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仙問道  第287章 權力

類別: 仙俠 | 古典仙俠 | 青仙問道 | 中原五百   作者:中原五百  書名:青仙問道  更新時間:2025-02-25
 
第287章權力

京師,吏部尚書王鞏的府邸。

這片府邸在京城的喧囂繁華中,卻透著壓抑的靜謐。

自從草原大軍退去,玉親王的聲望如日中天,已然達到頂點。

大虞朝歷史上,有兩次監國守京師的前例。這就像兩道無形的繩索,牽引著眾人的目光與心思,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皇位,匯聚而去。

當年,本朝仁宗皇帝,在成祖皇帝靖難時期,以燕王世子的身份,肩負起守住尚未成為京師的平城的重任。那時的他,雖未正式獲封「監國」之名,卻以堅定意志和卓越智慧,為成祖皇帝穩固了大后方。這份功績,成為他日后登上皇位的重要基石。

百年之后,景皇帝在監國期間,面對草原大軍的洶洶來勢,毅然登基上位,力挽狂瀾,擊退強敵,成功守護了京師,也書寫了一段帝王篇章。

這兩段歷史,猶如兩座巍峨豐碑,矗立在眾人心中。

如今留守京師的百官丶勛貴,以及那些前來勤王救駕的邊鎮將士,至少有九成都紛紛倒向了玉親王。

玉親王深諳人心之道,他大開國庫,將白花花的銀幣賞賜出去。這些銀幣可不是形同廢紙的寶鈔,實實在在能夠在市面上換到貨物。

在北方,諸多新式工坊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而這些銀幣,正是它們得以運轉的血脈;即便放眼南方,憑藉這些銀幣,也能輕松購置到所需之物。

盡管此時南北隱隱呈現對立之勢,但在貨幣這件事上,卻默契地達成了統一。這背后的原因,是因為貨幣統一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倘若此時京師貿然更換貨幣,那無疑是一場財政災難,經濟將瞬間崩潰,整個北方地區也會陷入混亂與動蕩之中。

為了進一步鞏固貨幣統一,南北二京在鑄幣一事上保持高度一致,并共同公布了一項政策:在明年年底之前,白銀換銀幣會收取火耗費。

這一政策如同一只無形的大手,將北方勛貴豪紳藏在地窖深處的白銀紛紛逼了出來,助力京師鑄幣。

畢竟,誰也不愿意白白承受損失。

不僅如此,朝廷的錢莊還出臺了頗具吸引力的政策,儲存在錢莊的銀幣能夠獲得一定的利息,而若是儲存白銀,反而要收取利息。

這一系列舉措,是玉親王為了維持朝廷正常運轉而不得不推行的政令。

畢竟,充實的財政收入是朝廷得以正常運轉的根基,只有財政穩定,他才能真正掌控北方,哪怕這些政令隱藏著一些巨大的隱患。

這看似是玉親王的謀略,實則也是徐青的陽謀。

徐青深知,只要貨幣保持統一,南北就難以持續分裂,最終必將走向一統。

因為南方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足以在經濟戰中拖垮北方。

就如同前宋時期的歲幣策略,大宋通過大量輸出歲幣,使得北朝不得不依賴南方的貨物,從而進行著一場無形的經濟戰爭。只是可惜,前宋的這一策略效果不佳,未能真正實現其戰略目的,畢竟,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后盾,一切經濟手段都顯得蒼白無力。

而最早運用這一策略的齊國,也是因為其作為諸侯盟主,擁有強大的實力,才得以成功實施。

王鞏,這位出身大家族,身處朝廷中樞的大佬,憑藉著多年積累的政斗經驗和對各方局勢的深入洞察,洞悉了南北之爭的內在本質。

他清楚地認識到,玉親王難以獲取最后的勝利,這不僅僅是因為徐青的存在,更在于老皇帝的強大影響力。

太和山一戰,老皇帝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但王鞏堅信,這絕非陛下全部的力量。在天下頂層的力量格局中,陛下猶如一座巍峨的高山,獨樹一幟。

無論是神秘莫測的雪域活佛,還是權勢滔天的慕容太師,在陛下的面前,都難以與之抗衡。

陛下真正的對手,或許只有那傳說中神秘無比的黑山老妖。

然而,在王鞏看來,黑山老妖雖然強大得令人膽寒,卻欠缺最重要的一點——取天下丶治天下的雄心。

王鞏作為大家族出身,又身處朝廷中樞,能夠接觸到許多常人難以知曉的秘密資料,其中就有關于黑山老妖的記載。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分析,他判斷出黑山老妖最大的弱點便是無心于天下。

所以,無論黑山老妖在一時之間多麼強大,只要他沒有取天下丶治天下的決心和能力,那麼他的勝利都只是短暫的,遲早會在歷史的舞臺上退場。

而徐青和陛下,始終秉持著天下一體的理念,即便在前進的道路上遭遇失敗,也會有繼承者將這一理念傳承下去,這種政治理念,猶如一盞明燈,永不熄滅。

玉親王本可以通過耐心隱忍,等待時機,繼承陛下和徐青所開創的局面,實現天下的長治久安。

然而,他卻選擇了依靠外力,這一決策,讓他的根基變得不穩。

歷史上的兒皇帝,無一不是在依靠外力的過程中,失去了自主的權力,最終淪為他人的傀儡,無法成就真正的大業。

而且,如今玉親王唯一在世的兒子,當今皇孫,正在應天府。這一事實,就像是一把高懸在玉親王頭頂的利劍,成為玉親王無法修補的隱患。

何況玉親王自皇孫誕生之后,雖然在王府中不斷耕耘,卻始終未能讓妃嬪再有身孕,這無疑讓他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北方的豪紳勛貴以及邊鎮將門,并非看不到這一點,他們之所以選擇支持玉親王,實在是因為別無選擇。

陛下和徐青致力于創造一個盛世,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而這些人,就成為了他們改革路上的墊腳石。

王鞏深知,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南方的態度,將成為決定他命運的關鍵因素。

他滿心期待著族弟能夠在與南方的交涉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他帶來轉機。

「老爺,老家來人了,說是有重要的東西交給您。」管家匆匆走進書房,打破了屋內的寂靜,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與緊張。

王鞏心中猛地一凜。他快步迎上前去,從管家手中接過家書和畫像。

他的手微不可察地顫抖了一下,先拆開書信,目光急切地掃過上面的文字,只見上面詳細記錄著族弟與徐青會面的經過,以及徐青的叮囑。王鞏逐字逐句地研讀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深知,這些文字背后,隱藏著南方的態度和意圖。

在閱讀的過程中,王鞏格外留意族弟對徐青的稱呼。如今徐青已被封為冠軍侯,但族弟在書信中卻稱呼他為「徐大人」。

這毫無疑問是一種暗示。

作為文官中一股強大勢力的王家,始終認可徐青在文官的權力和地位。族弟的籌碼開得不低。

顯然從徐青后面的態度來看,對方也認可了王家的籌碼。作為勛貴的徐青,從作用來說,自然是不如文臣領袖的。

天下是士大夫的天下。尤其是徐青推行的變法,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加強了臣的力量。

文臣又是「臣」之中最強大的一股力量,自然獲益。

經過長時間的反覆揣摩,王鞏從這封書信中推測出了許多有用的信息。他心中的一塊大石終于落地,一直懸著的緊張情緒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隨后,他的目光緩緩落在送來的畫像上。

當看到那似曾相識卻又分明是徐公明面容的重陽祖師像時,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復雜的情緒,疑惑丶敬畏交織在一起,仿佛眼前的畫像不再是一幅簡單的畫作,而是蘊含著某種神秘力量的圣物。

「老爺,這畫像……」管家忍不住問道。

「莫要多問,你去準備一間清凈的靜室,我要參拜畫像。」王鞏沉聲道,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多年的官場生涯讓他養成了謹慎行事的習慣,對于這種神秘的事物,他更愿意獨自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管家雖滿心疑惑,但也不敢多言,匆匆去安排了。

王鞏將畫像小心翼翼地掛在靜室中,然后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團上,開始參拜。

起初,他只是按照徐青的叮囑,秉持著心誠則靈的信念,試圖從畫像中領悟到一些啟示。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奇妙的感覺涌上心頭,他竟感覺這畫像中的徐公明仿佛活了過來,目光深邃而又充滿智慧,似乎在向他傳遞著某種神秘的力量,引導他走向一條未知的道路。

不知何時,王鞏感到一陣強烈的疲倦襲來,他的眼皮越來越沉重,最終沉沉睡去。

在睡夢中,他仿佛進入了一個神秘的空間,看見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徐公明。」王鞏下意識地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驚訝和敬畏。

「王大人,好久不見。」徐青意態閑適地出現在王鞏面前,他的身上散發著一種出入世間丶無拘無束的獨特氣質,深邃的目光仿佛洞悉了世間一切真理,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信任和敬畏。

王鞏恍惚間仿佛回到了青年時期,在翰林院一位大儒身旁,殷勤伺候,討教學問時,瞧見大儒目光的那種感覺。

在這一刻,他仿佛領悟到,眼前的徐青,就如同那位大儒一般,掌握了「理」,世間一切艱難險阻,在他面前都可以從容應對。

對了,那個大儒姓「方」。

「真沒想到,如今的你已經能和諸子并列,且即將開創出一個新的時代。我先前還試圖與你為敵,真是自不量力。」王鞏感慨地說道。

「王大人是絕頂的聰明人,所做選擇都是時下最優的選擇,這一點,徐某也是深深佩服的。現在我需要王大人的幫助。」徐青誠懇地說道。

「事情到了這一步,徐大人有什麼吩咐,盡管說便是。」王鞏毫不猶豫地說道,此時的他,已經徹底放下了心中的疑慮,決定全力支持徐青。

徐青肅然道:「我需要王大人全力配合玉親王的改革變法。」

「啊。」王鞏不禁發出一聲驚訝的呼聲,他渾然想不到,徐青的要求竟是這樣。在他的預想中,徐青應該會要求他反對玉親王,或者采取一些其他的行動,卻沒想到是配合玉親王的改革變法。

徐青微笑著解釋道:「現在北方的反對勢力,為了抵抗南方,勢必要擁護玉親王,這也是玉親王的機會,他可以憑藉南方的威脅,做一些大膽的改革。但玉親王畢竟經驗不夠老道,這時候更需要王大人這樣老成持重的重臣來在旁輔助。無論如何,我都希望王大人能為國分憂。」

王鞏先是一臉不解,他的眉頭緊緊皺在一起,陷入了沉思。

很快他便反應過來徐公明的深沉用意。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陣寒意,徐青的謀略實在是太可怕了。

北方的反對力量集結起來,徐青非但沒有感到害怕或者麻煩,反而要藉機利用玉親王,對北方進行深入變法。

這個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因為北方那些保守勢力為了求生,勢必會和玉親王達成一些妥協。而玉親王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也勢必要進行一些變法。

關鍵在于「度」的把握。玉親王在變法的過程中,既要滿足保守勢力的利益訴求,又要實現自己的改革目標,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無論怎麼變法,北方保守勢力肯定不會讓自己的利益太過受損,故而最終的受害者只能是北方百姓。

這一系列的變革,無疑會動搖玉親王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民望。

可是玉親王沒得選。

在北方百姓飽受新政之苦后,南方的朝堂肯定也完成了更進一步的變法,屆時再打著濟世救民的旗號,重新接管北方。

王鞏幾乎能想像到,一旦徐青開始北伐,必然使華夏再歸于一統。大軍所到之處,定是民眾竭誠歡迎,占盡天時。

一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仿佛出現在王鞏眼前。

徐青這哪里是公明,分明是孔明。在戰略上的布局,絕對是古今一流。

而且徐青還是當世除張太阿以外,最優秀的施政者。其執行能力,甚至還在張太阿之上。

王鞏絞盡腦汁,現在都想不出玉親王還有什麼翻盤的馀地。

「徐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就看王某的表現吧。」王鞏堅定地表了決心。不管最后勝出的人是陛下,還是徐公明,反正不會是玉親王了!

他也不是當二五仔,因為王鞏忠君之心,日月可鑒。

玉親王再是多年的事實儲君,那也是臣。君臣大義,乃是人活在世上的根本。他王鞏誓死維護到底。

「如此,有勞王大人了。」徐青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

事如夢境,了無痕跡。王鞏在靜室醒來,面前的畫像赫然沒了徐青的面孔,變回重陽真人的模樣。

可是徐青的精神印記,已經深刻印在他的心中,無法抹除。他接著,踏踏實實睡了一覺。

人啊,一旦有了希望,就會努力堅強地活下去。

就怕日子沒盼頭!

徐府,書房。

這里是徐青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布置簡潔而不失莊重,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和公文,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

馮蕪從外面輕盈地走進來,手中拿著一份名單,

「夫君,這是江寧商會近期的合作計劃,你看看。」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山間的清泉,在這安靜的書房中回蕩。

徐青接過名單,目光迅速掃過上面的文字。

如今江寧商會在馮蕪的精心打理下,已經成為南方一股龐大的商業力量,與各方的合作不斷拓展,猶如一棵茁壯成長的大樹,根系遍布整個南方地區,為徐青的變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阿蕪,你做得很好。」徐青抬起頭,看著馮蕪,眼中滿是贊賞。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溫柔,這是他在面對家人時才會展現出的一面。

在他心中,馮蕪不僅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在事業上的得力助手,她的智慧和努力,為他分擔了許多壓力。

「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我不過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馮蕪微微一笑,接續道:「對了,魏國公世子在講武堂的表現也很不錯,看來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做出一番成績了。」

徐青用人可謂不拘一格,恰到好處。

遙想當初,這位小公爺用了許多狠毒手段往徐青身上招呼,試圖打壓他。而現在,徐青不過是略施小計,就讓這些暗中的反對勢力嘗到了徐青當初被打壓的滋味。

其實以徐青現在的地位,殺死一個魏國公世子,不過是舉手之勞,不會傷筋動骨。但他深知,這樣做并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如讓這個小公爺當自己的一把刀,為之前的事賠罪。

有了馮蕪對國公夫人的暗示,現在小公爺在講武堂中十分賣力。因為小公爺魏博心里清楚,若是不賣力,世子之位都保不住了。

哎,世上的事,真是奇妙。當年的小公爺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有朝一日得靠自己憎恨不已的徐青來保住他的世子之位。

可以說,徐青現在一個念頭,就能將他打入地獄,永劫不復。故而小公爺認清現實之后,根本沒有選擇的馀地,只能盡心盡力幫徐青鏟除異己。

關鍵是這些異己,有不少還是小公爺的舊識。可他沒得選!總不能為了故舊,把魏國公的位置讓給外面的野種吧。

在利益和權力的面前,友情和舊識顯得如此脆弱。

「愛黃金還是愛兄弟!」

「愛兄弟!」

講武堂的訓練場上,喊叫聲此起彼伏。一條條鞭子通過小公爺的手,擊打在講武堂的學員身上。

他從一個養尊處優的敗家子角色,已經蛻變成一個心狠手辣的特務頭領。不得不說,這似乎激發了他某種潛能。

現如今調教這些新加入的講武堂學員兄弟,使他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變態快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瘋狂和癡迷,仿佛在享受著這種掌控他人命運的感覺。

毫無疑問,一個比內廠丶繡衣衛更恐怖的特務力量正在這一批講武堂學員中成形。小公爺儼然成了其中的頭目之一,他的地位在這個新興的特務組織中逐漸穩固。

鞭笞血肉帶來的快感,令他愈發變態瘋狂。他的行為變得越來越極端,對待學員的手段也越來越殘忍。

他似乎已經迷失了自我,沉浸在這種權力帶來的快感中無法自拔。

經過一番特殊的士氣鼓舞之后,小公爺帶著「兄弟」,再度出發。

他們的目標是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反對勢力,他們的行動如同鬼魅一般,迅速而果斷。

在路上,他意氣風發。如今內廠丶繡衣衛不敢干的事,他們講武堂敢干。上至百官,下至豪紳,沒有他們不敢抓的。如此大權在握丶鞭笞廟堂的快感,遠非做一個魏國公能比。

他終于也體會到了一點徐公明做人做事的滋味。

隱忍,低調,以及一絲難以覺察的瘋狂欲望在他眼中閃現。

魏國公家的小公爺,心里想著某一天,如果徐公明倒臺,那他也會繼承徐公明的一切,成為第二個徐公明,鞭笞天下!

若是徐公明在,他就要努力做徐氏麾下最銳利的爪牙。

努力爬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可以說,現在的他,才真正明白了「權力」的含義。

徐青辦公的值房。

小公爺魏博恭敬而順從地站在徐青面前。

「世子請坐。」

「大人,這里沒有什麼世子,請叫我的名字。」魏博拱手道。

徐青滿意地看了他一眼,微笑道:「魏博,你們最近干得不錯,我打算成立一個軍事統計調查司掛在軍機處的名下,由你來做這個司長,你可有信心做好。」

「王命所在,唯以死相報!」魏博大聲回應道。

徐青:「好,這才是萬壽朝的好男兒,你下去吧。接下來我會和軍機處將此事定下來,你回去等候命令。」

「唯!」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