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各勢力和資源地圖,一會兒貼在章節評論中,有興趣的可以等會再看。)
百官們已經忙成了一鍋粥,廚子和官官混在一塊兒,尚醫局的郎中和柬臣找不著北,實在是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可著大宋三百年數,也沒有說官家和相公在里面議事,所有人都得在外面侯著的稀奇景兒出現過啊!
而且,更要命的是,這幫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甚至為什么而忙活也是懵懵懂懂。
這就有點過分了吧?
按常理來說,如果趙維于百官朝聚之時,言明兩年后蒙元大軍將臨扶桑,還要把西雅圖哨站的20兵卒變成50萬,來阻擋元軍。
那,這些朝官能把趙維當傻子看。
還50萬兵卒?就是50萬個稻草人,也得扎上兩年吧?哪給你變50萬兵去?
而且,這些兵還得是強兵,是那種能在蒙元的騎兵洪流之下,巍然不動的悍卒。
這不鬧呢嗎?
到時,就沒有大慶殿前的燈火通明和忙作一團了。
而現在的這種忙碌,其實是一種盲從,是被動的。
因為得到的信息太少,只有鎖殿之前寧王的只言片語。
外面的人是懵的,除了簡單的一點猜測,沒有任何定論。
這是趙維故意的,因為他很清楚,如果是換個方式,大朝直議。那幾乎所有人都會只剩一個想法——跑!
即使是現在,把百官各衙門都調動起來,那惴惴難安的情緒卻依舊在眾人心中滋長。
別說是普通的職官,連陸秀夫、陳宜中這些相公也是心緒不安。
“君實啊!”陳宜中老目茫然,滿面愁容,“寧王到底在搞什么鬼?兩年兩之后元人就能打過來了?太快了吧?”
陸秀夫也是神色凝重,搖了搖頭。
“難說!寧王從中原而來,自不是空穴來風。也許,真要打過來!”
陳宜中一聽,“那還等什么?跑吧!”
陸秀夫:“”
陸秀夫沒說話,知道陳相公的老毛病又犯了。
但是,這回他沒反駁,因為在內心深處,他也想跑。
沒錯,連陸秀夫也想跑。
別看這五年間,大宋可謂翻天覆地,幾乎一天一個樣兒。也勵志圖強,誓與元朝抗爭到底。
可是,想是一回事兒,做又是一回事兒。
五年前,被元人打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逼得陸秀夫抱孩子跳海的那種已經印在骨子里的畏懼,可不是幾條飛剪船,幾門小鋼炮就能扭轉的。
可別小看這種畏懼的心理作用,國與國之間的絞殺,氣勢永遠是最重要的致勝因素。
巴蜀為什么能贏?
一方面,是幾顆當世最有智慧的腦袋集合在了一起;另一方面,新式小炮和血頭軍建了奇功。
可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
有易世英這種悍將敢帶著兩千人守凌霄,也得有張玨、王立、曹琦這些蜀將的鐵血軍魂,更有萬萬川人壓根就不懼怕元人。
因為在半世紀的對抗之中,巴蜀兒郎從來沒服過輸。
在他們心里,元軍也就那么回事兒,也是倆肩膀扛一個腦袋,剁下來也得見閻王。
可是,你換了張世杰、蘇劉義這人試試?
不是他們不如張玨,不如王立,而是他們太久沒嘗到勝利的滋味了,氣勢上就矮了一頭。
這就好像后世的華夏,毛爺爺頂住國內外的壓力,一定要打韓戰。
結果,一戰定乾坤。
從此,西方再不敢對華夏亮劍。
為什么?因為打出了氣勢!
即使華夏再窮、再弱的時候,他也不敢對華夏用兵。
因為氣勢起來了,沒有飛機、大炮、蘑菇彈,就小米加步槍也要跟你干。
而且,干贏了!
你再來試試?敢嗎?
不敢!
可是現在,扶桑宋廷沒有這股氣勢。
數十年抗元,大宋一直處于被動防守,最后防不住了耗不動了,國也就亡了,心氣兒也就沒了。
尤其是崖山出來的這批人,那一戰靠趙維活了命,可是魂兒還沒緩過來。
即使嘴上高喊抗元口號,可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魂兒丟了,至今還沒找回來。
現在真的讓他們和元軍正面一戰,陳宜中就沒想過。
陸秀夫倒是想過,但是想完之后的結論是——不敢!
而抱有同樣想法的,不光是陸秀夫,這里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患上了抗元恐懼癥。
這樣的臣,這樣的兵,別說沒有50萬,就算有,就能打得過嗎?
漸漸的,陸秀夫也感覺寧王這回有些不靠譜了。
胡鬧!心是好心,大宋惡膽不是白叫的,但不切合實際。
那話說回來,趙維真的只是一身惡膽,有勇無謀嗎?
顯然不是。
趙維比陸秀夫還清楚,對元人的畏懼才是病根兒。
這一點不除,你就是把飛機、大炮都搬出來,也就是場面上好看一點。想干倒忽必烈和他的蒙古鐵騎?那還差的遠呢!
不是說飛機大炮不管用。管用!但帳不是這么算的。
一來,裝備優勢,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二來,元人又不是傻子,你有,他就一定沒有嗎?
這不是戰略游戲,我有你沒有,你就永遠也沒有,靠一堆電腦數據推演就能得出戰果。
戰爭是由人來完成的,人是最不確定的因素。
我有的東西,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再先進的武器也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只要開打,用不了多久,對面也會有。
不管是繳獲、收買,還是間諜獲取,早晚都會有。
趙維敢打包票,小鋼炮這玩意就算還沒裝備到元軍之中,可是在保定匠城也一定有雛形了。
飛剪船只要干沉你一艘,甚至懂行的人看上幾眼,也能仿制出來,只是時間問題。
至于一窩蜂,就更容易了。
你別看趙維現在有致知院,扶桑有徐良這樣的制炮工匠,加上趙維那些后世的點子,貌似很有前途。
論研發能力,絕對領先于忽必烈。
但是,要論山寨和仿制,大元甩大宋好幾條街。
人家可不單單是繼承了宋、金兩朝的優秀工匠,他是繼承了全世界頂尖的技術人才。
保定匠城里,是把所有蒙元征服的文明成果集中到了一起。
再加上對工匠的空前重視加重賞,自己發明點新武器可能困難,但仿你一門炮、一條船,那還不是心到擒來?
趙維最多能保證,讓大宋這邊的武器裝備不斷的更新換代。雖說做不到碾壓,但可以領先一個代差。
但這不能致勝。致勝的關鍵還是人,是士氣,是蔑視一切敵手的氣勢。
與元軍正面一戰是早晚的事兒,那干嘛還往后拖呢?五年都沒緩過來,再來五年就能緩過來了?
所以,當斷則斷也好,長痛不如短痛也罷,這一仗必需打。
而且,還不是在四川那種迂回戰術,避敵鋒芒的打方。
要把魂找回來,要讓這些崖山出來的人看到元人并不可怕,只有把這一仗打贏了。
哪怕不贏,但把氣勢打出來了,大宋才算真的活了,才算抓過了一絲生機。
否則,一切都是扯淡。
何況,沒有比現在干更好的時機了。
扶桑大宋現在身處巴拿馬,周圍有近兩千萬的印第安人。這些都是潛在的兵源,再不濟,也是潛在的盟友。
就這么跑了?繼續往南跑?放棄現在的一切?
那等元朝大軍一到,以忽必烈的能力,是直接碾過去,還是各種融合政策一起上,可就說不準了。
到時,這兩千萬人口,不但不是大宋的兵源和盟友,甚至可能成為大宋的敵人。
那你還有什么機會翻盤嗎?
所以,現在必須孤注一擲,干就完了!
宋元之交,正如剛掉到崖山,腦子里那個聲音對趙維說的一樣,“這最難的就交給趙維了”。
怎么難?因為這就是九死一生,刀尖上求存的活計。
不論對趙維,還是對大宋,畏首畏尾救不了宋,也滅不了橫掃半個地球的大元。
每一步都是冒險,每一步都是不進則亡。
外面百官心情如何,相公議論什么,趙維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他只要讓這個朝廷運作起來就行了,別一個個嚷嚷著“不可為”、“現在跑還來得及”就行了。
至于里面這些人,慢慢來。
別看現在苦大仇深,也沒辦法,也認為“不可為”。
但還沒到時候,當初在釣魚城帥府,王老爺子不也端著兵書說“不可為”嗎?
這一夜就在鬧鬧哄哄之下,匆匆而過。
第二天,大伙兒吃了早飯,楊太后從后殿親自給送進來的。
本來,太后看趙昺也跟著熬了一宿,想說讓趙昺回去休息。可是幾經猶豫,沒敢開口。
這一切被趙與珞看在眼,暗自搖頭。混蛋兒子說的沒錯,楊太后確實不適合垂簾聽政。
不說別的,哪有這樣兒的,給趙昺多備幾床鋪蓋也就算了,您把床都搬過來了?也不怕臣子笑話?
“說說吧!”
早飯一過,文天祥率先開口,“現在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兩年,50萬,要怎么湊?”
眾人一聽,都圍攏而來,連漫不經心的趙昺也都正色起來。
可是,張世杰也好,蘇劉義也罷,卻是都不開口。他們是實在沒辦法,也不認為別人有辦法。
“先不急。”見無人應答,趙與芮先說話了。
“咱們可以倒著推一下,假設兩年之后有50萬兵,那這50萬應該從哪來?”
這是在釣魚城大伙兒常用的方式,逆推,先出結論,再一步步往回推。
“50萬”謝先生沉吟著。
“如果兩年后真有50萬,那無外乎幾個可能:一,自中原運兵;二,征用土人入伍;三,與土人結盟,共討元賊。”
張世杰一聽,登時皺眉,白了謝先生一眼,“都不可能!”
“首先,自中原運兵就絕無可能。不說我們有沒有那么大的運力,就現在,中原皆是元土,怎么征兵?根本征不來的,除非把巴蜀宋兵調入扶桑。
可是,巴蜀怎么辦?不要了嗎?
再說,巴蜀也才十萬兵,就算在民間繼續征兵,只幾十萬百姓,又能征多少?不夠的。”
“其次,征用土人。當下之情,土人與我們的關系緊張,別說征用為兵,就是雇工都略顯吃力了。
所以,無論是征用土人,還是與土人結盟抗元,都不太可能。”
被張世杰懟了回去,謝疊山也不氣惱,他只是引導。
這些也不是沒想過,但是要說出來,引導眾人一點點的接近真理。
“沒關系。”淡然一笑,“那就按太尉之言,自中原調兵,絕無可能。征兵土人和結盟,也不太可能。”
“那就只剩不太可能的兩項了嘛!征兵和結盟,大伙想想,哪個更靠譜?”
蘇劉義皺眉沉思,他現在有點明白了,這就是在不可能里找可能啊!
出聲道:“各有利弊吧!”
“征兵土人百姓,編入大宋之軍,難度太大,也不易管理,畢竟漢人士卒太少了。”
“如果按50萬來算,漢卒只有7萬,那就要43萬土人兵。用7萬管理43萬土人,可能嗎?時間又這么短,來不及訓練成軍,沒有任何戰斗力。”
“而結盟,難度稍小。可非我族裔啊!面對元軍,本就不牢靠的關系,誰也保不準能維持下去。一但倒戈,后果難料。”
“所以,我覺得,這兩條都不可行,甚至比調兵中原更為不靠譜。”
張世杰一聽,登時攤手,“那就是死路,還聊什么?”
這是把天聊死了啊!
本來嘛,這事難度就是極大的,這是趙維意料之中的事。要是好聊,也不用出這么大陣仗了。
剛要開口,卻是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了出來。
“其實,諸位相公也不必如此悲觀!成與不成,都是這鎖著的大殿里的閑話,出不了殿門。又何必如此緊繃呢?”
眾人側目,說話的乃是趙維的老師張簡之。
張世杰暗暗皺眉,他不喜歡張簡之,這老頭名聲不好。
卻沒想到,他現在倒還挺鎮定。
不由出聲道:“那張相公有何高見?”
叫了聲相公是禮貌,可是問話卻一點不客氣。
你不讓我們緊繃著,那你高招兒唄?
張簡之一笑,也不與張世杰一般見識,淡然道:“太尉與蘇相說的都沒錯,以上三法皆無可能。”
張世杰和蘇劉義狂翻白眼,還用你說?本來就沒有可能!
“這樣吧!”張簡之依舊溫和,“咱們換一個思路,把寧王所言之結果提高一點,之后再把最難的難點先擱置,再看看。”
蘇劉義瞇眼,“提高一點?還怎么提高?這都辦不到,還提高?”
張簡之:“寧王要兩年之后,50萬兵。那咱們就換成兩年之后,50萬能戰之軍!”
張簡之繼續道:“那似乎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一是從中原招收本族之兵,二是利用他們現在的部落族兵。”
張世杰差點沒發飆,“這不又繞回來了嗎?和剛剛任忠說的有何區別?都不可行啊!”
那邊,文天祥卻是深深地看了張簡之一眼。
他之前對張簡之的了解,僅限于他是趙維的啟蒙之師。現在看來,這老頭兒好像有點東西。
打斷張世杰,“先生接著說下去。”
只聞張簡之道:“剛剛蘇相言,7萬漢卒無法控制43萬土人,也無法訓練成軍。而結盟土人,又不能一心。所以,為什么不能把兩相結合呢?”
張世杰一震,“怎么結合?”
張簡之道:“一面自中原招收漢卒!
諸位說的對,湊齊五十萬不可能,也運不過來。
但是,中原之地,心系趙宋的義軍,還有舊宋士卒,應該還有吧?
他們只不過是礙于元人之威潛藏各處,甚至干脆卸甲歸鄉。
這些義勇之中,就沒有愿意追隨舊宋的嗎?肯定有,只是沒有機會罷了。
我們可以暗中招募,有安南為跳板,兩年不運50萬過來,十萬八萬沒可能嗎?
到時,湊個20萬漢卒,那局面就不一樣了吧?”
張世杰:“”
不得不承認,張簡之說的極有道理。
50萬兵運不過來,十萬八萬還真沒問題的吧?
如今各船廠備料充足,幾十艘飛剪船在建,兩年時間問題不大。
況且,就算拋開抗元的需求,只說扶桑大宋在此立足的需求,這個提議也是有利無害的。
“先生繼續說下去,兩相結合是怎么結合?”
張簡之道,“剛剛蘇相公也說,征召土人百姓難以成軍。那征召土人的部族兵呢?他們本來就是戰力,混入宋軍,不用多訓便可一用了。”
蘇劉義、張世杰,還有楊震,對視一眼,確實好像是這么回事。
但是,這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人家的瑪雅、阿茲臺克的族兵、帝憑什么給你用?編入你的軍隊?”
“所以啊!”張簡之溫和輕笑,攤手以對。
“這個問題不就又向前推進了一步,不是兩年之后怎么有50萬能戰之軍,而是怎么把瑪雅,還有其他部族的帝,變成大宋的親軍呀!”
“大家集思廣益,繼續籌劃便是,卻非簡之一人可為。”
所有人面面相覷,張世杰這波人突然有了一絲明悟,好像他們有點懂寧王的這個玩法了,就是一步一步的把問題推回來,再細化解決。
而文天祥、趙與珞也是暗暗咋舌,這個張簡之,果然不一般!
要知道,趙維前天歸來,一入府就開始操心朝政,還沒來得及和他張師父見面,二人也沒通過氣。
昨天入殿之后,才是剛見面。師徒二人也只是簡單寒暄,沒有深入交流就各忙各的。他居然能做到這一步,簡直是不可思議。
他們不知道,趙維的那種逆推,還有抽絲剝繭的思維方式,可不是他一個后世混混所擅長的,完全是張師父和謝師父兩人一點點幫他養成的習慣。
而做為從三字經開始教起的啟蒙之師,張簡之對趙維的影響更大,這老頭兒確是有真本事的大能人。
否則,你以為趙維任人唯親,把張簡之一個賦閑的進士直接就推到宰相之位?
那么,現在問題又換了:
一、自大宋招募義勇、舊軍。
這一項難度不大,只在船隊越洋運力,還有中原內部如何招募,兩方面做考慮。
二、怎么把印第安的部族兵,變成大宋的親軍?
雖然依舊難度很大,但是,你是直接滅了瑪雅,干死阿茲臺克也好,還是懷柔同化加吞并也罷,起碼有一個思路可供選擇。
“那應該怎么拿到這三十萬族兵呢?”
眾人開始進入下一輪的頭腦風暴。
張世杰提議,“大兵壓進,武力征服,快且穩!”
蘇劉義搖頭,“大戰在即,不宜損耗國力。”
文天祥則道,“都有道理,恩威并施更為穩妥。可打一部分,拉一部分。戰可威懾諸族,和可展示胸懷。”
趙與珞,“文公說的對!這幾年,大宋一味溫和,周遭土人只當我們不喜征伐,是個軟柿子呢!也該適當一戰,彰顯國力了!”
元人不敢打,土人還不敢打了?
只不過,之前一直畏首畏尾,全都忍著罷了。
就像那個庫斯科小國,殺了宋使也不見如何,人家能把你當回事?連帶奇布查、瑪雅也覺得大宋好欺。
張簡之:“有不少土人還是親近大宋的,可由親至遠,善者拉,惡者伐。”
趙維,“新崖山就有不少親宋土人吧?他們各個部落都有,我看可從此處入手,由內而外?”
趙昺突然來了一句,“瑪雅能不能不打?朕挺喜歡他們的呢!而且,之前還來求助過咱們,可以利用一下吧!”
眾人先是一怔,隨之大笑,“陛下到時提了個醒,瑪雅各城雖與我們不太和睦,但此處卻可利用,懷柔服之。”
趙維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挑眉頭,“瑪雅離咱們太近了,懷柔?不好吧?”
卻不想,親爹一樂,“瑪雅這個懷柔可不是由著他。陛下的意思是,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徹底征服!”
“哦?”
趙維來了興致,“說說!”
不知不覺,問題好像突然就變得簡單了。
因為剝離表象,剩下的就是宋臣最擅長的東西——玩心眼兒。
這幫漢儒別看一個個道貌岸然,可是心都臟著呢!陰人使絆子的損招兒,都是一套一套的。
大方向已然確認:由內而外,由親至遠。
接下來一天,眾人反復討論這個方向的可行性和疏漏。
最后認定這是唯一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活之后,最終由趙昺和趙維拍板,開始制定詳細的策略。
那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又要用上大殿之外的百官了。
外面的眾人剛消停了一天,有的把辦公文案都收回了職房,結果又來了。
大慶殿外,又是一片人仰馬翻。
“尚醫局,尚食局,人呢!?趕緊的,寧王召見!”
“嚓,還真用上郎中和廚子了不成?”
“里面到底議出個啥來了啊?怎么感覺越來越不靠譜了?”
“剛剛戶部侍郎又進去了,聽他回來說,是什么由親至遠?”
“由親至遠?什么由親至遠?不是說議兩年后增兵西雅圖的事兒嗎?”
“那誰知道了?可能又換了吧?現在議的好像是對土人政策的問題,我看兵部和殿前司的剛出來。”
“不對啊?那關郎中和廚子什么事兒?”
“胡鬧,就是胡鬧,這寧王就不是消停的主兒!這剛回來就雞飛狗跳的,不定還有什么幺蛾子在后面等著呢!”
“你說,兩年之后元人真能打過來了?”
“打唄!天塌下來有個大的頂著,大不了在舊崖山沒死成,新崖山再死一回!”
戶部衙門一角,最里面的一間職房。
門口掛著全新的“籌政司”職牌,里面有三張辦公書案,四墻文柜空蕩蕩的,落了一層的塵土。
這本是戶部的一間空房,臨時騰出來給“歸鄉籌備委員會”使用,還沒來得及打掃。
而這個風光無限好的新衙門口兒,才風光了半天不到,就涼了。
此時,陳宜中抱著膀子,老臉能陰出水了,能拉多長就拉多長。
坐在一張書案之后,瞪著對面同樣閑出鳥來的陸秀夫和江鉦。更可氣的是,視線時不時還被打掃職房和搬運文案的職吏擋了個嚴實。
對面的陸秀夫也好不到哪去,一個腦袋兩個大,也是大眼瞪小眼兒地看著陳宜中。
終于歪了歪頭,繞過礙事的雜役,瞪著陳老爺:“就這么坐著?要不咱們也去大慶殿前看看吧?”
“看、個、屁!”陳老爺直接暴了粗口。
他就差原地爆炸了,還去看什么看?
瞪著老眼珠子:“去干嘛!?讓人看笑話去!?”
當下的三省六部,連御廚都忙的不可開交,唯獨他們老哥仨兒,坐這閑的蛋疼。
還不夠丟人的?還要去大慶殿前現眼嗎?
“我咋感覺”陳宜中牙疼,“感覺讓寧王給耍了呢?”
這事不能細想,一細想哪哪都不對。
你說,他把四川夸成了一朵花兒,儼然就是大宋未來的核心所在,軍政要塞,把哥仨忽悠的放屁都往中原飄。
結果哥仨下來了,那邊轉臉就弄出一個兩年計劃,五十萬大軍。
這是要在扶桑和元人決戰啊?還不帶老哥仨兒玩的?
“不能吧?”陸秀夫苦臉。
到現在,他也不信寧王陰了他一道,“那孩子那孩子挺好的啊?跟老夫關系挺不錯呢!”
“除了”陸相公一頓,
“除了崖山把老夫踹下海了”
“除了用破碗忽悠老夫出使托爾特克差點失了貞潔。”
“除了朝上老頂我”
“還除了當著老夫的面干沉了龍舟,打了老夫的臉。”
“對了!”陸相公又想起來了,“在西雅圖吃燉肉也唯獨沒叫老夫!”
陳宜中和江鉦一翻白眼,這也能叫不錯!?你是不是對不錯有什么誤解啊?
再說了,您老這是記仇還是不記仇啊?吃肉的事兒都算上了?
江鉦也是無語,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這兩位糾結,他還是關心大慶殿所議。
“剛剛聽職吏說,里面現在議的是什么由親至遠?你們說,怎么個由親至遠?不是說要向西雅圖增兵嗎?”
“哼!”陳老爺一聲冷哼,“這還用猜?”
傲然道:“這不明擺著的嗎?他寧王哪去弄50萬大軍?跟道士學的撒豆成軍之法不成?無非就是從印第安人那借兵。所謂由親至遠,多半是對土人的政策。”
陳老爺水平還是有的,別看沒進殿,但是從傳出來的只言片語也能分析出個大概。
“可哪有那么容易?咱們經營了五年,宣講儒道,那些土人就是油鹽不進。”
“理學都不能教化,他寧王什么親啊遠的,就管用了?”
把嘴撇的夸張,“我看他是白費!等著吧,等他碰壁之時,有求咱們來的那天。”
陳老爺也很自信,對土人之政,最有發言權的都在這個屋里。他寧王憑什么把三人排除在外?早晚還得用上。
“嗯。”陸秀夫深以為意,“我也覺得,他還真離不開咱們。況且,寧王跟老夫真的不錯。”
二人再翻白眼,“咱能不能不提這個茬?”
陳老爺一陣煩躁,拿文吏撒氣,“你們晃晃悠悠的,能不能別擋著老夫?真是一點都不中用!”
正罵著,只聞戶部院中有人狂喊:“所有人!屋里的所有人都給我出來!”
正是戶部侍郎喘著粗氣在叫人。
“不管是文吏,還是打雜的,灑掃雜役也給我出來!”
過了一會兒,“現在馬上!到城里去,給我挨家挨戶的統計,5歲下的孩童幾何?5歲到10歲的幾何?10歲到15歲幾何?65歲以上的有多少?”
“還有,所有土人傭工,帶家屬和不帶家屬的有多少?老人小孩一概統計!”
底下人一聽,都傻了,“侍郎,這這也要統計?咱們可沒有啊!”
“廢話!”戶部侍郎就差罵娘了,“要是有數兒,統計過,還要你們干什么?三天!官家有旨,三天之內,必須報上來!”
“啊!三天!?”底下人瘋了,“三天怎么可能?光新崖山就二十幾萬人啊!”
戶部侍郎本來就火大,“別跟我說,找陛下說去!否則,就給我趕緊去!晚了,某家烏沙不保,你們也別想好過!”
籌政司的老哥仨兒側耳細聽,什么情況?怎么還要統計這個?
正懵著,卻是戶部侍郎來敲門。
不等三位請他進來,自己已經沖了進來。
一看屋里有好幾個打掃衛生的,搬文案的,瞪時一瞪眼。
“都在這兒偷什么懶?剛剛本官所言沒聽見嗎?去,都給我上街!”
一眾文吏雜役嚇的縮脖子,趕緊放下手中活計,在老哥仨兒錯愕的目光之下,溜溜地跑了出去。
這邊戶部侍郎吼完了人,這才看向老哥仨兒,抱手一揖,露出笑臉。
“三位相公原諒則個,陛下吩咐的差,說是現在要由內而外。下官也是無計可施,只能怠慢了三位。”
說完,多一刻都不留,也不能三人說話的機會,調頭就走,他這還得去工部幫著找新崖山的城建圖呢!
陸秀夫:“”
陳宜中:“”
江鉦:“”
老哥仨兒這下清靜了,沒人在眼前晃悠了。
陳老爺看著擦了一半兒的書案呈現半亮半灰的形態,腦子是木的,欺負人唄?
陸秀夫也不靈光了,“寧王對老夫不錯啊?怎么會這樣呢?”
江鉦,“不是由親至遠嗎?怎么又由內而外了?”看向陳宜中,“與權啊,怎么解釋?”
陳老爺一瞪眼,“我哪知道怎么解釋!?”
越來越看不懂了好吧?
就一件事兒特別明確,他們老哥仨算是徹底被扔一邊兒了。
大慶殿議事,整整議了七天,殿外的百官也整整守了七天。
不說七天七府不眠不休,反正七天七夜沒回過家,沒吃過一頓熱飯,也沒換過官服,是肯定的了。
到了最后,一個個披頭散發,廣場上都臭了。
到最后,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六部侍郎集體被宣入殿中一看。
好嘛,里面也好不到哪去。
鋪蓋散了一地,幾位老相公橫七豎八隨意而躺,連正是精力旺盛年紀的官家都一臉疲憊。
“記!”
張世杰畢竟是武人,還精壯些,是僅次于趙維還坐得住的人。
此時,也是由他將全盤議好的方略,復述給諸位朝官。
而張世杰這一復述,就又是小半天,聽得諸臣都是暗自咋舌。
這也太多太詳細了!
原本他們認為,在外面風吹日曬才是最辛苦的。現在看來,想簡單了,如此詳盡面面俱到的方略,卻是不知殿內的這些人要耗費多少精力。
而且,越聽眾人越驚,心中不由生出一絲明悟:可行!!非常可行!嚴謹到了極致,不是任何一個單獨的人能做到的,非是合眾之力不可。
直到記錄下最后一字,張世杰也挺不住了,一頭栽倒在地鋪上,瞬間就來了鼾聲。
累壞了,真的累壞了,但也從來沒這么痛快過。
此時,趙維的聲音響起,“你們手里的東西,除了你們幾個,不許讓任何人知道,各司按此略分派執行。”
“下去吧!順道順道把殿門開了吧!”
說完,趙維也沒了動靜,他也累壞了。
其實,頭幾天還不算累,反倒挺輕松。
直到制定細則的時候,需要統籌的各方信息實在太多了,才開始累了起來。
但是到了那一步,這里的人,包括趙昺,都進入的亢奮的狀態,誰也不肯停下來。
以至于最后這兩天,大伙兒幾乎就沒睡,連軸轉把方略拿了出來。
此時,全都累倒了。
按理來說,不應該這樣,這樣不對。
這些可都是大宋朝的寶貝,是頂梁柱,誰出了意外都是莫大的損失。
可是,有的時候就是這么回事兒,到了那一步,你是停不下來的。心氣上來了,拱著你撐下來。因為不光是趙維,所有人都有緊迫感。
兩年!最多兩年!一點都不能浪費!
吱嘎嘎,大慶殿門軸轉動,豁然而啟。一縷陽光順著殿門射入,照耀在殿中每個人身上。
百官無不一肅,偏頭看來,可惜,沒看到官家率眾相諸王颯然而出的景象。
殿內很靜,偶爾有古怪之聲傳出來。
眾人登上石階,探頭細看,就見官家、寧王、成王、福王,以及一眾相公皆蜷縮于地,眉目緊閉,睡的香甜。
百官們只覺眼窩一熱,一股酸楚涌入鼻腔。
怔了一會兒,有人歪著發髻,臟著面龐,整了整油亮的官袍,緩抱大揖,向殿上一拜。
隨后,群臣百官無外如是,躬身不起,大慶殿前,密密麻麻皆是彎下去的脊梁。
整齊,無聲,滿心敬畏。
沒有任何語言,卻氣勢如虹。
當然,這自然談不上必勝的氣勢,更別提與元人一戰的勇氣。
但是,百官隱隱覺得,也許大宋的氣運便在這殿中,在官家與眾相諸王的鼾聲里。
有君如此,何愁國不能復?有臣如此,何愁家不能歸?有王如此,何愁萬世不昌隆?
他們彎腰,是因為殿內的人也許真的能讓大宋挺直腰桿。
禮罷,戶部侍郎驟然起身,絕然而走,一眾戶部官員緊隨其后。
然后是工部、兵部、禮部、吏部等朝屬各司,一一跟上。
一直出了大慶殿殿廣場,驚擾不到殿上熟睡的眾人,戶部侍郎這才向身后聚攏的臣吏沉聲下令。
“給你們半日之期,歸家梳洗沐浴,休息調整。半日這后,戶部官員、雜使,衙內待命!”
工部那邊:“半日為期,遲者重罰!所有工部官吏、各屬造、監、司的工匠、官役、傭使、皆要到位,有大事待辦!”
殿前司:“水軍各遠洋大艦檢校舟船,輔軍清點軍備,三日內備足各艦出航之需。五日之后,起航歸宋!”
禮部:“即刻回衙,簽發禮官職令,明日沒限,必須發往各土人城邦駐城禮官,回衙述職。”
左右戍衛:“太尉有令,左驍衛萬人隊明日換裝,所有鐵制軍械改換青銅。三日后開拔,入奇布查撒里部所在,兵指庫斯科!”
大宋各司幾乎同時動了起來,各司其職,分工有度。
這個沉寂在巴拿馬夾縫之中的外來一族,像是落入滾油之中的一滴清泉,終于要在中美洲爆開、蒸騰!
升華!!
筆趣閣網址:m.cc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