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第九十九章 襄陽兵出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 冥域天使   作者:冥域天使  書名: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更新時間:2024-06-06
 
第一百六十一章襄陽兵出

薛冰見黃忠一臉期盼,只得答道:“冰盡力為老將軍爭取!”只是心中卻暗中打定主意:“大不了將老黃忠安排在劉備左近,如此一來,當可無事。”

那黃忠見薛冰應了,立刻笑道:“如此,老夫先謝過薛將軍了!”說罷,那手在花白的胡須上來回的撫著,一張老臉整個的樂開了來。

薛冰忙答道:“老將軍客氣了,舉手之勞而已。

”只是心下覺得讓老黃忠上戰場,還是有點不放心,便又道:“現漢中王帳前戰將云集,雖皆不若老將軍神勇,卻也不至于無將可用。老將軍年歲漸大,為何非要望戰陣一行?”

黃忠聞言,只當薛冰言己年老,本欲發作,但其也知薛冰這是關心自己,遂長嘆一聲,答曰:“老夫從軍數十載,遇大王之前,旁人焉知世上有黃忠?若非王上,老夫恐依舊于長沙無人知悉。

后得王上賞識,隨漢中王南征北戰,一身功名皆王上所賜。今王上欲伐魏,以謂生平之志,老夫無以為報,愿為王上馬前一小卒,助漢中王成就大業。

若如此,縱戰死于沙場,亦死得其所也。”

薛冰聽了黃忠這些話,心中卻也不知是個什么滋味,只得道:“老將軍放心,冰定向大王舉薦老將軍隨軍北上。”

黃忠點了點頭,隨即突然轉過話頭,言道:“老夫現下無事,便指導指導薛將軍之愛子。”

薛冰見黃忠突然轉過話頭,知其見自己應了那事,便不欲再談,便順著黃忠的話答道:“得黃老將軍教導,乃此子之幸。

不知老將軍何時得空?冰讓犬子置備大禮品,以全師禮。”

黃忠聞言笑了笑。對薛冰道:“哪來那么多俗禮,教便是教,那些個禮便算了,若令子不棄,喚老夫一聲師傅便足矣。”

薛冰道:“雖大禮可免,然拜師之禮不能免。”遂喚過薛寧,請其于黃忠面前跪定,拜上三拜。以為師禮。

黃忠既收了薛寧為徒,當下便于院中教導起使刀的基本功法來。其時逢帶來前來探望家姐,因薛冰先時與黃忠于院中角落敘話,是以未來打擾,此時這才與薛冰見禮。

然禮畢,帶來聞得黃忠盡敘使刀之法門,當下靜立于一旁,側耳傾聽。黃忠以眼角撇得。卻不出聲喝退,只是繼續對薛寧講解,不時還取過長棍,親身演示一番。

薛冰與兩位見黃忠教的甚是詳細,講解的很是通透。心下皆喜,孫尚香更對薛冰道:“黃老將軍似是很喜歡寧兒呢,教的可真詳盡。

”薛冰細細去望,只見但凡薛寧使出一招。黃忠便瞇著眼笑個不停,看起來甚是欣慰,只若教導親子一般。

一想到此,薛冰才想起,黃忠此時年過六十,卻無子嗣。據說其昔年曾有一子,可惜因病早夭,白發人反送了黑發人。而后黃忠也再沒有過孩子。

這老頭,整日的尋思上戰場,怕是也與此脫不了干系。

暗暗搖了搖頭,薛冰對兩女道:“且去備些酒菜,今我欲與黃老將軍共飲一番……”

自這日起,黃忠每日皆到薛府中來教導薛寧刀法。

雖然那薛冰曾提議讓薛寧親自去黃忠府上學藝,只是黃忠卻道:“老夫整日地悶在府中,全指著這每日來教導徒兒才有個地方可逛。

薛將軍莫不是連老夫這唯一的樂趣也要剝奪了去?”薛冰只得笑笑。不再去言此事。

而除了黃忠外。那帶來也不知抽了什么瘋,整天的望薛府跑。本來這帶來在成都也是有自己的宅子的。祝融氏的族人也來了不少,都與帶來住在一起。

平時雖常來探望其姐,卻也未似最近這般,日出便至,日落才走。不過薛冰瞧了一日,便看出這帶來明著是來看姐姐的,實際上是來旁聽黃忠教導薛寧的。

開始時還不怎么好意思,只是站在一旁,不時地打量一番。到得后來,見黃忠也不惱他,便明目張膽的立在一旁,跟著黃忠學習起刀法來了。

日子一天天過,時間一點一點流逝。正在薛冰樂呵呵的望著自家兒子刀法漸漸學的有了模樣之時,漢中王劉備緊急召他入府議事。

薛冰估摸了下時間,卻是已經在心中暗暗有了計較,當下便對兩女道:“想來,此番為夫又要外出奔波了。”

兩女雖萬分不舍,卻也不好說些什么,當下只是幫薛冰將戰甲披掛整齊,而后目送著其離了府,直奔王府而去……

漢建安十九年秋,公元二一四年。

漢中王劉備的結義兄弟,五虎上將軍之首,前將軍,漢壽亭侯,總領荊州事,關羽關云長。舉荊州兵馬五萬,前后分三隊,浩浩蕩蕩的殺奔樊城而去。

樊城太守曹仁一邊上表許昌,請求支援,一邊準備著迎敵之事。只是他未想到,關羽大軍竟然突然轉向,直奔新野而去。

卻說那新野城,此時并無大將駐守,兵馬更是極少,若叫關羽襲了去,雖然有江水相隔,卻也難免受其侵擾。兼且關羽兵多,很可能就勢卡斷樊城與宛城的聯系。

曹仁見狀,忙使細作出城打探。

待得知關羽大軍盡往新野而去,一路上竟然連個掩護的部隊都沒有,心下惱怒,喝道:“好你個關羽,竟然如此小視于我?”當下對左右吩咐:“整軍備馬!我自引大軍襲其后陣,看你還如何去取新野!”

時身旁有滿在側,聞言忙勸道:“關羽智勇雙全,更兼身旁有徐庶為謀。今舍樊城而奔新野,并將大軍之背露于將軍面前,乃餌也。

卻是為誘使將軍引兵出戰,其可以伏兵勝之。”

言未畢,又有曹仁副將翟元道:“今魏王使將軍鎮守于此,乃是為提防荊州兵馬北上。今若放其取新野,其可越過樊城,直逼宛城。

若大王怪罪將軍失守不查之罪,又當如何?且荊州兵馬盡出,關羽又哪來許多兵馬以為伏兵?今舍樊城而取新野,乃是懼將軍之威,知樊城不可取,是以引兵奔新野而去。”

又有部將夏侯存應道:“滿先生太過小心,卻是高看了那關羽。想來其是仗自己兵多,是以未將我樊城軍馬放在心上,這才露了破綻。

今將軍只須引兵馬出,當可大敗其兵。末將不才,愿為先鋒。”曹仁思考良久,最終從了夏侯存之言,留滿守城,親自引城中大部兵馬去打關羽后陣。

卻說關羽引著兵馬,并荊州文武十數員,出襄陽,奔新野,一路上所行并不很急,而且暗中多使探馬,只要樊城兵馬盡出,便來稟報。

原來此卻是徐庶之計。

徐庶先是請關羽引兵奔新野,又使軍中精銳扮成押運糧草輜重之兵行在最后,莫說這些兵士盡是善戰之士,便是隨軍地大車上載的也非糧草,而是活人,那內里藏的盡是精銳士兵。

所以說,關羽這五萬大軍,實際上數字卻是更多一些,那后陣猛一看只有幾千人,實際上若算上藏于糧草車中的,卻是足足上萬兵士。

這都是為了使曹仁以為關羽大軍無備,進兵來襲。

話說這日,大軍以至樊城之南,關羽于馬上謂身旁徐庶道:“半年前某便上表請戰,若漢中王當時允了,焉有今日之煩擾?”

徐庶知關羽雖口上這般說,其實心里早就明白事情之輕重緩急。只是口上兀自發發牢騷而已,遂笑著道:“今漢中王欲北伐,欲使薛將軍之略。

此略環環相扣,內里繁雜無比。且一環若失,全盤皆輸。若二將軍兵馬一動,川中兵馬必立刻響應,若隔的久了,恐此略不可行。是以二將軍屢次上表,王上皆不允。

非不信二將軍取不下樊城,乃是川中尚未準備妥當。”

關羽聞言,只是點頭應道:“某自省得!”然后以后輕撫胯下戰馬之鬃毛,謂徐庶道:“元直瞧,子寒此略可成否?”

徐庶聞關羽問話,忙答道:“我觀子寒此略,雖有多處隱患,卻不失為一個好計略。其精妙之處在于三路兵馬,互相輔助,并非單獨應敵。

在目標上,三路大軍虛虛實實,叫曹軍不辨真偽,從而不知如何布防。可以說,子寒這略,確是有很大地可能會成功。”

關羽點了點頭,又問道:“元直瞧子寒此人如何?”

徐庶卻不明白關羽問此話做甚,只得道:“我觀子寒有王佐之才,若王上善用其才,有如多一雙臂膀。

”而后心下一尋思,只道關羽懷疑薛冰有不臣之心,又忙著道:“而且我觀子寒,大事精明,小事懶散,為人又不喜繁雜之事,卻是無甚野心之人。”

關羽聞徐庶之言,哪還猜不出他的想法,當下只是笑了笑,答道:“某只是順口問之。

子寒隨我兄已數年,其心我早知之,焉有疑其心之念?只是現下無甚事做,遂尋元直聊上幾句。”

徐庶聞言笑道:“二將軍不必擔心無事可做,想來那曹仁此時已盡起樊城兵馬向此趕來,將軍只須稍待數日,便可好好的戰上一陣了。”

關羽聽了,傲然道:“區區曹仁,尚不配與某一戰!某現下只是于心中思量,某婿陸伯言那處,襲取樊城成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