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第85章 英法的決定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作者:聽風煮雨夜  書名: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更新時間:2025-03-19
 
錢輝端起自己面前的咖啡杯啜飲一口。

咖啡那種苦澀中帶著些許香甜的味道在他的舌尖上炸開,錢輝抿了抿唇,他喝了出來,這是產自北非的咖啡豆。

將咖啡杯放下,錢輝然后說道。

“皇帝陛下,外臣今日前來,是代表大唐皇帝陛下,同您商量共同出兵北美,干涉美國內戰的事情。”

拿破侖三世聞言挑了挑眉,雙腿交迭翹起一個二郎腿,開口詢問道。

“大唐決定要下場介入美國內戰了?”

錢輝點點頭。

“時代,確實如此。”

“大唐希望法國能同大唐站在一起,共同介入這場戰爭。”

拿破侖三世呵呵一笑,然后直接了當的詢問道。

“介入美國內戰不是不行,但是,我法蘭西又能從中得到些什么?”

“如果沒有足夠的好處,貿然介入戰爭,朕沒辦法向議會交代。”

對于介入美國內戰,法國并不抗拒。

歷史上,英法之所以不下場介入美國內戰,而只是在貿易上支援南方,或是暗戳戳的提供些軍火。

除去因為美國國力不弱,冒然介入戰爭容易被扎一手血,討不到好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英法剛剛一起聯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爆了滿清金幣,將中國這個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商品傾銷市場給拿了下來。

三四億人口的大市場,完全足以暫時填飽英法的肚子。

所以,英法所以才沒有動力向美國這個滿身是刺的硬骨頭用兵。

但現在不同了,隨著大唐崛起,東亞東南亞都被大唐用傳統的朝貢體系給整合在了一起,變成了專屬于大唐的商品傾銷市場,以及資源產地。

西方再想要獲得東亞東南亞的市場,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這個世界能夠撐得起一個工業強國發展的大市場都是有數的,也就是中國,歐洲,印度,北美這幾個。

其他地方都夠嗆!

不是沒市場,而是市場不夠大,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工業強國的發展。

而如今的法國,既沒能從中國占到便宜;印度是英國的自留地,就連大唐也只是通過孟加拉灣海戰,這才勉強在印度插了一手;而歐洲市場更是早已飽和。

法國雖然對非洲有一定的影響力,但非洲窮啊,市場實在太小。

說白了,現在的法國正缺少一個巨大的商品傾銷市場來支撐起法國工業的發展。

在當前這種情況下,北美幾乎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要說拿破侖三世對北美不動心,這是不可能的。

他之所以這么說,也只不過是想要從大唐手上撈點好處而已。

錢輝聞言,只是笑笑,頗有底氣的說道。

“難道皇帝陛下不想重振當年法國歐陸第一強國的榮光了嗎?”

“如今之歐陸局勢,英國和沙俄深陷于克里米亞戰場不可自拔,根本無暇他顧。”

“如果這時候法國出面,組織歐洲聯軍干涉北美內戰,那法國身為聯軍的主導,在此戰之后,是有希望可以取代英國在歐陸的地位的。”

錢輝能被派來歐洲做法國大使,他對歐洲歷史自然是了解的。

對于英法的百年矛盾,更是熟記于心。

他不信法國就甘心居于英國之下,做英國的小弟。

拿破侖三世聞言,頓時便動心了。

俗話說的好,帶頭大哥!

什么是大哥?

帶頭的才是大哥!

法國想做大哥,就必須得帶一次頭才行!

“可這次干涉北美內戰的聯軍,是大唐牽頭的,而不是我法國。”

拿破侖三世繼續說道。

錢輝呵呵一笑。

“可以是法國!”

“大唐本土距離歐洲遠隔何止萬里?”

“大唐如今是無力,也沒有想法插足歐洲局勢,不會在這次的事件中搶法國的風頭。”

拿破侖三世聞言,明顯意動。

錢輝見此,繼續加碼道。

“皇帝陛下,如今這世界上的工業強國已經足夠多了。”

“我想法國也不想眼睜睜的看著一個新興的國家出現在北美吧?”

“更何況,這個新興國家曾經還是英聯邦的一員!”

“說句不好聽的,英美之間的矛盾其實就像是父子分家,別看現在吵吵鬧鬧,可有朝一日一但有事,兩者很容易就能勾連起來……”

“而法國在他們面前,那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外人。”

拿破侖三世聞言,臉色不由得有些復雜。

下意識的點點頭。

怎么說呢,別看當年美國國父路易十六幫著美國從英國手上獨立。

可獨立后的美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依舊是英國。

說句不好聽的,法國的行為就像是鄰居家父子鬧矛盾,他出錢出力出人幫著兒子分家,可結果轉過頭來人家父子又重歸于好了。

就踏馬他一個鄰居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里外不是人也就算了,之前投入的錢,力,人,也都踏馬浪費了。

這才叫一個心塞呢!

想著這些,拿破侖三世呵呵一笑道。

“干涉美國內戰可以。”

“好處呢?”

錢輝當即說道。

“大唐可以和法國一起平分北美的商品傾銷市場。”

拿破侖三世眼珠子一轉,然后說道。

“呵呵,如此也好!”

拿破侖三世嘴上雖然答應的挺好,但他心中卻是有別的想法。

在他想來,大唐本土距離美洲實在太遠,可法國距離美洲卻是相當之近。

將來大家若要爭奪美國利益,那大唐絕對爭不過法國。

拿破侖三世已經琢磨開了,前期先借大唐之手組織聯軍,干涉內戰,搶奪北美的市場。

待北美市場到手之后,再想辦法把大唐踢出局……

如此一來,簡直就是雙贏!

他踏馬贏兩次!

簡直贏麻了!

很快,大唐和法國方面便達成了共識。

大唐和法國的使者,一起在歐洲各國游走,勸說各國共同出力組織聯軍。

荷蘭,西班牙,普魯士,奧地利等國雖沒有直接答應,但也是先后都表明有所意向。

怎么說呢,這些國家如今也在發展工業。

他們同樣也需要市場!

而如今的北美市場,無疑就是一塊大肥肉。

誰見了都想沖上去咬兩口。

英國,倫敦。

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

官邸內,英國新任首相約翰·羅素坐在書桌后,臉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正在處理公務。

大英如今正在克里米亞同沙俄開戰。

一份份戰報,以及申請物資,申請支援的軍報不斷從前線發回來。

很多東西,都需要他一一過目,做出批示。

終于,案頭的公務逐漸處理完畢,約翰·羅素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伸了個懶腰,享受著難得的閑暇。

就在這時候,他的辦公室外響起一陣敲門聲。

約翰·羅素頭也沒抬的回了一句。

“進來!”

他的話音落下,房門被嘎吱一聲推開。

一名穿著燕尾絲的老白男從外邊走了進來,頭發被梳成背頭,看起來很有氣勢,但如今卻有些慌張。

正是英國現任外交大臣亨利爵士。

“首相閣下,出事了!”

約翰·羅素聞言,挑挑眉說道。

“亨利爵士,請問到底是出什么事了?你何必慌張?”

亨利聞言,面色難看的說道。

“我大英布置在歐洲各國的情報人員最新傳回來消息。”

“說是唐國和法國正在一起游說歐洲各國,想要組織聯軍,一同去干涉北美內戰。”

約翰·羅素聞言,先是下意識蹙眉,然后說道。

“法國人想冒頭?”

俗話說的好,帶頭大哥,帶頭的才是大哥。

法國想帶頭,自然是想做大哥。

而這對于英國這個現任大哥來說,自然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亨利爵士聞言,表情凝重的點頭說道。

“首相閣下所言不錯!”

約翰·羅素聞言,忍不住面露沉思。

亨利見此,開口追問道。

“首相閣下,我大英要做些什么嗎?”

約翰·羅素沒有正面直接回答亨利的問題,而是擰眉道。

“亨利爵士你有什么建議嗎?”

亨利爵士聞言,先是沉默一下,然后說道。

“回首相閣下的話,在我看來目前我大英應對當前的情況,總共有三個策略。”

“第一,坐視唐國和法國出面組織聯軍,干涉北美內戰。”

“在我看來,此策絕不可行,我們不能坐視唐國和法國增強他們在歐洲的影響力。”

約翰·羅素聞言,只是輕輕點頭表示認可。

而后抬手示意亨利繼續說。

亨利見此,也不客氣,直接了當的說道。

“第二,大英出面攪和了唐國和法國組織聯軍的企圖。”

“不過,這個方法雖然可以組織唐國和法國增加在歐洲的影響力,但卻會導致美國內戰向著大英所不愿看到的方向發展……”

要知道英國從立場上來說,其實也是支持美國南方的。

約翰·羅素依舊只是點頭。

亨利繼續說道。

“第三,就是大英也參與到這次聯軍之中,并想辦法從唐國和法國手上奪取聯軍主導權。”

“不過如今的大英要將主要精力放在克里米亞,恐怕……”

亨利的下半句話沒說,但約翰·羅素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無非就是大英目前沒辦法從克里米亞抽身。

想著這些約翰·羅素有些忍不住想罵娘。

在塞瓦斯托波爾,雅爾塔,蘇達克,費奧多西亞等一連串的勝利之后,約翰·羅素原本還以為克里米亞戰爭很快就能結束。

沙俄方面在大英的軍事壓力下,用不了多久就得主動向大英請降!

不成想,亞歷山大二世開大,用出了一招解放農奴,短時間內爆兵數十萬增援前線。

別看這數十萬人都是些農奴,軍事技能幾乎沒有,訓練程度更是連正步都不會踢,就更別提其他了。

但是,他們人多啊,還都頭鐵不怕死。

這些老毛子硬是憑借著人海戰術,穩穩守住了刻赤,甚至籌備反攻。

搞的英國也是有些麻!

打,打不動!

可不打,毛子又不肯認慫!

這尼瑪的,約翰·羅素實在想不通,自己這首相做的怎么就這么難受呢。

明明前幾任首相都尼瑪挺好做的,大英天下無敵,首相威風八面。

那多爽?

不像現在,是真踏馬難受!

但在沉思許久之后,約翰·羅素還是開口說道。

“克里米亞方面要繼續加碼!”

“我倒要看看,沙俄還能撐多久!”

“至于說唐國和法國要組織聯軍,干涉北美內戰的事情……”

“嗯,這件事我大英必須得給他們攪和了。”

約翰·羅素寧愿放任美國南北統一做大,也不愿法國在歐洲增加影響。

比起遠在新大陸的美國來,還是眼皮子底下的法國對英國威脅更大。

約翰·羅素做出安排。

“這樣吧,回頭亨利爵士你親自走一趟,和荷蘭,西班牙,普魯士等國接觸一下,想辦法說服他們不要摻和到北美局勢中去。”

“我倒要看看,光法國和唐國兩個,他們能掀起個什么風浪來!”

亨利聞言,當即點頭應下。

在他看來,這完全不是問題。

以大英當前在歐洲的影響力,這種事情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外交大臣亨利爵士告退離去。

而約翰·羅素開始繼續處理公務。

忽然,約翰·羅素像是看到了什么東西,手上的動作明顯一滯。

大英第一艘萬噸鋼鐵戰列艦維多利亞女王號正式下水舾裝……

自從孟加拉灣海戰慘敗于大唐之手后,英國方面便開始想方設法的想找回場子。

所以,英國開始著手仿制大唐的戰列艦。

只能說,英國不愧是英國,工業能力相當強悍。

如今,便已經有了結果!

英國終于擁有了自己的鋼鐵戰列艦。

約翰·羅素看著普利茅茨造船廠送回來的匯報,他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笑容。

開口對門外候著的秘書招呼道。

“快,備車,備車!”

“本首相要去求見女王陛下!”

約翰·羅素迫不及待想要向維多利亞女王匯報這一個好消息。

約翰·羅素的車隊自唐寧街十號出發,一路向著白金漢宮行去。

約翰·羅素透過車窗打量外邊的風景。

倫敦的天空依舊是霧蒙蒙的,空氣污染十分嚴重。

接到上,前幾年那些原本隨處可見的乞丐和游行工人如今已經消失不見。

隨著英國重新拿回印度,英國本土的那些工廠開始繼續開工,自然工人也就有了工作。

工人有了工作,游行和乞丐順其自然也就變少了。

至于說那些工廠沒能消化的工人和乞丐,如今則是大多都被送去了克里米亞當填線寶寶。

所以,如今的倫敦街頭,那叫一個干凈。

和當初帕麥斯頓當首相時,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車子一路行到白金漢宮外停下,約翰·羅素下了車,在經過搜身安檢之后得以放行。

很快,他便在一間茶室中見到了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正在喝下午茶,眼見約翰·羅素這個首相求見,便選擇直接在茶室中接見。

眼見約翰·羅素走進來,維多利亞端起白瓷茶杯抿了一口紅茶,然后說道。

“首相閣下請坐!”

約翰·羅素見此,先是行了一禮,而后邁步走到維多利亞對面的沙發上坐下。

維多利亞女王用余光瞥了他一眼,然后詢問道。

“首相閣下今日怎么有空來見我?”

約翰·羅素深吸一口氣,然后笑著說道。

“女王陛下,普利茅茨造船廠那邊送來最新消息,大英仿制唐國的萬噸鋼鐵戰列艦項目初見成效。”

“第一艘試驗艦已經下水舾裝,相信很快就能形成戰斗力!”

維多利亞女王聞言,臉上原本淡然的神情頓時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抹發自真心的笑容。

“哦,上帝啊!”

“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

英國自從在孟加拉灣海戰中于大唐手上吃了虧之后,便開始一直暗戳戳的想要找回場子。

如今總算看到了希望,如何能不興奮?

想著將來大英能夠從唐國手上找回場子,維多利亞忍不住笑意詢問道。

“首相閣下,如今我大英船艙對于新型萬噸戰列艦的產能如何?”

唐國那邊的萬噸鋼鐵戰列艦明顯已經量產,裝備艦隊。

大英這邊如果產能不夠,那又怎么能找回場子呢?

約翰·羅素聞言,開口回道。

“回女王陛下,如今我大英已經在動員本土的幾座造船廠,馬力全開建造新型戰艦。”

“如今的產能大概能到達三年五艘的速度,除非女王陛下能說服上下兩院,加大給造船廠的撥款,增加皇家海軍的購艦經費……”

三年五艘,指的是建造一艘萬噸鋼鐵戰列艦需要三年,五個萬噸級別的干船塢一起動工,自然也就是五艘。

目前英國所擁有的能夠建造萬噸巨艦的干船塢,一共也就五個。

別看英國是海洋霸主。

但他這個霸主,是風帆戰列艦時代的海洋霸主!

可現如今,時代早就變了!

說起建造萬噸級鋼鐵戰列艦這件事來,大唐其實反而是后來居上,走在了英國前面。

所以說,如今英國的戰列艦產能也很有限。

維多利亞女王聞言,深思一陣,然后說道。

“嗯,如此也好!”

“我會出面說服上下兩院,追加皇家海軍的購艦經費,以及加大在造艦上的投入的……”

“大英,必須得從唐國手上奪回海上優勢!”

英國是一個海洋國家。

英國的霸權幾乎就是海洋霸權。

維多利亞無法接受大英失去海洋霸權,被大唐這個一個典型的陸權國家后來居上。

是故,造艦軍備競賽就要開始了!

約翰·羅素見此,當即點頭表示明白。

普魯士王國,柏林!

王宮之中,威廉一世站在窗戶邊,眺望窗外的園林風景。

他臉上的表情讓人無比清楚的認識到,他正在思索著什么。

之前,法國和唐國派來使者聯絡,想要拉攏普魯士一起組成聯軍,干涉北美內戰。

原本,為威廉一世是動心了的。

但是,沒多長時間,英國方面便也派來使者,勸說普魯士不要參與到唐國和法國組織的聯軍之中。

并向威廉一世闡明厲害,說是如果法國做大,必然將會想要重振拿破侖時代的威風,到時候,普魯士就將首當其沖。

然后,威廉一世便猶豫了。

他眼饞北美的市場,但更怕法國做大,一時間根本拿不定主意。

就在這時候,伴隨著一陣腳步聲。

一名侍從前來匯報道。

“國王陛下,首相俾斯麥在外求見。”

威廉一世將目光從外邊的園林中收回,然后輕輕點頭道。

“很好,將首相閣下帶過來吧!”

侍從聞言,點頭表示明白。

很快,侍從便帶著俾斯麥從外邊走了進來。

“見過國王陛下!”

俾斯麥來到威廉一世面前,撫胸行禮。

威廉一世點點頭,招呼俾斯麥來到沙發前坐下。

然后,他先是給自己點上煙斗,深深吸了一口,這才詢問道。

“首相閣下,你應該知道我今日請你前來的原因吧?”

俾斯麥點點頭,臉上的大胡子抖了抖,然后說道。

“是的國王陛下!”

威廉一世繼續詢問。

“那不知首相閣下對此有什么建議?”

俾斯麥深吸一口氣,然后說道。

“國王陛下,我普魯士如果想要發展工業,那么,商品傾銷市場就是必不可少的。”

“但我普魯士一來本土市場有限,二來沒有海外殖民地,這也就使得普魯士的工業缺少傾銷市場,很難發展的起來。”

“而這次北美的內戰,對我們來說,或許就是一個機會!”

“北美的市場可是一片藍海!”

歷史上德國為什么要掀起一戰二戰?

說白了也就是因為德國的工業規模和其所擁有的市場規模極不匹配。

英法等列強憑借大航海和工業革命的先發優勢,對全世界進行大規模海外殖民,瓜分了世界商品傾銷市場。

待德國等后發國家發展起來,海外殖民地早已被瓜分干凈。

德國搞不到海外殖民地,而他們本土的市場又不能消化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商品滯銷。

然后,經濟危機可不就來了嗎?

為了緩解經濟危機,為了搶奪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傾銷市場,當時的德國除去掀起戰爭之外,并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