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貪官  第530章 當葉大人的皇帝太累,朱元璋父子齊發火,馬皇后再次破了案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第一貪官   作者:渝江河  書名:大明第一貪官  更新時間:2025-02-10
 
馬皇后話音一落,便快步向龍案后方的龍椅而去。

關于馬皇后是否干政這個問題,朱元璋和朱標,都沒有給予正面的回答。

只是這兩個衣服上有龍的,本該坐龍椅的人,很是自然的屁股挪向兩邊。

而這個衣服上有鳳,本該與龍椅無緣的皇后娘娘,卻是一屁股就坐在了龍椅的正中間。

朱元璋和朱標的眼里,馬皇后拿起沐英的奏疏,直接就撕毀了蠟封。

她就當著二人的面,拿出沐英的秘奏信紙那么一甩,然后就擺在桌上看了起來。

在寬大龍椅上排排坐的一家三口看著眼前的奏疏,腦子里當即就有了沐英面對面奏報的畫面。

奏疏內容:“啟奏陛下:”

“新任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葉青,到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搬遷‘四川布政使司衙門’。”

“此等大事,臣不敢擅專,還請陛下定奪。”

“可具體遷往何地,葉青卻并沒有明說!”

“不是他不想說,而是臣不給他說的機會,就把他給軟禁了!”

“臣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目無君父,口無遮攔,以下犯上,竟然把搬遷布政使司衙門,搬遷一省政要中心,說成是‘遷都’!”

“他雖然說是口誤,但臣看他在說‘遷都’二字之時,不僅自然順口,還像極了故意在臣面前這么說!”

“由此可見,其心不純,為了我大明的基業,臣懇請陛下將其緝拿治罪!”

“另外,葉青還狂妄放話,您不僅不會治他的口誤之罪,還會對他的搬遷要求,有求必應。”

“所以,臣讓驛兵一并送上,他對布政使司衙門的搬遷秘奏。”

“以上即為臣之所奏,還請陛下定奪!”

看到這里,朱元璋胸前的龍頭,直接就因為他胸膛的劇烈起伏,而變得‘活’了起來。

不僅是朱元璋,就連朱標胸前的小龍,也有了‘復蘇’的跡象。

如果不是他們之間還坐著個馬皇后,他們早就發火了。

其實,不僅是他們二人,就連馬皇后在看到這樣的口誤之時,也是一雙柳眉皺得有些明顯。

“這葉青是想造反嗎?”

“剛到地方,就想著搬遷一省政要中心,還說成是遷都?”

“他是想學著明玉珍,再在四川建立一個‘明廈’?”

朱元璋說到這里,又立即補充道:“看來,咱讓他去四川,就是個錯誤。”

朱標剛想說什么來著,卻又欲言又止,他竟然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是啊!

這個口誤要是換成其他人,早就死八百回了。

也就是他葉青,才有資格在這里,享受‘三司會審’的待遇。

朱標最終還是沒有說話,只是看著身邊馬皇后,想先聽他娘的意見之后再說。

可馬皇后卻是雖然皺了眉,但卻并沒有說話,而是打開了快速拆開了葉青的奏疏。

葉青的奏疏內容:“啟奏陛下:”

“臣以為,將四川布政使司衙門,設立在成都府很是不妥,想搬遷到灌縣去。”

“至于搬遷原因,臣就不必多說了,以您的聰明才智,完全能夠想明白。”

“要是連這都想不明白,那您的腦子,嘿嘿,此處省略一萬字!”

“總之一句話,您要是準奏,那就是聰明絕頂的大明君,我必讓這里成為真正的‘天府之國’,您要是不準奏,那就是鼠目寸光的大昏君,這里依舊只是名義上的‘天府之國’!”

“落款一:陛下準奏,就是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葉青!”

款二:陛下若不準奏,那就是草民葉青,或者尸體葉青!”

“陛下是想臣用落款一,還是落款二,或者是落款二中的尸體葉青,隨陛下的便,臣絕無怨言!”

朱元璋看到這里,就算是馬皇后在身邊,他也實在是忍不住了。

朱元璋一把拍在葉青的親筆奏疏之上,直接就站了起來,太陽穴上的青筋,也因為他表情的扭曲而爆起。

“混賬!”

“簡直是混賬!”

“一省的行政機要中心,那是說搬遷就能搬遷的?”

“歷朝歷代,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底蘊積累在那里,豈是他說搬遷就搬遷的?”

“還咱想不明白,咱就是鼠目寸光的大昏君?”

“好,咱就當這個昏君了,咱就如他所愿,用他的落款二,讓他成為死無全尸的尸體葉青!”

朱元璋粗口頻出的叫罵著,而一旁的馬皇后和朱標,卻是一言不發。

朱標看著這道奏疏,也是氣得表情有些扭曲,怎么就能字寫得充滿了浩然正氣,內容就氣死個人呢?

哪有上奏事情,還讓皇帝自己去想原因的?

還想明白同意了,就是聰明絕頂的大明君,想不明白不同意,就是鼠目寸光的大昏君?

還是熟悉的落款一和落款二的模式,真是熟悉而讓人炸肺的配方啊!

這是什么行為?

這是典型的,道德綁架再加威脅皇帝的行為!

一想到這里,朱標再看那暴跳如雷的朱元璋之時,眼里也是有了不少的同情與后怕之色。

他之所以同情朱元璋,是因為他覺得當葉青的皇帝,實在是太難了!

他之所以后怕,那是因為他就是未來的艱難皇帝!

要是這個葉青沒什么本事,這事還真就不難!

可問題是他偏偏就有著,諸多的大明需要,但卻除了他就沒有人會的本事。

一想到這里,朱標的眉頭也是直接就皺成了一堆。

而坐在最中間的馬皇后,雖然也是眉心微皺,但卻始終一言不發,只是看著這兩道奏疏,眼珠子飛快的轉著。

她的目光來回于葉青和沐英的奏疏之時,腦子也在飛快的思考著。

終于她喃喃自語的開口道:“遷都,灌縣......”

緊接著,她便看向朱元璋道:“回來坐下,氣大傷身。”

“你......”

朱元璋只是無奈的輕嘆一口氣,就又坐回了龍椅之上。

緊接著,馬皇后就嚴肅的開口道:“讓人把四川地圖拿來。”

朱元璋不知道她家妹子這是做什么,但也還是下意識點了點頭,就讓人去拿地圖。

很快,一張寬大到無法掛在墻上的四川地圖,就撲在了他們面前的地上。

而這張地圖上的印章,還有‘大夏’的國印,以及明玉珍的私章印刻。

不錯,

大明繪制的地圖還沒有完成,現在用的還是明玉珍繪制的大夏地圖,也就是四川地圖。

很快,馬皇后就脫下鞋子,小心翼翼的走了上去。

與此同時,她又對朱元璋父子二人道:“你們要是腳臭的話,就去洗腳換襪子再上來。”

不等朱元璋開口,馬皇后就又嚴肅道:“這是大明兒郎們用鮮血換回來的,只有愛惜這張地圖,愛惜這片土地,愛惜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才能永遠的成為這片土地上的君王。”

朱元璋父子當即恍然大悟,就趕緊洗腳換襪子去。

終于,他們一家三口,就站在地圖之上,并圍繞著‘灌縣’的區域,蹲了下來。

馬皇后指著一個地標道:“都江堰,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取名‘湔堋’。”

朱標點頭道:“我在書上有看過,書上說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馬皇后看著如此博學的好大兒,也是滿意的點頭道:“不錯,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也因此,都江堰又稱為‘都安堰’。”

“與此同時,又叫做‘金堤’,這是為了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朱標又接著補充道:“唐朝之時,都江堰又改稱為‘楗尾堰’。”

“因為當時用以筑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也就是用竹籠裝石,因此稱為‘楗尾’。”

“一直到宋朝,才在宋史之中,第一次看到‘都江堰’三個字!”

“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至于‘都江堰’這個名字的由來,在《蜀水考》之中就有提及,‘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

“《括地志》中也有說‘都江即成都江’!”

“也可以說從宋朝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做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一直沿用至我大明!”

朱元璋的眼里,他家妹子和他家好大兒,就這么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都江堰的由來,展開了討論。

可在朱元璋看來,與其說是討論,還不如說是在他面前顯擺。

朱元璋只是尷尬一笑道:“二位,這和葉青遷都,我呸,咱都被他給帶進去了。”

“這和葉青主張把布政使司衙門搬遷過去,有什么關系?”

馬皇后正準備開口,就被朱標搶了先。

其實,早在馬皇后指向都江堰地標之時,朱標就已經明白了葉青‘遷都’的原因。

朱標淡笑著說道:“爹,不需要娘開口,我已經明白了這葉青的想法。”

“四川大地經過蠻元百年無能統治,都江堰幾乎都無人管理,要是再不疏浚維護的話,就要失去灌溉作用了。”

“他把布政使司衙門搬遷到灌縣,一是為了方便就近管理,二是為了向整個灌區的百姓表明,他疏浚維護都江堰,讓天府之國再飄稻香的決心。”

“李冰當年開二江于成都之中,將岷江水引進缺水的成都平原,是為了讓百姓享其利,旱則引水灌溉,雨則杜塞水門。”

“也因此,成都平原才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現在,他想要讓這個被蠻元摧殘百年的‘天府之國’,成為真正的天府之國!”

說著,他又向朱元璋行禮道:“陛下,兒臣以為,當準其所奏。”

“葉大人賑災之時,就已經展現了其高超的水利工程技術,再加上他那可以讓糧食畝產暴增的農業技術。”

“兒臣可以保證,只要陛下準奏,他任期屆滿之時,一定會給大明一個,讓我等拍案叫絕的‘天府之國’!”

朱標話音一落,馬皇后也淡笑著點頭道:“重八,這就是那葉青的意思。”

“他之所以不說明原因,那是因為這么些年以來,你總能和他想到一處去。”

“在他看來,你就是那個聰明絕頂,博學多才的圣明君主!”

“至于他這氣死人的行文方式,其實你也早該習慣了不是?”

朱元璋聽著這番言論,也只是露出無奈的苦笑。

皇帝都喜歡戴高帽子,但這個高帽子,他卻覺得戴得有些頭痛

緊接著,他就沒好氣道:“這個葉青,還真是不把自己的小命當回事啊!”

“有什么說什么就好,非要讓咱來想?”

“咱那么多事情不想了,天天就圍繞著他的事情想?”

“他就該感謝你,要不是你想到了,他把布政使司衙門搬遷到灌縣的原因,他就小命不保了!”

對于朱元璋的這番話,馬皇后和朱標也深表認可。

最起碼就葉青不把自己的小命當回事這句話,他們是一致的認可!

也正因如此,馬皇后就更不把葉青的口誤‘遷都’當回事了。

馬皇后看著朱元璋,溫柔淡笑道:“重八,一個不把自己小命當回事的人,又怎么會有反心呢?”

“我看他這句‘遷都’就不是口誤,而是故意通過沐英,說給你聽的!”

“或許,這也是他對你考驗吧!”

“看看你是否真的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元璋聽著這話,也是若有所思的思考了起來。

是啊!

一個不把自己性命當回事的人,又怎么會對皇位有興趣呢?

想到這里,他也只是冷哼一聲道:“當皇帝累,當他葉青的皇帝更累。”

“咱還得接受他的考驗?”

“真是世風日下,倒反天罡......”

很快,這張四川地圖就被人收走了。

而此刻的朱元璋,也在余氣未消的情況下,在馬皇后和朱標的注視下,分別給葉青和沐英寫圣旨。

但與此同時,等候在外的常侍太監,就又走了進來。

“陛下,沐英的秘奏,又來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