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京返程時,喜食腐的菌香雞以及速成長肉的百日雞,耿煊各帶了五百只。
到達清源集之后,各留了兩百只在清源集。
并囑托方錦堂將之盡數送往五坊營地附近的糧庫,妥善喂養,爭取以最快速度擴散種群數量。
因為這個目的,《五禽篇·雞》這本秘術,他還特意讓方錦堂謄錄了一份,讓喂養者修習此術。
以期能在迅速繁衍、擴散種群的過程中,對這兩個雞種進行持續的優化改良。
剩余的六百只雞種,則在當夜率五百騎快速北上之時,也一起帶上了。
他的設想是將之盡數送入“赭紅眼”盆地,就近利用儲藏在那里的巨量糧食物資進行喂養。
既方便快速擴散種群,也能讓那些在倉庫中發霉變質的糧食變廢為寶,不至于真正的浪費掉。
只不過,在抵達臨時營地后,耿煊發現。
從元京到清源集,再從清源集一路北上近千里,這一路的折騰,讓那些雞種的狀態,大半都變得很差。
是以,耿煊在此前親赴盆地將扎絡等人接出來之時,并沒有將它們帶上,而是交給了羅青。
讓他等它們狀態有所恢復后,再安排人將它們送入盆地。
此后,耿煊也就沒有過問此事。
此刻,羅青見耿煊忽然又問起此事,忙道:
“今日一早,我將那些雞種交給了陳展,現在他應該已經安排人送入盆地了。”
耿煊疑惑道:“這事,怎么要經的手?”
羅青趕緊解釋道:
“因為幫主您的安排,陳展決定組織一支百人規模的隊伍,去盆地內運一批糧食出來。
一來,這算是物資后勤部第一次開展工作。
二來,也是探一下路況,看看在沒通水運之前,一次究竟能運來多少糧食。
雖然,現在營地內糧食還算充足,可等工程全面展開,三個項目部的人數很快就會急劇增加,糧食消耗也會激增。
這次行動也算是一次摸底,提前做到心中有數。”
耿煊點頭,也就沒再說這事,返回營帳時,心中還忍不住想,自己難道還要去山里面逮幾只野雞回來?
如“走狗術”、“飛鷹術”、“馴鴿術”這類可統稱為“動物契約類”的秘術,都有個特點,除了秘術本身的知識和技巧必不可少,相對應的動物也是完成該秘術必不可少的一環。
一個國宴級的大廚,在做出能發光的料理之前,從來沒有真正觸碰過任何一種食材,沒有握過菜刀,沒有舞過顛勺,那是不可想象的。
或許,耿煊可以靠著開掛,完全虛空造梯,強往上提。
但那難度,一定會更大。
無論是消耗的時間,還是紅運,都比“有實物表演”多得多。
更何況,雞不過是一種極常見的家禽,耿煊自然沒必要強給自己加難度。
就在他決定花點時間,往山里轉一圈的時候,陳展卻分別帶著一對菌香雞和百日雞來到了營帳中。
耿煊一臉意外。
陳展忙道:“今早,我只安排人帶了五百只雞種進入盆地,菌香雞和百日雞各留了五十只在營地中。”
“怎么不都送過去?”
“我是想著幫主您可能會有需要……”
說到這里,陳展似乎意識到自己嘴說瓢了,立刻又道:
“而且,今后這周圍會聚集數十萬人。
再怎么精細,一些浪費也是難以避免了。
留一些雞種是有必要的,都不需要專門喂食,殘羹剩飯就足夠養活它們。
我甚至覺得,現在咱們手中的雞種數量還太少。
我還想趁這次在元京大規模購買工具的機會,趁機再從徐家弄一批雞種過來。”
耿煊盯著陳展,贊許道:“有心了。”
待陳展離開后,耿煊便一人待在了營帳中,繼續自己的修煉計劃。
在紅運極度充裕的情況下,耿煊開發出了“霸王之悟”的新用法。
以往,耿煊只有在手中沒有某種秘術功法,而他又非常想要之時,這才將其當成了一種特殊的“打撈”工具。
可這一次,一本本秘術,一本本功法全都擺在面前,只要給他一些時間,積累到足夠的領悟,他自己就能觸發入門條件。
可對現在的耿煊來說,時間可比紅運珍貴多了。
于是,在快速而囫圇的將一本本功法和秘術都翻閱了一遍之后,他沒再去翻第二遍,做更仔細的精讀。
而是直接觸發了“霸王之悟”。
腦海中,那些原本只是囫圇的看了一遍,甚至讓他當場復述都有可能遺漏,更別說完全理解的信息,迅速變得“高清”起來。
利用這樣的方法,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耿煊通過連續四次激發“霸王之悟”,成功入門了“控鶴手”、“懾心吼”、“竭血手”這三項技能。
就耿煊打算一鼓作氣,將其他秘術也用同樣的辦法快速入門之時,一行人的拜見讓他稍稍暫停了一下。
卻是今晨一早南下的洪銓等人,已經帶著今日從清源集拉來的千余人返回營地。
他第一時間便帶著范宏盛,謝航,姜逸之,蘇明煦幾人前來拜見。
讓耿煊感覺意外的是,除了這四人之外,方錦堂這個坐鎮清源集的副幫主,居然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看著一起入帳的方錦堂,耿煊意外道:“你怎么過來了?”
若有緊要之事,用飛鴿傳信的速度明顯更快。
若沒有緊要之事,也壓根用不著他這個副幫主親自跑一趟。
所以,他用一兩天時間跑這一趟這件事本身,就顯得很奇怪。
總不能是因為忽然得知巨熊幫又增加了兩千多名正式幫眾,跑過來“認親”的吧?
面對他的疑惑,方錦堂只是道:“我的事不急,幫主您先安置好他們吧。”
聽了這話,耿煊反而更加疑惑了。
盯著他看了兩眼,卻也沒再多說什么。
對于隨洪銓進帳的另幾人,謝航,范宏盛,姜逸之,蘇明煦四人,耿煊只是將昨夜已經議定之事,親口對他們交待了一番。
謝航,范宏盛沒有任何異議,很干脆的便拱手領命。
姜逸之,蘇明煦在知道“白帝祠”的工期如此緊張之后,倒是叫苦抱怨了一下。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
待他們離去之后,帳中只剩方錦堂與耿煊二人。
方錦堂在耿煊的目光注視之下,卻是先說一件“小事”,提了一個小建議。
“幫主,據我所知。
今日之后,營地的人數規模已有將近九千之數,明日就能破萬。
這還沒算上從附近里坊過來的坊民。
這么多人手,前期的一應需求,基本都可以滿足了。
繼續用這千余匹玄幽馬往返近千里轉運,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繼續道:
“若一定要繼續,也應有所調整,盡量讓每一次轉運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繼續用來轉運那些坊民,真的沒那個必要。”
“哦?你是如何想的?”耿煊有些驚訝。
方錦堂道:
“據我了解,尋常時候,只要不過分耗用馬力,玄幽馬一日耗用六十斤精料就可滿足所需。
長期喂養,妥善照料,還能長膘。
若是耗用過甚,每日喂養的精料需要增加兩到三成,這都不算什么。
如這般頻繁的千里往返,每匹玄幽馬每日在食料之外,還需額外投入一枚玄幽丹。
每日消耗的玄幽丹,就是一千四百顆左右。
若是按照現在的市價,只這一項,幾乎就是六到七萬兩的銀子。”
說到這里,方錦堂看著耿煊,認真道:
“在前期勞力基本已經足夠的情況下,用如此大的代價,繼續用這樣的辦法,每日將千里之外的千余名勞力送入工地。
就只為了多趕幾天的工期,我真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說著,方錦堂頓了頓,又道:
“這還只是看得到的代價,看不到的代價,很可能更大。
據我了解,玄幽丹這種丹藥,功效固然非凡,可若頻繁食用,也是會傷玄幽馬元氣的。
現在持續的時間還短,不太看得出來。
可若一直如此,我敢肯定,即便再如何精心照料,也必然會有玄幽馬承受不住如此高強度的行動。
傷,病,死……這些情況,陸續都會發生。
現在這情況還沒發生,可我卻向清源集幾名長期照料玄幽馬的馬倌打聽過,只這幾天下來,平均每匹玄幽馬基本都掉了三四斤的膘。
對玄幽馬來說,掉這么點膘,看不出來,也影響不大。
可按照一般的經驗,這般高強度的行動若是一直持續,后面掉膘的速度必然會更快。”
聽著方錦堂的話,耿煊忍不住輕輕點頭。
最后,問道:“那你的意見是什么?停止這種行為?”
方錦堂搖頭道:
“要不要停止,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想說,如果還只是接一些里坊勞力北上。
這代價就太大了,完全不值得。”
說到這里,方錦堂攤了攤手,道:
“每天,有形無形的代價付出了這么多,總要有更好的回報吧?”
耿煊點頭,已經完全明白了方錦堂的意思。
因為工具的缺乏,在基本勞動力已經足夠,一應前期工程都可以快速展開的前提下,用如此高昂的成本只是為了讓千余名勞力提前十天左右抵達。
這已經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有些行為藝術了。
當然,也不是一定要完全停止這種方式。
只不過,得“有那個必要”。
說到這里,方錦堂又道:“這兩天,我們也有遣人與‘北八集’的集市與里坊進行接觸溝通。
一開始,還有些人沒反應過來,有些敷衍。
可等南岑集周邊里坊的做法風傳開來,其他里坊也都回味過來,現在態度都積極得不行。”
“在此之前,從五坊營地遷民北上,必須攜帶大量物資,還要擔心沿途安全,千里行程,大約要十幾天的時間。
可現在,有沿途的里坊搭手做跳板。
從五坊營地出發,在保證充足休息的情況下,最多只需要五到六天的時間,就可以順利抵達。
這效率,已經不算差了。”
方錦堂頓了頓,道:
“以后,周邊里坊,集市之人陸續北上做工,效果也差不多。
只不過,到那時我們就要在沿途各個充作跳板的里坊集市持續補充一些物資了。
因為荒野道路的限制,大批量物資的長途轉運,效率卻不會提升太多。”
方錦堂這看似無心的感慨,卻給耿煊打開了新思路。
想到從清源集北上,沿途荒野的地貌。
越接近岑嶺,道路便越是崎嶇嶙峋。
載重馬車要在這樣的地方通行,非常不便。
耿煊又想到,洙水古河道干涸近四百年,雖然河道大體上也維持了當年的風貌。
可長時間的干涸,一些河岸開裂,坍塌。
甚至因為一些人為的原因,直接被扒開大片的缺口,這些情況都是有的。
而且,從淤塞段以下,一直到洙水河道與漭江相通,整條河道的走勢,也遠稱不上“完美”。
可完善的地方,還非常多。
現在,在古河道疏浚工程未完工,河道沒有重新通水之前對整條河道進行全面的檢修和維護,是最方便的。
真等以后通了水再來做同樣的事情,難度至少是現在的十倍以上。
耿煊繼而又想到,當初經過一線峽之后,心中閃過的一些未來愿景。
這般想著,心中莫名興奮起來的他,立刻讓帳外的扎絡去將郭子安、羅青、陳展、計聰、瞿慶豐、洪銓、范宏盛、謝航等人尋來。
在方錦堂莫名所以的眼神中,兩人等了片刻,眾人也紛紛進入營帳之中。
耿煊先是對洪銓、范宏盛、謝航三人講了方錦堂對玄幽馬使用的一些考慮。
在他們低頭思考之時,又對郭子安講了自己想到的,干涸了近四百年的洙水古河道可能存在的種種隱患。
郭子安懊悔的一拍額頭,道:
“哎,我的眼界還是太窄了,這么明顯的問題都沒有看到。
幸得幫主提醒,不然真等古河道重新通水之后問題才暴露出來,我郭子安就要成為千古笑柄了!”
其他人也都是面面相覷。
耿煊安撫道:“你不必為此自責,我們都有疏忽。”
說著,他看向其他人,道:“這也是一個教訓,往后你們也要多多思考,查漏補缺,看看還有沒有類似的問題。”
眾人紛紛點頭。
就在這時,羅青心中一動,開口道:“幫主,我有個想法。”
“什么想法?”
“這個工程的規模,以前是否有過,我不清楚,卻也不曾聽聞過。
就我而言,從籌備的第一天起,就遇到了太多以前不曾遇到的困難。
自從入住營地,這幾天,新的問題,新的情況,更是層出不窮,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朝我撲來。”
說到這里,羅青看向其他人,道:“我想,這也應該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其他人紛紛點頭。
羅青道:“很多時候,我們也想提前發現問題,可在問題出現之前,我們確實連想都不曾想到過。
所謂一人計短,多人計長。
我就在想,能否將我們從工程籌備第一天開始,所做之事,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所思所想,都讓人記錄下來。
這不僅能讓更多人看到,給我們提供一些全新的啟發。
以后若再有類似的工程要啟動,也能有個學習的榜樣。”
說著,羅青頓了頓,苦笑道:“當然,更多的,還是提供一個活生生的教訓吧。
至少,我們踩過的那些坑,犯過的那些錯,會少坑一些后來人吧。”
說到這里,卻見“蘇瑞良”怔怔的看著自己,羅青心中忽然有些慌,快速反思,自己莫不是說錯了什么?
就在這時,忽見“蘇瑞良”忽然起身,來到他身前,拍著他的肩膀,感慨道:
“老羅啊,幸得有你的提醒,不然……”
說到這里,他就只是不斷拍他的肩膀,不斷的搖頭。
過了一陣,他才對羅青鄭重道:
“這件事,非常重要。
不過,我就不成立專門的部門了,就勞煩你多費心,將此事也兼起來。
你看如何?”
羅青心頭一熱,忙點頭應道:“是。”
耿煊返回原位,重新坐下,話題重新回到古河道之上。
郭子安看向他,道:
“幫主,在未通水的現在,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時間。
所以,如果您要問我的意見,那我覺得,再成立一個項目部,專門解決此事,是最合適的。
只不過,這樣一樣,工程規模……”
說到這里,郭子安都不知道這話題該如何往下說了。
從淤塞段到漭江岸邊,雖然沒有具體丈量,但郭子安估計,這距離不會低于一千五百里。
無論怎么想,這種級別的工程,都不是區區一個幫派之主能夠搞定的。
別說一幫之主,便是一州之主,做這種事都有“自不量力”之嫌。
最后不搞到天怒人怨都是咄咄怪事。
現在他們如此煞有其事的討論,讓郭子安有種強烈的“小孩過家家”的既視感。
而“蘇瑞良”接下來的話,讓他心中的這種感覺,變得更強烈了。
“嗯,我的想法也差不多。
那就再成立一個‘護河項目部’,與工程部一起,對古河道一直到漭江入水口的沿途狀況,進行檢查。
凡是有隱患的河岸,全部予以記錄。
然后,由工程部出具具體的修繕方案,再由該項目部動工施行。
此外,那些存在先天缺陷,亦或者有改道需要的河道,也要趁這機會一起給做了。
還有,有些河段河床淺,礁石多,亦或者通水之后容易形成湍流,落差大,又或者容易沉積泥沙,對將來的通航造成影響……凡此種種,都要趁這機會一起辦了。
現在整個河道干涸,裸露在外,是千載難逢的動工時機。
不然,一旦通水之后,要做同樣的事情,難度何止十倍?百倍都不止!”
耿煊每多說一句,郭子安心中虛幻的感覺就越強烈。
可到了這一步,耿煊的話還沒有停止。
他看著郭子安,繼續道:
“……除了這些基本的要求外,我還另有一個期望,就是沿河兩岸,在具備蓄水、防洪等功能時,還有一條可供車馬快速通行的大道。
要求也不高,能滿足兩輛馬車并行。
讓玄幽馬晚上也能發揮出八成以上的速度,勉強做到日夜兼程。”
要求也不高?
兩車并行?玄幽馬日夜兼程?
還“勉強”?
郭子安忍不住心中腹懟。
“……這樣,以后只需要沿河一段距離修筑一處驛所。
這洙水兩岸,血脈就算是基本貫通了。”
這才算“基本貫通”?
那全面貫通得是什么模樣?
心中念頭“鬧騰”的郭子安,忽然看見“蘇瑞良”眼神灼灼的看著自己,意味深長。
他心中忽地一個激靈,這才猛地想起,在元京時樊綦對自己的提醒。
這“蘇瑞良”的眼睛,可是能看穿人心的!
他心中一慌,趕緊低下了頭。
耿煊看著他,笑問:“我的這些要求,對工程部來說,有沒有什么難度?”
郭子安道:
“對工程部來說,自然沒什么難度。
可對‘護河項目部’來說,這難度……”
說到這里,郭子安還是抬起了頭,大著膽子與耿煊對視,問:
“蘇幫主您覺得,這真的是以您現在的能力,能做成的事情嗎?”
面對這樣的詢問,他沒有得到期望中的答案,而是一句讓他感覺莫名其妙的話。
“這不是還有幾個月時間嗎,急什么?”
耿煊看向方錦堂,道:
“和其他三個項目部不同,這個‘護河項目部’,設在清源集最為合適。
沿著河道往北往南,距離都差不多。
這個項目部成立之后,巨熊幫應該也分不出別的心思了。
我想將它交給你來直管,如何?”
方錦堂想了想,道:“可以,不過,我有幾個建議。”
“說。”
“‘護河項目部’不設在清源集,而是設在五坊營地。”
“為何?”
“因為那里有人又有糧,不需要重復建設,能夠快速開展工作。”方錦堂道。
耿煊愕然。
方錦堂話還沒完:
“幫主既然新設了‘護河項目部’,那現在還在五坊營地,原計劃遷往此處的數萬務工坊民,就不需要再動了。
直接撥給‘護河項目部’即可。
以后,‘南四集’、‘東五集’中,那些想要參與工程分享山林之利的里坊坊民,也不必跋涉一千多里來這里,全都歸入‘護河項目部’即可。”
他這話一出,帳中另幾人全都瞪大了眼睛。
羅青傻眼道:“我這手底下,豈不是沒人了?”
計聰,郭子安同樣錯愕。
因為按照耿煊昨夜定下的勞力分配方案,來自里坊的、修行者比例更高的“優質勞力”,優先補入他們兩個項目部。
而五坊營地那六萬勞力,則是羅青負責的“疏浚項目部”的基本盤。
現在方錦堂這么一搞,全都亂了。
對于自己一來就“攪局”的做法,方錦堂很是坦然,道:
“新增這么大一個項目部,缺人是必然的。
有缺就想辦法去找補。
可基本原則,應該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遷移騰挪,對吧?”
“那你們覺得,從別處補來的人,直接送到你們這里來更簡便一些?
還是先將現在就在‘護河項目部’之中,或者附近之人送到你們這邊來,然后再從別處補人到我這里來更簡便一些?”
他這話一出,眾人全都無言以對。
若強說第二種做法更簡便一些,那不是傻,就是壞。
而無論是哪一種,都沒資格繼續待在這帳中。
“那……那缺的人從哪里補?”
羅青喃喃,看向方錦堂。
方錦堂沒有回答,看向耿煊。
羅青也跟著看向耿煊。
其他人也都看向耿煊。
可以說,這個新成立的項目部,給帳中所有人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陳展的“物資后勤部”,瞿慶豐的“信息支援部”,洪銓的“保衛部”,有工作壓力都將在原來的基礎上上一個大大的臺階。
就連以為忽然沒什么事的謝航、范宏盛二人負責的玄幽馬隊,以后的職責也只會比現在更加繁重。
因為“護河項目部”的范圍實在是太大了。
上下游一千多里。
若是沒有一支能夠帶著人和物快速機動的力量,靠人的雙腳,十天都無法走通一個單邊。
那樣的效率,簡直不敢想象。
面對眾人期盼的目光,耿煊并沒有立刻予以回應,而是道:“等你們將現在可用人力全都充分調用起來以后再考慮這個也不遲。”
現在,五坊營地加周邊里坊和集市,至少十幾二十萬勞動力,修行者比例還非常高。
這已經足夠工程全面鋪開了。
而且,所有人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大家也都在快速的適應,迭代,成長。
真的一下子將太多人手堆到他們手中,反而會讓他們無所適從。
見他這般說,眾人不覺失望,反而輕松了許多。
耿煊沒再聊與工程相關的話題,看向方錦堂,道:
“你的建議,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還有別的建議嗎?”
方錦堂苦笑道:“幫主,新成立一個項目部,這可不是我的建議,我都沒過,這次過來會給自己攬這么大的一個活。”
耿煊恍然:“你這次過來,還真的另有其事?”
“嗯。”
“什么事必須你親自跑一趟?”耿煊好奇。
方錦堂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帳中其他人。
羅青見狀,沖耿煊拱手道:“幫主,有關‘護河項目部’的事,您可還有更多的話要交代?”
耿煊搖頭道:“沒有了。
我還是那句話,各個項目部,還有其他部門,全都是一體的,全都是為工程最終能順利完工為目的。
無論是人,財,物的調用,其他人也就罷了,你們務必要有站在全局的眼光。”
“是。”眾人紛紛應了一聲。
見他再沒有更多話說,便都告辭退出了營帳。
帳中再次只剩方錦堂與耿煊二人。
方錦堂伸手入袖,將一張紙皺巴巴的紙取出,遞到耿煊面前。
“幫主您看看。”
“這是什么?”
耿煊疑惑的接過紙張,將其展開之后,愣住了。
十二月應發基本月例:
銀:18萬5530兩,補血丸:1萬8553顆。
注:因幫助新納2007名正式幫眾,重新統計后
銀增5萬2650兩,補血丸5265顆。
合計:銀23萬8180兩,補血丸2萬3818顆
清源集大戰結束,452名正式幫眾,陣亡139人。
應發撫恤:
銀7萬2360兩,補血丸7236顆。
無憂宮夜襲,陣亡幫眾1145人。
應發撫恤:
銀49萬8840兩,補血丸4萬9884顆。
合計:銀57萬1200兩,補血丸5萬7120顆。
綜合基本月例與撫恤,合計支出:
銀80萬9380兩,補血丸8萬938顆。
紙張上的內容,很簡單。
不過就是幾個簡單的數據統計罷了。
也沒有任何難懂的地方。
可耿煊只大概掃了一眼,就控制不住眼皮狂跳。
心道,好家伙!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他原本還以為自己家底豐厚,手中銀子多得沒處花。
可他的眼睛只在這張皺巴巴的紙上掃了一眼,這個念頭便立刻煙消云散!
他猛地抬頭看向方錦堂,見他一臉的嚴肅。
又低頭更仔細的看了一陣,再次抬頭,看向神色依舊嚴肅的方錦堂,問:“這統計沒出錯吧?”
方錦堂無語道:“幫主您覺得呢?”
“……”耿煊砸吧了一下嘴,放棄了幻想。
方錦堂卻繼續道:
“事實上,實際支出,只會比這更多。
因為我只統計了基礎月例,而按照幫主您親自定下的規矩,在基礎月例之上,有部分人還有職級和貢獻章帶來的加成。”
“這個人數都不是太多。”耿煊趕緊道。
方錦堂道:“是不多,所以我才沒有單獨統計。
可這也意味著,實際發放出去的月例與撫恤,比您看到的這個只多不少!”
耿煊無奈點頭,認可了方錦堂的話。
他的眼睛,忍不住又在手中紙上掃了一眼,問:“那你這次過來,是因為銀子和補血丸的數量不夠嗎?”
方錦堂瞪眼看著他,氣勢勃發,道:
“這是夠不夠的問題嗎?這根本就不合理!”
“一個月單月例就是二十多萬兩,補血丸兩萬多顆,一年是多少?
十年呢?
這還是現在,將來您難道就不增加人手了嗎?
以現在這發放標準,您手里表示銀千萬兩,都填不滿這無底的窟窿!”
“撫恤同樣離譜,在本來就很夸張的月例基礎上,直接來個十二倍。
我一看這撫恤數額,頭皮都麻了!
好家伙,以現在這規矩,咱們這巨熊幫根本就死不起一個人。
死一個就虧一個!
死十個就是血虧!
一次死上千個,庫房直接給砸穿了!”
在方錦堂說撫恤的時候,耿煊忍不住小小插了一句,“不是有兩個選擇嗎?”
按照撫恤規則,要么從陣亡者家屬或者其他親近之人選一位直接成為正式幫眾,然后才是按照陣亡者身前標準,一次發放一年的月例。
聽他這話,方錦堂看著他,問:“幫主您真覺得,在不做任何強迫的情況下,真有人放著大把撫恤不要,一定要進這死亡率如此之高,有今天沒明天的巨熊幫?”
這話從巨熊幫的副幫主口中說出來,讓耿煊整個正幫主無言以對。
換了他,也一定會選擇領了撫恤直接閃人。
便是真有人腦回路奇特,那也必然是少數。
嗯,極少數。
方錦堂繼續道:
“您別把眼睛只盯著銀子,真正的大頭其實是補血丸。
我們手中,現在是肯定拿不出八萬多顆補血丸的,便是將您在盆地中得到的那幾萬顆算進去,同樣填不滿這窟窿。
按照元州現在的市價,要從外面購買,您知道要掏多少銀子嗎?”
“二百四十萬兩。”耿煊低聲道。
方錦堂搖頭道:“那還要有人肯賣……可現在,您覺得有嗎?”
耿煊搖頭。
今年,元州的糧食,藥物,修煉資源都被董觀“洗劫”了一遍。
那些與他合作的幫兇,元州的頂級勢力,自家手里囤積的糧食和相應資源倒是不缺。
可除了他們,這幾樣物資,在元州哪哪都缺。
而現在,別指望那些頂級勢力會將自家手里的相應資源放出來。
一時間,耿煊也不知道該從哪里去找補這批資源。
心中甚至忍不住想,“這才是‘購買’數十萬紅運得來的代價吧?!”
紅運收獲,最多的一次,就是他應唐彩珠邀請,扔下清源集,遠赴元京那一次。
只一個晚上,紅運收益就超過四十萬。
可也是在那個晚上,巨熊幫陣亡了1145人。
而只這批人的陣亡撫恤,就超過總支出的六成。
白銀將近五十萬,補血丸將近五萬顆。
他心中忍不住反思:“這是個教訓,正式幫眾的數量,不能隨便增加,以后要悠著點,倒是臨時幫眾,可以多弄一些。”
正式幫眾,與他的綁定關系更牢靠,他們受他的約束也更大。
可相應的,他也要給他們發“工資”。
這不是他良心發現,而是此世所有修煉者都認可的規矩。
不然,人家憑什么事事以你為主,就因為臉大嗎?
與之相比,臨時幫眾的約束性雖然幾近于無,但他也不必給他們發“工資”。
而對耿煊來說,臨時幫眾就已經滿足了他的“剛需”,正式幫眾多點少點,反而不是那么緊要。
心中這般反思了一番的耿煊,還是忍不住有些不可思議的感慨道:
“感覺還是太夸張了些……你說元州那么多頂級勢力,他們是怎么養活那么多下屬的?”
方錦堂看著耿煊,沉聲道:
“幫主您誤會了。
這事,只在咱們巨熊幫,才這么離譜!
元州其他頂級勢力,誰的壓力有咱們這么大?
所有勢力,真正的嫡系人馬,本來都不算多!
一般的,有個幾百人就很不錯了。
那些頂級的,需要他們定期發月例養著的,最多也就三五千,不可能再多!”
耿煊點頭。
他也回味了過來。
元州那些頂級勢力,人員構成并非金字塔,而是紡錘形,低修為者的數量非常少。
一個主要目的,不就是為了控制需要直接輸血養活的嫡系人馬數量么。
“便是董觀,麾下玄幽鐵騎的數量,不下十萬,控馭玄幽二州數千里疆域。
真正讓他每個月出血養活的人員數量,也不可能超過一萬人!”
耿煊下意識的想說,這不可能。
不過,想到扎絡講的“故事”中,給玄幽二州沙民最大苦難的一個源頭,就是大量玄幽鐵騎平日里分散駐扎在玄幽二州各地,且經常對周邊沙民進行嚴酷到極點的盤剝。
根本原因,并非所有玄幽鐵騎都壞到骨子里,而是“吃不飽”。
那些玄幽鐵騎駐扎之地附近的沙民,其實就是他們的采邑,是董觀明明白白送給他們的加血包。
也是董觀降低直接管理壓力的有效手段。
這與方錦堂此刻所說,不就恰好互相印證么?!
扎絡本身,從不思考這些。
他只是給耿煊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耿煊本人也沒來得及從中窺破這一點。
直到方錦堂此刻點破,他才恍然醒悟,心中卻是越發的沉默。
說到這里,方錦堂的話卻還沒有停,繼續道:
“幫主您沒意識到要直接養活這么多人的壓力有多大,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卻是您當初與羅青他們商定的月例與撫恤規則,相較其他勢力,太過優厚。”
“優厚到離譜的地步!”方錦堂最后忍不住再次以更重的語氣強調了一遍,以表示這真的非常離譜。
耿煊低聲道:
“我當時是覺得,巨熊幫對幫眾的約束更多,不準做這個,不準做那個,總要從其他地方給些找補,讓他們的總收益不至于比其他人低。
至于撫恤定這個優厚……這個確實有些考慮欠妥。”
這一點,耿煊承認,確實是他疏忽了。
其他人或許想不到巨熊幫將來要死很多人,難道他還不知道嗎?
說到最后,耿煊聲音越來越低,像是犯錯的孩子。
最后,他問:“那你有什么意見?”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