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964身懷利器
江南,京城。
從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三月,江北傳回來的捷報一直沒有停過,景帝和慶聿恭死后,大齊軍隊在陸沉的指揮下一路收復失地,從靖州以北到河洛地區,再到二十年前丟掉的青、渭、靈三州之地。
對于京城絕大多數老少爺們來說,這是他們二十年來最痛快最喜悅的一個年節。
京中各處青樓酒肆和勾欄戲坊幾乎天天爆滿,甚至有不少機靈的說書人開始演繹淮安郡王陸沉誅景帝滅景軍的故事,引來看客無數。
處處歡聲笑語,人人喜笑顏開。
然而對于朝中很多重臣來說,他們的心情則是喜憂參半。
收復故土還于舊都不再是一句空話,雖然大部分功勞要記在陸沉和三軍將士身上,但滿朝文武在后方也出了不少力,他們同樣是這樁偉業的參與者,將來注定會名留青史,這自然是一件值得歡呼雀躍的喜事。
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兩個難題。
其一是要如何封賞陸沉?
這位年輕的郡王立下這等不世之功,朝廷無論如何都要給予對應檔次的嘉賞,難道大齊真會出現一個手握軍權的異姓親王?
而且從當下坊間的議論來看,單單一個親王爵位恐怕還配不上陸沉的功勞。
其二便是還于舊都這件事。
遷都既簡單又復雜,簡單在于河洛城作為大齊之前一百多年的都城,無論城市建設還是宮殿官邸,都足以滿足朝廷的需求,更不必說城外還有李氏皇族歷代帝王的陵寢。
如果用陸沉前世的話來形容,這叫拎包入住,只需永嘉皇宮里的人和滿朝文武啟程前往河洛即可,而且如今景國敗退涇河以北,這一路上沒有任何風險。
復雜之處則難以言盡。
朝廷遷往河洛意味著大齊政治中心北移,這對江南官紳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因為到時候朝廷肯定會在北地征辟人才,隨著江北大量官員的出現,朝堂之上必然會權爭不止,不可能再像過去二十年那般,由江南望族把持朝廷權柄。
更不必說如今陸沉對江北擁有驚人的影響力,朝廷一旦遷往河洛,以他如日中天的威望和沒人可以動搖的軍權,難保不會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總攬軍政的權臣,而且如今天子年幼,正是主少國疑的格局。
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場小規模高級別的朝會于文德殿東暖閣召開。
與會者除了兩位宰相薛南亭和許佐,還有軍務大臣李景達和沈玉來,以姚崇為首的六部尚書,再加上御史大夫張蒼和翰林學士王安,一共十二位重臣。
御案之后,寧太后和天子并排坐著。
“今日召諸位卿家入宮,是因為江北戰事逐漸進入尾聲,淮安郡王必能完成北伐大業,故而有幾件事必須提上日程。”
寧太后面帶微笑,顯然是為江北大軍取得的戰果而欣喜,繼續說道:“第一件事,關于三軍將士的嘉賞事宜,朝廷需要擬定一個章程。”
其實這件事不算困難。
只要等陸沉的請功奏章送上來,朝廷派專人核實之后,便可依照規制進行封賞。
根據將士們的功勞大小,賜予相應的爵位、軍職和田地。
問題在于陸沉本人的封賞。
這些重臣當然明白其中關節,在稍稍沉寂之后,禮部尚書孔映冬沉穩地說道:“啟奏陛下,此戰光復河山揚我國威,淮安郡王當為首功。依臣拙見,若能先定下淮安郡王的封賞,余者便可循例賞之。”
“孔卿言之有理。”
寧太后語調溫和,隨后說出來的話卻讓群臣心中一震:“淮安郡王居功甚偉,朝廷豈可不嘉賞?哀家仔細思量,淮安郡王此番雖非開疆拓土,但是能讓江北丟失二十年的故土重歸大齊治下,已然不遜開拓之功。故此,哀家準備加封陸沉為親王之爵,恩賜九錫,并都督中外軍事之權,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親王之爵其實在這些重臣的意料之中,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寧太后居然會將后兩項提出來。
所謂九錫之禮,乃是朝廷對有功之臣最大的褒獎,這件事本身沒有問題,只不過史書上領受九錫之人,后來要么遭到清算,要么走上篡逆之路,縱然本人能夠善終,其后代也很難安穩一世。
至于都督中外軍事之權不必贅述,按字面意思理解即可。
“啟奏陛下,臣認為此議值得商榷。”
其他人還在思考的時候,右相許佐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
寧太后平靜地說道:“許相若有異議,但說無妨。”
許佐微微垂首道:“陛下,爵位乃朝廷名器,賞罰皆需慎重,不過以淮安郡王所立功勞,的確可以破例加封其為親王,然而九錫之禮非人臣之福,實乃禍亂朝綱之因,還請陛下明鑒。”
寧太后定定地看著他,心中略感欣慰,點頭道:“許相老成持重,這件事是哀家思慮不周。”
“陛下納諫如流,豁達大度。”
許佐誠懇一贊,繼續說道:“淮安郡王身為三軍主帥,陛下又予其提督江北軍務之權,此乃戰時權宜之計,不可形成定制。如今戰事告一段落,朝廷固然仍要倚重淮安郡王,也應該明確權責劃分。臣非嫉賢妒能之人,而是從長遠考慮,此事需要慎重對待。”
左相薛南亭補充道:“陛下,許相之意是不妨先定下親王之爵,其他事情從長計議,譬如往后的大齊軍制該如何調整,軍事院的權力該如何厘定,這些都是國之根本,不必倉促定奪。”
寧太后看了一眼其他重臣,道:“好,便依二相之言。”
短暫的安靜之后,吏部尚書姚崇開口道:“關于江北新歸疆土的官員選調,臣請陛下示下。”
這倒是一件麻煩事。
陸沉的動作實在太快,幾個月的時間便收復大片失地,如今那些地區處于軍管狀態,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朝廷需要盡快建立各級官府體系。
寧太后緩緩道:“之前淮安郡王奏請江北各地先行恢復舊制,江北除去河洛地區,還有七州之地,確實需要選調大量官員。不過此事不宜操之過急,姚卿可先擬定一份官員名單,交由中書二相審定,再呈遞御前。”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姚崇垂首道:“臣遵旨。”
寧太后看向御案上那十幾份奏章,話鋒一轉道:“近五日以來,計有十七位朝臣上折進言,所言皆為同一件事,便是奏請哀家和皇帝遵循高宗皇帝遺志,北上還于舊都。茲事體大,非哀家一人可定,諸位卿家不妨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這些重臣不僅知道此事,甚至連十七位官員姓甚名誰都一清二楚,近段時間也都在暗中斟酌。
左相薛南亭奏道:“啟稟陛下,還于舊都乃是大齊子民共同的愿望,亦是高宗、哲宗皇帝的遺愿,臣覺得此事無可爭議。”
寧太后不動聲色地問道:“這般說來,薛相支持遷都?”
“臣支持遷都,不過……”
薛南亭微微一頓,鄭重地說道:“陛下,臣覺得眼下并非合適的時機。”
“詳細說來。”
“是。現今江北初定,局勢較為復雜,若朝廷冒然北上,一旦出現波折,極有可能損傷元氣。景廉人竊據河洛二十年之久,城內百萬居民之中藏著多少細作不得而知,光是肅清這些潛在的威脅就需要很長的時間。”
薛南亭的話引來幾位重臣的點頭贊同,見此他愈發懇切地說道:“陛下,方才許相之言發人深省。如今大齊八成以上的軍權都握在淮安郡王手中,軍中將士皆唯其馬首是瞻,若不能改變這種情況,陛下和皇上豈能輕易離京北上?”
此言一出,站在最下首的翰林學士王安不禁微微皺起眉頭。
薛南亭一句話便挑明朝廷遷都的最大阻礙。
對于這些學富五車博古通今的重臣來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委實不算生僻的故事。
誠然,如今大齊的情況并非群雄并起之亂世,但是本質上都有同樣的憂患,那就是主弱臣強大權旁落。
如果直接遷都,天家和朝廷在江北幾乎沒有根基,光靠沈玉來統率的幾萬禁軍,如何能夠抗衡陸沉麾下的二十萬虎賁?
暫時留在江南則不同,得益于李端十多年的勤政愛民,再加上李宗本和寧太后蕭規曹隨,至少江南民心在于朝廷,這是天家最大的倚仗。
寧太后的視線快速掃過戶部尚書高煥、翰林學士王安和軍務大臣李景達,輕咳一聲道:“淮安郡王乃是忠心耿耿的國之柱石,薛相勿疑之。”
“陛下,臣并非妄自揣測淮安郡王的忠心,臣亦知道今日這番話若是傳到淮安郡王耳中,必然會引起他的不滿。”
薛南亭躬身一禮,正色道:“然而事關天家安危皇權穩固,容不得半點輕忽,臣不敢不直言進諫。倘若真有不忍言之亂,陷陛下、皇上和社稷于危難之中,臣萬死難辭其罪!”
“臣附議!”
禮部尚書孔映冬、吏部尚書姚崇、刑部尚書尹博、工部尚書朱衡、兵部尚書陳新才和御史大夫張蒼相繼表態。
高煥等三人依舊沉默不語。
寧太后看著無形之中分成兩派的重臣們,心中暗暗一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