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555章 連夜拜訪勞教授

類別: 都市 | 都市異能   作者:烤餃  書名: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更新時間:2025-02-22
 
當天晚上,首都中醫院招開了全院臨床醫生大會,會議上公布了與嶺南堂合作的20個課題目錄。

平均每一個課題的初步經費是500萬美元,相當于是3500萬人民幣左右。

這下首都中醫院哄動了,就連背后的北平中醫藥大學也轟動了。

別說一家醫院了,就連一所大學,一年的科研經費也達不到1億美元,所以說中醫藥大學是真的窮。

后來林三七才知道,為了搶這20個有限的課題項目,現場差點都打起來了。

不過這是人家醫院的家務事情,在得到谷院長的默許下,林三七開心地揮起鋤頭開始挖人了,連老教授們的地址都是醫院提供的。

他的首要目標就是肝病科全國名中醫勞康伯老爺子。

林三七和尹漣漪兩人拎著一份禮物,里面裝了一支30年份的野山參,來到了中醫院后面的一個家屬院。

林三七看著眼前幾幢樓房還挺感慨的:

“那時候這里沒有樓房,其實就是格格府原來的后花園,后花園面積很大,還有一個池塘做景觀。池塘旁邊有一個水榭房,我還在這里住過咧。”

說完,林三七辨別了方向,突然又是雙手插腰,沖著前面的一座四合院喊道:

“季鳥猴、王媒婆、那貝勒、嘚啵精老子又回來啦,你們都還活著嗎?”

突然從樓上傳來一陣罵聲:“大晚上的發什么瘋?我們這里沒有這些人!”

尹漣漪真無語了,悄悄往墻角靠了靠,就怕樓上突然倒下來一盆洗腳水,心想回到花都,死活要讓精神科醫生給他瞧瞧。

首都中醫院家屬樓是九十年代建造的,當年也算是首都難得一見的高檔公寓樓,家家都有廚房和衛生間,比統子樓好上無數倍。

但是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高檔職工公寓也變成了老小區,道路狹窄,通道上停滿了汽車,過人非常不方便。

不過人家地段是真好,離著廣場也就兩公里多點,幾步路的事情,一平價格都在10萬以上。

林三七和尹漣漪按著門牌號碼,終于找到了勞康伯教授的家。

樓道挺昏暗的,樓道燈也不是自動感應的,到門口就是一扇老式的防盜鐵門。

林三七品了品味道,雖然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居然在這種老小區里,住的是福利分房,拿的是死工資。

沒有外快,沒有課題,沒有去民營醫院兼職,想必這位勞教授的家庭條件應該不會太好。

人無橫財不富,醫生的月收入頂了天就是4、5萬,中醫大夫可能還要再低些。

想到這里,林三七自信地敲了敲門。

砰砰砰

“誰啊?”

估計是家屬院治安好的原因,里面一位老太太一邊詢問,一邊直接就打開了門,絲毫不怕歹徒。

林三七趕緊滿臉堆笑:

“大媽您好,我是花都嶺南堂醫藥公司的董事長林三七,這位是我們公司的財務部經理尹漣漪,我們是來找勞教授的。”

老太太穿著家居服,滿臉問號:

“花都嶺南堂?喲,還真聽說過,賣人參特別好那家,最近在提倡中醫現代化是吧?”

顯然老太太也是一位中醫業內人士,能準備說出這些訊息,絕對是知識分子。

林三七心想你知道就好,也免得自己費盡口舌:

“大媽,是的,就是賣人參那家嶺南堂,我們這次是從谷院長那兒打聽到您家里的地址,特意來上門拜訪的。”

老太太聽了就笑了:

“進來進來,老頭子,人家嶺南堂的人找上門來算賬了,誰讓你背后在說嶺南堂的壞話,哈哈哈。”

林三七一聽也樂了,心想真是一個樂觀的老太太。

林三七和尹漣漪進到屋里,發現這是一間大約60平米的兩室一廳,裝修很老舊,入目最多的就是各種書籍。

典型的老知識分子家庭。

從房間里走出一個小老頭,胖胖的,戴著老花鏡,手里捧著一本書,從面相上看,似乎不是那種刻薄之人。

老頭開口疑問道:“嶺南堂的人?就是最近在媒體上呼吁中醫現代化那家?”

林三七趕緊點頭哈腰:“勞教授您好,我就是嶺南堂的老板,這么晚了前來拜訪,多有打擾。”

尹漣漪也接送上了禮物,其中一個精美的盒子里裝的是一支30年份的野山參,絕對的重禮了。

老頭沒有想像中的冷淡,反而笑著點了點:

“來者皆是客,二位請坐。喲,這可是正宗的野山參吶,現在可是難得一見了。林老板提倡中醫現代化,不應該送上一盒人參提煉的藥片或者膠囊嗎?怎么直接送人參這種原藥材了?”

老太太端過兩杯茶,輕罵道:

“客人來了,有學術上的不同觀點就好好探討,不要說話陰陽怪氣,顯得沒有肚量。”

小老頭白了妻子一言,將人參放到了桌上,沒說謝謝,也沒說拒絕。

林三七笑道:

“中醫應該是堅守傳統,還是創新發展,從哲學的角度講,應該是辯證來看待。一個是中醫理論,是不是還要堅持什么陰陽五行或者臟腑經絡理論學說?

這一套理論太深奧,太玄學,從我的角度來講,完全適應不了現代醫學體系。同時也不適應現在教育體系,現在的大學生照樣理解不了,只能死記硬背。”

勞教授輕笑了一下,顯得有些不屑:

“林老板,你所說的現代醫學體系,說白了就是西醫那一套,但你要知道,中醫有中醫的理論,西醫有西醫的說法,我們是兩套理論,兩套制度。

就像我們華國跟米國一樣,兩個國家有兩種不同制度,為什么一定要我們犧牲自己的制度,去適應米國的制度?這在我看來就是本末倒置。

我舉一個例子,例如西醫所說的肝臟是屬于消化系統,具有分泌膽汁、合成與分解代謝、調控出、凝血功能等等。

而在中醫里肝臟主要的功能是疏泄和藏血,這里說的疏泄除了膽汁以外還有情緒、運動、氣機升降等等。

西醫把人體分為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九大系統。

而中醫分五臟,肝臟不僅僅是一個器官,肝本身就是一個系統,你可以理解為肝這個器官是集合“肝”中的一個元素。

所以說兩種理論不同,治療不同,怎么可能殊途同歸呢?我非常反對把中醫理論取消掉,用西醫理論來解釋病癥,這不就是要消亡中醫嘛。”

林三七卻有些不贊同這個觀點:

“我們先不說中西醫之爭,就說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不管白貓黑貓,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醫學始終是要服務病人,服務民眾的。

一個病人生病了,非常痛苦,這時候不管你是中醫還是西醫,只要能治好病的就是好醫學。病人也不會糾結你是中醫還是西醫,所以門戶之見,在我看來完全沒有必要。

我也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醫叫腸癰病,西醫就叫闌尾炎,雖然叫法不同,但大家指的其實就是同一種病,其實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最終還是殊途同歸。

這還僅僅只是理論。

從治療方法上來講,中醫對腸癰病用外敷、灌腸、用藥、針灸等方法來治療,可是勞教授,您也是專家,您說這樣的治療方案有用嗎?科學嗎?

用中醫的話講,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同時也會延誤病人的病情不是?萬一中醫治著治著,引起了闌尾穿孔或者化膿,那是要死人的。

如果這時候我們用西醫的輔助檢查設備查一下,用B超確定是不是闌尾發言,再驗個血象,看看炎癥指標高不高。綜合決定要不要手術。

如果是急性闌尾炎,我們就馬上手術動刀子。如果是慢性闌尾炎,我們在抗感染的同時,也可以用些通腑泄熱、利濕解毒的中藥用于輔助治療。

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才是科學的醫療觀念,我們的一切都是從疾病出發,為病人服務。不是非黑即白,用了西醫就不能用中藥,這是不正確的。

同樣的例子還有,比如最簡單的面癱,西醫叫面神經炎。

碰到這種疾病,西醫的做法就是營養神經藥物、激素,然后療效卻并不顯著,西醫歸為自愈性疾病,聽天由命。

但是我們中醫就不一樣,我們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藥物口服或者外敷,也可以用針炙、艾灸等等理療輔助,從臨床的角度來講,療效可能還優于西醫。”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