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五百零六章 英國公的底氣

類別:  | 衍生同人 | 知否:我是皇太子   作者:冰霜戀舞曲  書名:知否:我是皇太子  更新時間:2025-02-21
 
曾公亮不僅擔心等士卒知道中原發生叛亂,軍心動蕩。

他更覺著,此戰已經不能打下去了。

即便中原叛亂能夠平定,可叛軍裹挾百姓,四處破壞。

等平定后,大量百姓需要安置,這些都需要糧草。

要是繼續打下去,朝廷很難承受。

這已經不是錢能夠解決的問題了,天下田地就那么多,產糧總歸是有限的,哪里經得起這么折騰。

漢武帝伐匈奴,是靠文景二帝的多年積累。

隋煬帝征高句麗,靠的是隋文帝的積累。

即便如此,一個落得窮兵黷武的名聲。

另一個更狠,直接亡國了。

雖然漢武帝和隋煬帝都是打了好些年,可大宋并沒有什么積累。

相反,大宋還國庫空虛。

大宋每年產糧就那么多,雖說許多都在地主鄉紳手里,可去年江州附近數州先是遭逢洪災,接著又是叛亂。

朝廷就是花錢在民間收的糧食。

這次出動近六十萬大軍北伐,也是靠收購糧食。

民間哪有那么多糧食?

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民間的糧價在不斷增長。

若是一直取勝,還可以暫時壓下這些問題。

可如今進入了僵持狀態,中原又發生了叛亂,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考慮了。

“我知道,我已經下令準備了。”英國公點頭道。

“英國公,現在不能準備,得等天黑以后,否則很容易被遼軍發現。你剛剛直接召回左強,就有些急了。”曾公亮搖頭道。

他擔心被遼國察覺,遼國在大宋撤兵的時候偷襲。

英國公微笑道:“曾樞密使的擔憂我知道,我這么做就是在引誘遼國偷襲!”

“英國公,不能再戰了!”

曾公亮見英國公居然還想算計遼國,語氣加重了幾分,強調道。

“現在是大宋不得不戰!”

英國公正色道:“這次退兵,接下來只能采取守勢了。可遼國不會放棄這么好的反攻機會,除非大宋愿意放棄已經打下來的地盤!”

“可一旦放棄,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甚至遼國還會反攻大宋,邊境也無法安穩。”

“內憂外患之下,曾樞密使可曾想過后果?”

“這…”

曾公亮張了張嘴,他只想著退兵,倉促間沒有想那么多。

但是英國公的擔憂也確實存在,大宋不想戰,但是遼國卻不會放棄。

只要邊境不穩,對大宋來說,也是一個麻煩。

曾公亮沉默許久,道:“英國公想引誘遼國偷襲,削弱遼國實力,逼迫遼國在大宋退兵后休養生息。英國公突然召回左強,故意讓遼國知道大宋要退兵。”

“可遼國并不知道中原發生叛亂的事,在遼國看來,這只是在誘敵,不會上當的。”

“若是如此,遼國確實不會上當。”

英國公點了點頭道:“可太上皇那邊并不是第一時間給官家傳信的,既然官家都收到了消息,遼國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收到消息。”

遼國在大宋肯定有探子,除非在發生叛亂的時候,太上皇第一時間傳信給趙興,才能在遼國之前得到消息。

可太上皇并沒有這么做,之所以還是在遼國之前得知了消息,是因為北方發生戰亂,影響了遼國探子傳遞消息。

此時算算時間,遼國也該知道了。

他緊急召回左強,甚至光明正大做出要退兵的樣子,確實會讓遼國懷疑,擔心有詐。

可一旦遼國得知大宋內部發生了叛亂,他做的這一切,就顯得很正常了。

因為他急著要在遼國得知消息前退兵,急切一些也很正常。

英國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賭,賭在他退兵前,遼國能夠得知大宋內部出現叛亂。

“既然如此,英國公為何不故意拖延,確保遼國能夠得知消息?”曾公亮說道。

“那樣太刻意了,遼國必然會以為我們拖延,就是在做準備,不可能上當的。”英國公說道。

要是可以他也不想賭,可若是他不做出急切退兵的樣子,遼國即便得知消息,也不可能上當的。

曾公亮聞言沉默了一會,說道:“英國公深謀遠慮,令人佩服。”

英國公聞言露出一絲微笑,倒不是因為被曾公亮夸贊,而是曾公亮這么說,是同意了他的計策。

雖說他是趙興欽定的主帥,可他也不想和曾公亮發生沖突。

曾公亮贊同了英國公的計策,不過還是提出要稟報給趙興。

對此英國公自然不會拒絕。

英國公突然招回左強,確實讓耶律乙辛一頭霧水。

很快,監視宋軍大營的人稟報,說宋軍好像在收拾東西,想要退兵。

耶律乙辛聞言認為宋軍是在設局,命人繼續監視,并沒有其他動作。

而宋軍那邊有數十萬兵馬,撤兵也沒那么簡單,一直到深夜,才悄悄撤兵。

不過這一切都在遼國的監視之下。

耶律乙辛得知消息后,眉頭緊皺。

他有些看不明白大宋到底想做什么了。

要說是圈套,宋軍應該只是做做樣子,引誘遼軍晚上劫營。

可宋軍卻真的退兵了。

難道是為了做的更真一點?

耶律乙辛搖了搖頭,否定了這種猜想。

據監視的探子說,宋軍完全是一副真的退兵的樣子。

下這么大代價誘敵,成了還好,不成士卒們被這么折騰,心里必然有怨言,對將領的打擊太大了。

難道大宋是真的要退兵?

耶律乙辛突然冒出一個荒誕的念頭。

之所以說是荒誕,是因為宋軍明明占據著優勢的,為何突然退兵?

除非大宋出現了什么大的變故。

可他現在沒有任何消息,還是不敢輕舉妄動。

“陛下!”

就在這時,一個內侍匆匆走了進來,行禮道:“大宋那邊的暗探有急報傳來!”

“快拿過來!”耶律乙辛急道。

雖然還不知道急報的內容,可他卻有個預感,這封急報能讓他分辨出,大宋是真的出現了變故而退兵,還是一個圈套。

當看完急報,耶律乙辛大喜,稍作思考便急道:“快,傳耶律河來!”

急報中說大宋中原一代,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波及十幾個州。

急報中還說,大宋之前裁掉軍中老幼,并抽調中原各州的廂軍,補足了軍中因吃空餉存在的空額。

這次出兵,還從中原地帶抽調了許多廂軍。

可以說此時的中原地帶,除了汴京附近,其他州縣都兵力空虛。

這種情況下,大宋根本無法短時間調集兵馬平叛,因此叛軍發展迅速,已經往汴京方向而去。

這些消息他也是知道的,正是因為知道,他也明白宋軍為何如此急著退兵了。

“難怪故意做出一副慌亂退兵,露出這么大的破綻。這根本不是引誘朕前去劫營,而是讓朕懷疑不敢出兵。”

耶律乙辛想到這里,心里更加憤怒。

自己差點就真的被騙過去了。

不過接連吃虧,他也想過宋軍退兵必然會防備他出兵。

可對他來說這次是個天賜良機,哪怕宋軍有防備,不能對宋軍造成多大損傷,他也要盡可能的拖延大宋回兵的時間。

大宋晚一點平定叛亂,這次叛亂對大宋造成的損失就更重幾分。

他甚至想著要是叛軍能夠攻破汴京,那就更好了。

不過他也清楚,這有些癡心妄想了。

大宋雖然中原兵力空虛,可汴京附近兵馬還是不少的。

單憑一些沒有受過訓練的百姓,人數再多也不可能攻破汴京的。

“臣拜見陛下!”

耶律河得到傳召,匆匆趕到了耶律乙辛的營帳。

耶律乙辛擺了擺手,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下,道:“朕把軍中所有騎兵都給你,你立即帶兵前去追宋軍。”

“是!”

耶律河很是激動,行了一禮,就準備去點兵。

若是能擊潰大宋這三十萬兵馬,就能奠定勝局。

那他就立了大功了,到時候封王都有機會。

耶律河雖然是遼國宗室,可他這一脈和耶律乙辛的關系已經有些遠了。

耶律乙辛登基后,并沒有給他封王。

“等等!”

耶律乙辛叫住了耶律河,問道:“你追上宋軍打算怎么做?”

耶律河一愣,不過還是說道:“宋軍雖然急于退兵,可后方也會布置兵馬。臣帶的都是騎兵,隱瞞不了蹤跡。臣打算分兵從兩翼靠近,直接發動進攻。”

“你考慮的倒是周全,不過宋軍那個英國公用兵不俗,未必沒有防備。你把騎兵分成數股,從多段發動突襲,若是某一支遇到抵擋,就以牽制為主。”耶律乙辛說道。

宋軍退兵肯定會防備宋軍出兵,分成多股,牽制住宋軍的防備兵馬。

只要有一支能夠突襲到宋軍軍中,宋軍必亂。

夜晚之中,一旦混亂,就會產生連鎖反應。

吃了幾次虧,耶律乙辛現在越來越謹慎了。

哪怕他覺得宋軍不太可能設伏,也依舊做了多手準備。

而且接下來他還要發動反攻,也不想現在損失太多兵力。

“是!臣明白了!”耶律河應道。

“去吧!”耶律乙辛擺手道。

耶律河行禮退了出去,命人擂鼓點兵。

遼軍有二十萬騎兵,之前損失了兩萬多,還有一些是傷兵。

能夠動用的騎兵大約在十七萬左右。

耶律河點齊兵馬后,就率兵出營,前去追殺宋軍。

此時宋軍已經走了兩個多時辰,不過因為多是步卒,加上還帶著輜重,也才走了數十里。

當前面的探馬來報,說距離宋軍只有十余里的時候,耶律河按照耶律乙辛的吩咐,把騎兵以兩萬為一支,分成了八支。

自己則親率三萬騎兵,對宋軍多段發動突襲。

宋軍有三十萬人,撤兵的時候,行軍路線拉的非常長。

哪怕只有兩萬人,只要沒有騎兵攔截,步卒哪怕聽到馬蹄聲后做出防備,倉促間也擋不住騎兵。

宋軍不過十萬騎兵,他發動多段突襲,根本防不住。

耶律河也佩服耶律乙辛的辦法,可惜這個辦法不是自己想出來的,即便勝了,功勞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耶律河準備親率兵馬,到最前面去,攔截宋軍。

他認為宋軍的主將肯定在最前面,若是能抓到或者殺了宋軍主將,一樣是大功一件。

英國公在后方留了探子,當遼軍追擊的時候,他就第一時間得知了消息。

當得知遼軍出動所有騎兵,還分成了多股,從側翼繞上來,想要多段突襲,英國公也有些敬佩遼軍的將領。

若他是設圈套,遼軍這種做法,倒是沒什么好擔心的。

可他這次是真的退兵,三十萬大軍,綿延何止十里?

黑暗之中,哪怕打著火把,能看到的地方也有限。

十幾萬騎兵,發動多段突襲,哪怕他再怎么防備也防不住。

一旦有一支騎兵突入軍中,己方必然大亂。

可英國公既然趕這么做,自然有著底氣。

在聽到有騎兵靠近的時候,英國公安排的人就抬著一個巨大的火藥包,脫離軍隊,往馬蹄聲傳來的方向而去。

沒錯,英國公的底氣就是火藥。

趙興在告訴他火藥的用法時,就曾經告訴過他,火藥的巨響能夠對付騎兵。

之前大宋一直用火藥炸城,沒有在其他方面使用過。

遼國也忽略了這一點,或者遼國認為火藥只能用來炸城。

黑暗中戰馬突然受驚,哪怕遼軍騎兵騎術再好,也難以控制戰馬。

根本不需要宋軍追殺,光是戰馬受驚,就能讓遼軍損失無數。

趙興擔心汴京那邊的情況,一直到深夜才睡著。

次日醒來,就收到英國公那邊送來的急報。

英國公在急報中說,中原動蕩,軍中士卒多出于中原,消息傳開必然軍心動蕩,已經不適合繼續打下去了。

他會在退兵之時,引誘遼軍偷襲,盡可能的讓遼軍損失巨大,讓大宋接下來能夠反攻為守。

至于能不能成,他也沒有把握。

趙興看完了急報,嘆了一口氣,其實他也知道已經不適合打下去了。

可是這次進展如此順利,就此退兵,他還是很不甘心。

因此才給英國公去一封信,讓他決斷。

如今既然英國公都認為要退兵,看來就只能退兵了。

趙興也希望英國公的謀劃能夠成功,否則先前打下的地盤,怕是都得放棄了。

畢竟這些城池被遼國統治多年,哪怕城內多是漢人,民心也不向著大宋,難以久守。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