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瓔沒有說話。
小爐子上的水又開了,咕咚咕咚的冒著泡。
陸瓔轉頭看了一眼,站起來道:“我還約了人,先告辭了。”
陸珈看著她背影,指著相反的另一道門:“你最好從這邊出去,倘若讓人知道你私下與我在此處敘話,恐怕會給你帶來麻煩。”
陸瓔攥了攥手,聽從她的指引,默然從另一邊走出去。
拂曉把她恭送到門口,然后走回來:“二小姐果然意志堅定,怎么可能?看她的態度不一定會幫奶奶。”
“她是怕我干不成,反倒連累了她。不要緊,只要她不助紂為虐也行。”
陸珈提水沏茶:“你讓長福去看看陳道長得閑不曾?得閑就請他過來吃杯茶,不得閑我們就回府。”
拂曉吩咐了門下的長福,然后仔細地把陸瓔離去的這扇門掩好。
靳氏抄了幾頁經,有婆子匆匆的走來:“奶奶!三少奶奶方才去了蓮池東邊一座屋子。后來有人送炭入內,三少奶奶應是在那屋里小憩。”
靳氏停筆:“看好了?”
婆子深深點頭:“蓮池旁邊這間屋子,平日本就是用來給香客小憩之處,只有簡單的桌椅,奴婢遠遠看著她走進去的,那里既不好長久的呆著,也便于歇腳,用來等奶奶會正更合適。”
“那就好。”
靳氏握著筆的手只是微微一抬,然后就放下來繼續寫字。
暑日的風穿過樹葉,熱浪被繁茂的枝葉切得細碎,吹入窗來時已然變成了清風。
長福來回話說陳濟正忙,當下無暇前來,陸珈已經有所預料,便準備打道回府。
香已經在陸瓔到來之前上過了,作為沈家的少夫人,唯一的女眷,她還不曾公開在外露過面。為免被人搭訕牽絆,還是早走為宜。
剛把人打發去備車,門外就傳來了腳步聲。
剛停步,掩上的門就被大力推開了。
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大步踏了進來,看到屋里只有陸珈和拂曉,他笑了一下,隨后朝身后招手,后方又來了兩個家丁,朝著拂曉就走了過去。
拂曉驚道:“你們是誰?!”
這青年哈哈大笑,忽然臉色又一沉:“把她拖出去!”
拂曉如今可是沈家的丫鬟,外人提到沈家父子的名頭大氣都不敢出,她如今底氣也足了。見狀便要翻臉,雙眼怒瞪著朝窗外護衛隱藏處望去。
陸珈忽地抓住她的手腕,給了她個眼色后看向對面:“你是什么人?”
“小姓謝,不過是個香客。天氣暑熱,娘子在此煮茶,我聞得茶香,便想來蹭娘子一碗茶喝。”這人嬉皮笑臉靠近,然后在先前陸瓔坐過的椅子上坐下來,堪堪好擋住了陸珈的去路。
陸珈望著他質地極佳的衣袍和腰間掛的羊脂玉佩,隨后笑了下:“你就這么闖進來,也不怕我轟趕?我夫君就在附近,他若來了,可有你好受的。”
這人卻哈哈笑道:“娘子太小看我了,我早已打聽過,你今日身旁并無男子相隨。這話可唬不到我。”
還打聽過她?
她是從沈輕舟平日進出的路進來的,之前那么多次都沒有人發現過沈輕舟,按說十分安全,這人怎么會打聽得到她來的時候身邊有什么人?
拂曉也驀地投來了一個眼神,與陸珈對上。
陸珈略略一琢磨,再問:“你盯著我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你還想干什么勾當不成?”
“娘子貌美如花,乃人間絕色,我愛慕娘子,欲一親芳澤,也是人之常情。”這人邊說邊慢慢走近,臉上的邪笑越來越深。
陸珈臉色刷的寒了。
自己絕不認識此人,而且自己怎么說也是沈家的大少奶奶,若是認識她,憑沈家如今的勢頭,斷不敢有人對她打這樣的主意才是。
若是臨時起意,就自己這身打扮,也能看出來不是等閑人家的女眷,這廝哪來的膽子,敢一上來就輕薄她?
除非是有人指點過!
可既然不會有人知道她在此,又如何能在暗中指點呢?
……陸瓔?
她不至于。
她也不知道陸珈在這里,何況她走了才片刻功夫,哪里布得下這陣法?
她要是再晚走一點……
不對!
如果當下留在這里的是陸瓔呢?
陸瓔在嚴家只是個普通的少奶奶,今日雖然也跟著有成群的護衛,當下大多數都跟在靳氏這位大少奶奶身邊。
關鍵是嚴渠暴戾無度,又疑心重,若此事落在陸瓔身上,……
陸珈倏然凝目:“你可認得我?”
“不認得,但很快就要認得了,不是嗎?!”
他哈哈地笑著,再次揮手號令身后的漢子來拖押拂曉。
陸珈冷笑一聲,陡然間又一聲沉喝:“來人,把這廝給我抓起來!”
護衛們早就在窗外摩拳擦掌,一見此狀哪里還按捺得住?連門都懶得繞了,直接推窗躍了進來。
本來兩個人可以辦的妥妥的事情,一下進來了四個。
這咚咚落地的腳步聲響起,面前這人就嚇得從板凳上跳了起來!
“先給我打斷他的腿,再把他背后指使的人審出來!”
陸珈怒聲下令,又轉頭吩咐拂曉:“堂堂皇家道觀竟然出現這等事,你去把主事的道長也給我請過來。我要問問他,到底是誰縱容的,敢在我沈家人面前放肆?”
她這聲音又高又響亮,不光拂曉聽到后立刻出去了。就連門外不遠處路過的香客們聽到也側目而視。
而被押住了胳膊的這人聽到“沈家”二字,一張臉頓時白了,他拼命的抬起頭來:“你說什么?你是誰?!”
護衛一掌扇在他臉上:“瞎了眼的狗東西,連太尉府的少夫人在此也不曉得,活該剁了你去喂狗!”
這人一掌翻倒在地,瞪大雙眼望著陸珈,抬起一手指著她,嘴巴連張了幾回,卻一個字也沒說出來!
這番動靜傳出了庭院,院門口圍觀的香客里,有一人臉色連變了幾遍,隨后離開現場,轉身奔向經殿。
“大少奶奶,謝三失手了。”
婆子進屋稟完,靳氏筆尖一收,一篇經文也剛好寫完。
標題序號錯了。應為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