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局要攢起來,在一開始便要將利益給梳理清楚,也要跟開封府以及阿回他們說清楚。
這不是他們個人的問題,而是后面各自利益集團的問題。
這個商城要開建,前期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各種社會資源都要源源不斷的往里面投,誰來出這個人,出這個錢,這取決于一開始怎么說好分這份利益。
這個若是不放在前面談,那么說得再好再多,都不會有什么用處的,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你。
(給諸位一個忠告:如果有人說帶你一起創業,那看他說不說這個利益怎么分,若是不提股份,也不談給你多少工資,就要帶你一起干,說以后干成了少不了你好處這樣的車轱轆話,相信我,他就是在忽悠你。)
真正想要合作的人通常都是要將利益分配放在前頭。
給參與的人想要的,才能夠將他們聚集在一起。
因此,蘇允道:“老鄧,你們開封府這邊,我給不了你們股份,但是工部接下來要招募的胥吏,我會優先從你們推薦的人里面選取,有需要用到開封府的資源,包括倉場庫務的場地以及各類資源,商場會按照市場價跟你們購買,你覺得可以么?”
鄧起連連點頭,臉上綻放出來笑容道:“可以可以,這對我們開封府衙那可是最大的好事,這事情若是傳開,不怕跟您說,恐怕大半個開封府衙的胥吏都得往我家里跑,嘿嘿。
誰家沒有子侄想要進官場的,但一個蘿卜一個坑,哪有那么多的位置可以進,有的人因為子侄要結婚,就得有正經勾當,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能自己提前內退,將位置留給子侄。
您工部這邊一旦重新振興起來,不得需要幾百胥吏,這幾百個位置,拿出去半個京城都得轟動起來,您愿意拿出來給我們開封府衙來分,我們開封府衙就算是無償幫你們又如何?”
蘇允笑道:“位置可不能全都給你們,最多三四成吧,你知道的,到時候總有人想要走關系塞進來,若是全都不給,會引起眾怒的。”
鄧起連連點頭道:“明白,明白!有個百來個已經是了不得了,滿足了滿足了!”
蘇允點頭道:“不過商城運營人員、工部的工程隊等所需要的人可也不少,不過跟工部正式的胥吏沒法比,若是他們愿意進,倒是可以進來一些。”
鄧起更是大喜,道:“那可又是一件大喜事,府衙的人可以分胥吏的位置,至于商城以及工程隊的位置,則是可以讓給倉場庫務人員的子侄,這樣誰都挑不了理!”
蘇允點點頭,然后轉頭看向阿回阿虎道:“你們這邊是我自己的人,不過下面人也是需要安撫,不提前做好分配也不合適。
到時候商場的供應鏈由你們來做,不過前期你們需要做一些投資,用來作為示范,不過不會給你們太多的股份,大頭還是留在工部,其余的會留給其他的商戶。”
阿回笑道:“我們這邊您怎么說就怎么安排,我們不過是給您做事的人,這些事情說到底是您自己的事業,哪里是我們能夠置喙的。”
蘇允笑道:“你這話可別這么說,咱們一向是算是合作的方式,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團隊,每一級都能夠在生意里面抽傭,可不是單純給我打工。
所以,這事業明面上是我的事業,實際上是大家一起的事業,因此我不能只顧著自己,下面的人亦是要在其中謀取到利益才行。
不過你們不用擔心,只要商城運營起來,你們掌握著供應鏈,那收益亦是日進斗金,可能比現在所有的產業都要值錢!”
阿回跟阿虎連連點頭,蘇允說得沒有錯,就比如那雞蛋灌餅的生意,他們這幾個上面當頭的,他們掙的錢都是傭金,說他們是老板之一也沒有問題。
還有那京城市場的供應鏈,亦是這般處置的,這也是為什么他們這個團隊的結構這么穩固的原因,因為每一級的負責人都是一個小老板,可不是打工仔那么簡單。
至于那些能力出眾的,有些人雖然沒有能夠參與到負責人里面去;
但是阿回跟阿虎等人商量之后,還專門拿出了部分的股份作為一個股份池,這一部分便由這些人的來分。
還專門設計出來一個業績考核,以此來定每個季度的分紅,可謂是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能夠在這個團隊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掙到自己該掙的錢。
而也是因為如此,蘇允也需要在開始商城的籌劃開始,便給阿回他們定下分配方式。
因為這個團隊的人都是在為自己奮斗,每個人都在里面擁有自己的利益,每個人都跟餓狼一般,若是蘇允只顧著自己的利益,那么這個團隊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但好處在于,這種設計之下,這個團隊可以長久的保持著狼性,每個人都跟餓狼一般,都將團隊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
將這開封府衙以及阿回阿虎這個團隊的事情定下來之后,很快便組建起來一個新的團隊。鄧起將手下的得力干將廖崇禮以及胡云逸派過來,而阿回則是親自帶著一個精英團隊進駐工部。
蘇允在工部成立了一個臨時項目小組,這個小組名為清明上河園籌建小組。
沒錯,這個商城被命名為清明上河園。
別人自然不知道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但蘇允自己卻是偷著樂,頗有一些惡趣味。
當然,蘇允自然是有些愿景在里面的。
所謂清明上河園,清明指的是政治清明,而上河則是汴河,汴河清明,便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矣!
清明上河園的籌建之所以要開封府的廖崇禮以及胡云逸過來,主要是開封府的資源需要這兩人過來幫忙調度,不然若是讓阿回等人去調度,可能會困難重重。
而為什么要用廖崇禮以及胡云逸,是因為這兩人曾經在蘇允發起的倉場庫務的反腐行動中表現出色,在倉場庫務里面威信極高,有這兩人去聯系倉場庫務的資源,會事半功倍。
如此一來,一個基本的籌辦小組的架構便算是支起來了,接下來便由阿回帶著手下一干精英,開始對蘇允的構思進行深化。
當然,這還不是建筑方案,這些是前期用來融資的東西,在后世的房地產運作之中的環節叫做房地產投資研究與前期策劃。
具體內容是根據蘇允提出來的設想,深化其中的市場分析、項目定位分析、客群分析、品牌分析、經營分析以及項目財務總體分析。
這些東西光是阿回以及手下的經營自然是做不了的,還得蘇允帶著他們一起來干,在干的過程之中,他們邊學邊干,很快便能夠成材。
這一套成體系的東西,既可以用來做商業地產,亦可以用于任何生意的前期調研,學會了這一套,以后他們無論是做什么生意、做什么項目,都能事半功倍。
在這個過程之中,蘇允萌生了兩個想法,一是讓阿回帶領的這個團隊從雞蛋灌餅之中剝離出來,成立一個商業地產商行,專門用于以后在大宋各大城市興建綜合商城。
另一個想法則是將這一套東西在工部內部推廣開來,工部所涉及的政務基本上都是與項目工程相關,無論是營建宮室也好,水利工程也罷,亦或是各種道路的修建,都需要有一個成體系的思路來指導。
當然,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大型工程的經驗,當然也有一套經驗在,但是蘇允這套東西乃是后世大型工程總結出來的一套經驗,從某種程度上,這套東西更加先進。
不過,那是之后的事情,現在還是先把清明上河園的事情給做好。
于是,在蘇允的指導下,一份詳細精美的《清明上河園項目可行性報告》誕生了。
蘇允看完最終的成果連連點頭。
有這份報告在,多少錢騙……融不來!
蘇允自然有這樣的自信。
這份東西,就算是在后世,那也算是一份十分完美的可行性報告,在房地產這個行業野蠻生長的時候,這樣的一份方案賣給甲方要價一百多萬,甲方都會很開心的掏錢。
嗯,蘇允的第一桶金便是這么來的,在當時,他是房地產咨詢行業中最厲害的那一批做這種報告的精英,可以說,后來房地產的很多東西,都是他們這批人搗鼓出來成為行規的。
蘇允在這一塊上得了第一桶金,然后乘坐了房地產高速發展的列車,短短時間,便積累了別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的巨額財富,不過后來因此失去了目標,陷入了虛無主義之中,倒是所料未及了。
蘇允倒是有些感慨,沒想到再世為人,還得靠這個東西來給工部掙第一桶金,命運也實在是奇妙。
嗯,既然方案已經做好了,那就該找冤大頭……金主了。
時間緊任務重,蘇允準備自己先去拿下一些投資人,也算是給阿回他們一個學習的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