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第一百章 大軍齊動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 冥域天使   作者:冥域天使  書名: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更新時間:2010-08-31
 
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共1頁,當前為第1頁

陸遜站在林中,遠遠向著樊城的方向打望,只見得,樊城一支兵馬正緩緩的向外行著。

不多時,有兵士來報曰:“屬下于遠處瞧得清楚,樊城太守曹仁親自坐鎮中軍。隨軍出了城矣。”

陸遜聞報,笑著道:“元直先生使此計賺曹仁出城,今曹仁不但親引兵出,還帶走了樊城中大部兵馬,如此,樊城無可守也。”

正言著,突然身旁一銀鎧少年出聲道:“姐夫,今曹仁已出,我等是否立刻攻城?”

陸孫聞言轉過頭來,對那少年道:“興兒莫急。現曹仁未曾走的夠遠,若現下便攻城,恐惹其回兵救援。是以要待其走的遠了,再行攻城。”再瞧了瞧洗掉那略顯稚嫩的臉龐,陸遜卻是又想起了前數日進兵時的情景。

話說半月前,關羽突然招集荊州文武齊聚于襄陽,待眾人齊至,遂對文武言道:“漢中王傳令,著某引軍先取樊城,而后進逼宛城。”見左右徐庶與陸遜皆欲出言,又道:“現漢中王王令在此,各位可自行觀之。”

此言一出,徐庶與陸遜皆止了欲言之詞。只因他二人先時只道關羽是再也耐不住,遂欲自行進兵,現下見王令已至,便知漢中王已經將一切北伐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安排妥當,這才使人傳令荊州,請關羽引兵馬進攻樊城。

既然如此,他二人現在下要做已經不再是穩住關羽,勸其休要進兵。而是變成了輔助關羽,助其攻拔樊城。

關羽見無人再出言,遂分派任務,著徐庶為隨軍參謀。使關平、廖化為前鋒,親自引著陸遜、周倉坐鎮中軍。

時有胡華之子胡班前來投奔。關羽感其昔年相救之情,遂拜其為裨將軍。引后軍,總督隨軍糧草。

又使馬良坐鎮襄陽,傅士仁負責往來運糧。另有文聘坐鎮江陵,雖受關羽節制,但平時不須遵其號令,因此此時并不在襄陽。

此番安排一畢,突見一銀鎧白袍的少年闖進廳來,于關羽面前跪定。關羽視之。乃自己兒子關興是也,遂開口問道:“我兒來此何干?”

關興答曰:“兒聞父親欲引軍北上伐魏。兒愿隨父同去。但請父親著兒為前鋒。定為父親掃平攔路曹兵,叫父親一路于中軍安坐。”

關羽摸了摸自己的長須,好似不在意似的問道:“我兒今年多大了?”

關興聞言一愣,卻是不明白自己父親怎的突然問起這個了,當下只是恭敬的答道:“兒今年十七,過了冬就十八歲了。”

關羽點了點頭,言道:“兒以為自己能于戰陣殺敵否?”

關興答曰:“曹軍諸將。不須父親動手,兒自替父親斬之!”廳中眾人,聞言皆是不以為意,只道黃口小兒之狂語,唯關羽大笑道:“真乃某之虎子,我兒既要隨軍,為父便引你同去。若興兒在戰陣之上立下戰功,為父便提前為我兒冠禮。”

關興聞言大喜,忙拜了一拜。這才起得身,立到陸遜旁邊。口中則輕聲對陸遜道:“姐夫,你齊頭并進我年歲尚幼,父親定不允我隨軍出征,這回失算了吧?”

陸遜聞言不答,只是目視前方,好似沒聽到一般,奈何他不理。關興在旁念叨個沒完,這會兒卻是又道:“此次定要立上一功,好叫父親為我冠禮。”陸遜聽到此,這才回過頭來,正色道:“戰陣之上,瞬息萬變,非同兒戲,興兒且不可大意。若因此丟了性命,莫說冠禮,怕是你加尸身都保不完整。”

關興見陸遜一臉正色,知其所言非虛,忙答道:“興明白,謝姐夫教誨。”

陸遜見關興聽進去了,遂點了點頭,心中暗道:“幸好興我雖有乃父之傲氣,卻不似其父那般聽不得旁人勸諫之言,想來其日后成就,當在乃父之上。”但是轉念一想,關羽此番盛名,皆是于亂世所得。若漢中王此次北伐成功,則其強勢便成,怕是關興日后再難復制其父的那些成就。畢竟,關羽可是一路幫著劉備從絕對弱勢一步一步崛起的。

想到此處,陸遜不得不感嘆機遇和時機世對于一個人地成就卻也是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他在這邊亂想這時,關羽已經將荊州諸事盡皆安排妥當。此時正與眾文武商議如何取樊城。

議到此事,陸遜忙凝神傾聽,進徐庶出列獻誘敵遠出,偷取樊城這計,關羽從之,遂于上首問道:“何人愿往?”

話末落,廖化等人皆欲出班請戰,卻不想陸遜動作最快。他在旁守了半晌,就等此刻。聞得關羽發問,立刻便道:“小婿愿往!”此言喊罷,這才邁出一步,站了出來。

關羽本道出班之人當是廖化或者關平,哪料得竟是陸遜,是以微微有些錯愕,愣了一陣,這才道:“伯言欲行,某自無不允之理。只是伯言雖擅于謀劃,卻不擅戰陣捕殺,當再使一戰將助你同行。”

言未落,只聽廳下兩聲暴喝,皆道:“末將愿助陸將軍同行。”關羽轉頭一視,只見前鋒廖化與司馬王甫皆得班來。關羽左右看了一下,遂道:“元劍我另有眾任,今便著國山隨伯言一行。”

王甫大喜,口呼:“得令!”遂退回列中。哪知他才站回列中,只聽關興又出來言道:“父親既欲使姐夫襲取樊城,兒愿隨姐夫同往。”

關羽尋思了下,那取樊城無甚險情,又可叫關興熟悉一下真正地戰場,便點頭應道:‘興兒此去,一切聽從伯言安排,切不可頑皮胡鬧。否則,軍法從事!’

關興道:“兒自省得!”

此番分拔既定。定好三日后進兵,同時修書上表送往成都。而后便各自散去。

三日之后,關羽引大軍先行,直奔樊城。

大軍剛出得襄陽,只見后面數騎追來,當先一員銀甲小將,直奔中軍關羽馬前。關羽早瞧清來人乃是義子鄧艾,并吩咐左右,讓開一條道,令其至近前。

只見那鄧艾奔到關羽面前,立刻下馬拜道:“兒剛回襄陽,便聞父親欲引軍北上。急策馬趕緊來。欲隨父同去,侍奉左右。”原來這鄧艾被關羽派去視察各地。剛剛回到襄陽,聞得關羽調拔兵馬,集結文武,引軍奔樊城去了,當下問明了大軍去向,引著三五從騎趕了上來。

關羽道:“我兒愿去,隨侍我左右便可。”當下傳令大軍復行,身邊隨行將領中卻是又多了個鄧艾。

時鄧艾遍望左右,而后低聲問周倉道:“我先時聽聞,我弟關興亦隨軍而行,怎的不見?莫非卻是與我兄長一同領了前鋒之位?”原來他尋了一圈,未見到關興,只道關興隨在關平身邊,充大軍前鋒。

那周倉聞鄧艾言,遂答道:“三公子隨著陸遜將軍另引著一支兵馬去了。”此時關羽有四子一女,長子和次子皆是義子。鄧艾雖未改姓,但荊州中人,皆知其乃關家二公子。三子與四子乃是親生骨肉。三子關興,此次卻是首次出征。四子關索,此時年歲尚幼,并未同出。另外一女正是關鳳,已嫁于陸遜為妻,現于家中待產,聞父親、夫君并兄長弟弟皆隨軍北上,當下氣惱道:“可惜我有身孕在身,否則定像薛夫人一般,隨家人同上戰場”

而陸遜這支兵馬,單獨落在后面,待臨近樊城之時,更是晝伏夜出,一路小心謹慎,終潛至樊城外面。

而后尋一隱蔽之地,扎下大寨。陸遜則天天帶著人去高處查看樊城情況,直等得這日,樊城兵馬盡出,陸遜傳令全軍好生歇息,只待兩日后,那曹仁行得遠了,便行攻城。

再說成都一方,自接了荊州快馬加急的文書,當下便忙了起來。關羽大軍已動,川中兵馬卻也已經不能再閑著了,必須立刻調動起來。

漢中王劉備在接到關羽的書信后,立刻招集眾文武,商議北伐之事。而直到此時,劉備才第一次明確表示:我要北伐!

先時其手下眾人雖然早就隱約猜得,但是漢中王并沒說過到底是不是北伐,因為領地內的軍事調動完全是很正常的行為。至于糧草調動,大軍調過去了,難道不調些糧草?

而劉備此次招集眾人,與其說是商議,還不如說是分派任務來得恰當,卻說那日,劉備見眾文武齊至,當下便道:“孤已令二弟云長引荊州兵馬出襄陽,進逼南陽,孤亦欲親引大軍,兵出西川,以與荊州兵馬相呼應。另外,吳候也早已答應,愿盡起江東兵馬,進逼淮南,共同討伐曹魏。”

現川中兵馬糧草早已備妥,孤欲引龐軍師隨孤同行,留諸葛軍師坐鎮成都。至于各位地具體任務,現由諸葛軍師為諸公細說之。言罷,請諸葛亮分派任務。

只見諸葛亮于劉備身旁站定,將一應事務,盡皆分派妥善。先是著張飛、張嶷、龐德、黃忠等十數員戰將并諸多參謀隨軍北上,與祁山處屯扎的馬超大軍匯合,而后大軍從祁山大道出,直奔隴右。

然后又令薛冰、趙云二將持令奔赴漢中,節制漢中兵馬,只待時機成熟,便兵出斜谷。這卻是迷惑眾人地手段。其實薛冰與趙云到漢中后,漢中兵馬的指揮權依舊交給魏延。而他二人,則立刻與早就在漢中準備好地王平兵馬匯合。

另外又詳細安排了何人負責糧草,何人負責川中治安等等諸事。待諸事皆定,眾人這才散去,各自忙碌去了。

那薛冰則與趙云道:“今且回家與家人道別,一個時辰后,你我便于東城門外匯合,直奔漢中。”趙云應了,徑直奔家而還。而薛冰卻仰天長嘆了一聲,暗道:“這次,可不知要打上多久了!”;

作品《三國風云之猛將傳文字章節由自網絡收集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閱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確有與法律抵觸之處,以及屬于色情小說和成人小說,可向舉報,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均不負任何責任。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