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也不禁點頭。
其實豈止徐州,天下各地不都是這樣,豪族士族侵占田地,就連鄉里間的小豪族也有百頃耕地。
特別在此刻漢統衰落之時,律法政令成為擺設,更肆意的強取豪奪耕地,而諸侯只能拉攏豪強不敢過于得罪。
能在天下如此度田者,僅玄德公一人爾。
“玄德公,瑯琊郡國賊寇與豪強反叛不止,不如讓我率部赴任討滅群賊。”
孫策在旁拱手請命道。
劉備大笑,遂道:“我正有此意,伯符前往瑯琊定可助孝先、文則一臂之力,應仲瑗不懂兵略,屆時可調于文則復往泰山郡平叛。”
早在數日前,他就和孫策商量好調其去瑯琊任郡相,允許他帶本部三千人同往。
孫策雖知曉劉使君不會剝奪他的軍權,可聽見允許他攜帶舊部前往徐州,依然忍不住激動不已。
在過河投靠那一日,除了把張勛等人帶了過去,他還將自己的傳符交給玄德公。
沒想到玄德公只拿過看了眼,就將其交到他手上,復笑道:“即為漢室忠臣,手中豈可無兵匡扶。”
讓做好為魚肉任由宰割的孫策愣在當場,接著醒悟過來,激奮的欲重重下拜,結果被拉住手臂,抬頭一看,原是玄德公。
只見劉備撫其肩輕笑道:“孫郎歲不過弱冠,將來未必沒有勛業麒麟閣之功,天下四海可立功業不知凡幾,伯符當努力勉之!”
“使君。”
孫策有些哽咽,自從阿翁死后,他一個人扛起了孫氏,將所有人安頓在吳郡,獨自過江來到袁公路麾下為其效力廝殺,幾番出生入死身無所獲。
早知劉使君如此仁而愛人又招賢納士,當初就應該過江北上直接前往青州依附,豈會受袁術多年戲弄。
“伯符!”
孫策回過神來,見周瑜正在偷偷拉扯他的衣袖,才知道使君在叫他,于是趕緊快步上前領命,認真地說道:“策蒙使君厚恩,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今受命任瑯琊相,到任之后必視死若歸鏟除禍患,剿滅盜賊匪寇與豪強,報使君之恩。”
劉備聞言,想起某件事趕忙叮囑道:“伯符,不管勇武如何,不可獨自而行以身試險,如今刺客之事頻出,陳王劉寵便亡于此,冷箭流矢不可不防,孫郎切記。”
雖然不懂使君為何要特意囑托他防范刺客,但孫策還是頷首點頭,心中卻暗感慨:“劉使君乃有長者之風,深仁厚澤。”
劉備可不想看到孫策去瑯琊郡國剿殺豪強,最后意外死于刺客之手,那也未免太可惜了。
待安排孫策后,恰好看見周瑜眼神閃過一絲羨慕。
劉備心里頓時了然,周公瑾看見孫伯符立下功勛都前往瑯琊任郡相,而他還是隨軍軍吏怎么可能會不羨慕。
想著總把周瑜帶在身邊處理軍務也是浪費,況且廬江周氏在他出征沛國時,傳遞了諸多重要信息,且還迫使孫伯符對袁公路反戈一擊,可謂立有赫赫之功。
現在出征淮南告一段落,劉備怎么可能會不賞周氏呢。
“公瑾,你常年游歷在江河之上,頗為精通水軍戰法,日后若平定淮揚、荊襄與交州數地皆少不了水軍出力,江河之船有往來如飛鷗的走舸,專用來破軍的艨沖和斗艦,甚至還有四五層高的樓船,俱乃當今江河水域的霸主,但備在青州曾耳聞一種大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刃,可以破浪航行,馳于海上,船身若破則有間隔隔之,船艙能積一年糧,養豚釀酒于其中,公瑾可知其船否?”
劉備笑著問道。
別說周瑜怔住了,連旁邊的魯肅和陳群也面面相覷,他們從未聽聞有這樣的大船。
周瑜緊皺眉頭,努力回想起他看過的所有書籍卷冊,硬是找不到玄德公所描繪的船只。
回望了眼陳群,只見他也輕微搖頭,潁川陳氏典籍雖多,但對于船舶的記載幾乎沒有。
周瑜又把目光轉向魯肅,魯子敬苦笑搖頭。
這段時間他和周公瑾關系嫻熟起來,也愿意幫一把,但他家中不過鄉里豪族,即便處靠在徐州與淮南交界處,也未耳聞過這樣的船。
總不能為了交情就對使君瞎編亂造吧,這樣他寧可不張嘴。
而典韋與許褚則目不斜視站在玄德公身旁兩側,他們當然也聽到了使君的描述,雖然也好奇不已,但也不會因此開口問。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周瑜眼神瞥完軍帳,發現沒有一人能夠幫到他,面色微紅,行禮道:“瑜才學短薄,還望使君不吝賜教。”
想到先前在徐州時,還吹噓自己懂得水戰,精通任何船艘,懂得船舶的戰法,沒料到這么快就被打臉。
劉備笑了笑,繼續說道:“備還曾聽聞在河畔邊造船容易被水沖走,可前在岸邊挖掘大坑,在其中造船,待船造好以后,再掘開口子引水入坑,船立即漂起駛進江河,公瑾認為此方法可行否?”
周瑜沉思良久,斟酌道:“瑜縱使未曾見過此法,但聽玄德公所說的確為良策,比原來在江河水邊征調工匠夫民數百人修造大船,卻遭上流因雨勢暴漲的江河水沖走,最后耗盡財力夫力,徒勞無功要好的多。”
“敢問使君,先前造船之法與這掘土之策是何人所獻,瑜想拜見請教一番,此必為良匠也。”
劉備咳嗽一聲,解釋說:“此人或歿于黃巾之亂,我亦許久不曾再見。”
周瑜聽罷,有些遺憾的嘆氣,說道:“惜哉,不能一見。”
劉備暗想道:“我雖找不出人來探討,但能給提示讓你慢慢搗鼓,不期望造出來的大船能乘風破浪渡海,只要沿著海岸暢通無阻就好。”
遂笑道:“公瑾可愿意在徐州督辦建造此船?備希望將來的漢軍不僅行于江河之上,更能行于大海之間。”
“聽聞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獻象牙、犀角、玳瑁于孝桓皇帝,便取道從海上而來,彼可往,我亦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