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省,潯陽市。
湖口縣雙鐘鎮江新大道1號。
其董事長代棋國,總經理劉道揚,都親自出來迎接。
張信誠的車緩緩停在造船廠門口。
“張總,歡迎來到江新造船廠,我是代棋國。”
“張總,你好,我是劉道揚。”
“代總、劉總,你們好。”張信誠和兩人握手之后,繼續說道:“我們公司定制的船只,貴公司有什么想法?”
“張總,我們到里面談。”
“可以。”
進入造船廠內部。
代棋國對于海陸豐公司要求的內河運輸船訂單發出重視,他拿出很多設計方案,一一給張信誠介紹起來。
然而張信誠卻提了一個要求:“代總,我知道貴公司,或者說國內,目前在制造內河運輸船方面,其實技術是非常成熟的,特別是在柴油機運輸船技術上,但是我有一個要求。”
“張總但說無妨。”代棋國一邊說一邊倒茶。
“我們公司要求所有定制的運輸船都要使用電動動力,而且電池標準必須按照我們公司的要求來,不知道代總可不可以接受?”
聞言,代棋國倒是沒有變臉之類,畢竟現在海陸豐公司是甲方,自然有權利這樣做,不過他還是提醒道:
“張總,不瞞你說,現在電動機的技術用在運輸船上,自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最關鍵的一點,如果沒有辦法解決,我是不建議你們使用電動運輸船的。”
“代總是擔心電池和續航里程吧?”
劉道揚跟著說道:“張總,我們董事長的建議,是根據我們公司的經驗判斷,畢竟我們公司之前也為其他公司造過電動運輸船,但是目前電池成本高了,鋰電池太貴,鉛電池太重,都很難用呀!”
然而張信誠卻搖搖頭:“我們公司有自己的電池技術,目前我們公司正計劃沿著贛江、粵贛運河、北江,建設換電站。”
“哦?貴公司用自己的電池?電池參數如何?”代棋國趕緊問道,畢竟對方言之鑿鑿,他猜測海陸豐公司應該有點東西。
張信誠的助理遞了一份文件給代棋國:“代總可以看一下。”
代棋國接過去,便和劉道揚一起翻看起來,兩人看了一會,臉色越發凝重和激動起來。
由于這文件上已經有粗略的計算數據,包括電池的基本性能、多少噸級別的運輸船使用多少立方米電池、電池集裝箱如何設計、換電站如何設計等。
因此兩人可以非常直觀判斷出這個技術的厲害之處,這也是兩人臉色凝重和興奮的原因。
臉色凝重,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造船產業的變局將要來臨。
內心興奮,則是因為他們是第一批進入電動運輸船市場的企業,至少不會因為跟不上時代而被淘汰。
代棋國深吸一口氣,隨即作出決定:“張總,我需要貴公司的電池測試數據,同時希望可以拿到一批電池樣品,用來進行實測。”
“沒有問題。”張信誠點了點頭。
“如果海綿電池性能真的達到描述的那樣,那你們的訂單我們接了。”
“那就提前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簽署了一份合作意向書之后,張信誠又將物流事業部的聯系方式留給代棋國。
第三天。
一艘運輸船將10個20尺集裝箱卸載在江新造船廠的碼頭上。
而這兩天,代棋國和劉道揚也沒有閑著,他們將之前建造來實驗的一艘2000噸級電動內河運輸船上面的兩個電池集裝箱拆下來。
一拿到海陸豐公司的電池集裝箱,他們就立刻將電池集裝箱安裝上去,快速安排電力工程師調整好了電路。
在快馬加鞭的情況下,只用了三天時間,他們就完成了全部改造工作。
“代總,充電完成。”
“充了多少度電?”代棋國關切地問道。
“一個箱充電4500度電,兩個箱一共充了9000度。”
聽到這個答案,代棋國臉上越發興奮起來:“好好好,立刻安排試航工作,同時將其他電池集裝箱充電。”
“是,代總。”
他們公司的試航團隊,迅速上了這艘船,在長江上開始了各種試航測試。
先是測試空載勻速航行。
實測勻速15公里每小時的航速下,平均耗電量為每公里4度左右,續航里程為2000公里左右。
然后是全載重航行測試。
實測勻速15公里每小時的航速下,平均耗電量為每公里10度左右,續航里程為800公里左右。
這個水平如何?
參照載重量2500噸的“船聯1號”就知道,其船甲板上2組可移動電池可存儲2200度電,能航行120公里左右,平均每公里電耗約18.3度。
當然,實際上勻速航行是不可能的,內河運輸船需要頻繁加速、減速、機動、制動,這些都會帶來額外的電耗,加上船只能內部的其他設施需要消耗不少電。
因此勻速測試的續航里程,在實際駕駛之中,還需要打一個七八折。
不過就算是如此,滿載的情況下,可以達到800公里的勻速續航里程,就代表其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其續航里程可以達到600公里左右。
同時這一次測試過程中,還進行了快速換電操作、充電操作。
拿到了這些實測數據之后,代棋國目光非常詫異:“海陸豐公司給的數據為什么這么保守?”
“保守?”劉道揚拿起測試報告翻看了一下,也發現了這個情況:“確實,充電9000度,放電8000,實際上卻放電了8287度,這明顯多了不少。”
負責測試的船長則小心翼翼地猜測道:“可能是擔心冬天電量下降吧!畢竟天氣一冷,電池電量會下降。”
“不像。”代棋國這些天深入了解過海陸豐公司,這個公司有強烈又鮮明的風格,其產品和喜歡虛標的各行風氣完全不一樣,各個產品都是實打實的標注產品信息。
另一個買過電動汽車的副經理,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代總,這也是好事,畢竟那些電量虛標的電池,真的害人不淺呀!”
“也是,人家真材實料做產品,咱們肯定要支持。”劉道揚也跟著點了點頭。
作為需要采購電池,或者使用電池的企業,自然希望電池盡可能實標,這不僅僅關系到產品質量,也關系到成本。
代棋國和公司管理層討論了接下來的安排。
“從測試結果來看,如果海綿電池按照現在這個使用成本,我認為未來換電大有可為。”
劉道揚詢問道:“代總,海陸豐公司的換電如何收費?”
“我昨天打電話問了張總,海陸豐公司給的收費標準是一個小柜滿電4000塊錢,不收其他費用。”
“一度電一塊錢?”
“這個收費標準,還可以。”
“確實。”
以他們那艘兩千噸級別實驗運輸船為例子,8000度電實航600公里為標準,平均每公里13.3元。
但是如果遇到順風順水,或者有一大段航程的速度比較均勻,那耗電量可以減少一大截。
而且海陸豐公司的海綿電池,通常會比實標多1∽2的電量,這些電量壓到成本上,也會進一步減少用電成本。
如果是兩千噸級別的柴油機運輸船,每公里平均油耗費用為14∽21元。
電池的電費上限,都比柴油機的下限低。
如果比空載能耗成本,那柴油機會被秒殺。
代棋國等人討論了合作的事情之后,便親自帶團隊前往海陸豐公司總部,準備拿下那批內河運輸船的訂單。
而另一邊。
海陸豐公司也在贛江、北江承包了5個新碼頭,這些碼頭和老碼頭是不一樣的。
很多老碼頭都靠近城市。但是海陸豐公司反其道而行,挑選了偏僻的小鎮作為碼頭。
之所以采用這種策略,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土地成本;另一方面海陸豐公司的產業集中在鄉村,在城市周邊建碼頭,顯然是增加自己的陸上運輸距離。
同時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這些碼頭還是船舶換電站,為了避免造成碼頭和河道擁擠,必須選擇在河道面積相對開闊的河段,甚至需要加寬河道。
而這些改造工程,顯然是城市周邊河道難以滿足的,畢竟城市周邊河道有太多建筑物和產業了,要加寬河道之類,面臨非常麻煩的拆遷問題。
目前5個碼頭,已經選好了位置。
分別是贛江新池站、贛江福民站、贛江南塘站、北江江口站、北江升平站。
這些碼頭樞紐站,不僅僅要給船只更換電池,也是海陸豐公司自己的貨運碼頭、服務站,而且這些碼頭周邊還需要建設太陽能發電場。
雖然這是一條實驗性質的航線。
但是在海陸豐公司的技術加持下,前景也是非常可觀的。
畢竟官方也在試圖推動船舶電動化,搞船舶電動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減少污染,畢竟柴油發動機是會污染河道的。
至于降本增效,如果沒有海陸豐公司的技術加持,電動運輸船根本沒有辦法降本增效。
如果真可以降本增效,就不用官方補貼和推動了,那些船東早就主動下場訂船。
而現在電動運輸船寥寥無幾,原因就是沒有辦法降本增效。
本來內河運輸就非常內卷了,電動運輸船沒有一點成本優勢,那些民營企業又不是國企,自然不會搞什么電動運輸船。
4月8日。
代棋國一行人來到了海陸豐公司總部。
與此同時。
京能國際在京城的總部。
經過半個月的測試,漠南哲里木市風電發電站的1000立方米海綿電池試點項目,在四天前正式投入使用。
每一天的使用情況,都發回了京能國際總部。
了解了這幾天的運行狀況,盧鎮威已經迫不及待了,他直接召開了管理層會議。
“海綿電池的試運行狀況非常不錯,大家看一下詳細報告。”
過了一會,其中一個高管抬起頭來,露出一絲疑問:“盧總,海陸豐公司真愿意接受每立方米一萬元的全壽命租金?”
負責技術管理的技術總監李家豪:“朱副總,我來解釋一下,根據我們拿到的海綿電池樣品,我們的實驗室進行了全面研究,發現了其中的一些秘密,大家可以翻開報告的第13頁。”
眾人快速翻開報告的第13頁。
“回收再利用?”
“竟然是這樣?”
“怪不得他們會采用租賃模式。”
李家豪繼續說道:“大家已經看到了,根據我們初步的研究,海綿電池的核心就是那些海綿結構的有機物,以及作為電池液的大豆油,加上一定含量的氯化鉀和其他微量元素,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人已經反應過來了:“這東西?都是農業上的?”
李家豪點了點頭:“沒有錯,這些東西在電池使用壽命到了之后,雖然會出現變質的情況,但這并不妨礙其作為有機肥、生物柴油。”
“而海綿電池的其他零部件,根據實驗室的分析,至少可以循環利用三四十次以上,這讓海綿電池真實成本變得非常低,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根據成本核算部門的分析,如果按照配件30次循環利用的情況,一立方米電芯的海綿電池,其折算成本不會超過300塊錢。”
李家豪話音剛落。
“靠!這么低?”
“怪不得海陸豐公司會采用租賃模式,一次賺錢9700塊錢。”
“盧總,我們可不可以引進技術?”
“如果可以引進技術,確實可以考慮。”
“海陸豐公司愿意技術授權嗎?”
盧鎮威搖搖頭:“單獨拿技術想都別想,但是搞一個合資企業應該有可能。”
一個副總急忙提議道:“盧總,事不宜遲,我們趕快趁著其他電池企業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拿下合作,哪怕條件苛刻一點,都沒有關系。”
“我也是這個想法。”
“就算是不賣電池,學習海陸豐公司租電池,也是一大筆收入。”
“對了,那個海綿結構的成分是什么?可以通過工業化生產嗎?”
李家豪回答道:“根據我們的實驗室分析,大概率是一種真菌產生的菌體,有點類似于蘑菇,成分和結構非常復雜,我估計海陸豐公司是采用微生物培育的方式進行生產,普通化工模式應該無法模仿。”
“無法模仿?無法模仿好呀!”另一個副總臉上笑容更滿意了。
畢竟無法采用化工方式進行模仿,就意味著技術不會擴散,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擴散,這有利于產品的銷售。
類似于鋰電池,國內有太多企業在生產了。
而且南高麗、東瀛也有鋰電池技術。
要不是當初歐美腦子進水,跑去扶持一家在北極圈的歐洲電池企業,而是全力支持南高麗或者東瀛的電池企業,他們就不會在鋰電池行業上一敗涂地了。
鋰電池雖然有難度,但至少可以靠化工產業死磕。
但是海綿電池不一樣,這東西沒有發電菌菌種,你化工產業再厲害都沒有用,畢竟復雜有機物的人工合成技術,一直以來都是業界的難題。
這涉及到有機物的類型、堆疊結構,單獨的小分子有機物可以靠人工合成,可是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還加上千奇百怪的堆疊組合,這簡直是天坑級別的難題。
因此海綿電池的技術入門,就是獲得發電菌菌種,獲得菌種之后,還需要有特殊的培育方式。
盧鎮威隨即作出決定:“我馬上帶人去海陸豐公司總部,李總監你也一起過去,其他人先圍繞海綿電池,做一個產業發展的前景分析。”
“沒問題。”
盧鎮威開了會之后,沒有急匆匆趕路,而是先打電話給蔣海波,向對方提出合作想法,同時希望過去海陸豐公司總部拜訪江淼。
對于這個情況,蔣海波表示可以安排時間,至于合作生產海綿電池的事情,他也給了盧鎮威一個定心丸,那就是海陸豐公司并不拒絕這種合作。
聽到這個回答,盧鎮威心里面松了一口氣,同時也更加熱切起來。
雖然知道海陸豐公司哪怕是同意合作,估計也要吃掉很大一部分利潤,但是誰叫海陸豐公司掌握核心技術,人家愿意合作,就要燒高香了,利潤之類海陸豐公司肯定要占大頭。
他和蔣海波約好一個大概的時間。
而蔣海波掛了電話之后,就迅速給江淼打了電話,說了京能國際的事情。
“可以,就后天中午吧!我剛好有點時間。”
“那我就轉告京能那邊。”
“嗯。漠南分公司情況如何?”
“一切順利,目前農場推進速度非常快,估計今年可以改造500萬畝左右。”
“很好。對了,聯合礦業在漠南的采礦實驗基地,測試得如何?”
“聯合礦業?哦,老板是陸明遠主持的生物采磷項目?”
“就是這個項目。”
“我前天晚上和陸明遠聊了一下,他說實驗測試非常好,目前預計生產成本為每噸純磷700塊錢左右,如果接下來的測試順利,預計會在六月份開始建設第一個試點生產基地。”
“可以,你關注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