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一千零六十二章 不愿分家

類別: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 Loeva   作者:Loeva  書名: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更新時間:2025-02-17
 
自打丈夫進京做了官,胡氏也不是沒想過,自家有可能會被分家出去。

一來,海長安并非海家血脈,本家親眷就在京城,回京后有可能會被他們認回去;二來,海長安做官之后,不再是從前無所事事,只能依附義父母生活的閑人了,海西崖與馬氏夫婦就有可能因為他能養得起家,提議分家。

海家的家業本就是海礁的,海長安一家總不能一輩子在海家生活,早晚要被分出去。

可胡氏心里,依然還存著一絲奢念,盼著自己一家能在海家多待幾年。

她少年喪親,在叔伯家中沒過幾年,就與海長安定了親。由于海家要為了謝文載等流放西北的吳門故生而遠遷邊城,她與妯娌喬氏先后和海家的兒子定親后,便都跟著海家一塊兒離開了長安。在完婚之前,她們妯娌倆就象是女兒一般跟著馬氏生活,婚后也從未與公婆分離過。胡氏早已習慣了聽從公婆號令行事,根本沒辦法想象,離開海家后,她要如何過日子。

她相信丈夫也是同樣的想法。哪怕常家人對他十分和氣熱絡,盼著他能回歸本家,他心里也是寧可一直做海家的兒子的。

胡氏躺在丈夫身邊,睜著雙眼看向屋頂,一點睡意也無。

她小聲問丈夫:“我們真的要分家出去么?難道不分不行?其實我也無所謂當家的是娘還是侄媳婦。莊家姐兒我也是常見的,性情和氣得很,人也明白事理,與我一向相處和睦。就算她將來做了當家主婦,想來也不會與我們為難。我們繼續住在家里,也是不成問題的。”

海長安低聲道:“爹之所以要在寒冬臘月里趕路回永平老家祭祖,就是為了將江家旁支放出來的那些田地買到手,再整頓家族。爹對老家的事如此上心,日后他一旦告老致仕,難道還會在京城一直逗留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回永平老家去度日了。到時候娘必定是要跟著走的,京里的家便改由寶順夫妻當家了。到時候我們也要繼續留在家里么?就算你不在意看侄媳婦的臉色度日,可爹娘都不在這里住著,我們一直賴在家里,又有什么意義?”

胡氏不說話了。她也無話可說。如此看來,他們一家三口是注定要被分家出去的了?

海長安又繼續道:“我在旗手衛,也不知道能待幾年。興許哪一日,新君便會覺得我還有幾分才干,是個值得信任的良將,于是就把我外放出去,替他牧守一方。到得那時,就算爹娘還在京里住著,我們也要離開家的。小石頭可以留在家里,替我們孝順爹娘,可你必定要跟著我到任上去。那時我們就算沒有分家,也與分家無異了。”

這種事就更不是海長安自家能決定的了,可胡氏也不能叫丈夫拒絕新君的委任呀,那豈不是自斷前程?!

胡氏悶著頭不說話,不一會兒,已經忍不住抽泣起來了。

海長安知道她心中難過,舍不得家人,不由得嘆了口氣,摟住她道:“若是上頭要調我外放,我是無法拒絕的,但若我一直留在京中當差,你實在不愿意離開家里,也不是沒有法子。”

胡氏忙抬頭問:“當真?你有什么法子?!”

海長安笑笑:“死皮賴臉沖著娘撒嬌就是了,娘總不會與我計較的。只要娘答應了,爹那邊就一切好說。娘興許會覺得,我是個做了官的人,也該有自己的宅子,而不是帶著妻兒婢仆擠在跨院里。可我住在家里,就能用家里的地方,使喚家里的男女仆婦,比自個兒當家作主要省事多了。而且我俸祿有限,就算靠著爹娘這些年給我們的零花錢,攢得一筆私房,想在京城買房置地也依舊吃力得很。即使勉力買了宅子,又能比如今住的院子寬敞到哪里去?只怕還不如住在家里舒服。我可以去跟娘說,小石頭大了,我們夫妻的銀子要留著給他娶媳婦謀前程,其他的能省就盡量節省。娘斷不會逼我花錢在外頭買宅子的。”

如果義父義母決定出錢幫他置宅,大不了他再找借口就是,問題不大。

至于常家,那就更不是問題了。義母總說他爹亦是家中嫡子,該得的東西不能便宜了旁人,可他是真的不在乎。他爹當年離家前往長安時,就對家人死了心,珍視的東西一件都沒留下,全都帶著上了路。他這里不缺爹娘至親的遺物,有的是念想,至于那些浮財,根本不算什么。他不可能為了這些東西,被常家人拿捏住的。

況且如今常家分崩離析,嫡支被卷入紀王謀逆案,祖孫三代成年男丁基本都在等死了,婦孺不是要流放,就是遣返原籍落魄度日的命;旁支在果斷分家后勉強得以保全,可家中后繼無人,恐怕二三十年內都不會再出一個能支撐家業的頂梁柱,只能巴望他能認回他們,以他目前的官職與圣眷重新支撐起常家門楣,確保他們能繼續在京城體面生活。

可那怎么可能呢?

海長安清楚地知道,自己作為常家子孫,能得先帝青眼,進入旗手衛得重用,是因為他公開與本生家族決裂。先帝對常家懷怨在心,只要有人與常家作對,哪怕是常家子孫,也會另眼相看。他因與常家不和,才有了今日的前程。即使先帝已經駕崩,新君、內閣與旗手衛的人都知道他的跟腳,又怎么可能容許他出爾反爾?

無論是為了個人情感,還是出于前程考量,他都沒有與常家和解的道理,更不可能搬回常家去住了。無論他將來會不會分家出去,那都與常家無關。義母總是為他著想,擔心他會吃了虧,還勸他與常家緩和關系,實在是多慮了。

海長安低嘆一聲,看向妻子胡氏,低聲道:“若你實在不想分家,咱們就賴在家里好了,爹娘是不會逼我們的。等侄媳婦進了門,你就好生與她相處。只要你倆關系融洽,就算日后爹娘回了永平老家,家里換了侄媳婦當差,她也不會給你臉色看的。我在家里也過慣了,不想獨立門戶,還要自個兒操心柴米油鹽、人情往來。只是小石頭如今也大了,過幾年就該娶媳婦了,這跨院地方不大,房屋有限,兒媳婦嫁進來后,就太擠巴了些。到時候你打算怎么辦呢?”

胡氏頓時皺起了眉頭。這確實是個問題……

后頭偏院如今是侄女海棠的閨房,海棠出嫁后,新婚的海礁兩口子有可能會搬進去,總歸不會劃給海長安一家的。那他們一家三口帶著下人擠在西跨院中,再添上新媳婦和她的陪嫁,也太不方便了!可他們也不能為了這種事,就另外置宅分家吧?

胡氏想到了一個法子:“西邊隔著夾巷的那家鄰居,家里地方不大,若是能買下他家宅子,把院墻拆了,合并過來,我們便是三進的橫跨院了。別說兒子娶媳婦,就是孫子娶媳婦,也夠用了!”

海長安低聲笑道:“是個好主意。兒子跟西鄰家的小子相熟是不是?改日等我與他家男人結交結交,探一探他的口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