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流逝,月落日升。
李奕的御書房內煙霧繚繞,桌子上煙灰缸里煙蒂已經堆成了小山。
李奕一夜未睡,他的眼睛里滿是紅血絲。
整個人的精神都有些萎靡。
就在這時候,一縷金色的朝霞刺破云層,穿過窗戶,照射在李奕的臉上。
李奕下意識瞇眼,以免被陽光直射眼睛。
光亮將他的整張臉以高挺的鼻梁為界限,分成一明一暗兩部分。
光影對比相當明顯!
仿佛是在映照李奕心中的糾結!
隨著時間流逝,太陽繼續升起,很快,李奕的整張臉便都暴露在陽光之下。
這時候,他終于做出了決定。
深吸一口氣,在煙灰缸里按滅了手中快要燃燒到手指部分的煙蒂。
原本微微瞇著的眼睛睜開,眼球上雖依舊有紅血絲,但里面的萎靡幾乎已經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則是十足的戰意!
深吸一口氣,李奕說道。
“傳令下去,召軍務院,政務院諸大臣,前來覲見!”
在慎重思慮了整整一夜之后,李奕最終還是作出決斷。
北美戰事必須得打!
李奕明白,一但大唐坐視北方聯邦國繼續封鎖南方聯盟國的海域,阻斷大唐,英國,法國等列強給南方支援。
用不了多長時間,南方就輸定了!
一但讓北方擊敗南方,美國南北統一,資源徹底整合,那么一個新興的帝國便將從北美冉冉升起。
沒有人比李奕更明白南北統一之后的美國,究竟能爆發出多大的潛力。
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自然資源,足夠的戰略縱深,富裕的勞動力,充足的資本,再加上其孤懸海外,而無外部威脅的地緣格局……
這將是一個有望登頂世界,成為世界霸主的國家。
真說起國家潛力來,美國甚至還要在英國之上。
美國也是未來唯一有可能,有資格同大唐爭鋒的對手。
李奕必須在其真正起勢之前,將他壓下去!
不惜一切代價,將他壓下去!
雖然唐軍遠征北美,幾乎是一場賭局,能不能贏誰也不知道。
但是,現在的李奕擔的起失敗的代價!
如今的大唐,也擔的起失敗的后果!
為了子孫后代,李奕愿意去賭這一把!
再說了,大唐還不一定就真的會輸呢。
還有就是,大唐只有插足并打贏北美戰事,并在北美駐軍,才有可能和英國爭奪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否則的話,即便巴拿馬運河最終修通,那大唐無法向巴拿馬投送力量,最終也不過是給英國做嫁衣罷了。
一旁在李奕身邊恭候了一夜,也熬了一夜的王忠聞言松了一口氣,當即點頭。
“奴婢明白!”
語罷,他便轉身離去,前去傳達李奕的命令。
只是,他的步伐明顯有些踉蹌,這一晚上熬下來,王忠也很不好受。
而李奕則是揮手示意其他的侍從打開窗戶通風,散散煙味,而他則是坐在椅子上,眼睛微閉,開始閉目養神。
沒讓李奕等多長時間,左宗棠,石達開,王安,羅大綱,方海洋,葉致勝,范希元,趙科,吳興邦,張靖林等大唐的軍務院和政務院高層便前后抵達了李奕的御書房。
李奕擺手示意眾人坐下,然后又命侍從上茶,這才開口說道。
“今日朕喚諸位卿家前來,便是為了商討一件事情。”
“朕已做出決定,我大唐要正式出兵干涉北美戰事,幫助聯盟國打贏這一場獨立戰爭。”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仗到底該怎么打,大家都議一議吧!”
李奕此言一出,整個御書房內頓時為之一靜。
眾人忍不住面面相覷起來。
最終,還是左宗棠開口說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
“北美大陸距我大唐本土,何止萬里之遙?”
“若大軍發出,勞師遠征,靡費何止千萬?”
“且美利堅國乃美洲大陸的第一強國,其國力不弱,其民兵之勇悍,也是全球聞名,若我大唐冒然發兵遠征,恐難有勝局……”
“更何況,我大唐發兵北美,名不正,言不順,豈非是不義之師嗎?”
“我大唐身為天朝上國,豈可興不義之師?”
左宗棠苦口婆心的勸說。
李奕聞言,卻只是面無表情的擺擺手道。
“卿家不必再勸,朕心意已決!”
“這一戰,非打不可!”
“美國這個新興國家的威脅實在太大,趁其分裂,出兵將其削弱乃是我大唐最好的選擇。”
“我大唐決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至于說出兵的理由?
怎么說呢,很好找!
印第安人就是一個不錯的由頭,美國人不是割印第安人頭皮,對印第安人種族滅絕嗎?
大唐完全可以打著為殷商遺民報仇的旗號,向美國宣戰。
至于說印第安人究竟是不是殷商遺民?
這個不重要!
只要大唐需要,他不是也是。
可如果大唐不需要,那他是也不是。
至于說聯盟國也是美國?
這個也不重要!
屠殺驅逐印第安人的是美利堅聯邦國,關聯盟國什么事呢?
人家聯盟國都叛離聯邦了,再拿聯邦之前的罪行和人家算賬,這豈不是耍流氓嗎?
左宗棠聞言,張了張嘴,但見李奕心意已決,他最終還是無法再勸。
李奕身為一個開國皇帝,他的威望可謂巨大。
很多事情,只要他下定決心,那就一定能做的下去!
外交部長張靖林見此知道大局已定,只能站出來獻策道。
“陛下,我大唐若要干涉北美戰局,北美距我大唐萬里之遙,光靠我大唐一國之力,恐力有未逮。”
“微臣以為,我大唐可以出面聯合英國等歐洲列強,共同組成聯軍,干涉北美局勢。”
李奕聞言,微微頷首道。
“不錯。”
“此策可行!”
“不過如今英國正在克里米亞同沙俄開戰,恐怕沒有余力再去參與北美戰事……”
如今沙俄和英國在克里米亞打的正是激烈的時候。
張靖林繼續道。
“陛下,或可聯絡法國。”
“在歐洲,法國也是份量不弱于英國的列強,且法國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成色均很不錯。”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象!”
“除此之外,西班牙,荷蘭,普魯士等次一等的國家,也可聯絡。”
“只要法國表態愿意參戰,想必這些國家也不介意一起湊湊熱鬧。”
李奕聞言,只是稍一猶豫便點頭表示認可。
“可以,此事便交由卿家去操辦。”
“盡快推動下來!”
隨后,大唐海軍部部長,方海洋也是站出來詢問道。
“陛下,我大唐若要征伐北美,當是以海軍為先。”
“不知陛下準備抽調哪支艦隊參戰,又準備走哪條航線,如何發兵北美?”
李奕稍作沉吟,然后詢問道。
“卿家對此事怎么看?”
李奕對于指揮海軍作戰只是一知半解,所以,他也就不強行給自己刷存在感了,而是準備征詢相關人士的意見。
方海洋沉吟一陣,然后說道。
“回陛下的話,在微臣看來,我大唐或許可以從各大艦隊中抽調精銳,組建一支大西洋特遣艦隊,專門用于北美戰事。”
李奕聞言,點頭表示認可。
方海洋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就是我大唐若要征討北美,大軍航線應該是從南洋出發,經由馬六甲,前往印度洋,再從好望角繞過,橫穿大西洋前往美洲……”
李奕聞言,露出一個好奇的表情。
“那為什么不橫穿太平洋,然后繞過南美洲前往北美呢?”
“這樣不是更近嗎?”
方海洋聞言,開口解釋道。
“回陛下的話,之所以選擇走印度洋,大西洋航線,而不是走太平洋航線。”
“一方面是因為太平洋要遠比大西洋廣闊。”
“太平洋最大寬度為小兩萬公里,而從大唐抵達南美,差不多走的就是最寬的這條航線。”
“而大西洋最窄的赤道航線,不過才2400公里。”
“橫跨大西洋的難度,要遠比穿越太平洋小。”
“二是因為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比太平洋方便補給。”
“我大唐如今雖和夏威夷王國簽署通商條款,但偌大的太平洋上,只有夏威夷這一個較大補給點,可以滿足我艦隊補給所需。”
“其他的補給點都實在太小,最多滿足商船補給,沒辦法給我艦隊補給。”
“所以,太平洋補給十分困難。”
“而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卻是有著大量的補給點,且控制這些補給點的西方列強,大多都和我大唐簽署有通商條約,我大唐艦隊可以在他們的港口停靠補給。”
“三是,我大唐的艦隊如果從印度洋,大西洋沿岸走,可以更快同其余國家的艦隊匯合,大家好一同向北美用兵。”
李奕聞言,點頭應許下來。
他明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太平洋實在太寬了。
隨著技術進步,大唐的船用蒸汽輪機的性能越來越好。
大唐的鋼鐵戰列艦的最高航行速度幾乎達到了22節。
雖然不如一戰二戰時期戰列艦的航行速度,但在這個時代卻是已經足夠冠蓋全球。
當然了,艦隊航行不可能全程使用最高速度。
否則的話,蒸汽輪機撐不住的。
一般的巡航速度,也就10節左右,和一戰二戰時期的商船差不多。
就按照10節來算,那一天就是240海里,一海里等于1.852公里,24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450公里。
而大西洋赤道航線才2400公里寬,大唐的艦隊如果從赤道航線走,五六天就能橫穿大西洋。
哪怕中途蒸汽輪機需要休息,需要找地方補給,滿打滿算十天肯定是夠的。
可太平洋呢?
那可是實實在在的19900公里,小20000公里寬,而赤道尼瑪一圈才40000公里,一個太平洋占地球表面積三分之一,體積占全球海洋總體積的一半以上。
太平洋實在是太大了!
小20000公里的路程,如果算上中途補給休息所需的時間,想要橫穿太平洋,差不多最少也得兩個月。
在海上飄兩個月看不到陸地,和飄十天看不到陸地,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選!
所以,為什么是歐洲人發現新大陸,而不是中國人
原因就在這里。
大西洋可要比太平洋窄多了。
如果哥倫布是從亞洲出發的,累死他也不可能發現新大陸。
隨后,眾人又開始商討起了用兵的具體細節。
包括特遣艦隊的組成,司令員的人選,是否派遣陸軍參戰,以及籌備戰略物資等各方面,都需要進行討論。
結束議事,李奕便去休息了。
昨晚熬了一整夜,如今的他眼皮好似沾了膠水,實在困的不行。
待李奕一覺醒來,時間已經到了下午。
他簡單吃了點午飯,便開始繼續批閱奏章。
忽然,李奕看到了一個令他很感興趣的東西。
佛山兵工廠向朝中匯報,他們成功研發出了可隨步兵機動,并在進攻過程中進行火力壓制的輕機槍。
如今,已經完成驗證工作,開始著手量產。
最新一批產品已經被運往京城,李奕對此很感興趣。
開口吩咐一旁的王忠道。
“王忠,替朕安排一下行程。”
“準備動身前往景山兵工廠視察。”
沒錯,佛山兵工廠做出的新型軍火,在運抵京城后,便被送到了景山兵工廠。
當然,不是讓景山兵工廠剽竊他們的設計的。
而是整個京城,只有景山兵工廠有一座試驗場,李奕如果想要過目新型軍械,就只能去景山兵工廠。
王忠聞言,當即點頭表示明白,而后轉身前去安排。
不多時,他便從外邊返回來,來到李奕身邊道。
“陛下,車子已經安排好了。”
“隨時可以出發!”
李奕輕輕點頭,然后說道。
“走吧!”
說話間,他從椅子上起身,邁步向外走去。
王忠亦步亦趨的跟隨。
一行人出了圓明園,坐上車子,一路向京城郊外的景山兵工廠行去。
自從有了汽車,李奕要出行視察的步驟簡略了許多。
不像以前,出行只能坐馬車或者轎子,遠不如汽車舒適便捷。
速度更是大大不如!
至于說汽車比較貴?
額,李奕可是皇帝,對他來說,貴不貴的無所謂。
他不在乎錢,對錢沒有興趣……
車子一路行到景山兵工廠外,李奕下車,景山兵工廠新任負責人楊軒早已在兵工廠的大門外等候。
李奕還沒有從圓明園出發的時候,皇帝要來視察的電報就已經拍給兵工廠了。
兵工廠這邊自然會提前做好準備。
“微臣參見陛下!”
“陛下萬福金安!”
見皇帝下車,楊軒快步走到李奕,鞠躬作揖行禮。
在他身后,兵工廠的管理人員,工作人員也是紛紛作揖行禮。
黑壓壓的一片,看起來很有氣勢。
如今的景山兵工廠已經不是剛開始建立的時候了。
隨著這些年來朝廷不斷投入,以及軍貿訂單的增加,景山兵工廠,佛山兵工廠等幾座大型兵工廠的生產規模都是持續擴張。
如今的景山兵工廠,已經建立起了完備的生產體系,擁有生產車間,倉庫,員工宿舍區,餐廳,休閑區等不同的區域。
擁有生產各口徑火炮,新款栓動步槍,手槍,機槍,炮彈,子彈,魚雷,刀具,鋼盔等不同軍械的能力。
景山兵工廠如今共有武器專項專家653人,工程師1242人,普通技術工人六千余。
規模可謂是相當驚人!
說句不好聽的,如今的大唐其實一直在為將來的世界大戰做準備。
兵工廠日常除去生產各類軍械之外,還在不斷的囤積彈藥,以備將來。
李奕輕輕點頭,然后伸手將楊軒攙扶起來,然后說道。
“佛山兵工廠那邊不是送來一批新型的輕機槍嗎?”
“試驗場可曾安排好了?帶朕去看看!”
楊軒聞言,當即點頭道。
“回陛下的話,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
李奕點點頭,然后在楊軒的帶領下,想著景山兵工廠的試驗場走去。
沿途,隨處可見工作人員向李奕一行人行禮。
很快,他們便來到了試驗場上。
出現在李奕面前的,是一挺輕機槍。
一名從佛山兵工廠派遣而來的技術員上前來,為李奕介紹該款槍械的具體性能。
“啟稟陛下,該款槍械被命名為開泰六年式輕機槍。”
“槍身長1.2米,全槍總重十千克,槍管長672毫米,口徑為8毫米,有效射程1000米,射速為500發/分鐘。”
“裝彈方式為彈匣裝彈,每支彈匣容量30發。”
“該款輕機槍和重機槍比起來,雖然由于火力持續性不足,以及彈藥口徑偏小,戰場壓制力不如重機槍。”
“但勝在重量輕便,可以由步兵手持移動,可以作為班用機槍裝備部隊,為我軍最基礎的班組單位提供進攻火力掩護。”
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區別就在這里了。
重機槍重量較重,只能固定在原地當火力點,用于壓制敵軍進攻。
而輕機槍則重量輕便,步兵提著就能到處跑,可以為部隊攻堅提供火力掩護。
如今的大唐,重機槍已經有了成熟的產品。
可輕機槍,這還是第一款!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大唐如今對自己的軍械體系進行了一個全方面的整點。
將各類槍械彈藥口徑進行了統一。
比如說,手槍彈口徑統一規定為6毫米,步槍彈輕機槍彈8毫米,重機槍彈14毫米。
像是什么英制的5.56,7.62,都被逐步汰換,更換為了整數單位。
如此一來,一方面是好計算,好生產,方便軍隊后勤統一生產,可以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削減英制單位的國際影響力。
就拿7.62口徑的彈藥來舉例,換算成英制的話,正好就是三英寸。
李奕當初確定大唐的彈藥口徑時,并沒有聯想到這一點,所以也就沒有在意。
但現在他卻是準備要換一換!
從今天開始,他大唐的規矩才是規矩。
至于說以前生產的彈藥槍械怎么辦?
很好解決,賣二手也就是了。
聽罷,技術員講述的各項數據,李奕親自上前,手持輕機槍掂了掂。
感受了一下槍械重量,然后又親自拆卸彈匣,拉動槍栓,體驗手感。
“彈藥呢?裝填上,朕要親自試試手!”
李奕開口吩咐。
技術員見此,雙手奉上一個裝填好的彈匣。
李奕接過彈匣,完成裝填,然后拉動槍栓上膛,將槍口瞄準向了遠處的標靶。
瞄準,扣動扳機,動作一起呵成。
噠噠!噠噠噠!
槍聲響起,幾發子彈傾瀉,李奕只覺得槍托砸在肩窩。
遠處的標靶被子彈命中,打的草屑橫飛。
很快,一個彈匣三十發子彈摟完,李奕將輕機槍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一邊揉著肩窩,一邊笑呵呵說道。
“不錯,不錯!”
“這輕機槍的穩定性和射速都很不錯,只可惜彈匣容量小了些,沒辦法進行持續性的火力壓制。”
李奕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親自打過槍,如今一下有些適應不過來。
一旁的技術員見此,開口說道。
“回陛下的話,兵工廠方面已經在研發彈鼓裝彈的可能性,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會有結果。”
“初步設計彈鼓容量為50發,要比三十發的彈匣大的多,火力方面也會更強。”
李奕聞言,只是笑呵呵的點頭表示認可。
然后示意技術員上手為他講解和演示更多的細節。
片刻之后,李奕滿意的點頭說道。
“不錯,很不錯!”
“這樣吧,傳令下去,讓佛山兵工廠方面加緊生產。”
“首先緊急生產一批500挺,以及相應配套的彈匣彈藥出來,準備用于裝備軍隊……”
李奕琢磨著,要給遠征北美的大唐遠征艦隊補充一下軍需。
以求在勝利的天平上加碼,讓唐軍可以獲得更大的勝率。
一旁的秘書張之洞聞言,只是點頭應下,表示自己明白。
隨后,李奕便開始在景山兵工廠中四處視察。
他好不容易來一趟兵工廠,自然不可能只是簡單過目輕機槍就什么都不管了。
來都來了,視察還是要做的。
走在生產車間內,看著四周那一臺臺機床,以及工業設備,李奕滿意的點頭。
忽然,李奕像是想起來了什么,轉頭詢問一旁的楊軒道。
“對了,最近兵工廠這邊關于裝甲車的項目研發的怎么樣了?”
自從上次拖拉機研發成功之后,李奕便授意軍方準備先將拖拉機用于軍用。
想的是等軍方軍用擴產,生產規模擴大,產業鏈組建,將拖拉機的造價打下去之后,再民用不遲。
如今已經過去了許久,李奕覺得兵工廠這邊應也要拿出成果來了。
楊軒聞言,簡單整理了一下自己腦海中的思路,然后說道。
“回陛下的話,當前兵工廠對于裝甲車的研發確實有了不錯的進展。”
“最近正在做整裝,以及試驗,很快就能確定生產方案。”
“除此之外,我們還研發了一款軍用卡車,可用于戰場轉運物資以及兵員……”
李奕聞言微微頷首道。
“走吧,帶朕去看看!”
楊軒見此,在前帶路,帶著李奕向著一間廠房行去。
在抵達廠房外之后,楊軒開口介紹。
“啟稟陛下,這里便是我們研發裝甲車的生產車間。”
推門,邁步走入。
隨著頭頂以及墻壁上的電燈被一一點亮,出現在李奕面前的,是一個被用帆布蓋著的大家伙。
幾名工作人員上前去,將帆布掀開。
一輛鋼鐵巨獸出現在李奕面前。
楊軒上前幾步,開口介紹。
“啟稟陛下,該款裝甲車整體車長5.6米,寬2.4米,高2.3米,載員3人,車重8.5噸。”
“車體正面裝甲厚13毫米,側面裝甲厚8毫米,采用履帶驅動,最新型風冷柴油發動機。”
“按照設計方案,車輛最高行駛速度為20公里每小時。”
“武器系統主要是兩部分,一為一門3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二為一門8毫米口徑的車載輕機槍。”
李奕打量著出現在自己面前的裝甲車,或者也可以說是坦克。
之所以叫他裝甲車,而不是坦克,則是因為坦克其實是英文的音譯,在此之前中國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所以,大唐在立項研發坦克時,項目名稱便是裝甲車。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名字,不重要。
雖然目前這輛裝甲車還沒有涂裝,甚至就連發動機,炮塔,車載機槍等重要設備都還沒有裝上去。
目前有的只是一個大框架!
可李奕看向他的眼神中,以及滿是贊許。
李奕親自上前去摸了摸冰冷中反射著金屬光澤的車身,滿意的點頭。
“不錯,不錯,兵工廠這邊的研發進度很不錯。”
“朕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看到我大唐的裝甲戰車橫行于戰場的一幕……”
楊軒聞言,滿臉鄭重其事的說道。
“陛下放心,微臣保證完成任務。”
說到這里,楊軒像是想起來了什么,又開口說道。
“陛下,該款裝甲車還未命名,臣懇請陛下為其賜名!”
李奕聞言,先是沉吟一陣,而后說道。
“自古以來,國人素喜歡以虎賁來稱呼強兵精銳,等該款裝甲車定型,便將其命名為虎賁式裝甲車吧!”
“希望我大唐將士駕車之后,可以如同猛虎奔走追逐野獸一般,在戰場上追逐敵軍!”
“也希望敵軍在見到我大唐將士之后,便會如同野獸見到猛虎般喪膽!”
楊軒聞言,滿臉喜色的說道。
“微臣代研究組全體成員,謝陛下賜名!”
李奕聞言,只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溫聲說道。
“好好干!”
“朕相信你不會令朕失望的!”
楊軒聞言,只是滿意點頭。
結束視察,李奕滿意的離開了兵工廠。
在看到大唐兵工廠中的新型軍械之后,他對北美戰事大唐能否取勝,重新充滿了信心。
他相信,大唐一定可以取得這場戰場的最后勝利。
巴黎街頭!
一輛汽車緩緩駛過。
路邊的行人紛紛躲避。
大唐駐法國大使錢輝坐在車子里,閉眼假寐,并思索著大唐本土那邊交給他的任務。
終于,車子來到了楓丹白露宮外。
嘎吱一聲車子停下,錢輝下了車。
法國外交大臣盧茲上前幾步迎接,主動用中文打招呼道。
“大使閣下你好!”
錢輝笑笑,用純熟的法語回道。
“盧茲部長,好久不見!”
盧茲點點頭,然后一邊在前帶路,一邊說道。
“大使閣下,皇帝陛下已經在會客廳中等候,我需要向您交代一下我法國面見皇帝的禮儀……”
錢輝聞言,首先表示自己明白,然后一邊聽著盧茲的講述,一邊不斷點頭。
很快,他便被帶到了一間會客室外。
衛兵推開門,錢輝邁步走入,抬眼便看到了大馬金刀坐在一張沙發上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
錢輝上前幾步,用法國宮廷禮儀行了禮,然后說道。
“見過法國皇帝陛下!”
“我要代表大唐皇帝陛下,向法國皇帝陛下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拿破侖三世聞言,滿臉笑容的點頭,然后十分熱情的招呼錢輝坐下。
拿破侖三世能夠政變當上法國皇帝,雖然有他政治手腕高超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叔叔。
嗯,大名鼎鼎的拿破侖一世!
拿破侖三世在政變之前,曾經競選總統,很多民眾并不了解他的政治主張,但還是因為他的姓氏,而將票投給了他。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姓氏和那個男人一樣,他姓波拿巴,拿破侖·波拿巴的那個波拿巴。
所以,法國人們愿意相信他。
說白了,拿破侖三世能夠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拿破侖的余蔭。
在他上位前,這自然是好事,但在上位后,拿破侖三世的心態變了。
他迫切的希望能夠做出些什么來,借此證明自己能當上皇帝,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是因為自己的姓氏。
所以,他在聽到錢輝向他轉達李奕的問候時,表現的很是高興。
在拿破侖三世看來,自己的叔父當年可沒有能夠得到中國皇帝的問候,而他卻是得到了。
這豈不是他比自己的叔父還要強的證明嗎?
所以,拿破侖三世對錢輝表現的非常熱情。
待錢輝坐下,拿破侖三世一邊招呼他喝咖啡,一邊頗感興趣的開口詢問。
“不知錢大使來面見我,是有什么事情嗎?”
ps:這章是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