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紀事  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繃

類別: 歷史時空 | 名門紀事 | 天光映云影   作者:天光映云影  書名:名門紀事  更新時間:2012-12-19
 

求粉紅求推薦

張克行派兵把州府圍了的消息,立刻傳遍了全城。天天書吧

索守仁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長著大嘴愣了半天才發現自己的失態,對來報信的管事不耐煩的揮揮手,自己坐在書房,低頭沉思著。

過了一會兒,管事在們外說道:“張克行將軍的親兵來請老爺過將軍府一趟。”

索守仁“騰”得一下從靠椅上站了起來,說道:“就說我不在。”

管事應了,就要往外走。

索守仁忽然快步走到門前,把門一開,招手道:“回來,回來,回來。”

管事停下腳步,又轉了回來:“老爺還有什么吩咐?”

索守仁看著管事,說道:“你知道怎么說么?”

管事是辦老了事的人,看到索守仁的臉色很是嚴肅鄭重,忙說道:“又快到太仆寺收馬的時日,老爺去了馬場盯著。要過幾天才能回來。”

“嗯,行,就這么說。叫家里下人的嘴也都嚴實些。”索守仁滿意的點點頭。他這個管事很是機靈,自從提拔上來之后,家事、馬場、莊園一理,事事都處理得妥妥當當的,從不讓他操心,比自己那幾個不爭氣的兒子強多了。這次想出來的說辭也很讓他滿意。

“是,老爺放心。”管事應道。

“哦,對了,在后門給我準備一輛車,我要去親家府上。”索守仁又吩咐道。

沒過一會兒,管事就把事情都辦利索了,索守仁乘上車悄悄的去了李家大房府上。

李詢就知道他要來,張克行把州府府衙圍了的事情他已經接到了消息,心里暗罵張克行做事不用腦子,面上卻不顯山不露水。

索守仁腳步急促,完全沒有了平時的從容和自信。一進李詢的書房門便說道:“這下子怎么可好。這個張克行到底長沒長腦子,那可是派兵圍攻府衙啊,這不就跟造反一樣么。”

李詢冷笑:“一個寒門軍漢罷了。舅舅何必這樣緊張。”

“我在他身上下了多少工夫啊,好不容易柳正言倒臺了,我才借著他把天水趙家五房那個小子擠走,我聽說他家現在跟李湛走的很近。張克行若是被整垮了,太仆寺的馬那一宗全得被趙家搶回去。你可別說的跟你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似的,馬場你家也是有份子的。”索守仁看到李詢還一如平時一般平靜,心中有些惱火,說話的口氣也不自覺的沖了不少。

李詢瞥了索守仁一眼,笑道:“舅舅家原本也并不指著這個馬,咱們的根本還在土地和人。土地保住了,有族人耕種,才是家族長盛不衰之道。”

索守仁被他噎的說不出話來,怔了怔,忽然冷笑道:“我知道你現在還能說風涼話的底氣,現在隴右的官鹽買賣,你家占了一大半,當然不把我這點小買賣放在眼里。可是你不要忘了,李湛如果對我動手,早晚也會對你動手。別以為你是大宗本家他就會對你客氣。”

李詢微皺了皺眉頭,眼前這位雖然是她舅舅,他向來對他很是客氣,但隨著索守仁說話越來越沒有分寸,他也越來越不耐煩了,冷聲道:“之前就勸過舅舅,跟寒門不要走得太近,他們無根無基,做事只想著一時得利,也用不著為家族的長久大計考慮。跟他們太密切了,早晚受拖累,士庶有別是先祖們傳下來的道理,偏舅舅為了馬場的事情也顧不得了。這也罷了,現在收手還來得及。皇上已經明確表示支持李湛了,張克行用些手段轄制一下李湛。我們還是有辦法可想,誰知道他竟然愚蠢至此。事到如今,張克行定是保不住了。”

“那怎么辦,難不成就這么干看著,讓李湛把家里頭洗劫一空不成。”索守仁見李詢沒有管的意思,心中愈發來了氣:“唇亡齒寒,今天就這么看著,明天焉知倒霉的不是你!”

“那舅舅要我怎么辦,私自調兵千人以上本身就是重罪,還圍了刺史府,視同謀逆,這樣的事叫我怎么管?那個張克行辦事不動腦子,難道讓我搭上全族人的性命陪他不成?”李詢的聲調愈發僵硬,已經表現了很明顯的不悅之意了。

索守仁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蔫了許久,問道:“要不我退個一百頃地給李湛?”

“之前你這樣,怕是李湛要敲鑼打鼓給你送牌匾錦旗了,現在想要舀一百頃了事恐怕已經晚了。”李詢說道:“李湛可不是個好打發的人。”

“那你說退回多少,他才不會找麻煩?”索守仁問道。

“起碼退回去一半……”李詢想了想說道。

“什么!這可真真的獅子大開口了。”索守仁一聽“一半”差點蹦了起來:“之前可是你叫我一塊地都不要退給他的。現在你又要甩手不管了……”

“前提是你得讓張克行按我們之前商量得辦。”李詢冷笑。

“你是李湛的本家,他再狠也不能把你怎么樣,所以你現在就站干岸,早晚有你后悔的一日。”索守仁見自己這位外甥根本沒有伸手相幫的意思,心中氣憤難平,卻沒有什么辦法,抱怨了兩句也只好離去了。

進入七月以后,天氣開始變得陰晴不定,早上看著還萬里無云,下午竟然就下起雨來。不過涼州這個地方,向來雨水不豐,雨來的快去得也快。

涵因的日子還是跟往常一樣,沒什么變化,但是每個人的心里都懸著一根弦,繃得緊緊的,渀佛不經意的一個小顫動就能讓它繃斷。丫鬟們最會觀察主人的臉色,這些日子,連年紀最小的丫頭們說話都小心翼翼的,也不敢跟往常一般隨意笑鬧。

那日張克行率領親兵圍住刺史府的事情渀佛沒發生過一樣,張克行要到了糧食,也沒再跟李湛這里找麻煩,而李湛則渀佛沒事人一樣繼續著自己的刺史生涯,處置著每天的工作,臉上也看不出絲毫沮喪或者是憤恨的情緒。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這次張克行和李湛相爭的結果,而那些跟李湛較勁兒的世家們也都在靜觀其變。

涵因這些日子不出門,上門來拜訪的人也沒有了,就連崔如君也不來了,涵因知道,她家里頭一定是讓她謹言慎行,現在情勢未明,跟誰走得近都不合適,她家里頭一定會不讓她隨意跟自己走動了。

于是她便吩咐了下人謹守門戶,若外頭有人找事,也要盡量忍耐,不要起沖突。

涵因又撿起了針線,開始在繡架上一針一線的刺著。

李湛回來,見涵因還在燭光下繡著,走過去笑道:“我聽祈月他們說你都繡了一天了,天這么黑了,燈也暗,再這么下去眼睛也撐不住,來,放下針線休息休息吧。”

涵因抬起頭,揉揉酸脹的脖子,笑道:“其實這個從在長安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繡了,路上走了大半個月,到了這邊事情又亂,就放下了,趁著現在有閑工夫,趕緊繡好了。”

“涵兒繡的是什么?”李湛問道。

“麻姑獻笀,太皇太后大笀,準備和咱們府里頭的笀禮一并獻上去。”涵因笑道。

“你何必自己那么辛苦呢,找幾個繡工繡完了便算了,繡得再好,怕是進獻的多了,也顯不出來了。”李湛摸著涵因的頭,怕她太過勞累。

“太后身邊的兩位媽媽都是跟我熟識的,還有劉公公,我已經準備了謝銀,先給這幾位送了,到時候不怕沒人說話。”涵因輕輕按著眼睛周圍的幾個穴道,她不是不知道這樣毀眼睛,也不是喜歡繡東西,不過時間的確有些緊了,之后,嘆了一口氣說道:“還不是為了咱們的兒子和女兒,有人多照應著一些,少受些委屈也好。”

涵因平時并不路傷心頹喪之態,李湛聽她此時這么說,知道她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孩子,為他們打算,心里有些心酸,也有些愧疚:“難為涵兒總是這么周全,你辦事,我放心,我再寫封信給姐姐,讓人找機會帶進宮去,問問孩子的情況。”

“后宮不與外臣交通,信什么落在別人手上,又成了把柄,對娘娘也不利,不如寫信給母親,讓她有機會進宮看看就是了。”涵因忍住在眼眶里頭打轉的眼淚,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不管這信是涵因以女眷的身份寫,還是李湛以兄弟的身份寫,對于猜疑心越來越重的皇帝來說,這都是一個很危險的東西。

李湛知道她說的有道理,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說道:“明年回長安述職,找機會把孩子從宮里面接出來。”李湛這話也只是說說,州一級的地方官員,很多都是管轄著偏遠的地區,到長安一次非常不方便,需要很長時間,而他們又是主管一州事務,脫不開身,一般述職都是委托給州上佐,比如司馬、長史這種閑官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