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吉省新聞和好多家衛視播放了方星河簽售會的現場片段。
誰是人誰是狗,一眼就分辨出來了。
東三省衛視加上東方衛視安徽衛視,角度全是正面的,而首都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大規模渲染了中學生逃課參加簽售的現象。
報紙上,自然也有分化,該夸的繼續夸,想罵的繼續罵,沒什么稀奇。
但是,這一次,吉視沒有給負面輿論任何的發酵空間,第二天就把專題給弄出來了,報紙臺網,三線齊發。
4月2日,早報發行時間,場面極度混亂。
一方面,以難防系為首的對立媒體,鋪天蓋地的批評方星河“沒有一點好作用”、“帶壞中學生”,進而擴大到“如此偶像能夠創造出什么好文化”等等等等負面批評。
另一邊,吉報用一篇《八千里荒丘埋忠骨——向一位方粉中的志愿者老兵敬禮》當場把臉打了回去。
那場面,真雞兒魔幻。
程大益嘔心瀝血的寫了一篇精神病文,叫做《想要肅清彌漫在中學界里的種種不良風氣,必須先殺方星河》。
“殺”是封殺的殺,老陰貨故意漏了一個字,泄火都搞得那么小氣。
他在文中寫道:“方星河是一個奸詐小人,一如王朝末年天下大亂時的各路妖人奸佞,看似大忠,實則大惡,將他的歪理邪說和扭曲思想肆意傳播,已經給心智不健全的青少年們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這貨到底還是瘋了,目前處于一種有理由沒理由都能血噴方星河的癲狂狀態,寫的東西不太注重邏輯,全是情緒。
牢騷太重,一定不是好事,所以他已經不再執行重大議題的寫作,等于是從大主筆的位置上跌落了下來,開啟了專業方黑的三十年“激蕩生涯”。
雖然因此吸引了大量方黑的聚集,可是挨打的時候也是真疼。
比如今天,滿心期待的他壓根沒等到影響力傳播開,當場正面撞上志愿軍故事。
兩篇文章并排放在某些書報亭里,又被電視臺抓拍到播出去,形成的那種絕妙諷刺,電視劇都不敢這么演。
憤怒的讀者差點把報社的電話打爆。
“你們寫的是什么狗屁?!”
“叫程大益出來給一個解釋!”
“我看他才應該以死謝罪!”
事情鬧到報業的上級主管部門都站出來問詢,一向不太管他們的領導沉聲問:“怎么把影響搞得這么壞?”
報業總經理大汗淋漓。
因為吉報的文章實在太正確了,是那種讓整個公知派都難以直攖其鋒的正確。
“……我們的上一輩先烈們不懂得那么多大道理,愛講大道理的是我們現今媒體界中的部分害群之馬和陰險小人,可是,英雄們憑借最樸素的戰斗意識就能理解方星河,進而與他共鳴。
方星河的‘文化戰爭’思想從來不是少年意氣式的偏激,更不是某些人口中‘為自己偶像身份做的辯護’,而是一種立足于戰略頂點,高瞻遠矚深刻犀利的洞見式總結。
一個多月的爭論,將于此時此刻畫上句號。
音樂界的前輩們認為韓國那種流行音樂是靡靡之音,毫無價值,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青少年正在被韓國團體瘋狂洗腦,進而產生一種文化崇拜;
動漫界的年輕人們大聲疾呼:保護文化傳統,聚焦國產動漫。因為現實生活中日本動漫已經徹底占據了青少年的心智,進而產生一種文化崇拜;
影視界的從業者們被《泰坦尼克號》撞碎了肝膽,為減少外片配額和產業扶持政策上下奔走,商業片與文藝片的內部紛爭卻愈演愈烈,難分正統,對好萊塢的文化崇拜同樣正在瘋狂蔓延。
有識之士對此痛心疾首,要如何讓大家警惕起來?
方星河做到了。
周老英雄對他的認可不是出自于同情憐憫英俊瀟灑等等任何膚淺的理由,恰恰是因為他用最高程度的硬氣講明白了整整一代革命先輩的憂慮。
我們確實需要內地的流行偶像,哪怕他們再爛,搞一些奇裝異服或者誰都理解不了的演唱,只要唱的是中文,就比現在的狀況好一些。
我們確實需要發展內地的動漫產業,孫悟空被日本人拿來用,畫成了風靡全球的《七龍珠》,而我們那么多燦爛的傳統文化卻躺在角落里無人問津。
我們確實需要向港臺電影學習商業化精髓,大船的票房可能十年內都不會有人超過,但是努力去追,人們心中的希望就不會破滅。
我們確實也需要以一種戰爭意識,去應對一切外來的文化沖擊,就像方星河接受采訪時所言的那樣——
有些人不認可我們的民族文化,認為西方文化強得多,我不一樣,我覺得我們的所有一切都很好,只是歷經百年摧殘,它們正在某個角落里虛弱疲憊又慈愛地注視著我們,等著一個能夠將它們重新發揚的環境和一批真正愛它們的人。
記者問:你很熱愛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
方星河搖頭:我不是最愛它們的人,我只是相信它們。
記者繼續問道:聽起來你好像并不打算大包大攬的去做很多事,那么你對自己在這場文化戰爭中的定位是什么?
方星河沉吟片刻,輕輕一笑:吹號人。”
整個版面只有這一篇文章,文字占據三分之一的位置,另外三分之二則是方星河跟周老英雄的合影。
在照片中,老人家燦爛而滿足的笑著,方星河反而滿臉肅穆,形成了特別有趣,又意味深長的對比。
前面的故事讓人流淚,后面的升華讓人警醒,吉視采訪將一個多月以來持續不休的爭論推向另一波高潮。
煌煌大勢之下,一眾小丑抱頭鼠竄。
北青報則“客觀公正”地總結道:“近兩年,民間反米反帝情緒日益高漲,民族氣節不斷激活,上至革命先輩,下至總角小兒,自立自強之心堅如磐石。
值此之際,方星河橫空出世,以他特有的憤怒在這種情緒上灼燒出一條更具現實意義的抗爭路線,看似激進,實則中肯,因此得到了極為廣泛的認同。
如今他的粉絲群體遍布各個年齡段,凝聚成一股龐大又堅韌的愛國意志,已經成為一個地位獨特的文化偶像……”
高帽一戴,誰都不愛。
被這年月的紙媒夸到如此程度,很多非常規受眾是真的會閉著眼睛相信。
所謂的“非常規受眾”,就是平時接受資訊有限,不經常看報紙,不經常關注新聞的人,對應著每天高強度看報看新聞的輿論常規受眾。
非常規受眾是一個極度龐大的群體,非常容易受影響,也特別容易被煽動,是典型的有力量而沒有智慧的群眾。
現在,輪到方星河吃他們的紅利了。
浮粉漲得倒是不多,區區一千多萬而已,現在總量到了2500萬。
但是隨著相關新聞在臺網報三大媒體中不斷傳播,星光值卻開始暴漲——每個人成為浮粉的時候貢獻1點,每天看到新聞產生情緒波動,再來1點。
另外,很多不是浮粉的路人好感群體,因為多次看到相關報道,于是在某個瞬間好感度超標,變成了短暫的浮粉,然后用不了一兩天甚至一兩個小時,那種感情漸漸淡去,粉級跌回路人,這種情況特別特別普遍。
他們不在面板數據里體現,可是那一瞬間給出的星光值是實打實的,積少成多,積腋成裘,以龐大體量成為又一重要來源。
于是,差不多就在4月4日這天,方星河終于攢夠了一次奢侈級消費的星光。
他也沒怎么斟酌,喜滋滋挑中身材和靈敏兩大屬性,一次拉滿。
屬性面板
外形屬性:顏值99、身材89(展開)
體質屬性:力量80、速度80、耐力89、靈敏89、柔韌89
隱藏屬性:協調96、感知80、恢復89、免疫89、健康89
藝術屬性:寫作80(展開)、表演89(展開)、導演80(展開)
體質領域只剩下力量、速度、感知沒有拉到89點,其余一水的頂級門檻。
到了現在這種程度,已經完全可以稱呼方星河為“同齡人中的小怪獸”了。
速度和力量在同齡人里都不是最高,但爆發力最頂級,由協調帶來的力速結合,由靈敏柔韌帶來的快速復雜反應,由耐力和恢復帶來的超長待機,綜合起來恐怕很難找到第2個對照物。
而且,方星河發現,這種體質全面上漲所帶來的綜合加成,堪稱是沒有任何短板。
不生病不受傷反應快速率強,拎著把西瓜刀,他能從實驗一路砍回三中,眼睛都不眨一下。
甚至就連青春期少年常有的那種困擾,都不能奈何他。
來自龍門派道家內功《洗髓金經》的后續丹道心法,練得真陽堅固,雜念不生,每天神清氣爽,記憶力日益增長。
于是方星河愕然發現,學習忽然變得簡單了。
練功能夠增長智慧,居然是TM真的?!
雖然并沒有增長特別多,不能形容為脫胎換骨般的改變,但是思維確實敏捷了一些,腦子特別清靈清醒,專注力和專注時間大幅延長。
他馬上給鐘師打電話,老道抖了起來:“此乃易事爾,大驚小怪!”
那意思是,俺們道家的功夫,練深了就是這么牛嗶。
結果老道轉頭就跑到紫云宮去找了誠匯,揪揪著臉皮問:“道門內丹術咱們都練了這么多年了,最多就是個身康體健,睡得好精神旺,也沒發現誰能把腦子練快啊?”
“大驚小怪!”
誠匯把這句話原樣奉還,隨后捻著胡子道:“人到中年之后再練出功夫來,和打小的童子功能一樣嗎?小方正在發育,效果當然比咱們強!”
把鐘道長攆走之后,他轉身就沖進殿里高呼:“快快快,誰有小方的電話?龍門派有后啦!”
龍門派還是沒能等來他們的真傳。
方星河:聊天行,別的免談。
不過經過多方確認,他也意識到這是沒有任何后患的好事。
其實按照科學依據來解釋,就是氣血充足而內蘊,完全供給身體成長之后,還能滋神補腦,所以開發出了人的先天潛力。
這種事情挺罕見的,但并非不可能,無非就是在青春期把功夫練到骨頭里罷了。
唔,古往今來,估計總有幾人的……大概吧?
不考慮那些不相干的東西,只看當前好處,就是他的成績穩住了——只用了別人一半的時間和精力,經常在外面奔波,卻能在省重點高中做年級前10守門員,媒體一寫起這方面的事情就直呼變態。
學習壓力已緩解,他的簽售活動就更從容了。
6號到首都,沒敢辦在商場里,去工體開了個專場。
當天又是呼啦啦的人山人海,媒體從十二三家擴大到四五十家,全都來湊了熱鬧。
可惜,今天沒有再發生特別的事情,就很喧鬧的簽了一千多本書,然后報紙上一股腦寫起了“方星河新書一星期破200萬銷量”的話題。
文化圈還在戰斗,但是《少年的我》異軍突起,終于回到它應該待在的位置上。
第一個遭重的自然是韓涵。
《三重門》在熱度的推動下,比上輩子賣得更好,可惜,最大的熱度永遠都是方星河的,最大的消費熱情也永遠是方粉的。
疊加了《蒼夜雪》被封禁的遺憾,好多粉絲購買《少年的我》時,經常會一次性購買5本甚至10本。
真的沒有任何人引導他們這么做,而是好多方粉本著看一本收藏一本的心態,主動買了兩本,然后莫名其妙的就激起了富婆們大量購買的欲望。
其實在前世,那些流量明星的粉絲大量填單,最初也是自發行為。
本著分享好東西的心態,多買一兩本,送朋友送同學送親屬,這都再正常不過。
而只要有一個人多買就會有人跟風,而只要跟風的人一多起來,就會有粉絲進行攀比,根本沒轍。
那些刷了七八遍哪吒2的人,能罵他們腦殘嗎?人家平時正常得很,有錢有閑有素質,也就在這一件事上軸了一次而已。
方粉現在也是類似的狀態,有不少死忠以上的粉絲,買好多本向親朋好友分享。
一時間,洛陽紙貴,一書難求。
當他們共同創造出一周200萬冊的銷量奇跡之后,方星河第一次登上了人日的經濟版頭條。
標題很勁爆——商業奇跡背后的偶像邏輯,方星河正在改造我們的社會。
乍一看非常浮夸,但是大部分人對此還真沒有意見。
每一個明眼人都知道,現在的200萬銷量,只是印刷廠和大貨車的極限,而不是方星河的極限。
相比之下,韓涵堪稱現象級的銷量,也顯得不過爾爾了。
媒體最愛拉踩,永遠都愛,所以好大哥迎來了史上最可怕的“邊角料式黑潮”,兩天自閉,三天躁郁,強忍到第五天就開始跟人噴得熱火朝天。
所謂的“邊角料式黑潮”,意思是媒體不直接寫韓涵,而是在主要寫方星河相關話題時,在某個邊邊角角,把他拉出來嘲諷一番,或者樹在那里做對比的靶子。
這比直接寫文章開噴還殘忍,別說韓涵忍不了,方星河看到后都樂不可支。
至于那篇討論方星河商業價值和偶像邏輯的文章……其實沒有什么特殊意義。
文里一頓爆夸方星河,然后分析偶像市場大有可為,畢竟不像電影那么重工業,樂觀估計將會在很短時間里趕英超美……
撰稿人還是很有名氣的一個經濟學家,讓方星河滿腦門問號。
偶像行業的核心……算了,懶得理會他們,愛咋咋吧。
文章最大的后果就是讓商家更加瘋狂的去追捧財神方而已,麻煩的是王查理,關我方星河什么事?
相比之下,商業上的風頭一時間完全蓋過了內容上的討論,但這根本無傷大雅。
其實對于內容的討論已經在醞釀風潮了,只不過,雜文集這東西,可討論的點太多太細碎,反而很難集中力量,爆發熱點。
789號往回折返,大連、青島、秦皇島三場簽售。
10號沈陽,11號哈市,12號飛魔都……
為了盡快把屬性點滿,他把全國主要大城市都跑了一遍,每場都有幾千人能夠近距離看到他的真實顏值,“方公子真美”的話題又開始霸榜互聯網八卦圈。
此時的互聯網和現實簡直是兩個世界,現實的報紙里各種宏大敘事,互聯網上全是顏值審判。
單講骨相,方星河在照片和視頻里就是最最頂級的,而那些去過現場的網友還在那里瘋狂安利:“方神本人絕對不上鏡!真人比影像帥得多,騙你我死全家!”
由此而引發的震動,在娛樂圈相關板塊里持續造成各種血流成河的場面。
不出意外的,方粉和鋒迷干得最狠。
這時候的謝庭鋒絕對不差,有人get不到他的顏值很正常,但是get到之后瘋狂喜歡他那種棱角分明的桀驁感,更正常。
兩邊的廝殺,誰都沒能奈何了誰,但是把老三和老四老五全都給干死了……
版面資源是有限的,兩人共同制造出來的熱度擠壓所有其余男星的討論空間,粉絲要么被AOE刮死,要么隨大流改信,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至此,陸易的永不瞑目近乎于白播了,去年的熱度一點沒剩下,只能等重播之后從頭再來。
李二鵬也挺倒霉的,現在全靠花邊新聞活在版面里,而且每出現一次,就要被方粉和鋒迷共同嫌棄:“這么丑的男人,你們到底是怎么粉上的?戀丑癖嗎?”
爆殺。
就連此刻的焦叔都沒有逃過顏值審判,別看去年8月播出的《小李飛刀》給他帶來了幾乎是領先版本的角色濾鏡,但是李尋歡這個角色在成年人中并不討喜,所以在網上根本扛不住方鋒的沖擊。
別的明星根本不在乎互聯網上這點小事,方星河不一樣,他喜歡血流成河。
干著干著,死忠數量直線上漲,到4月下旬,他終于結束簽售行程,回到農安老家時,方粉數量定格在一個堪稱恐怖的數字上——
星光面板
粉絲數:2665w
1級浮粉:2480w
2級中堅:158w
3級死忠:32w
4級狂熱:5w
5級信念:1818
除了那些只是一陣風,很快就會掉回去的浮粉之外,從中堅到狂熱,都從謝庭鋒所造成的沖擊中恢復了過來,甚至還略有增長。
其實這就意味著,方星河用一場文化戰爭的反思,和《少年的我》,將粉絲市場擴大了不止一圈。
這中間肯定也有謝庭鋒的巨大功勞,他既是對手,又是促進市場發展的功臣,方星河衷心希望,小謝這種偶像越多越好。
以后的小陳啊、小吳啊、小黃啊,每一個人都會給方星河帶來傷害,同時客觀的將市場做大。
只有頂住傷害,然后正面干趴他們,從共同擴大的市場里回血,才能保證自身一直站穩巔峰。
所有不敢再拼試圖求穩的明星,本質上都是在消耗底蘊,不斷flop。
方星河就不一樣,哪怕他現在已經有了如此巨大的基本盤,他仍然在嘗試著開拓。
沒有好機會的時候就安靜蟄伏,而一旦機會來臨……
4月底,《少年的我》的銷售終于斷崖式下跌,跌到了兩天只賣出去20萬本的程度。
此時,總銷量正式來到485萬,只差一丟丟就能破掉500萬大關。
如果銷量數字不夠直觀,叫人難以理解那種震撼程度,那么也可以換算成銷售額——接近8000萬人民幣,是小鋼炮《沒完沒了》票房的兩倍還帶拐彎。
額,再加上楷子的《荊軻刺秦王》,中間還能塞下去二十多部去年的院線電影。
這是一個很難復制的奇跡,疊加上方星河的第一次簽售,疊加獻祭的上一本書,疊加韓涵的《三重門》熱度,疊加了方星河的種種操作……
他自己都不見得還能再復制一次。
新世紀的第一年,居然如此魔幻,這是誰都沒能預想得到的。
就在這個時候,《時代》雜志終于坐不住了。
李黃浦旗下的TOM集團以合資形式介入《時代亞洲版》的運營,新任主編大手一揮:“寫什么WTO?去給我采訪方星河!”
《時代》雜志組的到來,讓這座小縣城徹底翻了天。
昨天沒扛住,具體不說了,像是賣慘一樣,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