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546章 小姨子想去香江

類別: 都市 | 都市異能   作者:烤餃  書名: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更新時間:2025-02-18
 
任老爺子一口氣將五個秘方說了出來,累得直喘粗氣,心疼得潘曄直掉眼淚:

“任師父,您就慢慢說好了,反正三七也不急,您先歇歇。”

任老爺子笑笑:“今天難得高興,說說也好,肝病這病重在疏導,心情愉快也是一種疏導嘛。”

施老爺子這時候也出主意道:

“醫書和秘方,我們都能提供一些,但你如果要單獨從某一味中藥里面想辦法提煉有效成份,那就要區分開來。

比如養肝護肝的中草藥大致可分為清肝利膽型、疏肝行氣型、滋補肝陰型、清肝明目型四個種類

清肝利膽的中草藥有垂盆草、茵陳、梔子、雞骨草等;疏肝行氣的中草藥有香櫞、甘松、九香蟲等;

滋補肝陰的中草藥有麥冬、天冬、生地、石斛、黃精、玉竹等;清肝明目的中草藥有菊花、石決明、桑葉、牛蒡子等。

你讓我用中醫理論來解釋這些中草藥,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但是你要用西醫的標準去研究這些中草藥,這是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要看你的本事了。”

這一夜,林三七和潘曄兩個人整整記錄了好幾本各種資料。

等半夜從傳染病院家屬區離開的時候,林三七整個人都是興奮的。

有這12位國寶級中醫師親自挑選的絕版中醫古籍,秘方,林三七覺得自己可比屠呦呦老師幸運多了。

屠呦呦團隊是在浩瀚的中醫文獻里去尋找靈感,找到靈感又要在簡陋的實驗室里進行研究。

尤其是她當初所處的年代就是五六十年代,是條件最艱苦,連飯都吃不飽,更何況那些實驗所需要的設備、儀器、耗材幾乎都沒有。

再反觀林三七,手里有大把大把的現金,實驗室所需要的一切設備想買就買,還有名家名師親自指點的圈定的古籍和秘方。

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如果這樣還不能研究出些有用的東西來,那真可以買塊豆腐撞死了。

回到東棉花胡同的家里,潘父潘母已經睡下了。

潘岑卻還是等在了客廳里,正看著林三七從香江帶回來的一些武俠類。

屋子里暖哄哄的,林三七特意買了一個鍋爐,然后給每一個房間都裝了暖氣片,所以室溫全部保持在24度左右,非常舒服。

林三七進屋后,趕緊給潘曄掃掉身上的積雪,哪怕僅僅是從胡同走到家里這么一段路,頭上衣服上已經有了明顯的積雪。

潘岑站了起來,趕緊拿過兩塊干凈的毛巾,一塊遞給林三七,一塊給潘曄:

“姐夫,姐,給,用毛巾擦擦。哇,外面這么大的雪了?這都好幾年沒下雪了吧?”

林三七看了一眼自己這個姐夫的半個屁股的小姨子,心中也樂和和的:

“瑞雪兆豐年,自然災害都持續三年了,今年終于下雪了。這下好了,明年一定是個豐收年,我們終于不用挨餓了。”

潘岑腦子里閃過一排問號,想到了東廂房里,擺滿的雞鴨魚肉蛋,大米和面粉更是堆得跟小山一樣,還有冬天在北方難得一見的綠油油大棚蔬菜。

還有全家人每天都能喝到的洋奶粉、一箱箱的洋可樂,一箱箱的奶油糖。

就這,挨餓?

林三七從里屋換好家居服出來,發現小姨子還坐在客廳里,還有些奇怪:

“二妹,你這是有什么話要跟你姐講嗎?”

潘岑又站了起來:“姐夫,我是找你的。”

林三七一邊給潘曄熱牛奶,一邊隨意說道:

“啥事?跟姐夫還客氣啥。”

“姐夫,你過完年是不是要跟大姐一起去香江做訪問學者?”

“對啊,我會帶一個團隊過去,你姐也去,我們在香江的威爾士親王醫院要開展一個肺結核項目,大約會去半年時間吧。”

潘岑這時候用手指扣著桌面,欲言又止。

林三七心想這小妮子怎么了?難道思春了?舍不得自己這個姐夫了?啊呸,自己這思想都齷齪,有了小劉亦菲和小毛曉彤還不夠?

“姐夫,你能不能把我也帶去香江?”

“啊?”

就在林三七詫異的時候,潘曄聽到妹妹的話也從里屋走了出來:

“二妹,你這是遇到什么困難了?怎么會想到去香江?”

林三七也覺得這可是大事,于是語重心長勸道:

“二妹,去香江不一定是美好的事情,香江很繁榮,物質很豐富,只要有錢啥都可以買到,的確不用像國內這樣艱苦。

但你也知道,香江是南方,要么講廣東話,要么講英語,語言關難過。另外就是香江人有點瞧不起大陸人,容易被欺負。

大陸女孩過去會被他們叫北姑,或者鳳姐兒,都不是啥好話。那邊和這邊完全就是兩個世界,機遇的確多多,但困難同樣多多。”

潘曄知道自家妹子不是那種不穩重的人,于是拉著她坐了下來:

“你這是咋了?跟我們說說,我們幫你參考參考。”

潘岑這才鼓起勇氣說道:

“姐夫,大姐,我已經中學畢業了,剛剛接到通知,給我分配的工作是去紡織廠當女工。可是……可是我不想當紡織工,我想繼續讀書。”

林三七接過報道單,上面寫著“茲介紹潘岑同志于1962年2月前到國營25棉紡廠報到”。

如果換了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接到這個分配任務肯定會高興異常,因為紡織廠是目前國內最吃香的企業,紡織女工地位很高的。

1962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五角紙幣上,就印有一位在紡織廠工作的女工,這位女工名叫蔣定桂。

咳咳,當然蔣定桂能成典型上人民幣,跟她爸爸是紡織工業部部長一點關系都沒有的。

如果這時候潘岑是農民,能成為紡織女工,那就是整個家族都要狂歡的大好事,這意味著魚躍龍門,一下子跨了階層。

但偏偏潘岑是潘教授的女兒,潘曄潘醫生的親妹妹,是傳染病醫院院長林三七的小姨子。

父親是教授,姐姐姐夫是高級知識分子,自己是紡織女工,這對一個才18歲的小姑娘來說,落差太大,難以接受。

潘曄問道:“你不想當紡織女工?不想成為光榮的工人階級?”

林三七皺了皺眉頭,心想自己的妻子果然滿腦子都是紅色思想,覺得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而己。

如果真的人人平等,那些大院子弟,那些高級干部怎么不安排自己子女去掏大糞?

如果大院子弟都可以正大光明被照顧,去部隊參軍,去哪個部委當秘書,可以自由出入莫斯科餐廳,那為什么他林三七的小姨子就不能被照顧?

林三七是個很護短的人,想想自己在有金手指之前,連一個簡單的實習都被勸退,差點沒拿到畢業證書,活活憋死,就覺得世界太不公平。

以前自己是沒能力,現在自己有能力了為啥不耍耍特權?那不是白穿越了嘛。

所以林三七這時候已經站在了小姨子這邊。

潘岑一聽低下了頭,弱弱問道:“我就是……唉,算了,那我去當紡織女工吧……”

眼看著小姨子要走,林三七擺了擺手:

“二妹,你坐下,甭聽你姐,聽姐夫的。我知道你們家原來條件好,你爸當教授的時候,足夠讓你們姐仨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但是當你們家出現困難,你姐已經上了大學,你們小弟還在上小學,所以這一大一小都堅持繼續學業,卻委屈了你,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選擇了輟學。

你大姐大學畢業分配成了醫生,你卻是輟學要去當女工,這事兒對你不公平,姐夫心里明白。不是說你爸,或者你姐欠你什么,但事實上你的確成為了家庭的犧牲者。”

潘岑一聽,眼淚馬上都掉下來了。

請:m.minguoqiren.la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