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最早跟中國交通,是在東漢初年,史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后來這枚金印還真從地下挖出來了,就此存放在日本福岡市博物館內,上刻明明白白的五個篆字:“漢委奴國王。”
“委”就是“倭”,意為短小,據說這名字還是光武帝給取的,因為瞧著對方比侏儒也高不了多少,故予賜名。這倒并非劉秀不厚道,而是當時中原士大夫的通病,好字眼兒不能隨便賞賜給蠻夷。
倭人自稱的發音是“yamato”,跟“邪馬臺”一樣,后來就以“倭”這個漢字來表注此音,要隔許多年以后,就跟亞當、夏娃吃了蘋果似的,他們才終于發掘出羞恥感來,從而改用比較高大上的“大和”二字替換了“倭”字。所以說,倭就是邪馬臺,也就是大和——至于“日本”之名,又得好多年以后,到中國隋唐之際才始確定。
關于東漢初期日本列島的情況,以及那方金印印文含義,學術界向來爭論不休。就是勛本人的看法,應該斷為“漢、委、奴國王”,也就是漢朝所屬的倭地的奴國之王。當時倭地有一百多個小國,相互攻伐、兼并,其中有奴國——據牛利都所言,奴國如今也還存在——并不一定跟如今邪馬臺似的最大,或者稱霸,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得渡海峽,并且得以覲見漢朝天子,就此混到了一個國王的名號。
此后倭人亦屢次與中國交通,但大多數都只走到朝鮮半島北部而已,沒得著機會入朝覲見。一直要到原本歷史上的曹魏景初二年,邪馬臺女王卑彌乎的使者難升米才終于抵達洛陽,再度得到中國天子的冊封。這回下賜的金印后世尚未發現,但是印文傳下去了,寫做“親魏倭王”,等于承認卑彌乎女王及其繼承人為全倭之主。
但是關于這個邪馬臺國究竟在日本列島的什么地方。學術界仍然爭論不休,難下定論。主要分兩派,一派認為處于北九州,因為這里是列島最早的文明起源地;另一派認為是在本州中部的大和盆地。因為大和就是邪馬臺嘛,這里是日本王國的都畿所在。
關鍵那時候日本并沒有文字,無論地下挖出多少遺跡來,你都無法確定那就是邪馬臺,而不是別的部族比方說奴國、狗奴國等等所有——就好比普遍認為二里頭文化代表了夏朝。問題找不到一個“夏”字,那就難下定論。所以相關日本古史,還得從中國古籍中去尋找,最重要的記載就在《三國志。魏書。東夷列傳》里——《后漢書》成書比《三國志》要晚,價值必然不及。根據書中所述,按查方位,本州中部說根本合不上,可是要按照所計里程計算,那就只能是本州中部啊,北九州說又站不住腳了。
所以是勛也一直很感興趣。這個千古謎題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只是他心中本就有傾向和猜測,所以這回就特意取出事先畫好的列島地圖來,交給牛利都指認。
是勛前一世對日本古代史也頗有興趣,說不上專家,起碼律令制下的官位、分國,都能背出一多半兒來,從飛鳥、奈良的古代王政到平安朝攝關政治,再到鐮倉、室町、江戶三代幕府,基本歷史脈絡也還能捋得清。所以他對日本列島的輪廓是有大概印象的,根據記憶所勾勒出來的海岸線。相信哪怕再過幾百年,真正的日本人都不可能畫得比他更象了。
可是他特意把本州島、四國島和北海道全都給折了起來,光露出一個九州島來給牛利都指認——你不是說倭地南北長、東西短嗎?那必然不包括那三個大島啊,只可能是九州哪。
所以說。基本可以肯定邪馬臺北九州說是正確的。
隨即是勛偽作大怒,喝令把牛利都拖出去打。牛利都慌了,連連告饒,旁邊兒柳毅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也只好幫著說情:“臣愚鈍,未知倭使何以誆騙是公?且明宣其罪。然后責罰不遲。”
是勛冷笑一聲,厲聲喝道:“據汝所言,倭方數千里,大過中國一州,相隔三韓亦數千里。十七國戶口不下二十萬,亦一州之數也。然否?”
牛利都說我不知道中國的一州究竟有多大,二十萬戶算多算少,我只是據實稟告哪。柳毅也不明白啊:“乃無夸大其辭耶?”
是勛轉向柳毅,說據我所知,他倒還真沒有夸大,倭之大是朝鮮半島的兩倍,戶口二十萬大概還少算了。然而問題是——說著話展開地圖折頁:“如此,方是倭也!”
怒目以向牛利都,說你老實回答吧,究竟倭是指的四……三島(北海道要到很晚才被日本王國所統治),還是僅僅西部一島?倘若倭是三島,你說邪馬臺囊括了大半個倭國,那就是扯淡;倘若倭僅僅指的是九州島,那么絕沒有“東西兩千里,南北四千里許”,戶口也到不了二十萬。說吧,你究竟在哪個問題上欺騙我了?
牛利都嚇得連連磕頭,說倭國實實在在就是指的一座大島,至于疆域大小,估計是兩國丈量尺度不同,傳譯直接把我國的小尺度給換算成天朝的大尺度了……是勛冷笑道:“如此說來,所謂二十萬戶,其二十萬眾之訛耶?”原來都是翻譯的錯啊,你本人并無欺瞞之意,是嗎?
牛利都不敢說是,也不甘心承認故意夸大其詞,只是磕頭,不發一語。是勛轉過頭去對柳毅說:“韓至對馬國,百余里爾,至一支(即壹岐島)同然。若自邪狗韓以向邪馬臺,不過東牟以向朝鮮也。乃云千里,是恐吾往征之耶?”言下之意,距離并不太遠,若有東海水師相助,你完全可以率師往征嘛!
邪馬臺九州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與《魏書》的記載距離合不上。是勛雖然沒能背出《東夷列傳》來,但還大致有個印象,知道剛才牛利都所言,其實跟書中所載差相仿佛——具體文辭略有不同,比方說不叫“邪馬臺”,而叫“邪馬壹”,“一支國”也寫成“一大國”,或許是音譯問題,也或許是傳抄訛誤。所以書中所載里程根本就不可信嘛,從朝鮮半島南端前往對馬島,哪兒有千余里啊,可能才五十多公里而已。一公里等于二十里?中國哪朝哪代有這么小的里距?
一數不準,那所有數據就都做不得準,估計是倭人故作大言,以欺曹魏天子——要不然就那尺寸之地,怎么可能混著顆國王金印?后世還有人分辯了,說魏使亦曾入倭,《魏書》所載應該是中國人所言,而不會是倭人自稱。可是你以為先后入倭的梯俊、張政都是些什么貨色了?不過小小帶方郡吏而已,對于路程遠近、里數長短,真會有明確的概念嗎?并且來回就跑那么一趟,還不是倭人說多遠就多遠,繞幾個圈子你就當走直線了?
況且《東夷列傳》后面還有這樣的話:“女王國(即邪馬臺)東渡海千余里,復有國,皆倭種。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國、黑齒國復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參問倭地,絕在海中洲島之上,或絕或連,周旋可五千余里。”
既然這些國家都在“海中洲島”之上,那也就是說邪馬臺所在并不是全部的倭地,而還有別的大小島嶼。倘若里程數是接近正確的,邪馬臺確實在本州中部,那么它東方渡海千余里外之國,應該是指伊豆群島了,南方四千余里外的侏儒國,大概是小笠原群島?東南須“船行一年”的裸國、黑齒國,難道是馬里亞納群島?問題后面兩個地方,這會兒有人居住嗎?!
若按北九州說,問題便好解多了。東渡之國,可能是指本州的出云文化、大和文化,或者四國島;要么東南方的裸國、黑齒國指四國;而南方侏儒國,是指南九州的熊襲。隼人族,或者指更南方的琉球人。
拉回來說,是勛對柳毅說:“是恐吾往征之耶?”并沒有刻意避人,也沒有壓低聲音,所以那韓人傳譯當即便老老實實地翻譯給牛利都聽了——他倒是也挺盡職,或許那不是柳毅的臨時指派,本來就是牛利都所帶來的傳譯吧。牛利都并不傻,也能聽出話外之意來,當時便驚得面無人色,趕緊求告:“吾國無罪,臣此來亦當覲見大魏天子,以申朝貢之意,請大人切勿往征也。”
是勛冷笑一聲:“吾執節旄,代天而征句麗,吾之所在,便如天子在也。汝今誆騙于吾,尚欲王師不征耶?”
牛利都慌了,又伏下身來連磕三個響頭:“小人稟告不實,有罪,愿受責打。”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不是我國之錯啊,你想打就打我吧,千萬別去攻打我的國家!
是勛一撇嘴:“且先囚下。”當即就沖過來兩名部曲,把牛利都按翻在地,繩捆索綁地就給拖出去了。那名韓人傳譯也嚇得發抖,可是左右瞧瞧,沒人來逮自己,于是哆哆嗦嗦地,膝行倒退,主動爬出去了——是勛等倒也并不在意,就好象那是個透明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