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許十八則是怎么哄都哄不好,許文武只能帶她回去,衛淵和余知拙則是去看最新火炮。
這一批的炮共有兩種,一種體型巨大,重達數萬斤,一炮可以打出十五里遠。余知拙還遞給衛淵一張玉紙,道:“射程落點都在上面了。”
玉紙上列明了炮口角度多少,射程就會有多少,然后從射程五里外開始,又額外標注了落點偏差會是多少。極限打到十五里時,偏差可達一里。
“都測試過了?”衛淵問。
“五里外的都測試過,五里內偏差不大,直接按計算的彈道走就可以。”
這門炮威力巨大,可以打出二百斤的炮彈,但射擊和裝填異常麻煩,一刻鐘才能放一炮。
另一種新炮則是走的截然相反的路徑,它異常輕巧,只有千余斤,短途的話道基修士可以抱著飛。它還裝著兩個輪子,長途的話一個鑄體大成的修士就能拖著它走半天。
這門炮發射的是五斤炮彈,第一次改用后膛裝填,發射速度相當快,幾息就能打出一發。
余知拙親自動手,將這門炮推入靶場陣位,對準一里處的標靶一炮轟出,準確命中。
遠方火光一閃,爆炸聲震耳欲聾,戰爭巨獸形狀的炮靶被轟得粉碎,順帶還將周圍十丈內的人形鋼靶全部掀飛!
這一炮的威力遠超衛淵預期,他身形一閃就出現在炮點落點處,細細檢視。
戰爭巨獸的標靶模仿的是巫族最普通的戰爭巨獸,以硬木覆蓋鐵皮制成,防御力和真正的戰爭巨獸差不多。
旁邊人形標靶都是仿的巫族重甲戰士,大部分身體都被彈片洞穿,但是其中有一具特殊的標靶,是由厚達三指的鋼板焊成,模仿的巫族道基武士的防御。此時一枚彈片就嵌在這個靶子的胸口,還差一點才能洞穿。
看完靶子,衛淵就對威力有所估計:十丈之內,能夠殺掉普通鑄體戰士,令道基輕傷,三丈之內,道基也要重傷。戰爭巨獸雖然皮糙肉厚,但體型龐大,面對炮轟反而會把威力吃足,生存能力還不如道基。
這一炮威力巨大,射速極快,射程又遠,論火力比現有的城防炮提升一倍有余,而且還能夠跟隨大軍機動。
再說雖然一炮轟不死道基,但多來幾炮也就轟死了。
衛淵再仔細看了看炮彈,鼻子微微一動,問:“用了新火藥?”
余知拙道:“剛剛研究出來的。主要靈感還是來自文武兄弟,他居然想起來有一種火藥是硝酸和棉花調配的。
我和孫宇、恨水弄明白了其中物性原理后,就進行了改良,用雷池之水浸泡靈木絲,再以雷霆砂作為輔料,制成的新火藥已可列入道基法器之列。”
雷池在青冥就有,北方那幾株雷擊木周圍已經出現了一個小池塘,里面就是雷池之水。想要更多的雷池之水也很簡單,多種幾棵雷木就行了,這種樹苗在勛功殿有很多可以兌換。
余知拙又道:“我們將此火藥命名為雷藥,不過現在有兩個方案需要做個決斷。兩個方案主要區別是靈木絲的品質上,一種方案是使用五十年以上的靈木絲,可以明顯提升威力。另一個方案是只使用二十年的靈木絲,威力會是前者的七成,但是二十年靈木到處都有,五十年靈木產量就要少得多。”
衛淵聽罷,人間煙火已經給出估算,按照目前訊息,二十年靈木的供應量是五十年年份的數十倍。
當下衛淵就道:“兩種都做,五十年的有多少就先做多少,然后存著。炮彈全部用二十年靈木的雷藥。”
“可以。”余知拙點頭。
衛淵又問:“炮彈產量怎樣?”
余知拙道:“初步設計了生產流程,當然最初投入使用前還需要在人間煙火中優化完善一下。我先帶你去看一下新的鍛機。”
衛淵的古怪感覺又來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當著他的面說要在人間煙火中如何如何了。
問題是余知拙的口氣如此理所應當,仿佛人間煙火是人間煙火,衛淵是衛淵,二者之間并無關聯。
強壓下怪異感覺,衛淵隨余知拙來到了鍛兵坊一角。這里是新開辟的場地,周圍設立了陣法。雖然只是最基本的陣法,但是足以阻擋鑄體修士。道基修士擅闖的話則是會被陣法標記,然后警戒修士就會迅速趕至。
偌大的新場地中現在只矗立著一座巨大機械,兩個配重箱十分醒目,里面裝的居然是冥鐵礦。現在青冥冥鐵礦多到用不完,同等體積下它們比凡鐵要重幾倍,因此余知拙索性拿來做了配重塊,體積大為縮小。
這是余知拙為了制造炮彈專門改進的鍛機,吊錘配重十萬斤。由法陣輔助出力,需要十個道基或是五十個鑄體修士才能操縱。
這臺鍛機一錘落下就可制出一個炮彈彈殼,然后再由工匠精磨,裝入火藥,加裝底殼,就是一枚炮彈。
這臺鍛機一個時辰能制造五十枚炮彈,配上五十個精磨工匠和十個裝配工匠,就能保證每個時辰都能完成五十發炮彈,一天就是六百發。
如果想要不停歇制造,人員配備就要增加一倍,每日更換一回。如果使用道基修士,那么工匠數量可以去掉一個零。
將來余知拙打算多造幾臺大形鍛機,然后把精磨工匠集中到一個場地,裝配工匠集中到另一個場地。產品完成一批后再送往下一道工序,如是可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但具體場地如何分布,內部工匠怎么布局,就是人間煙火優化內容了。
說實話,衛淵對于炮彈的產量仍有些不滿意。
不過炮彈彈殼產量高了,火藥產量就容易跟不上,還得大舉收購原料生產火藥。火藥產量跟上來了,彈殼又會不夠。
等到兩樣都夠了,敵人的數量可能就不夠了。
最后衛淵決定全力生產輕便小炮,因為它能夠跟隨步兵一同作戰,故而命名為步兵炮。
確定了這件大事,就有人來通報,來自趙國的流民已經到了。衛淵立刻飛向南境,然后就看到趙軍押送著大隊流民正在進入青冥境內,隊伍根本看不到盡頭。
衛淵已經為這些流民準備了全新的設施。流民抵達,先是施粥吃飯,然后在排隊領粥過程中就有人將他們初步甄別區分,身強力壯的,有一技之長的,以及年輕女子全部區分出來。
此時產生了一些小波折,流民隊伍中每個年輕女子都是有主的,不存在單身獨行的情況。在把她們單列出來時自然會引起她們男人的強烈反對。而此時界域修士就會詢問女子意愿,是愿意維持原有關系還是想要分開另行生活。
幾乎所有女子都選擇了分開。
身強力壯的,根骨上佳之人,如若愿意加入軍中,身份可跳過罪民,直接從軍卒做起。年輕女子和有一技之長的都是如此。
這些單身年輕女子如果檢查后身體沒有問題,將來會配給單身的平民男子為妻。這是衛淵和太初宮諸修商討后,認為是能夠維持青冥穩定的一條重要措施。
所有被挑出來的人都會帶去沐浴更衣,舊衣物全部燒掉,戰士會下發軍服。匠人和女人每人會發兩套粗布衣服。
吃飽喝足,清洗干凈,再換上新衣服后,被挑選出來的萬余人就給衛淵貢獻了兩千余道青氣。
余下的幾萬人則是集中起來,由道基修士施展道法降下靈雨。他們沐浴靈雨,可以祛除病痛,增強活力。但現在青冥沒有那么多衣服發給他們,只能先穿著破爛衣衫。
新的流民全部被派去開墾新田,現在青冥有田四百余萬畝,每兩月即可產糧八億斤,糧食完全不缺,所以他們開田速度可以根據身體情況而定。初時干得少些,隨著身體強壯,再漸漸增加工作量。
現在衛淵已經對如何馭民已經相當有心得。想要安流民之心,第一是喂飽,第二是給他們活干,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用的,如此自會安定下來。
且流民挨餓久了開墾糧田這種事格外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
果然,大隊流民被遣去開墾糧田的當日,衛淵就開始有青氣入賬,三日內越來越多,一直收獲八千余道后,青氣產生速度才開始放緩。
接收完崔書同的二十萬流民,衛淵就再度進入幽寒界,看看這邊的進展。
這段時日,冥山中已經開辟出一個六丈長,寬和高各兩丈的空間,挖出的冥鐵居然近一億斤。
因為冥鐵實在太多,衛淵早就給太初宮貢獻了十萬斤冥鐵,成功關閉了冥鐵換取仙銀的通道。雖然衛淵是捐獻,但是宮中長輩們考慮到衛淵一直以來的貢獻,最后做主減免了一百萬兩仙銀的債務。
隨后勛功殿就開啟了仙銀換冥鐵的通道,一兩仙銀可以換一兩冥鐵。冥鐵用途廣泛,眼見如此便宜,許多太初宮弟子當下就是踴躍兌換。
衛淵臨走前,又查了查其它幽寒界可能有出產的珍稀物資,然后就發現所有物資的收購價后面都多出一項內容:在此價格下共可兌換多少。
看到這個補丁,衛淵覺得有被冒犯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