的親兒子,扔給朱棣之后,就高高興興的沖了出去。
抱著兒子的朱棣,以及一旁朱橚的眼里,她們三人剛一見面,就拉著彼此的手,聊得喜笑又顏開。
徐妙云和徐妙錦就不說了,本就是親姐妹。
可因為王保保和徐達的關系,梅朵拉姆也變成了不是姐妹,勝似姐妹的存在。
“她們倆一起過來?”
“不是因為妙云,更不是因為我!”
想到這里,朱棣便在看向四川方向的同時,嘴角掛上了一抹似有玩味的淡笑。
也就在朱棣如此思索之時,朱橚卻把目光,集中在了朱棣懷里,那比別的嬰兒大上不止一號的朱高熾。
“四哥,你和他們打招呼去吧!”
“把高熾給我。”
話音一落,朱橚直接就上了手。
朱棣也沒多想,把兒子丟給朱橚,就跑去和她們打招呼去。
“姐夫!”
徐妙錦和梅朵拉姆,異口同聲的招呼道。
朱棣依舊私有玩味的一笑道:“我想,你們這個時候跑過來,可不是為了姐姐和姐夫吧!”
徐妙錦和梅朵拉姆,一聽這話,臉上當即就有了那種小心思被人看穿的難為之色。
朱棣見狀之后,又‘乘勝追擊’道:“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小姨子變師娘之后,我是該叫小姨子為師娘,還是該叫師父為襟弟呢?”
下一瞬,朱棣不僅迎來了徐妙錦和梅朵拉姆那不友善的目光,甚至還迎來了徐妙云要動刀的目光。
朱棣見狀之后,也是忙恢復正經,聽她們說她們的正事。
正如朱棣料想的那般,她們的正事其實就是一句話,那就是讓朱棣在給徐妙云寫家書之時,也說一點他師父的近況。
盡管說得很隱晦,但也就是那么個意思了!
正事說完之后,徐妙錦和梅朵拉姆就把目光,投到了朱橚懷里的朱高熾身上。
由于她們和朱橚不熟,也就沒有那么多話,只是行了一個禮之后,就抱過朱高熾逗著玩。
“看看這大胖小子,眼睛多有神啊!”
“比別家的孩子都大個,將來一定身體很好!”
“將來一定是一位,比他爹還厲害的皇家將軍!”
朱橚的眼里,徐妙錦和梅朵拉姆,已經被大胖小子的顏值所迷惑。
不錯,
現在的大胖小子,看起來確實非常的可愛,但卻可愛得有些過了頭。
朱橚之所以把孩子抱過來,就是為了趁著他們不注意,偷偷的進行下一步的診斷。
而他診斷出來的結果,也正如他之前的判斷。
這孩子將來必須控制食量,如若不然,就有得肥胖癥,以及相關病癥的可能。
要是再嚴重一些的話,還有短命的可能!
他的母親徐妙云,看起來也不容樂觀,就臉色看來,已經有了馬皇后類似的體虛之兆!
但比起馬皇后來說,那就要輕上許多了!
還是那句話,他們母子的時間,要比馬皇后充裕得多。
馬皇后的病情,已經是療養幾乎無效,必須好好治療的地步。
而徐妙云現在的情況,要好上許多,只要注意保養,以后就不會有什么大礙。
想到這里,朱橚還是不忍心打破現在的美好,只想著先學成歸來,治好他娘再說。
“殿下,行李都收拾好了,親兵衛隊也已經在門口集結等著了。”
也就在朱橚再次下定這么個決心之時,燕王府的管家就跑來匯報道。
不久之后,朱棣和朱橚就離開了王府。
徐妙云二姐妹還有梅朵拉姆,把他們兄弟二人送到城門口之后,這才打道回府。
他們一行人上船之后,朱棣還一直站在甲板上,看著龍江碼頭的景象。
“只怕等我回來的時候,高熾都會叫爹了吧!”
朱橚看著在旁邊感嘆的朱棣,只是心中暗道:“只怕要不了多久就得回來一躺。”
“不是治好了大嫂,就是你我這些被大哥大嫂帶大的兄弟,回來送大嫂上山。”
也就在朱橚想到這里之時,朱棣就從懷里拿出來了出宮之后,朱標給他的密詔。
密詔內容:“在葉青到京任職之前,不宜暴露身份,你依然以郭瑞郭老爺之子,郭四郎的身份任職。”
“假的身份,以及假的官家印信,已經交給沐英,你直接以郭四郎的身份赴任便是!”
朱橚偏著腦袋看完密詔之后,直接就皺著眉頭道:“爹和這葉大人都認識四五年了吧,怎么還要瞞著他呢?”
“還不信任?”
朱棣也是眉頭皺成一堆道:“我也是說,都認識四五年了,都合伙打兩場大勝仗了,還要刻意隱瞞,真有點多疑過頭了!”
“只怕再這么隱藏下去,真到了真相大白的一天,師父會怨我們父子把他當猴子玩!”
“到了那時候,只怕會弄巧成拙呀!”
話音一落,朱棣都對朱元璋有些怨氣了。
本來嘛!
四五年的時間,還不能看出他師父的人品嗎?
就連他都可以肯定,他師父一定是一位心有家國,遠比朝中百官值得信賴的人。
但擺在他面前的,不是父母給的家書,而是皇帝的密詔,他作為皇帝的臣工,也不得不遵旨執行。
“回倉房睡覺去!”
心有怨言的朱棣,直接把密詔捏成一坨,就回了倉房。
幾天之后的清晨,朱棣的船就正式進入了去往四川方向的航道。
與此同時,再次去給葉青傳旨的隊伍,也已經來到了雁門縣。
由于葉青早已‘勝券在握’,提前打了招呼,以至于這次前往雁門宣旨的傳旨隊伍,不僅沒有在城門口遭到攔截,甚至以禮相待,一路為他們開道。
他們來到縣衙之后,現任知縣楊伯成就把他們安置在縣衙喝茶,然后就親自去靖邊祠通知葉青。
靖邊祠大堂,李牧的神像之下,葉青依舊在教授楊榮讀書。
現在的葉青,并沒有教授楊榮考科舉的內容,而是教他技術才能興國的治國思想。
自從葉青改變教學方向之后,楊榮學得那是非常的認真。
不僅如此,他對各項技術都有濃厚的興趣!
也就在葉青教得正帶勁之時,楊伯成就跑了進來。
“大人,傳旨欽差到了,就在縣衙等著您。”
葉青一聽這話,也是如同楊榮學技術一樣,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但他畢竟是在古代混了好幾百年的老油條,不會把自己的內心寫在臉上。
他只是淡淡一笑道:“好,你現在就把你兒子領回去,我隨后就到。”
說著,他就看向楊榮,意味深長的說道:“孩子,你現在要做的,不是鉆研這些技術。”
“你明白了技術興國的道理,并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你這個年齡階段來說,就已經成功了。”
“你現在要做的,便是勞逸結合,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的時候學。”
“你還得學科舉考試的內容,如果
你不能進入朝堂,不能身居高位,你的理想又怎能實現呢?”
“還有,《四書五經》也得學,老子孔子的東西,也得學!”
“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你得繼承下去!”
“記住一句話,傳承是在為往圣繼絕學,發展技術并阻止關鍵技術外流,是為萬世開太平!”
葉青不知道楊榮有沒有把他對‘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解完全聽進去。
但在他看來,但凡是‘未來的三楊之一’聽進去了哪怕一點,也算是他在臨走之前,為大明所做的好事。
“學生記住了!”
“師父,您干嘛說這些啊?”
“我怎么感覺......”
楊榮躬身一拜道。
葉青看著已經感受到他話語異樣的楊榮,只是欣慰一笑道:“沒什么,為師升官遠走之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見。”
“往后的日子,你要秉承這個思想理念,好好的堅持下去。”
“以后,就靠你了,楊榮!”
這一聲‘楊榮’并不是葉青一時口快,而是他故意這么叫的。
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是想在這最后的時刻,故意把他未來名揚天下的名字,給提前叫出來。
楊榮不解道:“師父,您怎么長期叫錯我的名字啊?”
葉青沒有回答,只是獨自往他暫住的后堂而去。
楊伯成看著葉青遠去的背影,只是若有所思道:“楊榮?”
“不錯,孩子,你以后就叫楊榮了。”
“跪下,拜謝恩師賜名。”
楊榮看了看自己的父親,然后就跪下葉青的背影,恭敬道:“學生,拜謝恩師賜名,祝愿恩師仕途順遂,前程似錦!”
葉青聽到這話之后,也是當即一愣。
“楊榮是這么改名的?”
想到這里,葉青總覺得有些不對頭,但也一時之間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對頭。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楊榮說的那些個祝愿之詞,簡直是太不中聽了。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葉青只是暗示了自己兩句之后,就回后堂換衣服去。
半個時辰之后,身穿四品官服的葉青,就和沈婉兒一起來到了縣衙。
卻在這時,他發現吳用已經來到了縣衙,而且還和傳旨欽差有說有笑的。
看著這一幕,葉青的眉頭就已經微微皺起了。
雖然圣旨還在傳旨欽差的背上,還沒有被開封,但傳旨太監也或多或少知道些東西。
最起碼知道皇帝下旨之時,心情是好還是壞。
就從吳用的表情來看,總覺得這對他葉青不是什么好事。
“葉大人來了?”
“奴婢已經等候多時了!”
傳旨太監也不管葉青是否搭理他,反正就是態度極好就對了。
看著傳旨太監這表情,葉青的心就更加的懸了。
“葉大人,您這是怎么了?”
傳旨太監見葉青有些異樣,便關切的問道。
葉青看著眼前一臉喜笑的沈婉兒、吳用以及楊伯成等人,心里只有一句話,那便是‘你葉大人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想到這里,葉青也只是淡淡一笑道:“你直接念就行。”
傳旨太監知道葉青接旨到底有多囂張,就這態度已經算是很客氣的了。
也因此,他也不再多說什么,直接就按照流程辦事。
他在葉青面前拆封之后,宣讀道:“準卿所奏!”
“好了,葉大人,宣讀完畢,還請接旨吧!”
葉青只是眼睛那么一眨,直接就一把拿過圣旨。
果然,那足以寫幾百字的圣旨之上,就只有四個大字。
不僅如此,他還覺得這四個字寫得非常的好,看得出來寫這四個字的人,在寫這四個字之時,心情只能用‘意氣風發’四個字來形容。
再看這四個字的中間,蓋的竟然不是一般情況下用的國印,而是昭告天下才用的,他找回來的傳國玉璽。
所有人的眼里,此刻的葉青,突然就有點像曾經被葉青氣得嘴角抽搐的郭老爺了!
不錯,他現在嘴角就有些抽搐,盡管沒有郭老爺那么夸張,但也有了那么點意思。
可也就在葉青氣得快要忍不住之時,吳用卻是向南一拜道:“臣代葉大人拜謝陛下隆恩!”
沈婉兒看向南方的眼神,也有了從未有過的釋然,就好像她已經不再恨朱元璋了一般。
楊伯成也忙提醒道:“葉大人,陛下對您真是太好了,您說什么他都準奏。”
“為表誠意,他竟然用您找回來的傳國玉璽蓋章!”
“我知道,您現在一定是又高興又意外,又受寵若驚!”
“到了四川之后,您可一定要再創輝煌啊!”
諸如此類的聲音,就這么在葉青的耳邊縈繞著。
不是由衷的為他高興,就是隔著千里之遙,拜謝陛下隆恩。
片刻之后,吳用只是招了招手,就有人端著托盤來了。
傳旨太監還有隨行護衛看著托盤里,十幾挪厚厚的寶鈔,直接就亮了眼睛。
吳用一邊打賞著,一邊說著好話,還直接幫葉青接了旨。
“對了吳大人,陛下也有對您的旨意。”
說著,傳旨太監就昂首道:“陛下口諭!”
吳用當即叩頭一拜道:“臣,吳用接旨!”
“陛下口諭,寧波府葉青四川上任后,原寧波府通判吳用,升任四川布政使司,從三品左參政!”
“欽此!”
“吳大人,您怎么了?”
傳旨太監宣讀完圣旨之后,吳用并沒有謝恩,反而卻瞬間就有點上不來氣了。
吳用笑道:“沒,我沒事,臣拜謝陛下隆恩,問陛下圣躬金安!”
葉青看著跪在地上,磕頭磕得就差把臉貼在地上的吳用,是真想一腳踹在他的狗屁股上。
可他也知道,他在這件事情上,已經沒有了發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