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一百七十八章 漸變(中杯)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我看到了一切 | 嶺南仨人   作者:嶺南仨人  書名:我看到了一切  更新時間:2025-01-03
 
8月6日。

海陸豐公司的大豆收割隊,開始在馬宮鎮西面的梅攏鎮開啟收割工作。

不過這一次,海陸豐公司并沒有對該鎮的大豆種植進行補貼,因為這本來就是臨時補種,為了應對干旱的一種策略。

雖然種植初期遇到了干旱,但是好在粵東在六七月份的降雨比較充分,因此這一萬多畝大豆田的畝產非常不錯。

小型大豆收割機在大豆田上快速吃進大豆藤,然將豆莢從豆藤中打下來,緊接著通過收割機內置的脫粒器,將豆子從豆莢中分離出來。

豆莢和豆藤被粉碎成為細小的粉末,噴灑在已經收割完成的大豆田上。

石洲村農業合作社的幾個農戶,站在了不遠處的路邊,有說有笑地交談著。

“老黃,你說這一片大豆可以收多少斤?”一個帶著草帽的中年人坐在摩托車上問道。

“五六百應該有。”正在吞云吐霧的老黃臉上笑呵呵。

另一個穿著拖鞋的中年人一邊點煙,一邊說道:“不過收購價格低了不少。”

“呵呵,你就知足吧!”

“就是,人家江老板也不可能虧本給你收豆子,現在外地的豆子田頭就兩塊錢出頭。”另一個消息靈通的年輕人解釋了一下。

“多幾毛也好呀!”

那個年輕人故作高深地說道:“你別抱怨現在的兩塊錢,以后有沒有兩塊錢還是一個未知數。”

“小凡,你有什么消息?”老黃遞給了一根煙過去。

張凡接過煙,隨手別在耳朵上,然后指了指北方:“江老板在漠南包了幾十萬畝沙漠種大豆,你說這事情要是成了,以后大豆還能是一斤兩塊錢嗎?我看一斤一塊錢還差不多。”

“靠別!真的假的?”

“那這大豆還種不種?”老黃腦瓜子有些發懵。

“種!”張凡卻給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剛才抱怨收購價格低的中年農民,一臉不解地看向張凡:“小凡,你沒有發燒?”

“燒你個大頭鬼,我正常得很。”張凡繼續說道:“各位老哥沒有看合作社的種植成本公示吧?”

老黃解釋著近況:“呃?我最近去隔壁村的魚塘幫忙收埃及魚了,沒有關注這件事,有什么情況嗎?”

張凡這才說了一下合作社的詳細情況:“我們合作社的大豆田成本是300畝6.9萬元出頭,一畝230塊錢左右,海陸豐公司給的收購價是一斤2.1,一畝賺錢1000塊錢左右。而且各位老哥沒有發現這大豆不用太操心嗎?”

聽到這里,其他人也反應過來。

“確實。”

“社里為了保證稻田,又是抽水又是打農藥,今年還減產了不少。”

張凡繼續說著自己的判斷:“就算是以后收購價格只有一塊錢,一畝還是有四五百塊錢毛利,而且這大豆只要三個月出頭,就可以收一次,我去紅草鎮看過一部分沒有翻地的實驗田,那些大豆再次發芽了,現在又結莢了。”

“真的?”

“當然是真的。”

“那種這一次可以管幾年?”

“我聽海陸豐公司的農技員說,好像是種一次可以收五六年。”

“那豈不是一年可以收三次?”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就在此時,收割隊已經完成了第一塊大豆田的收割工作,運輸拖拉機來回抖動了車斗,通過車斗的體積刻度線,計算容積然后估算一個大概的重量。

合作社的兩個農民和收割隊的兩個員工,一起查看了車斗的容量刻度,又取了一升大豆進行稱重。

過了一會。

合作社的兩個農民拿著本子和商票回來。

“老張,火照,情況如何?”

拿著本子的老張笑著回道:“100畝收了30900公斤,已經拿到了商票。”

“多少錢呀?”

“不會算數嗎?12萬9780元。”一個中年農民一邊調侃,一邊拿著手機的計算器計算著。

“這個收獲,不錯呀!”

“300畝差不多可以收39萬,扣掉本錢,加上合作社的一部分經費,差不多有30萬。”

“小凡剛才不是算了,一畝賺1000塊錢。”

“可惜咱們南方的耕地不多,算到每一戶頭上,也就一戶一畝到三畝左右。”

就在此時,合作社的社長張大山也開著摩托車過來,看到一群人在田邊匯集,他還以為出了什么事情,趕緊靠過來。

了解了一下情況,才知道這幫家伙又在指點江山了。

他趕緊問起眾人的意見:“大豆是翻地改種其他農作物,還是留根繼續種?”

張凡提議道:“大山叔,我覺得留根比較好。”

“小凡,你說一下理由。”

張凡解釋起來:“我去紅草鎮那邊的大豆田看過,海陸豐公司在那邊有嘗試混種。”

“哦?說說看。”張大山頓時來了興趣。

“就是割了一茬大豆后,表面翻地十幾公分,然后種上玉米、高粱,我去那邊走親戚的時候,仔細聽那邊的農民和農技員說過。”

張大山沉思片刻,便拍了拍摩托車后排座位:“小凡,我們再去一趟紅草那邊看看,聽你說,我還是不放心,其他人有想一起過去看看的嗎?”

“我也去。”老黃扔下煙頭踩了踩。

“老黃,我坐你車,一起去見識見識。”另一個農民眼疾手快,迅速翻上老黃的摩托車后座,笑呵呵地拍了拍老黃的肩膀:“別磨磨蹭蹭,早去早回。”

“走起!”

兩摩托車沿著鄉道七彎八拐了半個多小時,就來到了紅草鎮北部的一大片大豆田路邊。

張凡帶路找到了他老舅。

然后他們在張凡老舅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大片實驗田附近。

這是一片大豆玉米混種田。

玉米生長得非常好,高度差不多有兩米左右,而盤踞在玉米根部的大豆藤,則生長得比較矮小,只有八十公分左右,而且還沒有開。

“這玉米種了兩個月?”

“是的,六月初種的現在差不多兩個月了,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收割了。”張凡老舅一邊說,一邊給幾人派煙。

老黃接過煙:“三個月就收?”

“這是做飼料的玉米。”

“也是海陸豐公司來收購?”張大山非常關心如何出售。

“嗯,就是海陸豐公司過來收。”

沒有種過飼用玉米的老黃點燃了煙,吸了一口:“呼…價錢怎么算?”

“連桿子一起算,一噸240塊錢。”

“這么便宜?”

“就這個價,而且你們別自己隨便種,要做飼料的玉米得有人來收,如果你們要種,最好去找海陸豐公司在公平鎮的奶牛養殖場,他們才大量收購玉米。”張大山比較關心成本和收益:“老哥,這一畝種起來的成本是多少?大概能收多少?”

“一畝地,種子差不多80塊錢,翻地150塊錢,播種是我自己來,兩個月的肥料用了210塊錢,估計還要再用多50塊錢的肥料,農藥40塊錢,給海陸豐公司收購,不用收割費。”

“這樣算下來,差不多就是一畝530塊錢?”張大山喃喃自語著。

“收益的話,我聽海陸豐公司的農技員說過,這個品種的玉米做青貯,一畝差不多有四五噸。”

張大山一下就計算出來一個大概:“960~1200塊錢?毛利一半左右?”

“對了,老舅,玉米割了,那下面的大豆怎么處理?難道要等大豆成熟?”張凡好奇地問道。

“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等多一個月,收豆子;一個是一起賣給海陸豐公司做飼料。”

“價格呢?”

“田頭價600一噸,差不多可以割3噸左右。”

張大山非常驚訝:“這?為什么比玉米高了這么多?”

“因為大豆豆子和豆藤比較值錢,要不是因為摻雜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玉米桿子,單純的大豆藤和豆子,一噸可以達到800左右。”張凡老舅彈了彈煙灰,隨即補充道:

“大豆和玉米一起割,可以收純玉米青料3噸,混有玉米桿的大豆青料也是3噸左右,一畝差不多可以賣個2520塊錢,賺1800塊錢。”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張大山盤算著:“這已經非常不錯了,如果三個月一收,一年可以收四次了。”

張凡老舅搖搖頭:“農技員說了,不能這樣種,地會受不了的。”

“老舅,海陸豐公司的農技員是怎么建議的?一塊地一年要怎么種?”

張凡老舅從兜里的塑料袋中,取出一份皺巴巴的技術指導手冊:“他們說,咱們嶺南地區一年到頭都可以生長,但必須合理安排,比如從三月份開始純種大豆,到六月中旬收割大豆;六月底混種玉米,到九月底收割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十月初混種華糯一號小麥,冬天氣溫低,加上小麥遮掩了一部分光照,小麥和大豆會到第二年的二月中旬成熟,可以一起收割。”

老黃撓了撓頭:“種小麥?我們村近幾年確實有推廣冬天種小麥,不過畝產就三百多斤,收益太低了。”

“所以才要混播呀!”

張大山接過那一份農業技術指導手冊,仔細翻看著,然后他看到一起收割小麥的那一頁,眉頭一皺:“老林,小麥和大豆一起收割,到時候豈不是混在一起?”

“不會,農技員說海陸豐公司有幾臺收割機是可以分離大豆和小麥的,就算混在一起,也可以過篩。”

老黃聽得驚疑不定:“這樣高強度種植,土地真的沒有問題嗎?”

“好像不會,聽說是這個大豆的功勞,只要三年后,讓大豆爛在地里,每年加上一些發酵的有機肥,就可以保證農田的養分。”

其實他們杞人憂天了。

不同于其他農作物,仙豆大豆不僅僅會通過根瘤增加土壤的氮含量,還會瘋狂吸收化肥之中的磷鉀等元素。

而國內目前的糧食作物種植過程中,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左右,剩下的60~70化肥,一部分會沉積在土壤之中,一部分會隨著降雨、灌溉而流走。

仙豆大豆在大水漫灌過程中,就仿佛抽水機,但是它不僅僅會吸水,還會吸收水體和土壤之中的磷鉀等元素,從而將這些元素富集到根塊之中,作為生長需要的養分儲備。

以嶺南地區為例子,在種植過程中,如果是采用三季方案,那基本就需要下三次化肥,其中純大豆不需要下化肥;玉米大豆混種的化肥使用量和一般單純種玉米差不多;而小麥大豆混種,化肥使用量會增加10~20。

之所以如此不同。

那是為了避免肥料浪費,冬小麥期間,由于嶺南氣候會變得相對干旱,在施肥澆水后,磷鉀基本都留在田里,其中小麥吃剩下的化肥,都被大豆吃了。

冬季大豆儲存在根塊的磷鉀等養分,相當于大豆一季需要的2倍左右。

因此明年那一季純大豆,就不需要下化肥了。

到玉米大豆混合期,之所以要施肥,那不是為了大豆,而是給玉米補充的,因為土壤之中容易吸收的那一部分磷鉀,很大一部分都被仙豆大豆富集到自己的根塊之中,玉米根系又沒有辦法穿透大豆根塊,因此需要額外補充一次化肥。

但是在玉米大豆混種季下的化肥,會有50被大豆吸收了,大豆根塊儲存的氮磷鉀并沒有被消耗。

按照這個情況,種植在嶺南的仙豆大豆,每年根塊會富余1.5季左右磷鉀、1季左右的氮。

積累到第三年冬天,再使用特定的根腐菌感染大豆,大豆根部徹底腐爛之后,就可以將它們儲存了三年左右的氮磷鉀和有機物養分釋放到土壤之中,這也是仙豆大豆會制造營養土的根本原因。

種仙豆大豆的土地會越種越肥沃。

畢竟國內農民的化肥使用量比較大,這一點給仙豆大豆提供了額外的養分積累。

因此類似于嶺南地區這種一年三季種植方案,單位產出的化肥使用量是下降的,而不是增加的。

這就是肥料有效利用率提升的好處。

混種仙豆大豆可以讓肥料利用率提升到80左右,這個利用率是全球最高的。

相當于用一份肥料,發揮出兩份效果。

張大山等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內情,才會擔心如此高強度的種植,會導致土壤變得貧瘠。

其實在沒有腐爛仙豆大豆根本之前,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確實會有所下降。

這也是為什么技術手冊上,會建議每年補充有機肥。

至于有機肥來源。

海陸豐公司的公平鎮奶牛養殖基地,以及明年要發展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就會給周邊農田提供源源不斷的有機肥。

經過微生物燃料電池使用的牛糞、秸稈和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廢料,會含有20~30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還有大量葡萄、單、維生素、芳香化合物、礦物質等。

電池廢液可以作為沼氣發酵原材料,進行二次利用。

江淼回來之后,重啟了相關實驗。

他發現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池廢液發酵生產沼氣,可以讓沼氣產能飆升。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廢液之中還有大量的葡萄、單、氨基酸、芳香化合物和礦物質,加上殘留的纖維素、半纖維素,這讓沼氣發酵細菌節約了分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時間。

如果是正常的一立方米濕牛糞,差不多可以產生50立方米左右的甲烷。

而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池廢液,一立方米可以產生120立方米的甲烷,效率增幅到達了240。

另外,微生物燃料電池在代謝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廢熱會導致電池室的氣溫飆升。

因此這些廢熱可以通過熱水循環系統,導入沼氣發酵系統之中,從而維持沼氣發酵過程中的高溫。

不過江淼計算過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發熱量,如果在長江以南的冬天,這個熱量基本可以富余,從而供應給沼氣發酵系統。

如果是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區域,在冬天的時候,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廢熱基本可以保證自己繁殖需要,實現自給自足。

而到了黃河以上北,特別是東北和漠南地區,微生物燃料電池系統產生的熱量,在冬天是不夠用的,特別是外面氣溫低于零下10攝氏度的時候。

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工程手段解決,就采用地下發電室,通過給地面覆土,從而實現保溫。

只要覆土厚度達到1米,加上塑料膜,內部的溫度基本就可以達到0~5攝氏度,加上微生物燃料電池自身產生的廢熱,內部溫度就可以達到20攝氏度以上。

只要設計的沼氣發酵系統,安置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發電室頭頂,不僅僅可以保溫,還可以減少沼氣發酵系統的增溫能耗,其實沼氣發酵細菌本身也會產熱。

至于淮海平原可以設置半地下室,而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微生物燃料電池和沼氣發酵系統,完全設置在地面即可。

特別是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夏天,其高溫環境會讓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廢熱無處宣泄。

這需要通過合理增加沼氣發酵系統的規模,將這些廢熱利用起來。

總而言之,未來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沼氣發酵系統中,最后產生的沼渣沼液,可以作為高效的有機肥使用,而且生產量會非常龐大。

畢竟英雄乳業養殖了那么多奶牛,加上大量農作物廢料可以利用,有機肥的原材料太多了。

只要整個系統循環起來。

未來甚至可以考慮逐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作為一個企業,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決定了企業的根基。

海陸豐公司本質上是一個高科技企業,而不是傳統農業公司。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