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宮。
朱祐樘前來給周太后請安,周太后一反常態,把孫子留下來吃午飯,還順帶跟孫子探討一下朝事。
周太后也就是嘴上說不干涉朝政,但其實她比誰都更希望能控制朝局,倒也不能說她野心有多大,只是她覺得,時值朝廷新舊交替之際,得有她這個頂梁柱來撐著,孫子才不至于把事情搞得一團糟,讓祖宗基業出現崩壞的局面。
“乖孫兒,當了皇帝后,感覺如何?”周太后問道。
朱祐樘道:“孫兒感覺肩上的壓力很大,終于理解到父皇當初的辛勞,也明白一定要更加努力,才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周太后白了孫子一眼,心說你這行話說得一套一套的,簡直都快跟個腐朽的老官僚差不多了。
“光嘴上說沒用,你得做事,做實事。”
周太后道,“你父皇雖然辛勞,但在他那一朝,終歸還是留下一些隱患,比如說萬安和李裕他們,屢屢被朝中大臣詬病,你怎還把參劾他們的事給叫停了?哀家看來,就應該讓人一直上疏參劾,讓他們無地自容,羞愧之下最好自行退出朝堂。”
朱祐樘低下頭道:“孫兒想的是,一切以寬仁溫和為上。”
“對待奸臣,你可不能有婦人之仁。”
周太后皺眉問道,“這是誰教你的?東宮講官嗎?”
“沒有,是孫兒自行領悟出的道理……孫兒當時還問過岳父的意見,他也贊同如此。”
朱祐樘一臉認真地回答。
周太后被孫子的話勾起了興趣,當即好奇地問道:“你幾時問的你岳父?”
朱祐樘道:“前幾日,岳父到宮里來,孫兒陪著在端敬殿一起吃了頓家宴。當時不但岳父來了,還把其子延齡也帶來了……岳父無意中提到,眼下朝堂還不穩定,做事最好保守些,一應事情都可以徐徐圖之。”
“他的本意是如此嗎?”
周太后聞言不由皺眉。
她在想,有沒有可能張來瞻就是為了推諉和敷衍,才故意說一切得慢慢來,結果還真被這個傻孫子給聽進心里去了?
周太后心說,以來瞻那不溫不火的性子,讓他干點兒事就拖拖拉拉,但讓他扯皮一個頂倆。
不過真讓他辦大事,他的勇氣也是朝中人所不具備的,就比如說斗梁芳……下手穩準狠辣,干成了他人都成就不了之事。
朱祐樘搖頭道:“孫兒不知岳父有什么好欺瞞的,慢慢來,抽絲剝繭,一樁一件解決問題,不正好符合如今朝堂的狀況嗎?”
“哦。”
周太后本來想質問一番,但聽說是自己大侄子主導緩慢推進革新,也就不動怒了,隨即問道,“據說你已提拔他為禮部右侍郎了?”
“是的。”
朱祐樘回答。
“遭遇到阻力了吧?他畢竟沒有太高的出身,一下就晉升到侍郎的高位,難免會被人非議。”周太后道。
朱祐樘搖頭道:“到目前為止,除了與之有過爭執的倪岳外,還沒聽說過朝臣對他的攻訐。”
“是嗎?”
周太后很意外。
咋的?
就因為張來瞻是我大侄子,再便是他曾給先皇治過病,朝中這群所謂的清流就能放過他了?
這不像是他們的行事風格啊!
朱祐樘道:“孫兒問過懷恩,他說,眼下朝中最被關注之事,乃將父皇留下的一些佞臣給徹底鏟除,所以他們暫時顧不上針對岳父。”
“懷恩這人可真是……從來都不揣著明白裝糊涂,真是有什么就說什么……挺耿直的一個人。”
周太后聞言不由翻了個白眼。
朱佑樘問道:“這樣不挺好嗎?直話直說,難道懷大伴有什么不妥?”
周太后笑道:“是挺好……覃吉他們平時跟你敷衍慣了,突然遇到一個敞亮人……你會覺得他辦事能力很強吧?
“事實也是如此!不是哀家非要吹捧他,其實懷恩這人,能力有目共睹,但就是有時候太過執拗,你父皇當初發配他出京,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懷恩這寧折不彎的性格。”
“是。”
朱祐樘只是機械性應答。
“那……內閣你準備提拔誰呢?”周太后好奇地問道,“不是哀家非要干涉朝事,而是現在……哀家覺得,這內閣的萬安和劉吉著實有些不像話,得派個自己人進去,好好監督他們下,讓他們收斂收斂。你打算提拔你岳父嗎?”
朱祐樘道:“岳父主動上疏,說并無上位的心思,也不像傳言中那般,想競爭閣臣之位,他還推薦了徐溥。”
“徐溥?”
周太后聞言皺眉。
顯然這個人,一直沒在她視野內。
話說周太后一心想要干涉朝政,但其實她對朝政完全不了解,能把朝中幾個尚書和院寺主官列入自己觀察范圍,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讓她去辦事,她還真不行。
所以她現在很想培植代理人,而這個人在她看來,非大侄子張巒莫屬。
朱祐樘點頭道:“徐先生曾在東宮教授孫兒學問,他的學識很高,履歷也很豐富,翰林院、詹事府、禮部和吏部都曾供事過,很多人推崇他的德行,孫兒認為,他是能勝任閣臣之職的。”
“有沒有能力不重要。”
周太后鄭重地道,“哀家就問你一句,徐溥對你保住太子之位,以及登基之事,立下過功勞嗎?”
“這個……”
朱祐樘搖頭道,“他是剛直守正之人,并不會做這些事……”
周太后冷冷一笑,嘲諷道:“守正的人多了去,如果對保住你東宮儲君之位不聞不問,對于奸邪當道也從不加抗爭,隨波逐流慣了,這種人真的算干臣嗎?
“反觀你岳父,來瞻這人看起來謙卑有禮,且從來不與人爭,但梁芳、韋興是誰給整垮的?朝中屢屢出現對你儲君之位的非議,又是誰給你按下去的?”
“嗯。”
朱祐樘點了點頭,又道,“通政使李孜省還上奏,說是去年關于寧夏、泰山地動以及后來京畿大霧的讖言,都來自于岳父。”
“是嗎?”
周太后眼睛越發明亮,冷笑道,“這個來瞻,之前問他,他是一個字都不肯提啊……哼,他都是要當國丈的人了,這種功勞難道他也不知道去爭取嗎?還得李孜省親自上奏來為他申明?
“哎呀,我就說嘛,之前李孜省明明很平庸,為啥突然就成了諸葛亮,好似突然開了天眼一般,算無遺策?原來是出自你岳父的謀劃!”
朱祐樘道:“但我問過太子妃,她說,最好不要將這件事對外張揚開來,影響很不好。”
“對。”
周太后贊許地點了點頭,道,“若別人知道你這個岳父能掐會算,肯定會對他產生戒備心理。哀家終于知道了,他做事為何這么溫吞水,原來他是個修道之人啊,大有那種道家清靜無為的意思,真是難得。”
朱祐樘問道:“皇祖母,什么難得?”
周太后笑道:“哀家之前一直擔心,你器重你岳父,萬一讓他大權獨攬,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會給你以后執政帶來一些禍患,會出現你父皇在位時李孜省、梁芳等人把持朝政、為害一方的情況。
“但……要是你岳父不喜歡爭,那就很好了。”
“哦。”
朱祐樘似懂非懂。
難道當道士的人就不喜歡權勢?
李孜省還是道士出身呢,現在不照樣被人當成大明第一佞臣?
周太后道:“入閣的第一人選,哀家還是推薦你岳父。你得建立起完全屬于自己的班底,你岳父既在東宮當過講官,又幫你穩定了儲君之位,可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你跟太子妃那丫頭不是很恩愛嗎?重用她娘家人,應該沒什么吧?”
“嗯。”
朱祐樘誠懇點頭,卻猶自帶著幾分疑慮,“孫兒只是怕……”
“你怕朝中人反對,給你找麻煩?”
周太后寬慰道,“你放心就好,哪怕是廷議廷推,哀家認為,你岳父也必然是最熱門的人選……知道為什么嗎?”
“為何?”
朱祐樘一臉認真地問道。
“呵呵。”
周太后好似個大明白一般,笑著說道,“因為你岳父是聯系兩邊的橋梁和紐帶。李孜省、萬安和劉吉這群自覺日暮西山,馬上就要退出朝堂之人,對旁人滿腹疑竇,唯獨對你岳父是信任有加。
“而東宮講官那幫人,雖跟你岳父有些芥蒂,但他們也不會太過反感同為讀書人出身的國丈入閣。”
朱祐樘又似懂非懂地點頭。
周太后道:“你就讓他們自行去推舉,如果你岳父是眾望所歸,你就成全他一把,若不是……到時一定要記得說回頭再議。給各方一個考量和互相推諉、推卸責任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找到臺階下,伺機再把你岳父推上去。”
朱祐樘最大的特點就是聽話。
以前他聽老父親的話,甚至于對萬妃也沒什么怨恨,現在老父親死了,他就覺得自己這個祖母是明白人,說出的話聽起來蠻有道理。
隨即他便回到乾清宮。
此時坤寧宮已經收拾出來了,王皇后正式變成了王太后,已經遷居到太后應該住的仁壽宮去了。
仁壽宮本來就是大明太后應該居住的地方,只是當初成化帝登基時,他嫡母錢太后還活著,所以一直是錢太后住的仁壽宮,而周太后則長居清寧宮,由于住習慣了,后來就再也沒改過。
“陛下。”
懷恩出現在朱祐樘身前,恭敬行禮道,“殿閣內,做了一些修繕,這兩日就能竣工,到時貴人……就能遷居過來了。”
此時的朱祐樘雖然已經登基當了皇帝,但還沒有正式冊封皇后,所以這會兒懷恩也不知該怎么稱呼張玗好。
朱祐樘征詢道:“懷大伴,我現在就想冊封太子妃為皇后,可以嗎?”
“最好還是再等個幾日。”
懷恩道,“除了冊封皇后外,還有外戚張氏一門,也該做一些封賞,有關草擬詔書等事……現在已停滯下來了,卻不知應該封張氏一門什么官職才好?”
朱祐樘皺眉道:“可皇祖母說,回頭應該推岳父入閣……現在他已經是禮部右侍郎了,我想,五軍都督府的官職,可封可不封……無所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