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逢和袁樹沒有離開皇宮,就在德陽殿偏殿稍事休息,然后兩父子商討了一份名單。
袁樹本來打算將自己最為親近的三百多名核心領導團體全部列于其上,準備為他們安排中央官署的職位。
不過后面看了看雒陽朝廷部門當前的官員缺位,發現位置不夠,且需要罷免的宦官派系的朝廷官員、地方官員名單也還沒有確定,這些都需要時間。
所以袁樹暫時就沒有單獨提出自己這邊的封賞名單,而是打算之后再詳細列出。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袁逢。
提出自己希望廣撒網,把一批得力部下安排到地方上出任官職,比如縣令、縣長、縣丞、縣尉等等,讓他們到基層鍛煉一下,為以后進一步提拔打下基礎。
“他們雖然沒有做官的經驗,但是能力上和忠誠問題上毋庸置疑,多年來,兒傳授他們農業上的學識和辦理民政的能力,擔當縣中職位絕對可以。
讓他們擔當這些辦事的職位,又能歷練、辦好事,又能加強袁氏對這些職權的控制,鞏固袁氏在全天下的根基,兒以為這是非常合適的。”
袁逢對袁樹的說法很是認同。
且不說袁樹是他最看重的兒子,單說袁樹率領一心會集團隨他一起沖鋒陷陣立下大功,這些人就一定要賞賜。
一心會集團在此次兵變中功勞很大,甚至可以說猶在袁逢自己率領的袁氏家族武裝之上,賞罰不明可是取禍之道,這一點,袁逢非常清楚。
袁逢自己也列出了一份三十多人的名單,他也是一樣的情況,部下也有不少人需要安插位置,但是缺少足夠的位置空缺。
他也需要時間來清算宦官余孽、騰出坑位。
他準備第一批先把這三十多人安插到中央朝廷和部分地方官府中任職,以此鞏固袁氏的勢力。
第一批封賞人員名單完成之后,后面還有第一批次的罷黜名單。
包括全體已死宦官和李咸、宗俱等人在內,一共五十多人。
有些人雖然死了,但是罷免流程還是要走一下,以示正規。
有些人沒死,那就更要走一下流程,以示正規。
這兩份名單完成之后,袁逢與袁樹父子二人顧不得滿身的疲憊,立刻馬不停蹄地趕赴章德殿,去覲見劉悝。
夕陽的余暉斜灑在宮墻之上,金紅交織,卻掩不住那即將沉寂的暮色,似乎正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此時此刻的劉悝,正獨自坐在章德殿內,心中充滿了焦慮與擔憂。
不能參與到論功行賞的事宜中,就意味著自己這個皇帝已經被邊緣化!
朝臣商議國家大事,皇帝卻不能參與,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袁氏父子昨天還是忠臣的典范,怎么今天就忽然變了一副模樣?
之前的難道都是在蒙騙我嗎?
劉悝難以相信這一切,卻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一種無力與憤懣的感覺如同藤蔓般纏繞著他的心,他不斷地在殿內踱步,腳步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更添了幾分焦慮。
可突然間,侍衛來報,說袁逢和袁樹前來拜見。
他頓時一愣,眼神中閃過一絲驚愕,隨即整個人都顯得有些尷尬,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兩位突然到訪的臣子。
但是袁逢和袁樹并沒有給他思考準備的機會,也沒等他允許召見,直接就進入了章德殿。
“袁太仆……還有袁卿,你們……來此何為啊?”
劉悝努力保持鎮定,但聲音中仍透露出一絲不安。
袁逢不茍言笑,面容嚴肅得如同雕刻的石像,他向劉悝簡單行禮之后,便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第一批封賞名單和第一批罷黜名單交給了劉悝。
他的動作干凈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仿佛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啟奏陛下,這些是臣等經過商議和慎重考量之后決定的封賞名單與罷黜名單,這只是第一份,是目前最應該立刻進行封賞與罷黜的,等這一部分決定完畢了,公布出去了,才算是初步穩定了人心,陛下的天子之位才算是初步得到了朝臣的認可。”
劉悝接過這兩份名單,同時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袁樹,見袁樹的表情同樣嚴肅,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頓時,劉悝心中一凜,隨即展開名單看了起來。
封賞名單上頭的人名,劉悝大部分都不認識,他既不清楚這些人的能力如何,也不清楚這些人的長相、歸屬,單單只知道一些職位,以及這些職位的重要性。
光祿勛袁惃,這個名字他聽說過,是袁家的族人。
衛尉韓馥,城門校尉盧植,虎賁中郎將董宣,羽林中郎將王寵……
這些雒陽城里面管理軍隊的職務,怎么好像都和袁家有關系?
連直接負責他生命安全的虎賁軍和羽林軍的統領軍官好像也都是袁氏的人。
劉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安的情緒,他感覺自己仿佛被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而這張網的編織者正是袁逢和他的袁氏家族。
罷黜名單上那些人的職位同樣敏感得令人咋舌。
死去的宦官們倒不是很重要,全都死光了也是劉悝的心愿。
重要的是太尉李咸和司空宗俱都在其中。
原先的光祿勛、城門校尉等等也都被罷免了,整個朝廷人事明顯發生了很大的變動,發生這種變動的原因也非常明顯,當然是為了鞏固袁氏的利益。
而這些變動,他劉悝都不知道,他都沒有參與其中,然后這兩份名單就直接出現在他的眼前,要他蓋上印璽、宣布認同。
劉悝的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抵觸情緒,他覺得袁逢這簡直是在拿自己當傀儡、人形玉璽,一點都不尊敬自己,之前的恭敬仿佛是一場幻夢,眼下已經蕩然無存。
他緊緊握著名單,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心中充滿了被輕視的憤怒和不甘。
但是他剛想開口拒絕,又忽然意識到自己的確沒有什么實權,確實也就是個人形玉璽而已。
他舉目四望,身邊除了袁逢和袁樹,就只剩下一個又一個持械士兵。
他們雖然恭敬,也聽命令,讓他們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是忠誠于天子的戰士,但是劉悝就是沒法兒感覺到安全。
他的心中涌現出一股深深的孤獨感與無力感。
此時此刻,劉悝忽然意識到當初劉賀被霍光選為皇帝之后為什么會大搖大擺帶著一千多人進入皇宮了,又為什么要把皇宮里的人給大換血了。
他所有的折騰,或許都是能讓自己安穩的睡個覺。
身邊連一個自己熟悉的信任的人都沒有,這日子是什么日子?
這皇帝做得踏實嗎?
這天子之位夠穩當嗎?
晚上能睡得著嗎?
此時此刻,袁氏父子正用不明意味的眼神看著他,這讓他一陣恍惚,感覺自己好像隨時都有可能被這兩人從皇位上拽下來,變回那個無人問津的宗王。
今日自己可以做皇帝,明日袁逢能不能換了另外一個人也來做這個皇帝?
這種事情看起來毫無操作上的難度。
劉悝心下不安,但他又不敢明目張膽地拒絕袁逢,只能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封賞的人比較多,罷免的人也不少,事關天下,朕還需要多加思量,不知其中是否有真正的英才,是不是有人被誤會了,所以……”
袁逢不等劉悝說完,便立刻打斷了他的話。
“能夠被列入這兩份名單的,要么是英才,要么是奸賊,陛下,只有國家英才才會在這個時候仗劍而起鏟除宦官,只有國家英才才會冒著生命危險為了陛下的天子之位而戰斗。
這些人,都是為陛下冒過生命危險的人,陛下不封賞他們,他們就會擔心、恐懼、動搖,就會懷疑為陛下沖陣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決定。
當這些人懷疑動搖了,那么陛下的皇位就有動搖的危險,難道這是陛下想要看到的事情嗎?陛下好不容易成為天子,難道就要這樣自我放棄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