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三百二五章 得

類別: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吾家阿囡 | 閑聽落花   作者:閑聽落花  書名:吾家阿囡  更新時間:2025-02-18
 
顧硯看起來氣色平和,周沈年和潘世易一臉笑容的和何承澤打了招呼,顧硯就示意眾人入座。

小廝很快就送了飯菜上來,很正常的家常飯。

何承澤心里更加沒有著落。

吃好飯,顧硯吩咐將鄰水一面的門全部卸下,顧硯站到平臺邊緣,低頭看了看水位,示意何承澤,“你過來看看,這水位是不是比平時要低一些?”

何承澤更靠近邊緣,蹲下仔細看了看,恭敬笑道:“是要低一些,大約有一揸。”何承澤伸出手指比劃著。

“這里是別業最低洼的地方,水位還下降了這么多,看起來今年的雨水確實少了很多。”顧硯和周沈年說了句,看向何承澤笑道:“我一路掩人耳目,疾馳而來,是想到鹽官縣訪查范升安死亡一案,進了鹽官縣才意識到,連周先生在內,我,他,他們,都是令人矚目的外鄉人,怎么暗中訪查?”

顧硯這一番話是何承澤萬萬沒想到的,直視著顧硯,竟然沒察覺到自己在直視顧硯。

“我之前到臨海鎮是不是也是這樣?”顧硯迎著何承澤的直視問道。

“不是不是。”何承澤恍過神,急忙垂下頭,又趕緊抬起,垂眼陪笑道:“臨海鎮匯集無數商人和游歷的人,各個地方、各種各樣的人,和鹽官縣大不相同。”

“范升安的事,你聽說過什么沒有?你怎么看?”顧硯坐下,示意何承澤也坐下。

“范升安的死很蹊蹺。”頓了頓,何承澤抬頭看了眼顧硯,微微落低聲音道:“宋允的死,也很蹊蹺。”

周沈年搖著折扇的手一僵,看向何承澤,潘世易驚訝的看著何承澤。

“東溪?怎么蹊蹺?怎么看出來的?”顧硯上身微微前傾。

“東溪這一支,是朱家一手扶持起來的,東溪的先生曹常州和朱家現任族長朱寧的祖父朱守祿是同窗好友,曹常州能言善辯、思維敏捷,是江南有名的才子,朱守祿長袖善舞、眼光獨到,當時的朱家富極思貴,曹常州和朱守祿相輔相成,曹常州號稱江南學問第一的時候,朱守祿坐上了江南絲綢總行會長的位子,之后,直到現在,江南絲綢總行都緊緊的握在朱家手里。”

顧硯眼睛微瞇。

何承澤看著顧硯,”陶會長不過是個木偶人兒。”

“這和宋允的死有什么關聯?”周沈年問道。

何承澤說的這些,他也大略知道。

“曹常州和朱守祿聯手,開出了一條廣大門派和由富而貴的路子,想走這條路,又能走這條路的人家很多,原本,這條路已經空出來了,可現在。”

何承澤的話微頓,接著道:“伍杰并非宋允屬意的繼承人,就像朱寧并非其父想立的家主一樣,宋允之死必定蹊蹺,并非看出來的,而是想出來的。我也沒想到,是聽了很多閑話之后才想到的。”

“宋允的死,確實托了伍杰的福。”顧硯慢吞吞道。

“我被伍杰利用了。”周沈年滿臉懊惱。

“嗯,這沒什么。”顧硯沉默片刻,看向何承澤道:“你留心看看,有哪些人家既有心又有力,想走這條通天之路。”

“是。”何承澤欠身答應。

“最近閑暇,你四處走動走動,看看有哪些人學問有成、能言善辯,有心成就一番仕途之外的事業。”顧硯接著對周沈年道。

“好。”周沈年點頭。

“你也四處走動走動,看看各處農事、桑蠶、織坊,民風民情。”顧硯又看向潘世易。

“是。”潘世易欠身答應。

“我去迎迎船隊,半個月左右吧,你們都到杭城別業。”顧硯站起來。

“是。”何承澤等三人跟著站起。

李小囡伸著頭,看著跳板搭到岸邊,看著顧硯將馬鞭扔給石滾,連走帶跑沖過跳板,縮身回來,顧硯已經沖進了船艙。

“這么晚了怎么還沒睡?你是怎么侍候你家世子妃的?”顧硯點著晚晴先挑剔道。

晚晴低眉順眼一聲不響。

“你怎么回來了?事情辦好了?這么快?”李小囡先問了句,“平時這個時候早睡了,今天睡不著。”

“一身的汗,我去洗一洗。”顧硯沒答李小囡的話,轉身往旁邊凈房進去。

李小囡跟到凈房門口接著道:“你怎么回來了?”

“讓廚房送點吃的過來。”顧硯沒答李小囡的問話。

“你是晚飯沒吃還是中午飯也沒吃?”李小囡一邊揮手示意晚晴,一邊問道。

“在別業吃的中午飯,是因為我趕過來你才睡不著的?心有靈犀?”顧硯笑問。

“你挺高興啊,事情辦好了?”李小囡又問了一遍。

“等會兒再和你說。”

李小囡站了一會兒,退回榻上坐著等顧硯洗好出來。

片刻功夫,顧硯一身月白衣褲,散著頭發出來,廚房當值的婆子送了碗銀絲面和幾樣小菜進來。

“你這么快回來,應該來不及辦好你那些事,可你又很高興。”李小囡坐在顧硯對面,欠身往前,仔細打量顧硯。

“我哪兒高興了?明明不高興。”顧硯點點那碗銀絲面,示意他要吃飯了。

李小囡不說話了,看著顧硯三口兩塊吃了那碗面,接過淡茶給他漱口。

“從平江城出來的時候很不高興,縱馬跑了一路疏散了,就高興了。”顧硯伸著懶腰,往后靠在靠枕上。

他的高興好像是起自在岸上看到伸頭看向他的李小囡,他很想和她說說這兩天碰到的那些事。

“你們平江府鄉下踩水車的時候要唱水頭歌?”顧硯問道。

“對啊,你聽到了?今年雨水少,田里灌水都要踩水車了。”李小囡想著從前,有幾分恍惚。

幾年之間,她們姐弟的生活天地懸殊。

“在鹽官縣聽過幾句,你去過鹽官縣嗎?”顧硯抬手指在李小囡額頭點了下。

“去過,我還在鹽官縣買過幾個織工。你的事情怎么樣了?”

“我身邊那些人都是從小跟著我,都是在京城長大的,到鹽官縣怎么打聽?”顧硯沒好氣道。

李小囡連眨了幾下眼,噗一聲笑出來,“那你聽水頭歌也沒聽出那歌唱的什么吧?”

顧硯攤手,“剛進鹽官縣就醒悟過來,我讓吳妙真去打聽了。何承澤跟我說了些話,我覺得他跟從前很不一樣了。”

“你覺得他是你的人了?”李小囡明了的問道。

“聰明!”

“那你的差使就能事半功倍了。”李小囡咽下到嘴的話,換了句。

她覺得何家要是像劉靜亭的劉家那樣,秉承的是那位大當家的遺令,那何家就不會是任何人家的人,何承澤應該是覺得現在的顧硯,或者只是現在的顧硯要做的事符合何家的目標,利同而合。

這些只是她的猜測,沒必要說給顧硯聽。

“最近是農忙時候,農田的事很有意思,也有很多學問,明天我帶你騎馬去看看怎么樣?”顧硯問道。

“好啊!”李小囡眼睛亮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