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之下,站在宮門外的朱棣,雙手接過密封完好的密詔之后,便看向了一眼御書房的方向。
“剛才怎么不給我?”
“反倒是讓大哥送我出宮之后再給我?”
朱棣只是下意識的琢磨了一下,就把密詔揣進了懷里。
緊接著,他便面向朱標,撩衣叩拜道:“臣弟拜別太子殿下,還請太子殿下保重身體。”
朱標點了點頭后,就躬身下腰,雙手托起朱標的雙臂,親自扶了起來。
緊接著,朱標就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并替他整理衣領。
與此同時,他又叮囑道:“你是我帶大的,也是我最看重的弟弟,去四川后別丟臉,讓他們看到皇家人的風范,看到大明朝廷與前元朝廷的不同之處!”
“記住了,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是你大哥我,是當朝皇帝陛下,是大明朝廷,更是你的爹娘兄長!”
朱棣堅定的點頭道:“我知道了大哥,對了,幫我照顧一下妙云和高熾。”
朱標也是堅定的點頭道:“放心,家里有我!”
朱棣見朱標這么說,只是淡笑著點了點頭,就用騎兵上馬式,翻身上了馬。
他并沒有一騎絕塵,只是任由戰馬慢慢離開。
在此期間,他還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皇宮,看一眼他已經無法在里面住的家。
朱標就這么看著朱棣的身影緩緩遠去,一直到朱棣的身影消失不見,他才轉身回宮。
而此刻的城門樓上,朱元璋和馬皇后,也在目送朱棣。
他們身為大明的帝后,理應是身為臣子的朱棣去拜別他們。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是朱棣的爹娘,也想來送送這個小時候最調皮,現在卻最早被委以重任的兒子。
“四哥,等等我!”
“四哥,慢點走,等等我啊!”
也就在此刻,他們二人就聽到熟悉的聲音,從他們的下方傳了過來。
他們的眼里,一個背著行囊的布衣年輕人,一邊往朱棣離開的方向追去,一邊大聲的呼喊著。
“老五跟著去干嘛?”
“簡直是混賬,這皇宮是他們家后院嗎,想走就走,招呼都不打一個?”
“來人......”
也就在朱元璋準備讓人把朱橚抓回來之時,他的常侍太監,拿著一封沒有信封的信,就趕緊跑了過來。
“陛下,這是周王殿下偷偷藏在您御案下的信。”
“奴婢今早打掃的時候,發現的!”
朱元璋拿過信件之后,就和馬皇后一起看了起來。
信件內容:“父皇在上,請原諒兒臣的不辭而別。”
“您知道兒臣志不在領兵御敵,也不在治理一方,兒臣只想成為一名醫者。”
“在兒臣看來,周王殿下的身份,唯一能幫兒臣的,那便是著書立傳,讓其傳遍天下,流傳千古!”
“兒臣一定要寫一本醫書,旨在用最便宜最常見的藥,治療更多的病!”
“父皇希望天下百姓吃飽飯,兒臣希望天下百姓生得起病,也治得起病,這又何嘗不是造福于民?”
“如此算來,兒臣也沒有丟我們老朱家的臉了!”
“這些日子以來,四哥一直在說他的師父醫術多么多么的厲害,說得比朝中太醫還要厲害!”
“兒臣這就去檢驗一下他的師父,到底有多么的厲害。”
“另外,兒臣還有一位特殊的病人,還在等著兒臣救命!”
“怎奈兒臣醫術不精,僅僅只是能治標,卻難以治本!”
“萬一他的師父,真的有本事成
為我的師父呢?”
“萬一我學成歸來之后,真的能治好這位特殊的病人呢?”
“為此,就算是回朝之后被父皇打死,也無怨無悔。”
“最后,求父皇莫要派兵抓兒臣,就讓兒臣去吧!”
“有四哥在,有英哥在,兒臣絕對不會有事!”
“勿念!”
“不孝子,朱橚!”
也就在朱元璋看完信件之時,值守于此的親衛隊長就跑了上來。
朱元璋看了看正在拼命追趕的朱橚,以及已經聽到聲音,正在走回頭路與朱橚匯合的朱棣,又看了看這封沒有信封的信。
他正準備大手一揮的大手,卻是緩緩放下道:“沒事了,忙你的去吧!”
“是,陛下。”
值守親衛隊長只是抱拳一拜,就握著刀柄跑下了城墻。
值守親衛隊長離開之后,朱元璋就把目光集中在了‘特殊的病人’五個字之上。
緊接著,他就下意識的看向了馬皇后。
馬皇后在接受到朱元璋這有那么點質疑之色的目光之后,也是多少有些心虛。
不錯,
這所謂的‘特殊的病人’指的就是她!
她知道朱橚為什么要用‘特殊的病人’來代替‘娘’這個字。
只因為朱橚答應過她,要對他們的父皇,隱瞞她的病情,免得他無法專心治國。
“你生什么病了嗎?”
也就在馬皇后如此思索之時,朱元璋就半質疑半關切的問道。
馬皇后當即就眉心微微一皺:“怎么,你想換皇后了嗎?”
朱元璋一聽這話,只覺得倒吸的這口涼氣,來自于寒冬臘月。
他忙搖頭道:“咱怎么可能換皇后,再者說了,咱要是敢換你,這滿朝文武不得拔了咱的皮?”
馬皇后只是淡然一笑道:“別,我可沒這么大魅力,你就是把我砍了,他們也必定無動于衷!”
朱元璋只是白了她一眼,然后就尷尬的笑了笑。
一句‘這是你今年說的,最假的假話’,愣是到了嘴邊,卻沒有說得出口。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馬皇后又立即變成了朱重八的妹子。
馬皇后挽著朱元璋的胳膊,溫柔一笑道:“好了,別多想了,我只是體弱,但我卻沒病啊!”
“再者說了,太醫院經常來問診,經常給我吃溫補的藥食,我能得什么病?”
“你要是不信,可以去太醫院看我的脈案啊!”
朱元璋一聽這話,便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想來也是這么個道理,皇家人看病,都是有脈案記錄的,而且還會每個月匯總上報到他朱元璋這里來。
要是什么急性的病,他更會第一時間知道。
再者說了,皇后得病那是天大的事情,誰敢隱瞞?
只怕太醫院的腦袋加起來,都不夠砍的!
想到這里,朱元璋就放心了大半,但與此同時,他還是瞬間變成了嘮叨老爹。
“妹子,體弱也不能說就不是病,最起碼體弱就容易得病,你得好好養著,千萬不能在這上面大意。”
“咱國事繁忙,沒辦法像民間夫妻一樣,天天同住一個屋檐下,你得照顧好自己。”
“這是朕的旨意,聽到沒有?”
馬皇后當即就給朱元璋拋了個媚眼,還嬌聲嬌氣的說道:“知道了,臣妾領旨便是!”
朱元璋一聽這話,這才滿意的點頭一笑道:“那這個‘特殊的病人’是誰?”
馬皇后很是自然的撒謊道:“當然是你的大兒媳,他的好大嫂啊!”
“對他們幾個來說,那就是長兄如父,長嫂如
母!”
“你不知道每次太醫給常氏瞧病,老五都跟著?”
朱元璋忙點頭道:“不錯,是有這么回事!”
說著,他就看向已經和朱棣一起,快要消失在天地一線的朱橚。
終于,他露出了一抹欣慰的淡笑。
“現在想來,咱的兒子也不必各個都文能治理一方,武能開疆拓土。”
“正如老五所說,只要他能成為一名,讓天下百姓都生得起病,看得起病的醫者,也是為百姓做了好事!”
說到這里,他又看向雁門縣的方向道:“準他所奏的圣旨,也該快到了。”
“這小子雖然不講章法,但也說話算話,他一定會去四川赴任的。”
“咱只希望,他真能把老五也帶出來,治好咱的大兒媳。”
“只要能做到,咱就記他一大功!”
馬皇后聽著朱元璋的這番話,在看向雁門縣方向的同時,卻是眼里有了些許擔憂之色。
原因無他,
只因為她知道朱橚去學醫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她這個親娘。
并不知道藥方被改的她,只覺得葉青的藥方讓她好了一點,但卻并沒有好多少。
也因此,她并不認為葉青的醫術,可以治好她的病!
她今日對朱元璋撒的謊,遲早一天會隨著她病情的惡化,而真相大白。
只怕到了那個時候,她家重八會把這筆賬算在他葉青的頭上。
想到這里,馬皇后又看向朱元璋,用叮囑的語氣道:“重八,話不能這么說,再厲害的醫術,也有治不好的病,救不活的人。”
“葉青的功勞已經夠大了,不能以醫術來定功過!”
朱元璋見馬皇后如此叮囑,也是笑著連連點頭。
聽不聽得進去,是他朱元璋的事。
但表面上還是要順著他家妹子,只要他家妹子心情好,就不會得什么大病。
“好,咱都聽皇后娘娘的。”
“這里風大,咱們回吧!”
說著,朱元璋脫下自己的便衣龍袍,就很是自然的披在了馬皇后的身上。
緊接著,他便溫柔的摟著她離開了此地。
也就在他們已經走下城墻之后,一直在后面看著這一幕的值守將領,才露出了和毛驤一模一樣的嫌棄表情。
現在的守將,只有一個愿望,那便是如果他們想當著人的面你儂我儂,還是去毛將軍跟前為好!
片刻之后,已經恢復嚴肅的守將,就站在了之前朱元璋站立的位置,繼續昂首挺胸的值守。
與此同時,朱棣和朱橚也來到了在京的燕王府。
府邸之內,王府下人正在為朱棣收拾東西。
“蜀地天熱且濕重,祛濕解暑的藥丸,記得帶上。”
“還有葉大人贈送給王爺的明光鎧,一定要把甲葉子再數一遍。”
“記住,一定是六百四十四片長條甲,一千五百九十片魚鱗甲,如果有少有壞的甲葉子,趕緊補上。”
正在外面指揮這一切的,正是燕王妃徐妙云。
朱橚看著他四嫂的背影,就對旁邊的朱棣打趣道:“某些人當年還鬧幺蛾子,逃婚參軍來著,現在后悔嗎?”
朱棣白了朱橚一眼道:“你開什么玩笑,我會后悔?”
“重說一遍,最好是說人話!”
卻在這時,穿著霞帔服飾的徐妙云,突然轉身說道。
朱棣忙嘿嘿一笑道:“是啊,開什么玩笑,我肯定后悔啊!”
“還請王妃把高熾抱出來,讓我再好好看看。”
徐妙云見朱橚在此,就不和朱棣計較了,趕忙抱兒子去。
很快,她就把不滿一歲的朱高熾給抱了出來。
朱棣抱著兒子,那是喜歡的不得了。
他就當著朱橚的面,左手抱兒子,右手抱妻子,看著朱橚嘴都快要癟平了。
現在的朱橚,雖然腦子里沒有‘遺傳’二字,但也感受到了‘基因’的強大。
不得不說,朱棣不僅完美傳承了朱元璋的懼內,還傳承了他喜歡在外人面前‘秀恩愛’的惡趣味。
可也就在此刻,朱橚突然就眉心微微一皺。
只因為他只有通過‘望聞問切’之中的‘望’字決,就對朱高熾和徐妙云,有了初步的診斷。
“高熾比其他一歲孩童還大,已經有些不正常了。”
“只怕以后會過度肥胖啊!”
“四嫂的臉色,也和娘一樣,有體虛體寒之兆,只是人年輕,沒有娘那么明顯而已!”
“難道......”
朱橚想到這里的同時,又看著眼前幸福的一家三口,終究是選擇了閉嘴。
他只是笑著道:“高熾,來五叔抱抱。”
說著,他就從徐妙云的手里,接過了朱高熾。
但在此過程中,他故意碰了一下徐妙云的手,但絕對不是出于什么不純的目的。
“四嫂的手冰涼,高熾的舌唇看著也......”
就這樣,朱橚對徐妙云和朱高熾,有了進一步的診斷,但他還是選擇了閉嘴。
他想著他四嫂和侄子這事也不急,等他學成之后,再慢慢為其調理就行。
不錯,
就他們母子的情況來看,不需要治,只需要調理就成。
但他娘和他大嫂的事情,就迫在眉睫了!
想到這里,他把朱高熾送還給徐妙云之后,就立即開口問道:“四哥,我們什么時候出發?”
朱棣隨口道:“慌什么,還在收拾行李呢!”
“行李收拾好了,親兵到位之后,我們就出發。”
片刻之后,行李就收拾好了。
但來到這里的,卻不是調來的親兵,而是兩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