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母親5
“我自然有我的法子。”譚柚只是笑笑:“回去你就知道了。”
小屋內,羅繡一回來就給譚柚幫忙分揀碎布頭。質量好的就分揀到另外一邊,同色系同花紋的則是分到另一邊。
譚柚看了一會兒,將那些質感好的碎布頭提留過去,很快房間內就響起了縫紉機的聲音。而她的手邊也逐漸開始出成品,一個個大腸發圈依次出現。
羅繡被吸引,她搬了張小凳子在譚柚身邊坐下:“這……有人戴嗎?”
“自然有的,這適合結婚的人戴,端莊大氣。”譚柚頭都不抬:“你若是不忙就幫我在這兒縫幾顆珠子,這樣更好看。”
“好嘞,”羅繡也逐漸放開,一開始磕磕絆絆的,后來她也做得得心應手。
譚柚是興頭上來了,忙活到半夜,最后甚至還給羅繡拼接出一件連衣裙。羅繡捧著裙子:“媽你好厲害啊。”
“不過是基操,”譚柚舒展了下肩膀:“想明天穿上的話這會兒去過遍水,明早起來就能穿了。”
羅繡連連點頭,歡天喜地地去打水洗衣服。譚柚看看她背影不由笑了笑,才十六歲的小女孩兒啊。
次日,羅繡一早醒來就是去看她的裙子,裙子已經半干。而此時譚柚已經在縫紉機前面忙活了,她這個發圈生意是小生意,可小生意也有小生意的做派。
運作得好的話,也是能賺錢的。
羅繡也是個眼里有活兒的,在譚柚忙著做發圈的時候,她就按照譚柚的吩咐熬制起了酸梅湯。哪怕是在爐子邊蹲著,羅繡也是一聲不吭,從不喊苦喊累。
就連后面揉面煮面,都是羅繡一手包辦。譚柚只是偶爾看一眼,什么話都不說。不是她苛待羅繡,她是要讓羅繡自己體會賺錢的感覺,手里有了錢,也不會不自信到自卑的地步。
下午四點左右,兩人就帶著酸梅湯以及涼面發圈等等到了鋼鐵廠外面。鋼鐵廠也不都是男工,女工也有不少的。
譚柚帶來的大腸發圈一下就契合了這些人的喜好。肥嘟嘟軟綿綿很有質感的發圈,誰看了不喜歡?
只是在聽到譚柚報價一塊錢一個的時候,羅繡手都不由抖了抖。她沒記錯的話,昨天譚柚買那兩大包布頭也不過花了二十塊錢吧?
如今賣一塊錢一個,光是今天帶來的發圈就已經將買布頭的錢掙回來了,那以后豈不是凈賺?
羅繡迅速收斂好表情,忙著招呼客人拌面收錢等等,再也顧不上譚柚的發圈生意。譚柚的發圈生意的確很火,她今天帶來的發圈全都清空了。
這個賺錢速度,看得羅繡一愣一愣的。當然她怔愣的還有別的,因為她的酸梅湯和涼面也全都賣光了。
“走,去服裝廠。”譚柚拍拍羅繡的腦袋:“愣著干什么?走啊?”
“哦哦哦,”羅繡回神,離開了鋼鐵廠大門后才說道:“我們還去服裝廠做什么?”
“傻不傻?趁現在多囤點布頭,”譚柚耐心解釋:“發圈這東西沒多少技術含量,咱們能做別人也能做。趁著現在多囤點布頭,等以后做的人多了,咱就收手做別的。”
“哦,”羅繡不懂,但是譚柚說什么她就安靜地聽著。譚柚看她這樣不由勾唇,笨拙一點沒關系,聽話就行。
若是委托人想要她將羅錦那性子扳過來,譚柚自己都沒這自信。
這次再蹬著幾大包的碎布頭回去,羅繡一點都不覺得累了,反而充滿了干勁兒。
“這么多布頭,您一個人做不完的。”羅繡也不是真傻,這會兒智商也上線了。
“所以要發動群眾,”譚柚幫她推車:“一會兒找房東奶奶介紹會用縫紉機的人,到時候給對方一個一毛錢,她們能做很多。”
“不過大腸發圈到底太單薄了,我得再做點別的款式,那價格就不一樣了。做點小孩兒喜歡的發圈發卡,到時候到家屬院附近擺攤兒。”
聽著譚柚介紹,羅繡也開始期待起來。若是按照這個勢頭,她的學費是不是就能賺到了?
回到租房已經是八點多,譚柚顧不上休息去找房東說了來意后,對方一口就答應下來,“你放心,我一定幫你物色好人選,你要幾個人?”
譚柚估算了下那些布頭的數量:“要十個家里有縫紉機的。再要十個沒有縫紉機的專做發夾,要心靈手巧心思細膩人品端正的。”
“行,沒問題,我現在就去幫你問問,一會兒我們去找你。”
譚柚笑道:“好,能盡快開工最好。”
房東是極有干勁的人,很快就給譚柚物色到了二十個人選。此時這二十人就擠在譚柚和羅繡的小房間內,一波人學著做大腸發圈。
一波人則是看著譚柚拿著膠水和各種珠子輔料等等粘發夾,就看到譚柚隨意選幾顆珠子,都不用腦子想,不到十分鐘,桌子上就擺放了數個草莓、蘋果、櫻桃等各個款式的發夾。
一大嗓門兒的嬸子笑道:“這……這也太好看了,小女孩兒肯定喜歡。”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羅繡:“我也喜歡,好可愛。”
譚柚:“這些小配件也可以裝在彈力繩上,發圈的布料更窄一點,再粘上這些小配件,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也能戴。”
她說著話的功夫,坐在縫紉機前面的一個婦女就應景地做了一個窄版的發圈,譚柚在上面綴了幾顆珠子,和原本肥嘟嘟的大腸發圈的感覺完全不同。
譚柚看看大家:“發夾目前還沒賣過,明天我先賣一批試試水,后面根據賣出去的情況給大家結算工錢。”
“最基礎版的大腸發圈就是一毛錢一個,要點綴小配飾的,額外再加一毛錢。”
嬸子們紛紛贊同:“沒問題,就是這個發夾款式……”
譚柚揮手:“你們按照樣品來做吧,一人選一個款式,粘得牢固一些。”
嬸子們紛紛離開,都是心靈手巧的人,回去后一開始磕磕絆絆的,后來也就逐漸上手了。其實主要就一個秘訣,熟能生巧罷了。
謝謝小伙伴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